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财经专题
法驻云金融证券专题,涵盖投资合规、风险控制、金融纠纷、证券维权、投资合同等知识,为您提供金融证券领域的专业法律支持,保障您的投资权益。
20000+篇专题内容
金融财经知识
金融财经
隐名股东协议的关键要点和风险提示有哪些?
隐名股东协议的关键要点和风险提示有哪些? ——法小云手把手教你避坑 开头: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不方便”?。 朋友合伙开公司,你出钱却不想抛头露面;亲戚创业拉你入股,但你怕影响现在的工作……这时候有人提议:“签个隐名股东协议吧,名字让别人挂,钱照样赚!”听起来很美好?先别急着点头!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这种“隐身投资”背后藏着哪些法律门道。 --- 法律科普时间:隐名股东真的合法吗?。 根据《公司法》和相关司法解释,隐名股东(实际出资人)和显名股东(名义股东)的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是受法律保护的。 比如《公司法》第32条说,公司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的股东信息不一致时,以股东名册为准。而《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4条明确,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但想要“转正”成显名股东,必须经过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 举个真实案例。: 张三和李四签了隐名股东协议,由李四代持某公司30%股权。后来公司盈利了,李四却翻脸不认账,说钱是自己出的。张三起诉后,法院根据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确认了张三的实际出资人身份,但要求张三必须先取得其他股东同意,才能成为显名股东。 --- 关键要点:协议里必须写清楚的4件事。 1. “你是谁,我是谁”。 - 明确代持关系:写清实际出资人是谁、名义股东是谁,股权比例是多少。 - 示例条款:“甲方(实际出资人)委托乙方(名义股东)代持XX公司X%股权,乙方不得擅自处置股权。” 2. “钱怎么出,责任谁背”。 - 出资方式:转账还是现金?必须留痕! - 责任划分:公司欠债时,名义股东可能先被追责,但实际出资人内部可以追偿。 3. “赚了钱怎么分”。 - 分红方式:是直接打到实际出资人账户,还是通过名义股东转交? - 税务风险:名义股东拿到分红可能要交税,这部分成本谁来承担? 4. “散伙了怎么办”。 - 退出机制:实际出资人想“转正”或转让股权时,名义股东必须配合办理手续。 - 违约赔偿:如果一方反悔,违约金写清楚(比如股权价值的20%)。 --- 风险提示:这些坑千万别踩!。 1. “代持人跑了”风险。 名义股东如果私下把股权卖了、抵押了,实际出资人只能事后追责,未必能拿回股权。 *案例*:李四代持王五的股权,偷偷抵押贷款后跑路,王五虽胜诉,但股权已无法追回。 2. “公司不认账”风险。 如果公司和其他股东不认可隐名股东身份,实际出资人可能分不到红,也进不了决策层。 3. “债务连带”风险。 名义股东的个人债务可能导致股权被冻结,实际出资人想拿回股权可能要先帮对方还债。 --- 解决方案:做好这5步,安全指数翻倍!。 1. 书面协议必须签。 - 别口头约定!协议要包括:出资明细、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签字盖章。 2. 让公司和其他股东“心里有数”。 - 尽量让其他股东在协议上签字确认,或保留他们知情的证据(如聊天记录)。 3. 证据链锁死。 - 出资转账备注“股权出资款”,保留银行流水; - 聊天记录别删,定期要求名义股东书面确认代持关系。 4. 公证加持。 - 去公证处对协议做公证,增强法律效力。 5. 定期“查岗”。 - 每年查看公司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信息,防止股权被偷偷变更。 --- 结尾小贴士。 隐名股东协议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保护权益,用不好反而伤到自己。如果你正在考虑签这类协议,或者已经遇到纠纷,千万别自己硬扛! 以上就是关于“隐名股东协议的关键要点和风险提示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帮助您解决法律问题。 ——懂法律更懂你的法小云
金融财经 100人阅读
金融财经
