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专题
法驻云刑事辩护专题,涵盖法律援助、取保候审、无罪辩护、量刑减轻、刑事上诉等知识,提供刑事案件的专业辩护指南,帮助您了解刑事辩护流程,保障合法权益。
20000+篇专题内容
刑事辩护知识
刑事辩护
多少岁的老人犯罪将不负刑事责任?
你好呀,这里是像朋友一样陪伴你学法律的法小云~ 最近小云发现后台有不少朋友提问: "隔壁大爷总捡别人家的花盆算犯法吗?" "奶奶糊涂了在超市偷偷拿糖会坐牢吗?" 这些问题背后可能都藏着同一个疑惑——老人触犯法律真的不用负责吗? 今天咱们就重点说说这个"护身符年龄" ✦☆ 法律锦囊时间 ☆✦ 翻开《刑法》第十七条 上面清清楚楚写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划重点‼️ ① 年龄限制:必须年满75周岁 (注意是周岁不是虚岁哦) ② 仍需负刑事责任:不是无责任而是减轻处罚 ③ 特殊例外:如果用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哪怕超过75岁依旧要负刑责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案例一】有位78岁老大爷骑三轮车撞伤路人 (经鉴定属于过失致人重伤) 最终法院判决时主动减轻了处罚 还在赔偿环节做了调解 【案例二】而另一个82岁老人因财产纠纷 蓄意用开水泼邻居致其重伤 虽然年事已高 最终还是承担了刑事责任 ❖━━━━❖ 遇到这类情况怎么办? 如果家里长辈不慎触法: ❶  第一时间联系专业律师 (注意查验证件是否正规执业) ❷  保存监控录像、现场照片等相关证据 ❸  向司法机关申请刑事责任能力鉴定 (尤其出现老年痴呆等症状时) ❹  积极赔偿争取谅解 能让减轻处罚更有可能 小云贴心提醒 就算老人被认定不需要负刑责 受害方依然可以主张民事赔偿 法律不会让任何人的权益"裸奔" 大家还想知道哪些相关法律常识? 快来评论区告诉法小云吧~ 记得转发给家族群 让长辈们心里都有把安全锁! 下期预告:《超市"顺手牵羊"算不算犯罪?》 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不迷路哦~ (文章配图建议:法院天平简笔画/祖孙温馨插图)
刑事辩护 61人阅读
刑事辩护
孩子被送给别人抚养是否构成遗弃罪?
你好呀~我是法律智能助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多朋友偷偷问过的话题: 父母把孩子送给别人养,是不是犯了遗弃罪? /// 先讲个真实故事吧 去年有个妈妈在超市边抹眼泪边说:“我工资才两千,但孩子看病要花二十万,他家有人脉能治病......”后来她把3岁的宝宝交给了亲戚,结果被丈夫告上法庭 这算不算遗弃呢?先别着急骂人,答案可能要让你意外 ///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说得很明白(悄悄告诉你条款在第五段): 家属对年幼/患病/没生活能力的人,如果明明能养却故意不养,且情节严重,才会构成遗弃罪 举个真正判过的案子: ・张三夫妻为还赌债,直接把新生儿卖给邻村 ・法院最终判了遗弃罪,外加收买方的责任 但有另一个相反案例: ・李四病重时把女儿托付给妹妹 ・每周探望三次还支付奶粉钱 ・法院认定不存在遗弃行为 看到差别了吗?关键要看这两个点↓↓↓ /// 法律判断三要素 1️⃣ 送走时有没有签协议 最好是通过民政局办理正式收养手续(《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七条) 2️⃣ 是否继续关心孩子 如果隔三岔五探望或者给生活费,很难认定为遗弃 3️⃣ 是否存在重大困难 比如父母重病/失业/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 /// 遇到这事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被送养的孩子: ① 联系儿童救助机构(全国统一热线12349) ② 向法院起诉要抚养费(法院对这类案子优先办理) 如果你是送养人: ① 必须双方都同意(单亲送养容易违法) ② 民政局领养登记不能忘(需要带齐证件清单) ③ 定期探望保留证据(建议每月至少1次) ///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生活再难也别轻言放弃孩子 真有苦衷可以通过正规福利院转交 现在国家对特殊困难家庭有很多帮扶政策 实在扛不住时记得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 法律像把伞,晴天放在角落,雨天就会撑开保护你~
刑事辩护 180人阅读
刑事辩护
寻衅滋事罪的认定依据是什么?具体立案条件有哪些要求?
最近有个热门新闻,说是有人因为在地铁里吵架动手被警方以“寻衅滋事罪”带走,很多朋友在后台问小云:听说这个罪名特别容易“踩雷”?今天咱就聊聊这个事情——下次遇到吵架纠纷、网络掐架甚至酒后的冲动行为时,心里就有底啦! _____ ### 一、什么情况算“搞事情”? 大家先记住这句话:“不是说随便吵个架就要坐牢”。根据《刑法》293条,构成寻衅滋事罪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故意搞破坏+影响公共秩序 举个例子解释更清楚: 张三在自家小区空地大声骂邻居——属于民事纠纷 张三跑去早高峰地铁站举着喇叭骂人——可能涉嫌犯罪 法律明确列举了四种典型情形: (1)随便打人伤人或拿凶器威胁 (2)公共场合闹事引发混乱(比如堵医院大门) (3)强拿硬要别人东西(包括网络上的强制打赏行为) (4)造谣传谣引发公共恐慌 _____ ### 二、关键要看“破坏力”有多大 根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具体要看行为“是否挑战公众的安全感”: 1. 动手见红型   前年某火锅店事件,醉汉王某打了服务员两拳还踢坏冰柜,虽然被打者只是轻微伤,但因为造成店铺停业、路人围观导致交通堵塞,王某最终被判刑10个月 2. 网络炸弹型   去年某主播为涨粉散布“超市发现确诊病例”的不实消息,引发周边居民抢购物资,事后被认定构成寻衅滋事罪 3. 软暴力型   小贷公司派人在欠款人家门口连续3天用高音喇叭喊话,即便没有肢体冲突,也因严重干扰社区生活被立案 _____ ### 三、遇上闹心事怎么办? 现在教大家三招实用应对法: 第一反应 遇到他人挑衅时立即掏出手机录像,同时大声说:“我现在要报警,已全程录像!”很多闹事者听到这句话就会收敛 证据收集 • 公共场所闹事:拍视频注意拍到店面招牌或明显地标 • 网络攻击:直接录屏保存转发记录(别光截图) 正确报警姿势 打电话时先说明:“这里有人在XX地点闹事,现场已经引发X人围观/影响车辆通行。”接警员会优先处理有公共危害性的警情 _____ ### 四、特殊场景提示单 1. 围观冲突别掺和    看到有人打架,保持安全距离录像比拉架更有利,曾有热心群众拉架被认定为“互殴参与者” 2. 网上较劲要克制    在社交平台连续发布多条辱骂信息,哪怕没指名道姓,如果引发大量评论转发也可能被追责 3. 维权要用正规途径    KTV消费被宰,正确的操作是保留小票打12315投诉,而不是在店门口拦车堵路 _____ 最后小云要提醒:九成以上被定罪的案例都有个共同点——第一次冲突后继续纠缠不放。记住黄金法则:遇到纠纷时先撤离现场,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对法律细节还有疑问的朋友,随时可以给小云留言哦~下次咱们聊点更有意思的:遇到公司拖欠工资时,哪三句话能让老板主动结清工资?
