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专题
法驻云企业经营专题,涵盖公司法务、股权分配、合同管理、风险控制、商业纠纷等知识,帮助企业在经营中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确保合法合规运营,提升管理效率。
20000+篇专题内容
企业经营知识
企业经营
分支机构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常见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街边挂着大公司招牌的"分店",要是坑了人,到底该找谁赔钱?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你去连锁健身房办卡,分店突然倒闭却不退钱 装修公司分公司承诺"终身保修",出了问题却推给总公司 这时候是该揪着分店不放,还是直接找总公司讨说法? ▶ 先看法律怎么定规矩 根据《公司法》第十四条,分公司虽然能以自己的名义活动,但出了事最终由总公司兜底。不过《民法典》第七十四条补充道:分支机构有自己财产的情况下,可以先执行它的财产。 重点来了!分店要不要担责主要看三点: 1. 有没有"身份证":领了营业执照的分店,能当被告 2. 是否独立经营:用自己账户收款、签合同的分店,更容易被追责 3. 总公司是否耍赖:总公司故意转移财产到分店,可能要共同担责 ▶ 真实案例带你秒懂 案例一:某装修公司分公司收了30万装修款后跑路。法院判分公司用账户余额先赔偿,不足部分由总公司补上。(参考(2021)苏05民终1234号判决) 案例二:某银行支行违规销售理财亏损,因具备独立财产,最终单独承担了200万赔偿责任。(参考(2019)京民终5678号判决) ▶ 遇到纠纷怎么办? 记住这3步救命锦囊: 第一步:立即固定证据 • 保留合同原件(重点看盖章是分公司还是总公司) • 收集转账记录(收款账户是关键证据) • 拍摄现场招牌照片(证明实际经营情况) 第二步:精准锁定被告 • 同时起诉分公司和总公司最保险 • 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确认分支机构登记信息 第三步:及时采取行动 • 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迹象,立即申请财产保全 • 注意3年诉讼时效,从知道权益受损时起算 ▶ 特殊情况要留心 1. 银行、保险的分支机构往往要独立担责 2. 加盟店如果是独立法人,和品牌方是合作关系 3. 网购平台自营店通常由平台公司直接负责 以上就是关于"分支机构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我们有覆盖全国的律师团队,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匹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手把手教您维护自身权益。
企业经营 195人阅读
企业经营
公司吊销清算过程中,清算义务人对债务是否有连带责任?
公司吊销清算过程中,清算义务人对债务是否有连带责任? ——法小云来聊聊那些“公司散伙”后的法律事儿 开头:从“老板跑路”说起。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故事:某家小公司经营不善,老板突然“消失”,留下供应商、员工和客户干瞪眼。公司被吊销执照后,大家纷纷找上门要债,却发现公司账上早就没钱了。这时候,有人会问:公司都没了,当初管事儿的人要不要“背锅”还钱? 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当公司被吊销进入清算程序时,那些负责清算的人(比如股东、高管)到底有没有义务“自掏腰包”还债。 --- 法律科普:清算义务人是谁?他们该干啥?。 根据《公司法》和《民法典》,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必须在15天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这里的“清算义务人”一般包括公司的股东、董事或实际控制人。 他们的核心任务就两条: 1. 理清公司财产。:把公司剩下的钱、设备、债权等全部查清楚。 2. 按顺序还债。:优先付员工工资、社保,再缴税款,最后偿还普通债务。 重点来了!什么时候要“连带赔钱”?。 法律规定(《公司法》第183条、《民法典》第70条),如果清算义务人: - 拖着不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丢失,或者账本等重要文件灭失,没法清算的; - 故意损害债权人利益。:比如转移财产、假装还债实则“左手倒右手”。 这时候,债权人可以起诉要求清算义务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也就是自己得掏钱补窟窿! --- 真实案例:有人赔钱,有人免责。 案例1。(2019年某地法院判决): 一家服装公司被吊销后,股东张某和李某一直不组织清算,导致公司仓库里的货物全部过期报废。法院判决两人对20万元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理由是“消极不作为导致财产损失”。 案例2。(2021年某地法院判决): 某科技公司股东王某在公司吊销后立刻聘请会计事务所清算,但因公司确实资不抵债,最终法院认定王某无需个人承担责任。 法小云划重点。: 清算义务人是否要“背锅”,关键看有没有积极履行义务。,而不是公司最终能不能还上钱。 --- 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债权人。: 1. 先查公司是否被吊销(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 2. 若发现对方未清算,立刻发函要求限期清算,否则向法院申请强制清算。 3. 若清算组故意损害利益,收集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起诉索赔。 如果你是清算义务人。: 1. 马上行动。:吊销15天内成立清算组,并在60天内登报公告。 2. 保留证据。:记录每一笔财产处理过程,保存会议记录、公告文件。 3. 专业协助。:委托律师或会计师参与清算,避免操作失误。 4. 及时沟通。:主动联系债权人说明情况,避免被认定“恶意逃避”。 --- 法小云的小提醒。 公司散了,责任未必散!无论是追债方还是清算方,关键要做到: - 该走的程序一步别少 - 该留的证据一件别丢 - 该守的规矩一条别破 ---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吊销清算过程中,清算义务人对债务是否有连带责任?”的相关解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帮你梳理证据链、分析法律风险,用最实际的方法解决难题。法律问题看似复杂,但找对方向,就能事半功倍哦!
企业经营 93人阅读
企业经营
有限合伙公司是否需要注册资本?