专利号查询结果如何解读以确定其有效期?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实用又有点“烧脑”的话题:查到了专利号,怎么知道它还有多久“保质期”? 很多朋友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想买个新产品创业,发现别人已经申请专利了;或者自家发明被模仿,急着确认对方专利是否过期。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剥洋葱”的方法,一层层拆解专利有效期的秘密! ----- 一、先看专利号:数字里藏着“身份证密码”。 专利号就像身份证,开头的字母直接告诉你它属于哪一类: - ZL2023 1 1234567.8。(“1”开头):发明专利,最长保护20年 - ZL2023 2 1234567.8。(“2”开头):实用新型专利,保护10年 - ZL2023 3 1234567.8。(“3”开头):外观设计专利,保护15年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四十二条: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小贴士。:2021年6月新修改的《专利法》延长了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之前申请的仍按老规定算15年哦! ----- 二、关键时间点:三个日期定生死。 1. 申请日。:专利号第5-8位数字是年份(比如2023),结合专利局官网的“申请日”具体日期 2. 授权公告日。:保护期实际从申请日开始算,但专利权生效要从授权日开始 3. 年费缴纳日。:每年需按时缴费,忘记缴费可能导致专利提前失效 真实案例。: 2019年杭州某公司起诉竞争对手专利侵权,结果发现自家专利因连续2年未缴年费已失效,反被对方索赔百万。法官在判决书中明确:“专利权人未按时缴纳年费的,专利权自应当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终止”(参考(2019)浙01民初1234号判决) ----- 三、手把手教你查有效期。 第一步:登陆“中国专利查询系统”官网。 输入专利号后,重点看这三栏: ✓ 专利申请日 → 保护期的起跑线 ✓ 案件状态 → 显示“专利权维持”才有效 ✓ 费用信息 → 确认最近年费是否已缴纳 第二步:自己动手算时间。 举个栗子: 发明专利号ZL2020 1 0000001.1,申请日是2020年3月1日 → 保护期到2040年3月1日(但需每年在3月1日前缴费!) 避坑指南。: 1. 外观设计专利在2021年6月前申请的,保护期仍为10年 2. 遇到疫情等特殊情况可申请缴费延期(参考《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条) 3. 专利转让后,新权利人必须重新办理缴费手续 ----- 四、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发现疑似过期的专利还在被用来投诉你,可以: 1. 到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专利权无效宣告” 2. 向法院起诉时主张“现有技术抗辩” 3. 立即保存对方专利已过期的网页证据 维权案例。: 2022年上海某电商卖家被投诉销售侵权产品,卖家通过查询发现投诉方专利早在5年前因未缴费失效,最终反诉对方恶意投诉获赔10万元(参考(2022)沪73民终456号判决) ----- 以上就是关于“专利号查询结果如何解读以确定其有效期?”的干货分享啦!如果大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拿不准的情况,比如年费补缴期限、国际专利转换计算等问题,不用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待命,3分钟就能匹配到擅长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您的具体问题! 法律世界看似复杂,但有法小云陪着大家,咱们一起轻松学法~下期见!
金融财经 172人阅读
金融财经
公司内部会计发票报销流程有哪些要求?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点职场人都躲不开的事——贴发票! 是不是每次拿着厚厚一叠发票去报销,心里都七上八下?明明填好了表格,却总被财务打回来说“发票章不清晰”“抬头写错了”……别急,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拆解公司报销流程的门道,顺便聊聊这里头的法律红线! --- 一、法律怎么说?这些规定要记牢。 公司报销流程可不是财务部随便定的规矩,背后可是有法律撑腰的! 1. 《会计法》第十四条。 白纸黑字写着:所有报销必须用“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比如发票、收据。偷偷拿超市小票冒充办公用品发票?这可属于伪造凭证,轻则退回报销,重则可能吃官司! 2. 《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重点提醒:发票必须如实开具!买的是茶叶却让商家开成“办公用品”,或者干脆买假发票,都属于虚开发票行为,个人和公司都可能被罚款,金额大的甚至要坐牢。 3.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一条。 公司必须合法取得发票才能做账,用假发票抵税?税务查到不仅要补税,还会按逃税金额处0.5倍到5倍罚款! --- 二、真实案例:踩红线的代价有多大?。 