如何确定侵权诉讼的管辖法院
在侵权诉讼中,确定管辖法院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侵权诉讼的管辖原则主要包括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
一、地域管辖
侵权诉讼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侵权行为地的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法院指的是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法院。侵权行为地法院则指的是侵权行为发生地的法院。在涉及网络侵权等特殊情况时,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终端所在地等。
二、级别管辖
侵权诉讼的级别管辖根据案件的性质、情节和影响力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涉及重大金额、影响广泛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管辖。而普通的侵权案件则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相关法律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管辖。
2.《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涉及网络著作权的侵权案件,可以由被诉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同时,参考案件的性质、情节和影响力等因素来确定级别管辖。
了解以上内容后,当事人在提起侵权诉讼时,可根据被告的住所地或侵权行为发生地来确定管辖法院,并考虑案件的级别管辖因素。选择正确的管辖法院是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