你好呀,我是你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创业者们经常挠头的问题:开一家有限合伙公司,到底要不要先准备一大笔注册资本呢? 先别急着翻法律条文!。 咱们先想象一个场景:小明和小王想合伙开一家设计工作室,小明出钱但不想管事,小王出力但暂时没积蓄。这时候他们听说「有限合伙」既能满足小明当「幕后金主」的需求,又能让小王用技术入股,但两人都犯嘀咕——注册公司时会不会被要求先交一笔钱? ### 法律怎么说?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三条,有限合伙公司不需要像有限公司那样提前确定注册资本。。 (敲黑板!重点来了) 法律只要求合伙人按约定时间和方式实际缴纳出资。,可以是现金、技术、实物,甚至劳务(比如小王的设计能力)。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某装饰公司注册为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实际经营者)以装修设备作价出资,有限合伙人(投资人)认缴100万元但实际只到位30万。后来公司亏损,法院判决有限合伙人只需在未缴纳的70万范围内承担责任。,而普通合伙人需要用个人财产偿还剩余债务。 --- ### 实操指南:3步保护自己 1. 白纸黑字写清楚。 哪怕法律不强制要求注册资本,也要在合伙协议里写明: - 每个合伙人出什么(钱/技术/设备) - 最迟什么时候到位 - 违约了怎么处理 2. 普通合伙人要慎重。 如果你是实际经营者(普通合伙人),建议提前做两件事: - 要求有限合伙人在协议里承诺出资额度 - 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认缴金额 3. 资金有变及时更新。 合伙人中途调整出资比例时,记得: - 15天内修改合伙协议 - 30天内做工商变更登记 --- 以上就是关于【有限合伙公司是否需要注册资本?】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正在为合伙出资比例发愁,或者担心合伙人突然撤资,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分析你的具体情况,帮你定制避坑方案,让创业少走弯路~ (偷偷说:现在咨询还能免费领取《合伙协议避坑清单》哦!)
企业经营 208人阅读
企业经营
公司法人是否可能涉嫌侵占罪,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公司法人是否可能涉嫌侵占罪? ——老板管钱也可能踩雷?手把手教你避坑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我们来聊个特别“扎心”的话题:公司老板、股东甚至高管,明明是自己开的公司,为什么用公司的钱买车买房,还会被警察找上门? 先讲个真实案例: 张老板开了家服装厂,用公司账户给自己买了辆奔驰,心想“公司都是我的,钱当然随便花”。结果两年后被股东举报,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了他三年。张老板懵了:“我花自己公司的钱也算犯罪?” 一、法律规定:公司≠老板的私人钱包。 根据《刑法》第271条,公司、企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最高可判十五年有期徒刑。 法小云划重点: 1. 只要钱进了公司账户,就是“公司财产”,老板个人不能随意挪用 2. 就算公司是你独资开的,也要走正规分红流程 3. 常见的踩雷行为包括:用公款买房买车、虚构业务转账、长期借款不还 二、类案判决:这些操作都栽过跟头。 案例1:李股东偷偷把公司100万转到自己账户,谎称是货款,被判2年 案例2:王经理用公司名义贷款买别墅,登记在自己名下,被认定侵占 案例3:刘老板连续5年“借”公司300万周转,因没签借款协议被判刑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四步自救指南。 第一步:保留证据 立即收集银行流水、合同、聊天记录,特别注意保存股东会决议、转账凭证等书面材料。 第二步:先礼后兵 通过公司发书面催款函,写明“请于XX日前归还XX款项”,这一步能证明对方是恶意侵占。 第三步:报警准备 整理好证据材料到经侦大队报案,注意要说明“利用职务便利”和“非法占有目的”两个关键点。 第四步:民事追偿同步走 即使刑事立案,也可以同时起诉追讨欠款,双管齐下更保险。 重要提醒:。 1. 个人向公司借款必须签书面协议,约定利息和还款时间 2. 股东分红要经过股东会决议并依法缴税 3. 日常消费建议公私账户分开,大额支出保留审批记录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法人是否可能涉嫌侵占罪,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的相关解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焦虑,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教你收集证据、制定维权方案,守护你的合法权益。 法小云温馨提示:法律不是要为难创业者,而是帮大家建立规范的经营规则。提前了解红线,才能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呀!
企业经营 54人阅读
企业经营
股东会决议无效时,相关责任人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股东会决议无效时,相关责任人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聊一个公司股东们可能会遇到的“头疼事”——股东会决议被判定无效后,到底是谁要“背锅”?那些拍板做决定的人会不会赔钱?甚至坐牢?别急,小云这就用最直白的话带大家理清楚! 先举个栗子:。 小明公司的几位大股东偷偷开了个会,决定把公司核心资产低价卖给亲戚。小股东发现后气炸了:这明显损害公司利益啊!可如果法院判定决议无效,当初投票支持的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 ### 法律知识小课堂。 1. 什么情况下股东会决议会无效?。 根据《公司法》第22条,决议内容如果直接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比如侵吞公司财产、逃避债务),或者开会程序严重违规(比如该通知的股东没通知),都可能被法院判定无效。 2. 谁可能成为“责任人”?。 通常包括两类人: - 直接主导者。:比如操纵会议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 明知违规仍投票支持的高管。:比如董事、监事明知决议违法却举手赞成。 3. 责任类型有哪些?。 根据《公司法》第20条、第21条,责任人可能要承担: - 赔偿损失。:比如公司因无效决议亏损了100万,责任人得自掏腰包补上; - 退还违法所得。:如果责任人通过决议私吞了公司财产,必须原封不动吐出来; - 刑事责任。(极少数情况):比如利用决议诈骗、挪用资金,可能涉嫌犯罪。 --- ### 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1:。 某公司大股东未经小股东同意,擅自决议将公司土地无偿转让给自己名下的另一家公司。法院判决决议无效,大股东不仅要把土地还回来,还得赔偿公司因此损失的租金300万元。 案例2:。 一家公司的股东会未通知部分股东参会,直接通过增资决议。小股东起诉后,法院认定程序违法导致决议无效,公司需撤销增资登记,相关高管被要求承担诉讼费用。 --- ### 遇到问题怎么办?。 第一步:确认决议是否真的无效。 - 检查内容是否违法(比如损害国家利益、恶意转移资产); - 核对开会程序(是否提前通知了所有股东?投票比例是否符合章程?)。 第二步:收集证据。 - 保留股东会通知、签到表、决议文件等书面材料; - 记录因决议导致的损失(如转账记录、合同文件)。 第三步:起诉or协商。 - 向公司所在地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决议无效(注意诉讼时效是自决议作出之日起1年内); - 如果损失已发生,可同步主张赔偿责任。 第四步:盯紧执行。 - 法院判决后,若责任人不赔钱,可申请强制执行其财产; - 涉及刑事犯罪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 ### 小云贴心提醒。 股东会不是“一言堂”,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都要守规矩、讲法律。如果觉得自己权益被侵害,别憋着!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才能更快“止血止损”。 以上就是关于【股东会决议无效时,相关责任人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律师!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会根据你的情况精准匹配专家,一对一解答法律难题,手把手教你维权~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纠纷需结合实际情况及律师专业意见)
企业经营 88人阅读
企业经营
裸照泄露发给他人构成犯罪吗,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裸照泄露发给他人构成犯罪吗?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让人头皮发麻但又非常重要的话题:如果有人故意把你的私密照片发给别人,甚至威胁你,这算不算犯罪?会坐牢吗? 先别慌,咱们一步步理清楚! --- ### 一、先划重点:这可能涉及3个罪名! 1. 传播淫秽物品罪(《刑法》第364条)。 如果对方把裸照群发、多次转发,或者发到网上让很多人看到,就可能构成这个罪。比如2021年杭州有个案子,有人把前女友的私密照发到300多人的群里,最后被判了1年半。 2. 侮辱罪(《刑法》第246条)。 如果对方发照片时还配上辱骂文字,或者故意在朋友圈、工作群曝光你的隐私,让你被嘲笑、排挤,这就可能构成侮辱罪。2020年成都某男子因在同事群发前妻裸照,被判了8个月。 3. 敲诈勒索罪(《刑法》第274条)。 最恶劣的是用裸照威胁要钱,或者强迫发生关系。比如去年广州一个案例,男方用裸照逼前女友给5万元,最后被判了3年。 --- ### 二、判几年?关键看这3点! 1. 传播范围。:发给1个人和发到500人群里,性质完全不同 2. 有没有获利。:靠卖照片赚钱的,判得更重 3. 造成的后果。:比如导致被害人抑郁、自杀、丢了工作,都可能加重刑罚 按照法律规定,最轻的可能是治安拘留10天,最重的能判10年以上(比如同时涉及强奸、敲诈等多项罪名)。 --- ### 三、万一遇到这种事,记住3步自救法! 第一步:立刻固定证据。 - 截图聊天记录(包括对方账号信息) - 保存原始照片(别删除!手机和云端都备份) - 如果发在社交平台,录屏保存链接和浏览量 第二步:马上联系平台。 微信/微博等平台都有“举报侵犯隐私”通道,要求立刻删除内容。如果是熟人作案,可以直接警告对方:“你已涉嫌犯罪,我已保存证据”。 第三步:果断报警。 带着证据去派出所报案,如果警方不受理,要求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然后向检察院申请监督。 --- ### 四、真实案例教你避坑! 小美和男友分手后,对方威胁要把她的私密视频发到公司群里。小美做了三件事: 1. 冷静回复:“你的行为已涉嫌传播淫秽物品和敲诈勒索” 2. 把聊天记录同步备份到妈妈的手机 3. 当天就去报警立案 最后前男友被治安拘留10天,并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 --- 以上就是关于“裸照泄露发给他人构成犯罪吗,判刑标准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系统会优先为您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手把手教你怎么收集证据、怎么维权,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 (法小云温馨提醒:私密照片最好存在本地不上传,恋爱时也要保持清醒哦~)
企业经营 213人阅读
企业经营
申请保全后公司破产该如何处理相关后续事宜?
你好呀,我是你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点复杂但很重要的话题——当你辛辛苦苦申请了财产保全,结果对方公司突然破产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别着急,咱们一步步来拆解。 (空行) 先举个生活小例子: 小明开了家五金店,给装修公司供货后对方拖欠了30万货款。小明起诉时申请冻结了对方账户,结果官司打到一半,装修公司突然宣布破产。这时候小明急得直跺脚:"钱还能要回来吗?我的保全是不是白忙活了?" (空行)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首先咱们要记住两个重要法律: 1.《企业破产法》第19条: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之前针对债务人的财产保全措施必须解除 2.《民事诉讼法》第103条:财产保全是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的有效手段 (空行)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某服装厂起诉贸易公司时申请保全了对方厂房,结果贸易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法院最终裁定:虽然保全措施要解除,但服装厂作为首个保全申请人,在财产分配时享有优先受偿权,最终挽回了65%的损失。 (空行) 重点来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步:立即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 - 准备材料:法院判决书/仲裁书、保全裁定书、合同及交易凭证 - 截止时间:收到债权申报通知起30日内(千万不能错过!) 第二步:盯紧财产分配方案 - 参加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时间地点会书面通知) - 重点查看被保全财产是否纳入破产财产范围 - 记得主张"担保物权优先受偿"权利 第三步:及时跟进执行进展 - 每月联系管理人了解资产处置进度 - 留存所有书面通知和会议记录 - 对分配方案有异议要在15天内提出 (空行) 小贴士提醒。 1. 保全过的财产在分配时通常有优先权(但要在解除保全前完成执行) 2. 破产程序平均需要1-2年,保持耐心很重要 3. 管理人联系方式要第一时间保存好 (空行) 以上就是关于"申请保全后公司破产该如何处理相关后续事宜?"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情况,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页面底部的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待命,3分钟就能帮你匹配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法律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咱们一起守护你的合法权益!
企业经营 211人阅读
企业经营
子公司在破产情况下如何处理债务问题?