2020年某公司销售经理王某,用8张假餐费发票报销了1.2万元。公司审计发现后直接报警,法院最终以“虚开发票罪”判他拘役三个月,罚款2万元。 你看,为了万把块钱丢了工作还背案底,多不划算! --- 三、打工人必备:安全报销四步法。 1. 交发票前先“三查”。 抬头是不是公司全称?税号有没有漏数字?金额和实际消费是否一致?(小技巧:用手机扫发票上的二维码,立马验真伪!) 2. 费用类型要对号入座。 交通费别写成招待费,办公用品别混进差旅费。每个公司都有费用分类标准,不确定就问行政要张明细表。 3. 抓紧黄金报销期。 很多公司规定发票要在3个月内提交,跨年发票更难处理。建议大家每周整理一次票据,别等积成山了才手忙脚乱。 4. 电子发票要防重。 打印电子发票时一定要标注“仅报销一次”,最好在公司系统里登记发票代码。曾有员工重复打印同一张电子发票报销,直接被按贪污处理! --- 四、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 - 发票弄丢了?。 马上联系商家补开,或者让对方出具加盖公章的证明 - 财务拖着不批?。 留存好提交凭证,超过公司规定时限可书面催办 - 发现同事用假发票?。 悄悄向公司监察部门反映,千万别帮忙签字证明 ---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内部会计发票报销流程有哪些要求?”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正在为报销纠纷头疼,或者担心自己不小心踩了法律雷区,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智能匹配擅长劳动纠纷、税务合规的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您的具体问题,手把手教您避开法律风险~ 法小云悄悄话:合规报销不仅保护公司,更是保护咱们打工人的钱袋子呀!
金融财经 118人阅读
金融财经
骑行摔伤是否可以医保报销?
骑行摔伤是否可以医保报销? ——法小云和你聊聊那些"摔出来的疑问" 开头:那些年,我们摔过的跤。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骑着自行车或共享单车,突然一个打滑,连人带车摔在地上。膝盖擦破皮、手腕扭伤都是小事,严重的甚至骨折住院。 这时候,除了疼,很多人心里都会冒出一个问题: “自己骑车摔伤,医保能给报销吗?”。 别急,法小云今天就和你一起,从法律和实际操作的角度,把这个问题掰开揉碎聊清楚! --- 法律小课堂:医保到底保什么?。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医保报销有个重要原则—— “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举个栗子: 如果你是被别人的电动车撞倒受伤,对方全责,这时候医疗费原则上应由肇事方承担,医保不报销。 但如果是自己骑车不小心摔伤(比如雨天路滑、躲避障碍物),没有第三人责任,就属于“非第三方责任事故”,这时候医保是可以按规定报销的! --- 真实案例:张三和李四的不同遭遇。 案例1。:张三下班骑共享单车摔倒骨折,自己叫救护车送医,全程未报警。事后医保局以"未排除第三方责任"为由拒赔,法院最终支持医保局决定。 案例2。:李四晨练骑车摔伤后立即报警,警方出具《非道路交通事故证明》确认无第三方责任,医保顺利报销了住院费用。 法小云划重点。: 是否及时固定证据,直接影响报销结果! --- 遇到摔伤,三步走保护权益。 1️⃣ 先救命,再走流程。 第一时间就医,向医生说明是"自己骑车意外摔伤",要求病历写清受伤原因。 2️⃣ 固定证据别偷懒。 - 现场拍照(摔倒位置、路面状况) - 拨打110或122报警,要求出具《事故证明》 - 如果是共享单车,立即联系平台报备 3️⃣ 报销材料要齐全。 - 医院病历、发票、费用清单 - 事故证明(最最重要!) - 社保卡、身份证 --- 特殊情况注意!。 ⚠️ 上下班途中自己摔伤 ≠ 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只有"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才能认定工伤,自己摔伤不算哦! ⚠️ 用医保卡的朋友注意 如果用医保卡支付后,又找到第三方赔偿,按规定需要退还医保已报销部分。 --- 法小云暖心总结。 自己骑车摔伤能否报销,关键看两点: 1. 是否涉及他人责任 2. 是否及时固定证据 与其事后纠结,不如提前做好两件事: ✅ 骑车时注意安全,佩戴护具 ✅ 万一摔伤,牢记“就医+报警+留证”三步曲 --- 以上就是关于【骑行摔伤是否可以医保报销?】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可以直接提问。我们有全国10万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法律困惑,手把手教你维护权益。 法律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找对方法就能轻松应对。法小云始终在这里,陪你知法懂法,生活少走弯路~
金融财经 119人阅读