刑事辩护 164人阅读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保证金多久退还给我?
有网友在后台留言问:「法小云啊,去年我家人被警察带走,说是配合调查。我们交了3万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现在案子都结了大半年,钱还没退回来,这钱不会打水漂了吧?」 你看,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背后还藏着普通人对法律程序的困惑和焦虑。今天我们就用十分钟,把取保候审保证金这点事儿说明白。 先划重点: 取保候审保证金不是罚款 正常情况下都能退 不退可以找检察院要说法 什么情况能退钱?记住三个关键节点 刑事诉讼法说得很清楚:被取保候审人没违反相关规定,且案件有明确结论时就能申请退还。具体来说—— 一是「结案时」自动退:像公安机关撤案、检察院不起诉、法院判决生效等,这时候办案机关应该主动联系你办退款。 二是「候审期间表现好」也能退:如果你在取保的一年里乖乖配合,到期后自己去申请就能拿回钱。 三是「交钱时就要留证据」:收据原件、银行转账记录这些别随手乱扔,现在很多地方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查办理进度。 说个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王先生的案子,法院判决生效5个月还没退保证金。后来他带着判决书和收据直接找检察院申诉,一周内就收到了退款。你看,法律是给咱们留了解决通道的。 钱没按时退怎么办?教你三招 第一招:主动联系 拨打当时办案机关的法制大队电话(立案通知书上有),重点说三句话: 1. 我是XXX案取保候审的家属 2. 案件已于X月X日结案(把判决书/撤案通知书准备好) 3. 现在申请退还保证金 第二招:书面说明更管用 带上三样东西到办案单位窗口: ❶身份证原件 ❷保证金收据(丢了就带银行卡流水) ❸案件结论文书(判决书/不起诉书复印件) 第三招:维权有途径 如果沟通无果,可以这样做: →向办案机关的同级检察院申请监督 →拨打12389公安投诉热线(最好先准备好证据编号) →涉及金额超5000元的可走行政诉讼 注意这些特殊情况: × 取保期间擅自离开居住地 × 干扰证人作证被查实 × 手机停机导致传唤不到 出现这些情况可能被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但办案机关必须出具书面决定。 贴心提醒: 现在全国推行「保证金代管」制度,像浙江、广东等地的保证金都由法院或银行托管,结案后自动原路返还。如果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不妨登录看看「账单」里有没有待入账款项。 最后想说,法律就像导航地图——看着复杂,但只要顺着标记走,总能找到正确出口。遇到保证金退还问题别慌,记住保留证据、主动询问、用对方法。如果今天的内容有帮助,记得把文章转给需要的朋友~
刑事辩护 166人阅读
刑事辩护
两人卖淫组织者的刑事处罚是怎样的?
如果有人告诉你:“朋友的朋友搞了个‘团队’,只要介绍几个女孩去‘工作’,就能轻松月入过万。” 你会不会突然心动? 今天法小云就来聊聊这个“危险职业”背后的法律代价——两人合伙组织卖淫,到底要蹲多久大牢? 先看真实判例: 2021年,浙江某地的小明和小红合作经营“养生会所”,实际组织5名女性长期提供性服务。两人分工明确,小明负责招揽嫖客,小红管理账目。最终法院以“组织卖淫罪”判处小明有期徒刑7年,小红有期徒刑5年,罚金合计15万元。 而另一个案件中,一对夫妻组织未成年人卖淫,因存在未成年受害人、强迫情节,两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358条: 组织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比如涉及未成年人、强迫卖淫、卖淫人数多等),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重点解读: 1. 什么是“组织”? 不单指老板,拉客的“业务员”、管账的“财务”、望风的“保安”……只要参与分工,就算共同犯罪。 2. 两人团伙怎么判? 主犯(比如发起者、实际控制人)判得更重,从犯(比如只帮忙记账的)可能减轻处罚,但别侥幸——起步就是五年。 3. “情节严重”有多可怕? 若有以下情形,十年起步: 卖淫者中有未成年人; 强迫、威胁他人卖淫; 卖淫人数累计超10人; 非法获利超50万元。 如果真遇到身边人做这事,该怎么办? 场景1:家人/朋友被警察带走 立刻联系律师(别等!前48小时是黄金时间); 打听清楚涉嫌罪名、哪家派出所办案; 不要试图串供或销毁证据(可能构成包庇罪)。 场景2:“我只是帮忙记账,没直接参与” 即使是辅助角色,法律上仍属于“帮助犯”; 主动自首(减轻处罚的关键)、退还赃款、配合调查才是出路。 最后提醒大家: “轻松赚快钱”的诱饵背后,是至少五年的铁窗生涯。与其幻想钻法律空子,不如踏实搬砖更安心哦! (本文判例源自公开裁判文书,人物均为化名)
刑事辩护 37人阅读
刑事辩护
关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的法律如何定义和量刑?