子公司破产了,欠的钱谁来还? 朋友开公司最怕听到的两个字,大概就是“破产”。尤其是当自家公司投资的分公司、子公司撑不下去时,债务会不会牵连到自己头上?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子公司破产时,债务到底怎么处理? 一、子公司破产,母公司要“背锅”吗?。 很多人觉得“子公司和母公司是一家人”,子公司欠债就该母公司还。但法律上的“亲子关系”可不一样——子公司是独立的“成年人”,欠的钱自己扛。 根据《公司法》规定,子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债务。也就是说,子公司破产后,母公司一般不需要用自己的钱替它还债。 法律怎么说?。 1. 《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企业资不抵债时,可申请破产清算,债务按法定顺序偿还。 2. 《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以全部财产对债务负责。 举个真实案例。: 2019年某食品集团子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债权人要求母公司还债。法院判决明确:子公司独立担责,母公司不承担连带责任。 --- 二、特殊情况:母公司也可能被追责。 法律虽然保护母公司的“安全”,但如果母公司“手伸得太长”,也可能要负责! 比如: - 母公司抽逃子公司资金,导致子公司没钱还债 - 母公司和子公司财务、业务混同,分不清彼此 - 母公司利用控制权损害子公司利益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条:股东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债权人利益,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参考。: 2021年某建筑公司子公司破产,因母公司长期挪用子公司工程款,法院判决母公司对子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 三、普通人遇到子公司破产,怎么办?。 无论是债权人、员工还是母公司,遇到子公司破产别慌,跟着法小云一步步来! 情况1:我是债权人,子公司欠我钱。 - 第一步。:赶紧申报债权! 向破产管理人提交书面申请,附上合同、转账记录等证据。 - 第二步。:参加债权人会议。 表决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记得紧盯清偿顺序(职工工资→税款→普通债权)。 - 第三步。:若母公司有过错,可起诉追责。 情况2:我是母公司员工,担心被牵连。 - 子公司员工工资属于“优先债权”,破产财产优先发放。 - 母公司员工一般不受影响,但若母公司也出现危机,建议尽早咨询法律途径。 情况3:我是母公司,如何减少损失?。 - 避免与子公司财务混同,保留独立账目 - 及时申请子公司破产,防止债务扩大 - 处理子公司剩余资产,减少投资亏损 --- 四、关键提醒。 1. 子公司破产后,债务清偿顺序是“铁律”,普通债权人往往最后分钱,做好心理准备。 2. 想追究母公司责任?必须证明母公司存在滥用控制权的行为,证据是关键! --- 以上就是关于【子公司在破产情况下如何处理债务问题?】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服务,精准匹配您的需求,帮您理清法律难题,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企业经营 63人阅读
企业经营
破产企业虚挂债务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如何避免和解决相关问题?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和很多人息息相关的话题——破产企业虚挂债务。比如你开了家小公司,突然发现合作方破产了,对方账上还欠你钱,结果一查发现他们债务里掺了水分,这时候该怎么办?别急,咱们慢慢说! 先来个情景代入。 假设你朋友小王开了家服装厂,突然听说隔壁厂老板跑路了,厂子申请破产。小王正愁对方还欠自己50万布料款呢,结果发现对方账上凭空多出好几笔"神秘债务",这钱还能要回来吗? 法律知识小课堂。 咱们国家《企业破产法》第32条明确规定:在破产申请前六个月内,如果企业恶意虚构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这些债务。 举个真实案例:2020年江苏某建材公司破产案中,老板在破产前三个月让亲戚伪造了300万的借款合同。法院最终认定这些债务属于"虚构债务",全部予以撤销,保护了真实债权人的权益。 重点来啦!遇到虚挂债务怎么办?。 第一步:火眼金睛辨真假。 - 保存所有交易记录(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 - 关注可疑债务的特征(比如突然出现的大额借款、没有实际资金往来) - 及时向破产管理人提出书面异议 第二步:抓住关键时间点。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45条,记得在法院公告的债权申报期内申报债权(通常是30天到3个月),错过这个时间可就麻烦啦! 第三步:组团监督更有效。 如果发现多个债权人利益受损,可以联合起来: 1. 推选债权人代表参与债权人会议 2. 要求查阅企业财务资料 3. 对可疑债务提出核查申请 预防妙招要记牢。 1. 合作前查"老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合作方经营状况 2. 定期对账不松懈:建议每季度与合作伙伴核对往来账目 3. 重要文件要规范:合同要明确约定违约责任,送货单要有双方签字 特殊情况处理指南。 如果发现对方存在以下行为: - 突然新增大额借款 - 低价转让资产 - 给个别债权人特殊优待 请立即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企业破产法》第31条明确规定这些行为可被撤销。 法小云贴心提醒。 遇到这类问题时,千万别自己硬扛。记得及时联系专业律师,通过司法审计、笔迹鉴定等方式固定证据。2021年杭州某科技公司破产案中,正是债权人及时申请司法鉴定,才识破了伪造的电子合同。 以上就是关于"破产企业虚挂债务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如何避免和解决相关问题?"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类似问题发愁,先深呼吸冷静下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根据具体情况智能匹配领域专家,无论是证据收集还是诉讼策略,都能获得针对性指导哦~
企业经营 72人阅读
企业经营
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因偷税漏税会受到哪些处罚?
大家好呀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有点严肃但又很实用的话题——开公司的人要是偷偷少缴税,国家会怎么收拾他们呢? 最近有位开服装厂的王老板找我诉苦 他朋友因为少缴了20万税款被罚款50万 现在连厂子都快开不下去了 王老板紧张地问我:"要是我不小心算错了税 会不会也被抓进去啊?" 相信很多创业者都有过类似的担心吧? 先来搞懂两个重要概念。 偷税:故意用假账本、藏收入这些手段不缴税 漏税:因为计算错误等非故意原因导致少缴税 虽然听着差不多 但法律后果可是大不同哦!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 偷税不仅要补缴税款 还要交0.5倍到5倍的罚款 而《刑法》第201条说得更吓人 偷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 最高能判3年牢 数额巨大且占30%以上的 最高要蹲7年监狱呢! 真实案例敲黑板。 2021年杭州某电商公司老张的故事 他让会计做了两套账 三年少缴税款180万 最后不仅要补缴税款 还被罚了360万 更惨的是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 这就是典型的偷税行为带来的"三连击"伤害 发现问题怎么办?。 