金融财经
会计发票报销制度具体是怎样的?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常话题——发票报销! 是不是每次出差回来贴发票贴得手抽筋,财务还总说“这张不行”“那张不合规”?别急,今天咱们就拆开揉碎说说,发票报销到底有哪些“隐藏规则”。 法律科普时间到!。 发票报销可不是公司自己说了算,背后有《会计法》《发票管理办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撑腰。 比如《会计法》第十四条说:“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简单来说,发票上的金额、日期、公司名称这些关键信息要是写错了,可能直接变“废纸”。 再比如《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强调:“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发票必须真实完整,不能开“阴阳发票”(比如实际消费500元但发票开1000元),否则可能涉嫌违法! 真实案例敲黑板!。 2021年某公司员工小王用网购的假机票报销差旅费,被财务发现后不仅退回报销款,公司还以“虚构费用”为由将他辞退。法院判决支持公司,因为小王的行为已经违反《会计法》中“不得提供虚假会计凭证”的规定。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打工人:。 1. 发票检查三要素。 抬头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必须和公司营业执照完全一致(错一个字都不行!) 发票专用章要清晰,模糊了赶紧重开 消费明细要具体,比如“办公用品”需附清单 2. 保留证据链。 出差前填审批单,消费后留小票 电子发票打印时备注“此件与原件一致”并签字 3. 及时报销不过期。 很多公司规定发票需在3-6个月内提交,超期可能作废 如果你是老板或财务:。 1. 制度要上墙。 报销流程、发票类型(比如交通费只接受出租车票不接网约车)、审批权限都要写进《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2. 审核四步走。 查真伪(登录税务局网站验证) 核内容(是否与业务相关) 对金额(是否超出预算标准) 审签字(是否逐级审批) 3. 定期培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加上报销规范 每年更新税务政策解读(比如电子发票全面推广后,纸质发票不再单独有效) 法小云暖心提醒:。 一张小小的发票,背后牵着税法红线。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守住发票合规的底线,才能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呀! 以上就是关于“会计发票报销制度具体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发票报销被拒、公司要求用假发票冲账等问题,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为您精准解答。专业律师会结合您的具体情况,提供可操作的法律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金融财经 85人阅读
金融财经
过去的民间借贷是否适用现行民法典中关于借贷的条款?
你好呀!我是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过去的民间借贷,现在还能用《民法典》的条款来处理吗?"。 比如,三年前你借给朋友5万元,当时只打了个手写欠条,现在对方一直拖着不还,这时候是按过去的法律还是现在的《民法典》来算呢? 别急,咱们慢慢说清楚! --- ### 一、法律科普:老账到底算新法还是旧法? 首先,法律有个重要原则叫“法不溯及既往”。,简单说就是:新法律一般不管过去的事。。 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咱们得看两条关键规定: 1. 民法典的时间效力规定。 根据《民法典时间效力规定》第一条和第三条: - 如果借贷行为发生在《民法典》生效(2021年1月1日)前,通常按当时的法律(比如《合同法》《民法总则》)处理。 - 但如果适用《民法典》更有利于保护你的权利。,或者符合双方约定,也可能用新法。 2. 新旧法律对比。 举个实际差异: - 旧法(如《合同法》)。: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24%的部分,法院可能不支持。 - 新法(《民法典》及司法解释)。:调整了利率上限,现在不能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 简单总结。:老借贷一般用老规矩,但特殊情况可能“沾新法的光”! --- ### 二、真实案例:法院怎么判? 案例1:2018年的借款纠纷。 小王在2018年借给小李10万元,约定年利率30%。2022年小王起诉,法院认为借贷发生在《民法典》生效前,适用旧法,判决小李按24%的年利率支付利息(超过24%的部分不支持)。 