关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的法律如何定义和量刑? 大家好呀!今天法小云想和大家聊一个看似遥远、实际上可能就藏在生活转角处的问题——发票。咱们平时工作中报销、合作开发票都司空见惯,但你可能没想到,一张小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被非法交易,可是会引发大问题的! 先讲个真实故事热热身 前阵子有个朋友说,他亲戚因为“帮忙”倒卖了几张公司发票,结果突然被警察叔叔带走了……后来才知道,这种“帮忙”就是犯罪!朋友吓得直问:“倒卖发票这么严重?这到底违反了什么法啊?!” 别慌!今天就跟着法小云一起划重点—— 一、法律怎么说?关键条文划重点 根据《刑法》规定,“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未经国家税务部门许可,擅自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注意了,只要实际卖出去了,不管赚不赚钱都算“既遂”(也就是犯罪成功成立)! 法律依据记得牢 《刑法》第207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司法解释的“数量标准”:一般卖出25份以上发票,或票面金额累计10万元以上就算“情节严重”哦! 举个栗子冷静一下 案例1:王某私下卖30份空白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企业,被判3年有期徒刑,罚金5万元。 案例2:李某组织团伙出售发票超200份,涉案金额千万,最终获刑12年。 二、普通人会不会“一不留神”踩雷? 有人问:“我又不开公司,关我啥事呢?”还真不一定!比如: 把自己公司多余的发票“借”给朋友公司冲账 网上看到“高价回收发票”的广告后心动想赚外快 帮熟人倒卖发票觉得只是“顺手人情” 这些情况都可能让你稀里糊涂变成“共犯”! 三、万一摊上事,自救指南速存! 第一步:保持冷静,别销毁证据! 即使不小心接触了这类交易,也别急着删除微信记录或撕毁材料——这些反而是证明你是否知情的重要证据。 第二步:立即找专业律师 刑事案件的黄金处理期往往只有拘留后的37天,必须尽快请律师分析案情,找到突破口(比如是否真的“明知”违法、是否构成“既遂”等)。 第三步:主动配合调查 如果已被调查,如实说明经过,配合退赃退赔,这些都是争取从轻处罚的关键! 四、法律其实在保护谁? 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是国家税收的“钥匙”,非法买卖发票不仅偷逃税款,更会让所有诚实纳税的普通人吃亏——比如医保、修路的钱都变少了!所以法律严惩这类犯罪,也是在保护咱们自己的钱袋子呀~ 法小云碎碎念 生活中很多“小事”背后都是法律红线,下次遇到有人问:“兄弟,我这有点多余的发票要不要?”记得大声说:“法小云教过我,这可不兴卖啊!”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避开风险!如果身边有人需要,欢迎转发给他——懂法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刑事辩护 46人阅读
刑事辩护
当我的身份证被别人用于贷款时我应该如何处理?
(文章标题) 当我的身份证被别人拿去贷款了怎么办?收好这份自救指南! (正文开头) 突然收到银行的催款电话 明明自己没申办过贷款 却被告知欠了十万块 这时候你才惊觉—— 原来是身份证被偷拿去借款了! 先别慌!抱紧法小云 今天手把手教你如何见招拆招 —————— 【法律告诉你】 这种情况法律早有准备 我们每个人都是受保护的! ▶《民法典》第1019条说得很明白 任何人不得盗用、冒用他人身份实施民事活动 就像你用别人的身份证办贷款 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根本不算数! ▶《刑法》第280条更是放了大招 伪造、盗用身份证件的 最高能判七年有期徒刑 (现实中就有李某某偷拿表哥身份证贷款 结果被判了三年半的真实案例) —————— 【关键证据别弄丢】 以下三样东西记得保存好 它们是你翻盘的关键: • 证明身份被盗的材料 (比如补办身份证的回执 或者案发时在外地工作的考勤记录) • 与放贷机构沟通的全部记录 (电话录音、微信截图都算数) • 最重要的一定要拿到 ——公安机关给的报案回执! —————— 【六步自救法】 跟着法小云一步一步来 ❶ 立即冻住身份信息 去派出所报案的同时 别忘了申请挂失身份证 现在全国通办哦 ❷ 阻断贷款流向 带着报警回执去找放贷方 现场写《贷款异议申请书》 要求他们立刻停掉这笔债 ❸ 打扫信用战场 去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提交《个人征信异议申请表》 记得附上所有证据材料 (建议用邮政EMS寄送) ❹ 挖出幕后黑手 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查询 贷款合同上的签名和指纹 很多骗子就栽在这上面 ❺ 彻底洗清债务 如果对方死不认账 直接去法院起诉放贷机构 要求确认合同无效 (五年内必须起诉!) ❻ 让骗子付出代价 抓到冒用身份的人之后 还可以追加民事诉讼 让他赔你精神损失费、误工费 —————— 【真实案例参考】 2021年北京的王女士 就因为前同事偷用她的身份证网贷 最终法院不仅判借款合同无效 还让冒名者赔偿了她3.6万元 整个过程用了5个月 —————— (结尾) 遇到这种事千万别当包子! 法律就像给你的身份信息上了多重保险 但要及时按下维权按钮才行 记住法小云的话: 第一时间报警+主动出击维权=最佳解决方案 你的身份信息不是任人摆弄的面团 而是受法律全方位保护的珍宝哦! 有问题随时召唤法小云 我们永远是你的法律
刑事辩护 65人阅读
刑事辩护
当我的身份证被别人用于贷款时我应该如何处理?
发生身份证被冒用贷款的情况该怎么处理?看完这篇心里就有底啦!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个“细思极恐”的话题 ——某天突然接到银行的催债电话 说你三年前贷了10万块还没还 但你压根没申请过这笔贷款! 这时候千万别捶胸顿足干着急 跟着我的三步处理法行动起来 保证既能保护你的钱袋子 又能给骗子们戴上手铐! 【法律课堂小圆桌】 先记住这三个重量级法律保镖 1. 《刑法》第280条 伪造、盗用身份证办贷款?直接构成买卖身份证件罪! 去年山东就有案例:诈骗团伙用200多张他人身份证贷款,主犯被判了6年 2. 《居民身份证法》第17条 冒用他人身份证的 最高能罚1000元+拘留10天 3.《民法典》第1012条 姓名权受法律保护!拿你名字贷款属于侵权 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现场手把手教学】 第一反应:马上给身份证办"冻结手术" 立即带着户口本去派出所 先挂失补办新身份证(工本费40元) 再开份《身份证挂失证明》 第二步:给银行发"紧急警报" 带着报警回执+新身份证 找到那家"被贷款"的银行柜台 填《贷款异议申请表》 记得要书面答复!(最好全程录音) 报案小窍门: 不要只去派出所! 同时登陆"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找到"信访投诉"入口提交材料 国家监管部门出手更管用哦 终极武器:法院见真章 如果银行拖着不处理 马上到法院递诉状 就以《民法典》姓名权侵权为由 去年杭州王女士就这样追回8万贷款 银行还倒赔了5千精神损失费 【重要预防指南】 ✔️ 身份证复印件要写备注 示范:仅限XX银行办理XX业务,他用无效 ✖️ 千万别把手机验证码给陌生人 ✔️ 每年查1次个人征信报告 (手机银行就能操作,完全免费) 还有三个救命电话要记牢 ▪️ 12378 银行保险投诉热线 ▪️ 12363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最后叮嘱大家 发现被冒用贷款千万别私了 更不要相信"给钱就能消记录"的骗子 收集好通话录音、催款短信这些证据 你每保存一份证据 骗子就多戴一副镣铐! 遇到头疼的法律问题不要慌 记得常来找法小云聊聊呀~
刑事辩护 193人阅读
刑事辩护
犯罪历史中有过牢狱经历的人,再次犯罪时是否会受到累犯的影响?