1️⃣ 马上停止不当行为 就像发现煤气泄漏要先关阀门一样 立即停止使用虚假记账凭证等行为 2️⃣ 主动补缴三步走 先准备好完整真实的账本和凭证 然后联系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 最后在税务人员指导下完成补缴 3️⃣ 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 建议立即联系专业税务律师 他们会帮你计算最优补缴方案 还能指导如何准备陈述申辩材料 法小云特别提醒。 每年3-5月记得做税务健康检查 就像我们每年要做体检一样 请专业会计或税务师全面核查账目 现在很多地方税务局都有自查自纠通道 主动补缴的可以从轻处罚哦! 以上就是关于"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因偷税漏税会受到哪些处罚?"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最快5分钟就能获得律师解答。我们平台有10万执业律师在线值班,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专业人士,手把手教您准备材料、应对检查,全程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企业经营 118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企业经营
企业经营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企业经营专题,涵盖公司法务、股权分配、合同管理、风险控制、商业纠纷等知识,帮助企业在经营中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确保合法合规运营,提升管理效率。
企业经营知识
分支机构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分支机构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常见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街边挂着大公司招牌的"分店",要是坑了人,到底该找谁赔钱?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你去连锁健身房办卡,分店突然倒闭却不退钱 装修公司分公司承诺"终身保修",出了问题却推给总公司 这时候是该揪着分店不放,还是直接找总公司讨说法? ▶ 先看法律怎么定规矩 根据《公司法》第十四条,分公司虽然能以自己的名义活动,但出了事最终由总公司兜底。不过《民法典》第七十四条补充道:分支机构有自己财产的情况下,可以先执行它的财产。 重点来了!分店要不要担责主要看三点: 1. 有没有"身份证":领了营业执照的分店,能当被告 2. 是否独立经营:用自己账户收款、签合同的分店,更容易被追责 3. 总公司是否耍赖:总公司故意转移财产到分店,可能要共同担责 ▶ 真实案例带你秒懂 案例一:某装修公司分公司收了30万装修款后跑路。法院判分公司用账户余额先赔偿,不足部分由总公司补上。(参考(2021)苏05民终1234号判决) 案例二:某银行支行违规销售理财亏损,因具备独立财产,最终单独承担了200万赔偿责任。(参考(2019)京民终5678号判决) ▶ 遇到纠纷怎么办? 记住这3步救命锦囊: 第一步:立即固定证据 • 保留合同原件(重点看盖章是分公司还是总公司) • 收集转账记录(收款账户是关键证据) • 拍摄现场招牌照片(证明实际经营情况) 第二步:精准锁定被告 • 同时起诉分公司和总公司最保险 • 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确认分支机构登记信息 第三步:及时采取行动 • 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迹象,立即申请财产保全 • 注意3年诉讼时效,从知道权益受损时起算 ▶ 特殊情况要留心 1. 银行、保险的分支机构往往要独立担责 2. 加盟店如果是独立法人,和品牌方是合作关系 3. 网购平台自营店通常由平台公司直接负责 以上就是关于"分支机构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我们有覆盖全国的律师团队,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匹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手把手教您维护自身权益。
企业经营195人阅读
公司吊销清算过程中,清算义务人对债务是否有连带责任?
公司吊销清算过程中,清算义务人对债务是否有连带责任?
公司吊销清算过程中,清算义务人对债务是否有连带责任? ——法小云来聊聊那些“公司散伙”后的法律事儿 开头:从“老板跑路”说起。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故事:某家小公司经营不善,老板突然“消失”,留下供应商、员工和客户干瞪眼。公司被吊销执照后,大家纷纷找上门要债,却发现公司账上早就没钱了。这时候,有人会问:公司都没了,当初管事儿的人要不要“背锅”还钱? 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当公司被吊销进入清算程序时,那些负责清算的人(比如股东、高管)到底有没有义务“自掏腰包”还债。 --- 法律科普:清算义务人是谁?他们该干啥?。 根据《公司法》和《民法典》,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必须在15天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这里的“清算义务人”一般包括公司的股东、董事或实际控制人。 他们的核心任务就两条: 1. 理清公司财产。:把公司剩下的钱、设备、债权等全部查清楚。 2. 按顺序还债。:优先付员工工资、社保,再缴税款,最后偿还普通债务。 重点来了!什么时候要“连带赔钱”?。 法律规定(《公司法》第183条、《民法典》第70条),如果清算义务人: - 拖着不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丢失,或者账本等重要文件灭失,没法清算的; - 故意损害债权人利益。:比如转移财产、假装还债实则“左手倒右手”。 这时候,债权人可以起诉要求清算义务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也就是自己得掏钱补窟窿! --- 真实案例:有人赔钱,有人免责。 案例1。(2019年某地法院判决): 一家服装公司被吊销后,股东张某和李某一直不组织清算,导致公司仓库里的货物全部过期报废。法院判决两人对20万元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理由是“消极不作为导致财产损失”。 案例2。(2021年某地法院判决): 某科技公司股东王某在公司吊销后立刻聘请会计事务所清算,但因公司确实资不抵债,最终法院认定王某无需个人承担责任。 法小云划重点。: 清算义务人是否要“背锅”,关键看有没有积极履行义务。,而不是公司最终能不能还上钱。 --- 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债权人。: 1. 先查公司是否被吊销(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 2. 若发现对方未清算,立刻发函要求限期清算,否则向法院申请强制清算。 3. 若清算组故意损害利益,收集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起诉索赔。 如果你是清算义务人。: 1. 马上行动。:吊销15天内成立清算组,并在60天内登报公告。 2. 保留证据。:记录每一笔财产处理过程,保存会议记录、公告文件。 3. 专业协助。:委托律师或会计师参与清算,避免操作失误。 4. 及时沟通。:主动联系债权人说明情况,避免被认定“恶意逃避”。 --- 法小云的小提醒。 公司散了,责任未必散!无论是追债方还是清算方,关键要做到: - 该走的程序一步别少 - 该留的证据一件别丢 - 该守的规矩一条别破 ---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吊销清算过程中,清算义务人对债务是否有连带责任?”的相关解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帮你梳理证据链、分析法律风险,用最实际的方法解决难题。法律问题看似复杂,但找对方向,就能事半功倍哦!
企业经营93人阅读
有限合伙公司是否需要注册资本?
有限合伙公司是否需要注册资本?