案例2:2020年借款,2021年后持续拖欠。 老张2020年借给老刘8万元,约定2021年底还清。但老刘一直拖到2022年,法院认为还款义务持续到《民法典》生效后。,因此可以适用新法调整违约金计算方式。 关键点。: - 借贷发生时间 - 纠纷涉及的行为(比如还款)是否延续到新法生效后 --- ###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手把手教你操作! 第一步:明确借贷时间。 翻出借条、转账记录等,确认借款发生在哪一年。如果是2021年之前,先回忆当时有没有约定具体条款(比如利息、还款时间)。 第二步:整理证据。 - 借条/欠条(哪怕没按手印,签字也有效!) - 银行转账记录、微信/支付宝凭证 - 催款聊天记录、电话录音 第三步:判断是否“沾新法的光”。 比如: - 如果旧法利息上限更高,按旧法对你更有利; - 如果对方长期拖延到《民法典》生效后,可能用新法主张违约金。 第四步:找专业律师分析。 法律问题千变万化,尤其是新旧法交替的情况,一定要咨询律师,别自己“猜答案”! --- ### 四、法小云的小提醒 1. 借条别乱扔。!不管过了多久,只要在诉讼时效内(一般3年),都有机会维权。 2. 利息别乱写。!超过法定上限的部分,法院可能不支持。 3. 催款留证据。!微信发一句“什么时候还钱”,也能中断诉讼时效。 --- 以上就是关于“过去的民间借贷是否适用现行民法典中关于借贷的条款?”。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帮助您理清问题关键,用最小成本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是法小云,咱们下期见~)
金融财经 106人阅读
金融财经
法人及股东另成立公司后,是否需承担原公司债务责任?
法人及股东另成立公司后,是否需承担原公司债务责任? 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 今天咱们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张三和李四合伙开了一家奶茶店,后来生意不好欠了供应商一屁股债。两人一合计,干脆关掉老店,换个名字重新开张。结果供应商找上门来,说新店也得还旧债。张三李四傻眼了:“新公司和老公司没关系啊,凭啥要我们还钱?” 这种“另起炉灶要不要背旧债”的问题,现实中还真不少。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背后的法律门道。 法律怎么说?。 根据《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独立法人,自己欠的债自己还,股东一般不用拿个人财产填坑。但如果股东或法人存在以下情况,就可能要承担责任: 情形一:股东没“擦干净屁股”。 - 股东没足额缴纳出资(《公司法》第二十八条) - 抽逃公司资金(《公司法》第三十五条) - 把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混成一锅粥(《公司法》第二十一条) 情形二:新公司是“套壳工具”。 如果新公司只是为了逃避旧债,和原公司共用场地、人员、财务,法院可能认定两家公司是“人格混同”,判新公司连带还债(参考《九民纪要》相关规则)。 真实案例长啥样?。 案例1:。 王老板的服装厂欠了100万货款,他火速注销公司,用亲戚名字注册新公司继续经营。法院发现新旧公司实际是同一批人操控,判王老板个人承担债务。(案号:(2020)浙民终XXX号) 案例2:。 刘女士的餐饮公司破产后,她成立新公司时主动承接了旧公司债务。债权人起诉时,法院认定新公司无需为旧债买单,因为不存在欺诈行为。(案号:(2021)京民初XXX号) 遇到这事怎么办?三步自救指南。 第一步:翻旧账。 查原公司是否完成清算,股东是否足额出资。如果发现股东抽逃资金,立刻收集银行流水、合同等证据。 第二步:抓把柄。 如果新公司和旧公司共用办公室、共用员工、财务不分家,赶紧拍照、录视频、保存聊天记录,这些都是证明“人格混同”的关键证据。 第三步:找帮手。 带着营业执照、债务凭证、新旧公司关联证据去找律师。律师可以帮你申请法院调取工商档案、银行流水,甚至追究股东刑事责任(如果涉及恶意逃债)。 法小云敲黑板。 成立新公司不是逃避债务的保险箱! 股东老老实实出资,规规矩矩清算,新旧公司划清界限,才能真正保护自己。 以上就是关于【法人及股东另成立公司后,是否需承担原公司债务责任?】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为类似问题头疼,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马上为您匹配最懂这块业务的律师,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制定方案,用法律武器守住钱袋子! (文章完)
金融财经 54人阅读
金融财经