被警察盯上、法院审判的人里 有不少都是“二进宫”的熟面孔 最近热播的刑侦剧里 老张出狱没多久又偷东西被抓 弹幕都在刷“这是累犯要重判” 那现实中的法律到底怎么规定的? 累犯真的会被判得更重吗? 今天法小云就带你搞懂 法律中的“特殊关照条款” 先给结论:会!而且区别很大 就像打游戏触发隐藏任务 之前坐过牢的人再犯事 惩罚力度直接升档 法律小课堂(课代表笔记版) 1.认准“累犯身份证” 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六十六条 符合这三个特征才叫累犯: 出狱/赦免后五年内又犯事 前后犯的都是该判有期徒刑的罪 年满十八周岁 举个栗子:老王因偷窃坐牢三年 出狱第四年又被查醉驾(危险驾驶罪) 这就可能触发累犯机制 2.普通再犯和累犯的区别 普通再犯:之前坐过牢,五年后又犯事 累犯:五年内再犯特定类型罪行 两者的后果差个银河系 普通再犯可能判三年 累犯可能直接五年起步 3.法律“豪华套餐” 一旦被认定累犯: 必须从重处罚(上不封顶) 不能缓刑(别想回家服刑) 不能假释(必须蹲满刑期) 真实案例教室 案例①(2020浙刑终XX号) 小李出狱后第三年偷电瓶车被抓 经查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盗窃 因构成累犯 原本可能判三年的案子 最终获刑五年六个月 案例②(2021苏刑初XX号) 大学生小王帮诈骗团伙洗钱 因其五年前有抢劫前科(当时未成年) 法院明确说:未成年时犯罪不算累犯 最终按普通从犯判决 重点来了!如果我是当事人... 当亲友成为“天选倒霉孩子”时 律师教你这三招: 1.时间线大作战 仔细算清前罪执行完毕的时间点 如果刚好卡在五年整这条红线 差一天都可能改变案件性质 比如前罪在2018年6月1日刑满 这次犯罪发生在2023年6月2日 那就不算累犯! 2.罪行类型攻防战 前罪是交通肇事这类过失犯罪? 恭喜!法律不认定这种属于累犯 即使五年内再犯新罪 最多少吃两年牢饭 3.未成年保护盾 别看到前科就慌 只要首次犯罪时不满18周岁 之后再犯罪也不算累犯 记得准备好户籍证明当护身符 划重点小贴士 主动自首+退赃退赔 可以抵消部分累犯负面效果 就算戴着“累犯”的帽子 照样有机会争取从宽处理 写在最后: 法律对真心悔改的人永远留扇窗 就算曾犯过错 重新出发时 阳光依然会照在你身上 如果还有困惑 欢迎戳法小云的法律问答专区 我们24小时开着普法小夜灯等你~ (文中案例均改编自公开裁判文书 人物信息已做脱敏处理)
刑事辩护 213人阅读
刑事辩护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大家好呀~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边 但很容易被忽视的法律问题—— 骑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 高空抛物砸坏停在楼下的汽车 这些行为居然可能构成犯罪? 一不小心就会踩雷! 别慌!法小云今天就带大家拆解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前世今生 法律充电时间 《刑法》第119条规定: 破坏交通工具,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意看! 这里说的可不只是故意破坏 根据《刑法》第十五条 因过失实施同样行为也会构成犯罪 5分钟看懂构成要件 1️⃣ 谁是责任人? 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 (哪怕是刚拿到驾照的新手也不算豁免哦) 2️⃣ 心态要特别留意 必须出于"过失"而非故意 比如: ➔ 修车时忘记拧紧螺丝(疏忽大意) ➔ 觉得"小裂缝不影响驾驶"强行上路(过于自信) 3️⃣ 受伤的是谁? 正在使用中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停在报废场的车不在此列) 4️⃣ 危险程度判定 破坏行为必须有引发严重事故的现实危险 (比如刹车系统受损比刮花车漆严重N倍) 5️⃣ 损失达到红线的标准 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各省具体金额标准不同 比如有的省认定50万元以上为重大损失) 真实案例直击 【杭州电动车火灾案】 老张在楼道里给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 烧毁3辆汽车+多辆电动车 被判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赔偿数万元+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重庆高空坠物案】 装修工人小王失手掉落铁锤 砸坏正在等红灯的公交车顶 不仅要赔偿公交公司全部维修费用 还被判处罚金两万元 法小云贴心提示 万一遇到类似情况 记住这五步求生指南: ❗ 第一步:立即停手 比如发现车辆受损后立即熄火 不要抱着"可能还能开"的侥幸心理 ❗ 第二步:双保险固定证据 用手机原图拍摄: ➤ 全程录像受损部位 ➤ 多角度远景+特写照片 ➤ 有路人目击记得留联系方式 ❗ 第三步:诚恳协商 先计算具体损失金额 (维修店报价单要盖公章) 主动提出分期赔偿方案 切记保留微信聊天记录 ‼ 第四步:联系保险公司 交强险最高赔2000元财产损失 商业三者险可赔超额部分 (但酒驾/无证驾驶等情况不赔哦) ‼ 第五步:遭遇纠纷及时报案 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 可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 派出所报案记得要接警回执 最后提醒各位: 今年3月新实施的《电动车安全管理办法》 明确禁止在走道充电 希望大家多一份小心 少一份官司~ 对法律问题还有疑惑? 欢迎留言告诉法小云 我们下期再见~
刑事辩护 157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刑事辩护
刑事辩护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刑事辩护专题,涵盖法律援助、取保候审、无罪辩护、量刑减轻、刑事上诉等知识,提供刑事案件的专业辩护指南,帮助您了解刑事辩护流程,保障合法权益。
刑事辩护知识
多少岁的老人犯罪将不负刑事责任?
