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集体合同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24人阅读
导读: 集体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就劳动关系建立的书面协议。签订程序包括平等协商、拟定草案、公示征求意见、报送审查、签订合同及备案生效。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旨在保护双方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签订集体合同的详细程序

集体合同的签订是维护劳动者群体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以下是签订集体合同的详细程序:

一、准备阶段

用人单位劳动者代表,如工会或选定的职工代表,首先需要就合同条款进行平等协商。双方明确合同的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随后,双方应共同准备集体合同草案。

二、审议与通过

集体合同草案完成后,需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大会进行审议。经充分讨论后,由大会半数以上职工代表或全体职工通过。此过程中,《劳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因此,确保职工的参与和意见得到充分考虑至关重要。

三、报送与审查

经职工大会通过的集体合同,需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合同后的十五日内,会对其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劳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应当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的集体合同,将正式生效,并由双方共同执行。

签订集体合同是保障劳动者群体权益的关键环节,遵循上述程序并参考相关法律条文,有助于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作为劳动者,应了解并熟悉这一过程,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有疑问或需要帮助时,应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签订集体合同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24人阅读
导读: 集体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就劳动关系建立的书面协议。签订程序包括平等协商、拟定草案、公示征求意见、报送审查、签订合同及备案生效。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旨在保护双方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签订集体合同的详细程序

集体合同的签订是维护劳动者群体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以下是签订集体合同的详细程序:

一、准备阶段

用人单位劳动者代表,如工会或选定的职工代表,首先需要就合同条款进行平等协商。双方明确合同的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随后,双方应共同准备集体合同草案。

二、审议与通过

集体合同草案完成后,需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大会进行审议。经充分讨论后,由大会半数以上职工代表或全体职工通过。此过程中,《劳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因此,确保职工的参与和意见得到充分考虑至关重要。

三、报送与审查

经职工大会通过的集体合同,需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合同后的十五日内,会对其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劳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应当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的集体合同,将正式生效,并由双方共同执行。

签订集体合同是保障劳动者群体权益的关键环节,遵循上述程序并参考相关法律条文,有助于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作为劳动者,应了解并熟悉这一过程,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有疑问或需要帮助时,应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企业经营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