你好呀,我是你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创业者们经常挠头的问题:开一家有限合伙公司,到底要不要先准备一大笔注册资本呢? 先别急着翻法律条文!。 咱们先想象一个场景:小明和小王想合伙开一家设计工作室,小明出钱但不想管事,小王出力但暂时没积蓄。这时候他们听说「有限合伙」既能满足小明当「幕后金主」的需求,又能让小王用技术入股,但两人都犯嘀咕——注册公司时会不会被要求先交一笔钱? ### 法律怎么说?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三条,有限合伙公司不需要像有限公司那样提前确定注册资本。。 (敲黑板!重点来了) 法律只要求合伙人按约定时间和方式实际缴纳出资。,可以是现金、技术、实物,甚至劳务(比如小王的设计能力)。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某装饰公司注册为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人(实际经营者)以装修设备作价出资,有限合伙人(投资人)认缴100万元但实际只到位30万。后来公司亏损,法院判决有限合伙人只需在未缴纳的70万范围内承担责任。,而普通合伙人需要用个人财产偿还剩余债务。 --- ### 实操指南:3步保护自己 1. 白纸黑字写清楚。 哪怕法律不强制要求注册资本,也要在合伙协议里写明: - 每个合伙人出什么(钱/技术/设备) - 最迟什么时候到位 - 违约了怎么处理 2. 普通合伙人要慎重。 如果你是实际经营者(普通合伙人),建议提前做两件事: - 要求有限合伙人在协议里承诺出资额度 - 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认缴金额 3. 资金有变及时更新。 合伙人中途调整出资比例时,记得: - 15天内修改合伙协议 - 30天内做工商变更登记 --- 以上就是关于【有限合伙公司是否需要注册资本?】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正在为合伙出资比例发愁,或者担心合伙人突然撤资,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分析你的具体情况,帮你定制避坑方案,让创业少走弯路~ (偷偷说:现在咨询还能免费领取《合伙协议避坑清单》哦!)
企业经营208人阅读
公司法人是否可能涉嫌侵占罪,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公司法人是否可能涉嫌侵占罪,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公司法人是否可能涉嫌侵占罪? ——老板管钱也可能踩雷?手把手教你避坑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我们来聊个特别“扎心”的话题:公司老板、股东甚至高管,明明是自己开的公司,为什么用公司的钱买车买房,还会被警察找上门? 先讲个真实案例: 张老板开了家服装厂,用公司账户给自己买了辆奔驰,心想“公司都是我的,钱当然随便花”。结果两年后被股东举报,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了他三年。张老板懵了:“我花自己公司的钱也算犯罪?” 一、法律规定:公司≠老板的私人钱包。 根据《刑法》第271条,公司、企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最高可判十五年有期徒刑。 法小云划重点: 1. 只要钱进了公司账户,就是“公司财产”,老板个人不能随意挪用 2. 就算公司是你独资开的,也要走正规分红流程 3. 常见的踩雷行为包括:用公款买房买车、虚构业务转账、长期借款不还 二、类案判决:这些操作都栽过跟头。 案例1:李股东偷偷把公司100万转到自己账户,谎称是货款,被判2年 案例2:王经理用公司名义贷款买别墅,登记在自己名下,被认定侵占 案例3:刘老板连续5年“借”公司300万周转,因没签借款协议被判刑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四步自救指南。 第一步:保留证据 立即收集银行流水、合同、聊天记录,特别注意保存股东会决议、转账凭证等书面材料。 第二步:先礼后兵 通过公司发书面催款函,写明“请于XX日前归还XX款项”,这一步能证明对方是恶意侵占。 第三步:报警准备 整理好证据材料到经侦大队报案,注意要说明“利用职务便利”和“非法占有目的”两个关键点。 第四步:民事追偿同步走 即使刑事立案,也可以同时起诉追讨欠款,双管齐下更保险。 重要提醒:。 1. 个人向公司借款必须签书面协议,约定利息和还款时间 2. 股东分红要经过股东会决议并依法缴税 3. 日常消费建议公私账户分开,大额支出保留审批记录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法人是否可能涉嫌侵占罪,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的相关解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焦虑,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教你收集证据、制定维权方案,守护你的合法权益。 法小云温馨提示:法律不是要为难创业者,而是帮大家建立规范的经营规则。提前了解红线,才能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呀!
企业经营54人阅读
股东会决议无效时,相关责任人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股东会决议无效时,相关责任人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股东会决议无效时,相关责任人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聊一个公司股东们可能会遇到的“头疼事”——股东会决议被判定无效后,到底是谁要“背锅”?那些拍板做决定的人会不会赔钱?甚至坐牢?别急,小云这就用最直白的话带大家理清楚! 先举个栗子:。 小明公司的几位大股东偷偷开了个会,决定把公司核心资产低价卖给亲戚。小股东发现后气炸了:这明显损害公司利益啊!可如果法院判定决议无效,当初投票支持的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 ### 法律知识小课堂。 1. 什么情况下股东会决议会无效?。 根据《公司法》第22条,决议内容如果直接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比如侵吞公司财产、逃避债务),或者开会程序严重违规(比如该通知的股东没通知),都可能被法院判定无效。 2. 谁可能成为“责任人”?。 通常包括两类人: - 直接主导者。:比如操纵会议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 明知违规仍投票支持的高管。:比如董事、监事明知决议违法却举手赞成。 3. 责任类型有哪些?。 根据《公司法》第20条、第21条,责任人可能要承担: - 赔偿损失。:比如公司因无效决议亏损了100万,责任人得自掏腰包补上; - 退还违法所得。:如果责任人通过决议私吞了公司财产,必须原封不动吐出来; - 刑事责任。(极少数情况):比如利用决议诈骗、挪用资金,可能涉嫌犯罪。 --- ### 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1:。 某公司大股东未经小股东同意,擅自决议将公司土地无偿转让给自己名下的另一家公司。法院判决决议无效,大股东不仅要把土地还回来,还得赔偿公司因此损失的租金300万元。 案例2:。 一家公司的股东会未通知部分股东参会,直接通过增资决议。小股东起诉后,法院认定程序违法导致决议无效,公司需撤销增资登记,相关高管被要求承担诉讼费用。 --- ### 遇到问题怎么办?。 第一步:确认决议是否真的无效。 - 检查内容是否违法(比如损害国家利益、恶意转移资产); - 核对开会程序(是否提前通知了所有股东?投票比例是否符合章程?)。 第二步:收集证据。 - 保留股东会通知、签到表、决议文件等书面材料; - 记录因决议导致的损失(如转账记录、合同文件)。 第三步:起诉or协商。 - 向公司所在地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决议无效(注意诉讼时效是自决议作出之日起1年内); - 如果损失已发生,可同步主张赔偿责任。 第四步:盯紧执行。 - 法院判决后,若责任人不赔钱,可申请强制执行其财产; - 涉及刑事犯罪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 ### 小云贴心提醒。 股东会不是“一言堂”,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都要守规矩、讲法律。如果觉得自己权益被侵害,别憋着!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才能更快“止血止损”。 以上就是关于【股东会决议无效时,相关责任人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律师!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会根据你的情况精准匹配专家,一对一解答法律难题,手把手教你维权~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纠纷需结合实际情况及律师专业意见)
企业经营88人阅读
裸照泄露发给他人构成犯罪吗,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裸照泄露发给他人构成犯罪吗,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裸照泄露发给他人构成犯罪吗?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让人头皮发麻但又非常重要的话题:如果有人故意把你的私密照片发给别人,甚至威胁你,这算不算犯罪?会坐牢吗? 先别慌,咱们一步步理清楚! --- ### 一、先划重点:这可能涉及3个罪名! 1. 传播淫秽物品罪(《刑法》第364条)。 如果对方把裸照群发、多次转发,或者发到网上让很多人看到,就可能构成这个罪。比如2021年杭州有个案子,有人把前女友的私密照发到300多人的群里,最后被判了1年半。 2. 侮辱罪(《刑法》第246条)。 如果对方发照片时还配上辱骂文字,或者故意在朋友圈、工作群曝光你的隐私,让你被嘲笑、排挤,这就可能构成侮辱罪。2020年成都某男子因在同事群发前妻裸照,被判了8个月。 3. 敲诈勒索罪(《刑法》第274条)。 最恶劣的是用裸照威胁要钱,或者强迫发生关系。比如去年广州一个案例,男方用裸照逼前女友给5万元,最后被判了3年。 --- ### 二、判几年?关键看这3点! 1. 传播范围。:发给1个人和发到500人群里,性质完全不同 2. 有没有获利。:靠卖照片赚钱的,判得更重 3. 造成的后果。:比如导致被害人抑郁、自杀、丢了工作,都可能加重刑罚 按照法律规定,最轻的可能是治安拘留10天,最重的能判10年以上(比如同时涉及强奸、敲诈等多项罪名)。 --- ### 三、万一遇到这种事,记住3步自救法! 第一步:立刻固定证据。 - 截图聊天记录(包括对方账号信息) - 保存原始照片(别删除!手机和云端都备份) - 如果发在社交平台,录屏保存链接和浏览量 第二步:马上联系平台。 微信/微博等平台都有“举报侵犯隐私”通道,要求立刻删除内容。如果是熟人作案,可以直接警告对方:“你已涉嫌犯罪,我已保存证据”。 第三步:果断报警。 带着证据去派出所报案,如果警方不受理,要求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然后向检察院申请监督。 --- ### 四、真实案例教你避坑! 小美和男友分手后,对方威胁要把她的私密视频发到公司群里。小美做了三件事: 1. 冷静回复:“你的行为已涉嫌传播淫秽物品和敲诈勒索” 2. 把聊天记录同步备份到妈妈的手机 3. 当天就去报警立案 最后前男友被治安拘留10天,并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 --- 以上就是关于“裸照泄露发给他人构成犯罪吗,判刑标准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系统会优先为您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手把手教你怎么收集证据、怎么维权,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 (法小云温馨提醒:私密照片最好存在本地不上传,恋爱时也要保持清醒哦~)
企业经营213人阅读
申请保全后公司破产该如何处理相关后续事宜?
申请保全后公司破产该如何处理相关后续事宜?
你好呀,我是你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点复杂但很重要的话题——当你辛辛苦苦申请了财产保全,结果对方公司突然破产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别着急,咱们一步步来拆解。 (空行) 先举个生活小例子: 小明开了家五金店,给装修公司供货后对方拖欠了30万货款。小明起诉时申请冻结了对方账户,结果官司打到一半,装修公司突然宣布破产。这时候小明急得直跺脚:"钱还能要回来吗?我的保全是不是白忙活了?" (空行)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首先咱们要记住两个重要法律: 1.《企业破产法》第19条: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之前针对债务人的财产保全措施必须解除 2.《民事诉讼法》第103条:财产保全是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的有效手段 (空行)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某服装厂起诉贸易公司时申请保全了对方厂房,结果贸易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法院最终裁定:虽然保全措施要解除,但服装厂作为首个保全申请人,在财产分配时享有优先受偿权,最终挽回了65%的损失。 (空行) 重点来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步:立即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 - 准备材料:法院判决书/仲裁书、保全裁定书、合同及交易凭证 - 截止时间:收到债权申报通知起30日内(千万不能错过!) 第二步:盯紧财产分配方案 - 参加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时间地点会书面通知) - 重点查看被保全财产是否纳入破产财产范围 - 记得主张"担保物权优先受偿"权利 第三步:及时跟进执行进展 - 每月联系管理人了解资产处置进度 - 留存所有书面通知和会议记录 - 对分配方案有异议要在15天内提出 (空行) 小贴士提醒。 1. 保全过的财产在分配时通常有优先权(但要在解除保全前完成执行) 2. 破产程序平均需要1-2年,保持耐心很重要 3. 管理人联系方式要第一时间保存好 (空行) 以上就是关于"申请保全后公司破产该如何处理相关后续事宜?"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情况,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页面底部的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待命,3分钟就能帮你匹配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法律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咱们一起守护你的合法权益!
企业经营211人阅读
子公司在破产情况下如何处理债务问题?
子公司在破产情况下如何处理债务问题?