多少岁的老人犯罪将不负刑事责任?
你好呀,这里是像朋友一样陪伴你学法律的法小云~ 最近小云发现后台有不少朋友提问: "隔壁大爷总捡别人家的花盆算犯法吗?" "奶奶糊涂了在超市偷偷拿糖会坐牢吗?" 这些问题背后可能都藏着同一个疑惑——老人触犯法律真的不用负责吗? 今天咱们就重点说说这个"护身符年龄" ✦☆ 法律锦囊时间 ☆✦ 翻开《刑法》第十七条 上面清清楚楚写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划重点‼️ ① 年龄限制:必须年满75周岁 (注意是周岁不是虚岁哦) ② 仍需负刑事责任:不是无责任而是减轻处罚 ③ 特殊例外:如果用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哪怕超过75岁依旧要负刑责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案例一】有位78岁老大爷骑三轮车撞伤路人 (经鉴定属于过失致人重伤) 最终法院判决时主动减轻了处罚 还在赔偿环节做了调解 【案例二】而另一个82岁老人因财产纠纷 蓄意用开水泼邻居致其重伤 虽然年事已高 最终还是承担了刑事责任 ❖━━━━❖ 遇到这类情况怎么办? 如果家里长辈不慎触法: ❶  第一时间联系专业律师 (注意查验证件是否正规执业) ❷  保存监控录像、现场照片等相关证据 ❸  向司法机关申请刑事责任能力鉴定 (尤其出现老年痴呆等症状时) ❹  积极赔偿争取谅解 能让减轻处罚更有可能 小云贴心提醒 就算老人被认定不需要负刑责 受害方依然可以主张民事赔偿 法律不会让任何人的权益"裸奔" 大家还想知道哪些相关法律常识? 快来评论区告诉法小云吧~ 记得转发给家族群 让长辈们心里都有把安全锁! 下期预告:《超市"顺手牵羊"算不算犯罪?》 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不迷路哦~ (文章配图建议:法院天平简笔画/祖孙温馨插图)
刑事辩护61人阅读
孩子被送给别人抚养是否构成遗弃罪?
孩子被送给别人抚养是否构成遗弃罪?
你好呀~我是法律智能助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多朋友偷偷问过的话题: 父母把孩子送给别人养,是不是犯了遗弃罪? /// 先讲个真实故事吧 去年有个妈妈在超市边抹眼泪边说:“我工资才两千,但孩子看病要花二十万,他家有人脉能治病......”后来她把3岁的宝宝交给了亲戚,结果被丈夫告上法庭 这算不算遗弃呢?先别着急骂人,答案可能要让你意外 ///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说得很明白(悄悄告诉你条款在第五段): 家属对年幼/患病/没生活能力的人,如果明明能养却故意不养,且情节严重,才会构成遗弃罪 举个真正判过的案子: ・张三夫妻为还赌债,直接把新生儿卖给邻村 ・法院最终判了遗弃罪,外加收买方的责任 但有另一个相反案例: ・李四病重时把女儿托付给妹妹 ・每周探望三次还支付奶粉钱 ・法院认定不存在遗弃行为 看到差别了吗?关键要看这两个点↓↓↓ /// 法律判断三要素 1️⃣ 送走时有没有签协议 最好是通过民政局办理正式收养手续(《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七条) 2️⃣ 是否继续关心孩子 如果隔三岔五探望或者给生活费,很难认定为遗弃 3️⃣ 是否存在重大困难 比如父母重病/失业/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 /// 遇到这事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被送养的孩子: ① 联系儿童救助机构(全国统一热线12349) ② 向法院起诉要抚养费(法院对这类案子优先办理) 如果你是送养人: ① 必须双方都同意(单亲送养容易违法) ② 民政局领养登记不能忘(需要带齐证件清单) ③ 定期探望保留证据(建议每月至少1次) ///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生活再难也别轻言放弃孩子 真有苦衷可以通过正规福利院转交 现在国家对特殊困难家庭有很多帮扶政策 实在扛不住时记得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 法律像把伞,晴天放在角落,雨天就会撑开保护你~
刑事辩护180人阅读
寻衅滋事罪的认定依据是什么?具体立案条件有哪些要求?
寻衅滋事罪的认定依据是什么?具体立案条件有哪些要求?
最近有个热门新闻,说是有人因为在地铁里吵架动手被警方以“寻衅滋事罪”带走,很多朋友在后台问小云:听说这个罪名特别容易“踩雷”?今天咱就聊聊这个事情——下次遇到吵架纠纷、网络掐架甚至酒后的冲动行为时,心里就有底啦! _____ ### 一、什么情况算“搞事情”? 大家先记住这句话:“不是说随便吵个架就要坐牢”。根据《刑法》293条,构成寻衅滋事罪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故意搞破坏+影响公共秩序 举个例子解释更清楚: 张三在自家小区空地大声骂邻居——属于民事纠纷 张三跑去早高峰地铁站举着喇叭骂人——可能涉嫌犯罪 法律明确列举了四种典型情形: (1)随便打人伤人或拿凶器威胁 (2)公共场合闹事引发混乱(比如堵医院大门) (3)强拿硬要别人东西(包括网络上的强制打赏行为) (4)造谣传谣引发公共恐慌 _____ ### 二、关键要看“破坏力”有多大 根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具体要看行为“是否挑战公众的安全感”: 1. 动手见红型   前年某火锅店事件,醉汉王某打了服务员两拳还踢坏冰柜,虽然被打者只是轻微伤,但因为造成店铺停业、路人围观导致交通堵塞,王某最终被判刑10个月 2. 网络炸弹型   去年某主播为涨粉散布“超市发现确诊病例”的不实消息,引发周边居民抢购物资,事后被认定构成寻衅滋事罪 3. 软暴力型   小贷公司派人在欠款人家门口连续3天用高音喇叭喊话,即便没有肢体冲突,也因严重干扰社区生活被立案 _____ ### 三、遇上闹心事怎么办? 现在教大家三招实用应对法: 第一反应 遇到他人挑衅时立即掏出手机录像,同时大声说:“我现在要报警,已全程录像!”很多闹事者听到这句话就会收敛 证据收集 • 公共场所闹事:拍视频注意拍到店面招牌或明显地标 • 网络攻击:直接录屏保存转发记录(别光截图) 正确报警姿势 打电话时先说明:“这里有人在XX地点闹事,现场已经引发X人围观/影响车辆通行。”接警员会优先处理有公共危害性的警情 _____ ### 四、特殊场景提示单 1. 围观冲突别掺和    看到有人打架,保持安全距离录像比拉架更有利,曾有热心群众拉架被认定为“互殴参与者” 2. 网上较劲要克制    在社交平台连续发布多条辱骂信息,哪怕没指名道姓,如果引发大量评论转发也可能被追责 3. 维权要用正规途径    KTV消费被宰,正确的操作是保留小票打12315投诉,而不是在店门口拦车堵路 _____ 最后小云要提醒:九成以上被定罪的案例都有个共同点——第一次冲突后继续纠缠不放。记住黄金法则:遇到纠纷时先撤离现场,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对法律细节还有疑问的朋友,随时可以给小云留言哦~下次咱们聊点更有意思的:遇到公司拖欠工资时,哪三句话能让老板主动结清工资?