子公司破产了,欠的钱谁来还? 朋友开公司最怕听到的两个字,大概就是“破产”。尤其是当自家公司投资的分公司、子公司撑不下去时,债务会不会牵连到自己头上?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子公司破产时,债务到底怎么处理? 一、子公司破产,母公司要“背锅”吗?。 很多人觉得“子公司和母公司是一家人”,子公司欠债就该母公司还。但法律上的“亲子关系”可不一样——子公司是独立的“成年人”,欠的钱自己扛。 根据《公司法》规定,子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债务。也就是说,子公司破产后,母公司一般不需要用自己的钱替它还债。 法律怎么说?。 1. 《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企业资不抵债时,可申请破产清算,债务按法定顺序偿还。 2. 《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以全部财产对债务负责。 举个真实案例。: 2019年某食品集团子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债权人要求母公司还债。法院判决明确:子公司独立担责,母公司不承担连带责任。 --- 二、特殊情况:母公司也可能被追责。 法律虽然保护母公司的“安全”,但如果母公司“手伸得太长”,也可能要负责! 比如: - 母公司抽逃子公司资金,导致子公司没钱还债 - 母公司和子公司财务、业务混同,分不清彼此 - 母公司利用控制权损害子公司利益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条:股东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债权人利益,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参考。: 2021年某建筑公司子公司破产,因母公司长期挪用子公司工程款,法院判决母公司对子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 三、普通人遇到子公司破产,怎么办?。 无论是债权人、员工还是母公司,遇到子公司破产别慌,跟着法小云一步步来! 情况1:我是债权人,子公司欠我钱。 - 第一步。:赶紧申报债权! 向破产管理人提交书面申请,附上合同、转账记录等证据。 - 第二步。:参加债权人会议。 表决破产财产分配方案,记得紧盯清偿顺序(职工工资→税款→普通债权)。 - 第三步。:若母公司有过错,可起诉追责。 情况2:我是母公司员工,担心被牵连。 - 子公司员工工资属于“优先债权”,破产财产优先发放。 - 母公司员工一般不受影响,但若母公司也出现危机,建议尽早咨询法律途径。 情况3:我是母公司,如何减少损失?。 - 避免与子公司财务混同,保留独立账目 - 及时申请子公司破产,防止债务扩大 - 处理子公司剩余资产,减少投资亏损 --- 四、关键提醒。 1. 子公司破产后,债务清偿顺序是“铁律”,普通债权人往往最后分钱,做好心理准备。 2. 想追究母公司责任?必须证明母公司存在滥用控制权的行为,证据是关键! --- 以上就是关于【子公司在破产情况下如何处理债务问题?】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服务,精准匹配您的需求,帮您理清法律难题,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企业经营63人阅读
破产企业虚挂债务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如何避免和解决相关问题?
破产企业虚挂债务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如何避免和解决相关问题?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和很多人息息相关的话题——破产企业虚挂债务。比如你开了家小公司,突然发现合作方破产了,对方账上还欠你钱,结果一查发现他们债务里掺了水分,这时候该怎么办?别急,咱们慢慢说! 先来个情景代入。 假设你朋友小王开了家服装厂,突然听说隔壁厂老板跑路了,厂子申请破产。小王正愁对方还欠自己50万布料款呢,结果发现对方账上凭空多出好几笔"神秘债务",这钱还能要回来吗? 法律知识小课堂。 咱们国家《企业破产法》第32条明确规定:在破产申请前六个月内,如果企业恶意虚构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这些债务。 举个真实案例:2020年江苏某建材公司破产案中,老板在破产前三个月让亲戚伪造了300万的借款合同。法院最终认定这些债务属于"虚构债务",全部予以撤销,保护了真实债权人的权益。 重点来啦!遇到虚挂债务怎么办?。 第一步:火眼金睛辨真假。 - 保存所有交易记录(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 - 关注可疑债务的特征(比如突然出现的大额借款、没有实际资金往来) - 及时向破产管理人提出书面异议 第二步:抓住关键时间点。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45条,记得在法院公告的债权申报期内申报债权(通常是30天到3个月),错过这个时间可就麻烦啦! 第三步:组团监督更有效。 如果发现多个债权人利益受损,可以联合起来: 1. 推选债权人代表参与债权人会议 2. 要求查阅企业财务资料 3. 对可疑债务提出核查申请 预防妙招要记牢。 1. 合作前查"老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合作方经营状况 2. 定期对账不松懈:建议每季度与合作伙伴核对往来账目 3. 重要文件要规范:合同要明确约定违约责任,送货单要有双方签字 特殊情况处理指南。 如果发现对方存在以下行为: - 突然新增大额借款 - 低价转让资产 - 给个别债权人特殊优待 请立即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企业破产法》第31条明确规定这些行为可被撤销。 法小云贴心提醒。 遇到这类问题时,千万别自己硬扛。记得及时联系专业律师,通过司法审计、笔迹鉴定等方式固定证据。2021年杭州某科技公司破产案中,正是债权人及时申请司法鉴定,才识破了伪造的电子合同。 以上就是关于"破产企业虚挂债务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如何避免和解决相关问题?"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类似问题发愁,先深呼吸冷静下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根据具体情况智能匹配领域专家,无论是证据收集还是诉讼策略,都能获得针对性指导哦~
企业经营72人阅读
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因偷税漏税会受到哪些处罚?
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因偷税漏税会受到哪些处罚?
大家好呀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有点严肃但又很实用的话题——开公司的人要是偷偷少缴税,国家会怎么收拾他们呢? 最近有位开服装厂的王老板找我诉苦 他朋友因为少缴了20万税款被罚款50万 现在连厂子都快开不下去了 王老板紧张地问我:"要是我不小心算错了税 会不会也被抓进去啊?" 相信很多创业者都有过类似的担心吧? 先来搞懂两个重要概念。 偷税:故意用假账本、藏收入这些手段不缴税 漏税:因为计算错误等非故意原因导致少缴税 虽然听着差不多 但法律后果可是大不同哦!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 偷税不仅要补缴税款 还要交0.5倍到5倍的罚款 而《刑法》第201条说得更吓人 偷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 最高能判3年牢 数额巨大且占30%以上的 最高要蹲7年监狱呢! 真实案例敲黑板。 2021年杭州某电商公司老张的故事 他让会计做了两套账 三年少缴税款180万 最后不仅要补缴税款 还被罚了360万 更惨的是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 这就是典型的偷税行为带来的"三连击"伤害 发现问题怎么办?。 1️⃣ 马上停止不当行为 就像发现煤气泄漏要先关阀门一样 立即停止使用虚假记账凭证等行为 2️⃣ 主动补缴三步走 先准备好完整真实的账本和凭证 然后联系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 最后在税务人员指导下完成补缴 3️⃣ 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 建议立即联系专业税务律师 他们会帮你计算最优补缴方案 还能指导如何准备陈述申辩材料 法小云特别提醒。 每年3-5月记得做税务健康检查 就像我们每年要做体检一样 请专业会计或税务师全面核查账目 现在很多地方税务局都有自查自纠通道 主动补缴的可以从轻处罚哦! 以上就是关于"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因偷税漏税会受到哪些处罚?"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最快5分钟就能获得律师解答。我们平台有10万执业律师在线值班,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专业人士,手把手教您准备材料、应对检查,全程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企业经营118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