刑事辩护164人阅读
取保候审保证金多久退还给我?
取保候审保证金多久退还给我?
有网友在后台留言问:「法小云啊,去年我家人被警察带走,说是配合调查。我们交了3万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现在案子都结了大半年,钱还没退回来,这钱不会打水漂了吧?」 你看,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背后还藏着普通人对法律程序的困惑和焦虑。今天我们就用十分钟,把取保候审保证金这点事儿说明白。 先划重点: 取保候审保证金不是罚款 正常情况下都能退 不退可以找检察院要说法 什么情况能退钱?记住三个关键节点 刑事诉讼法说得很清楚:被取保候审人没违反相关规定,且案件有明确结论时就能申请退还。具体来说—— 一是「结案时」自动退:像公安机关撤案、检察院不起诉、法院判决生效等,这时候办案机关应该主动联系你办退款。 二是「候审期间表现好」也能退:如果你在取保的一年里乖乖配合,到期后自己去申请就能拿回钱。 三是「交钱时就要留证据」:收据原件、银行转账记录这些别随手乱扔,现在很多地方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查办理进度。 说个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王先生的案子,法院判决生效5个月还没退保证金。后来他带着判决书和收据直接找检察院申诉,一周内就收到了退款。你看,法律是给咱们留了解决通道的。 钱没按时退怎么办?教你三招 第一招:主动联系 拨打当时办案机关的法制大队电话(立案通知书上有),重点说三句话: 1. 我是XXX案取保候审的家属 2. 案件已于X月X日结案(把判决书/撤案通知书准备好) 3. 现在申请退还保证金 第二招:书面说明更管用 带上三样东西到办案单位窗口: ❶身份证原件 ❷保证金收据(丢了就带银行卡流水) ❸案件结论文书(判决书/不起诉书复印件) 第三招:维权有途径 如果沟通无果,可以这样做: →向办案机关的同级检察院申请监督 →拨打12389公安投诉热线(最好先准备好证据编号) →涉及金额超5000元的可走行政诉讼 注意这些特殊情况: × 取保期间擅自离开居住地 × 干扰证人作证被查实 × 手机停机导致传唤不到 出现这些情况可能被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但办案机关必须出具书面决定。 贴心提醒: 现在全国推行「保证金代管」制度,像浙江、广东等地的保证金都由法院或银行托管,结案后自动原路返还。如果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不妨登录看看「账单」里有没有待入账款项。 最后想说,法律就像导航地图——看着复杂,但只要顺着标记走,总能找到正确出口。遇到保证金退还问题别慌,记住保留证据、主动询问、用对方法。如果今天的内容有帮助,记得把文章转给需要的朋友~
刑事辩护166人阅读
两人卖淫组织者的刑事处罚是怎样的?
两人卖淫组织者的刑事处罚是怎样的?
如果有人告诉你:“朋友的朋友搞了个‘团队’,只要介绍几个女孩去‘工作’,就能轻松月入过万。” 你会不会突然心动? 今天法小云就来聊聊这个“危险职业”背后的法律代价——两人合伙组织卖淫,到底要蹲多久大牢? 先看真实判例: 2021年,浙江某地的小明和小红合作经营“养生会所”,实际组织5名女性长期提供性服务。两人分工明确,小明负责招揽嫖客,小红管理账目。最终法院以“组织卖淫罪”判处小明有期徒刑7年,小红有期徒刑5年,罚金合计15万元。 而另一个案件中,一对夫妻组织未成年人卖淫,因存在未成年受害人、强迫情节,两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358条: 组织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比如涉及未成年人、强迫卖淫、卖淫人数多等),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重点解读: 1. 什么是“组织”? 不单指老板,拉客的“业务员”、管账的“财务”、望风的“保安”……只要参与分工,就算共同犯罪。 2. 两人团伙怎么判? 主犯(比如发起者、实际控制人)判得更重,从犯(比如只帮忙记账的)可能减轻处罚,但别侥幸——起步就是五年。 3. “情节严重”有多可怕? 若有以下情形,十年起步: 卖淫者中有未成年人; 强迫、威胁他人卖淫; 卖淫人数累计超10人; 非法获利超50万元。 如果真遇到身边人做这事,该怎么办? 场景1:家人/朋友被警察带走 立刻联系律师(别等!前48小时是黄金时间); 打听清楚涉嫌罪名、哪家派出所办案; 不要试图串供或销毁证据(可能构成包庇罪)。 场景2:“我只是帮忙记账,没直接参与” 即使是辅助角色,法律上仍属于“帮助犯”; 主动自首(减轻处罚的关键)、退还赃款、配合调查才是出路。 最后提醒大家: “轻松赚快钱”的诱饵背后,是至少五年的铁窗生涯。与其幻想钻法律空子,不如踏实搬砖更安心哦! (本文判例源自公开裁判文书,人物均为化名)
刑事辩护37人阅读
关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的法律如何定义和量刑?
关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的法律如何定义和量刑?
关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既遂的法律如何定义和量刑? 大家好呀!今天法小云想和大家聊一个看似遥远、实际上可能就藏在生活转角处的问题——发票。咱们平时工作中报销、合作开发票都司空见惯,但你可能没想到,一张小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被非法交易,可是会引发大问题的! 先讲个真实故事热热身 前阵子有个朋友说,他亲戚因为“帮忙”倒卖了几张公司发票,结果突然被警察叔叔带走了……后来才知道,这种“帮忙”就是犯罪!朋友吓得直问:“倒卖发票这么严重?这到底违反了什么法啊?!” 别慌!今天就跟着法小云一起划重点—— 一、法律怎么说?关键条文划重点 根据《刑法》规定,“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指未经国家税务部门许可,擅自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注意了,只要实际卖出去了,不管赚不赚钱都算“既遂”(也就是犯罪成功成立)! 法律依据记得牢 《刑法》第207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司法解释的“数量标准”:一般卖出25份以上发票,或票面金额累计10万元以上就算“情节严重”哦! 举个栗子冷静一下 案例1:王某私下卖30份空白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企业,被判3年有期徒刑,罚金5万元。 案例2:李某组织团伙出售发票超200份,涉案金额千万,最终获刑12年。 二、普通人会不会“一不留神”踩雷? 有人问:“我又不开公司,关我啥事呢?”还真不一定!比如: 把自己公司多余的发票“借”给朋友公司冲账 网上看到“高价回收发票”的广告后心动想赚外快 帮熟人倒卖发票觉得只是“顺手人情” 这些情况都可能让你稀里糊涂变成“共犯”! 三、万一摊上事,自救指南速存! 第一步:保持冷静,别销毁证据! 即使不小心接触了这类交易,也别急着删除微信记录或撕毁材料——这些反而是证明你是否知情的重要证据。 第二步:立即找专业律师 刑事案件的黄金处理期往往只有拘留后的37天,必须尽快请律师分析案情,找到突破口(比如是否真的“明知”违法、是否构成“既遂”等)。 第三步:主动配合调查 如果已被调查,如实说明经过,配合退赃退赔,这些都是争取从轻处罚的关键! 四、法律其实在保护谁? 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是国家税收的“钥匙”,非法买卖发票不仅偷逃税款,更会让所有诚实纳税的普通人吃亏——比如医保、修路的钱都变少了!所以法律严惩这类犯罪,也是在保护咱们自己的钱袋子呀~ 法小云碎碎念 生活中很多“小事”背后都是法律红线,下次遇到有人问:“兄弟,我这有点多余的发票要不要?”记得大声说:“法小云教过我,这可不兴卖啊!”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避开风险!如果身边有人需要,欢迎转发给他——懂法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刑事辩护46人阅读
当我的身份证被别人用于贷款时我应该如何处理?
当我的身份证被别人用于贷款时我应该如何处理?
(文章标题) 当我的身份证被别人拿去贷款了怎么办?收好这份自救指南! (正文开头) 突然收到银行的催款电话 明明自己没申办过贷款 却被告知欠了十万块 这时候你才惊觉—— 原来是身份证被偷拿去借款了! 先别慌!抱紧法小云 今天手把手教你如何见招拆招 —————— 【法律告诉你】 这种情况法律早有准备 我们每个人都是受保护的! ▶《民法典》第1019条说得很明白 任何人不得盗用、冒用他人身份实施民事活动 就像你用别人的身份证办贷款 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根本不算数! ▶《刑法》第280条更是放了大招 伪造、盗用身份证件的 最高能判七年有期徒刑 (现实中就有李某某偷拿表哥身份证贷款 结果被判了三年半的真实案例) —————— 【关键证据别弄丢】 以下三样东西记得保存好 它们是你翻盘的关键: • 证明身份被盗的材料 (比如补办身份证的回执 或者案发时在外地工作的考勤记录) • 与放贷机构沟通的全部记录 (电话录音、微信截图都算数) • 最重要的一定要拿到 ——公安机关给的报案回执! —————— 【六步自救法】 跟着法小云一步一步来 ❶ 立即冻住身份信息 去派出所报案的同时 别忘了申请挂失身份证 现在全国通办哦 ❷ 阻断贷款流向 带着报警回执去找放贷方 现场写《贷款异议申请书》 要求他们立刻停掉这笔债 ❸ 打扫信用战场 去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提交《个人征信异议申请表》 记得附上所有证据材料 (建议用邮政EMS寄送) ❹ 挖出幕后黑手 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查询 贷款合同上的签名和指纹 很多骗子就栽在这上面 ❺ 彻底洗清债务 如果对方死不认账 直接去法院起诉放贷机构 要求确认合同无效 (五年内必须起诉!) ❻ 让骗子付出代价 抓到冒用身份的人之后 还可以追加民事诉讼 让他赔你精神损失费、误工费 —————— 【真实案例参考】 2021年北京的王女士 就因为前同事偷用她的身份证网贷 最终法院不仅判借款合同无效 还让冒名者赔偿了她3.6万元 整个过程用了5个月 —————— (结尾) 遇到这种事千万别当包子! 法律就像给你的身份信息上了多重保险 但要及时按下维权按钮才行 记住法小云的话: 第一时间报警+主动出击维权=最佳解决方案 你的身份信息不是任人摆弄的面团 而是受法律全方位保护的珍宝哦! 有问题随时召唤法小云 我们永远是你的法律
刑事辩护65人阅读
当我的身份证被别人用于贷款时我应该如何处理?
当我的身份证被别人用于贷款时我应该如何处理?
发生身份证被冒用贷款的情况该怎么处理?看完这篇心里就有底啦!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个“细思极恐”的话题 ——某天突然接到银行的催债电话 说你三年前贷了10万块还没还 但你压根没申请过这笔贷款! 这时候千万别捶胸顿足干着急 跟着我的三步处理法行动起来 保证既能保护你的钱袋子 又能给骗子们戴上手铐! 【法律课堂小圆桌】 先记住这三个重量级法律保镖 1. 《刑法》第280条 伪造、盗用身份证办贷款?直接构成买卖身份证件罪! 去年山东就有案例:诈骗团伙用200多张他人身份证贷款,主犯被判了6年 2. 《居民身份证法》第17条 冒用他人身份证的 最高能罚1000元+拘留10天 3.《民法典》第1012条 姓名权受法律保护!拿你名字贷款属于侵权 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现场手把手教学】 第一反应:马上给身份证办"冻结手术" 立即带着户口本去派出所 先挂失补办新身份证(工本费40元) 再开份《身份证挂失证明》 第二步:给银行发"紧急警报" 带着报警回执+新身份证 找到那家"被贷款"的银行柜台 填《贷款异议申请表》 记得要书面答复!(最好全程录音) 报案小窍门: 不要只去派出所! 同时登陆"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找到"信访投诉"入口提交材料 国家监管部门出手更管用哦 终极武器:法院见真章 如果银行拖着不处理 马上到法院递诉状 就以《民法典》姓名权侵权为由 去年杭州王女士就这样追回8万贷款 银行还倒赔了5千精神损失费 【重要预防指南】 ✔️ 身份证复印件要写备注 示范:仅限XX银行办理XX业务,他用无效 ✖️ 千万别把手机验证码给陌生人 ✔️ 每年查1次个人征信报告 (手机银行就能操作,完全免费) 还有三个救命电话要记牢 ▪️ 12378 银行保险投诉热线 ▪️ 12363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最后叮嘱大家 发现被冒用贷款千万别私了 更不要相信"给钱就能消记录"的骗子 收集好通话录音、催款短信这些证据 你每保存一份证据 骗子就多戴一副镣铐! 遇到头疼的法律问题不要慌 记得常来找法小云聊聊呀~
刑事辩护193人阅读
犯罪历史中有过牢狱经历的人,再次犯罪时是否会受到累犯的影响?
犯罪历史中有过牢狱经历的人,再次犯罪时是否会受到累犯的影响?
被警察盯上、法院审判的人里 有不少都是“二进宫”的熟面孔 最近热播的刑侦剧里 老张出狱没多久又偷东西被抓 弹幕都在刷“这是累犯要重判” 那现实中的法律到底怎么规定的? 累犯真的会被判得更重吗? 今天法小云就带你搞懂 法律中的“特殊关照条款” 先给结论:会!而且区别很大 就像打游戏触发隐藏任务 之前坐过牢的人再犯事 惩罚力度直接升档 法律小课堂(课代表笔记版) 1.认准“累犯身份证” 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六十六条 符合这三个特征才叫累犯: 出狱/赦免后五年内又犯事 前后犯的都是该判有期徒刑的罪 年满十八周岁 举个栗子:老王因偷窃坐牢三年 出狱第四年又被查醉驾(危险驾驶罪) 这就可能触发累犯机制 2.普通再犯和累犯的区别 普通再犯:之前坐过牢,五年后又犯事 累犯:五年内再犯特定类型罪行 两者的后果差个银河系 普通再犯可能判三年 累犯可能直接五年起步 3.法律“豪华套餐” 一旦被认定累犯: 必须从重处罚(上不封顶) 不能缓刑(别想回家服刑) 不能假释(必须蹲满刑期) 真实案例教室 案例①(2020浙刑终XX号) 小李出狱后第三年偷电瓶车被抓 经查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盗窃 因构成累犯 原本可能判三年的案子 最终获刑五年六个月 案例②(2021苏刑初XX号) 大学生小王帮诈骗团伙洗钱 因其五年前有抢劫前科(当时未成年) 法院明确说:未成年时犯罪不算累犯 最终按普通从犯判决 重点来了!如果我是当事人... 当亲友成为“天选倒霉孩子”时 律师教你这三招: 1.时间线大作战 仔细算清前罪执行完毕的时间点 如果刚好卡在五年整这条红线 差一天都可能改变案件性质 比如前罪在2018年6月1日刑满 这次犯罪发生在2023年6月2日 那就不算累犯! 2.罪行类型攻防战 前罪是交通肇事这类过失犯罪? 恭喜!法律不认定这种属于累犯 即使五年内再犯新罪 最多少吃两年牢饭 3.未成年保护盾 别看到前科就慌 只要首次犯罪时不满18周岁 之后再犯罪也不算累犯 记得准备好户籍证明当护身符 划重点小贴士 主动自首+退赃退赔 可以抵消部分累犯负面效果 就算戴着“累犯”的帽子 照样有机会争取从宽处理 写在最后: 法律对真心悔改的人永远留扇窗 就算曾犯过错 重新出发时 阳光依然会照在你身上 如果还有困惑 欢迎戳法小云的法律问答专区 我们24小时开着普法小夜灯等你~ (文中案例均改编自公开裁判文书 人物信息已做脱敏处理)
刑事辩护213人阅读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大家好呀~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边 但很容易被忽视的法律问题—— 骑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 高空抛物砸坏停在楼下的汽车 这些行为居然可能构成犯罪? 一不小心就会踩雷! 别慌!法小云今天就带大家拆解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前世今生 法律充电时间 《刑法》第119条规定: 破坏交通工具,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意看! 这里说的可不只是故意破坏 根据《刑法》第十五条 因过失实施同样行为也会构成犯罪 5分钟看懂构成要件 1️⃣ 谁是责任人? 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 (哪怕是刚拿到驾照的新手也不算豁免哦) 2️⃣ 心态要特别留意 必须出于"过失"而非故意 比如: ➔ 修车时忘记拧紧螺丝(疏忽大意) ➔ 觉得"小裂缝不影响驾驶"强行上路(过于自信) 3️⃣ 受伤的是谁? 正在使用中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停在报废场的车不在此列) 4️⃣ 危险程度判定 破坏行为必须有引发严重事故的现实危险 (比如刹车系统受损比刮花车漆严重N倍) 5️⃣ 损失达到红线的标准 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各省具体金额标准不同 比如有的省认定50万元以上为重大损失) 真实案例直击 【杭州电动车火灾案】 老张在楼道里给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 烧毁3辆汽车+多辆电动车 被判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赔偿数万元+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重庆高空坠物案】 装修工人小王失手掉落铁锤 砸坏正在等红灯的公交车顶 不仅要赔偿公交公司全部维修费用 还被判处罚金两万元 法小云贴心提示 万一遇到类似情况 记住这五步求生指南: ❗ 第一步:立即停手 比如发现车辆受损后立即熄火 不要抱着"可能还能开"的侥幸心理 ❗ 第二步:双保险固定证据 用手机原图拍摄: ➤ 全程录像受损部位 ➤ 多角度远景+特写照片 ➤ 有路人目击记得留联系方式 ❗ 第三步:诚恳协商 先计算具体损失金额 (维修店报价单要盖公章) 主动提出分期赔偿方案 切记保留微信聊天记录 ‼ 第四步:联系保险公司 交强险最高赔2000元财产损失 商业三者险可赔超额部分 (但酒驾/无证驾驶等情况不赔哦) ‼ 第五步:遭遇纠纷及时报案 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 可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 派出所报案记得要接警回执 最后提醒各位: 今年3月新实施的《电动车安全管理办法》 明确禁止在走道充电 希望大家多一份小心 少一份官司~ 对法律问题还有疑惑? 欢迎留言告诉法小云 我们下期再见~
刑事辩护157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