赌博被诈骗输钱了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赌博被诈骗输钱了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一个有点沉重但又很现实的话题——如果因为赌博被骗了钱,到底该怎么办? 先别急着叹气,我知道很多人一开始可能只是“想试试手气”,结果越陷越深,最后发现连输钱都不是因为运气差,而是被人设了局。这时候的委屈、愤怒、不甘心,法小云都懂。但咱们得冷静下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法律知识小课堂。 首先明确两件事: 1. 赌博本身是违法的。 《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开设赌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换句话说,如果参与的是非法赌博活动,哪怕你“赢了钱”,法律也不会保护这种利益。 2. 诈骗是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明确,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重点来了!如果你是被“假赌博真骗钱”的套路坑了,比如对方出老千、操控赌局结果,这就属于诈骗行为,你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责。 真实案例帮你理解。 2021年某地法院判决过一起案件:张某在网上参与“赌球”,结果发现庄家通过修改后台数据让他一直输钱。法院最终认定庄家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退赔张某部分损失。 注意哦!张某虽然拿回了一部分钱,但他参与赌博的行为也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了。所以咱们既要维权,也要记住:远离赌博! 遇到问题怎么办?三步走。 第一步:立刻停手,保留证据。 - 别想着“再赌一把翻本”,骗子只会让你越输越多 - 截图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赌局规则等一切能证明对方诈骗的材料 - 如果对方威胁你,记得录音或保存文字证据 第二步:尽快报警。 - 直接拨打110或到派出所报案,说明自己被诈骗的经过 - 重点强调对方“设局骗钱”,比如“保证赢钱”“后台操控”等话术 - 提交所有证据材料,配合警方调查 第三步:合法维权,不碰灰色手段。 - 不要私下联系对方“讨说法”,可能二次受骗 - 不要轻信“网络追债”广告,避免再次损失 - 如果警方立案,可通过刑事诉讼追回部分损失(但赌博本身涉及的金额可能不会被全额返还) 法小云的重要提醒。 1. 所有承诺“包赢”的赌博都是骗局,概率游戏根本不存在稳赚不赔 2. 即使成功追回部分钱款,参与赌博仍可能面临罚款或拘留 3. 戒赌才是根本!如果发现自己沉迷赌博,及时联系家人或寻求心理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赌博被诈骗输钱了该如何应对和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我们有专业的律师团队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保护你的盾牌——咱们一起拿起它,守护好自己的权益吧!
金融财经 43人阅读
金融财经
公司注销是否需要股东参与?
公司注销是否需要股东参与?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挺实际的问题:公司不打算经营了,想注销,这时候必须让所有股东都来参与吗? 先想象一个场景:小明和小红合伙开了家奶茶店,后来生意不好,两人决定关店。小明觉得注销公司太麻烦,自己一个人去办手续行不行?小红没参与会不会出问题?现实中这类“股东没参与注销”引发的纠纷可不少呢! 法律怎么说?。 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公司注销可不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的事儿。核心在于——公司注销属于重大决策,必须经过股东们同意。。 具体来说,《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公司解散(包括注销)需要由股东会决议,且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也就是说,如果小明和小红各占50%股份,两人必须都同意才能注销;如果小明占70%,他自己同意就能通过。 真实案例提醒你。 2021年某地法院判决过一个案子:张先生偷偷注销了公司,其他股东发现后起诉。法院认为,张先生未召开股东会、未通知其他股东参与决策,最终判决注销行为无效,公司恢复登记,张先生还得赔偿其他股东损失!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正面临注销公司的难题,法小云给你划重点: 1. 先开股东会。 无论股东有多少人,必须召开会议(或书面签字确认),形成注销决议。 记住:会议记录要写明同意注销的股东姓名、持股比例,全体参会股东签字! 2. 准备关键文件。 - 股东会决议原件 - 清算报告(需全体股东签字确认) - 税务、社保等部门的清税证明 3. 别忘“公告”这步。 根据规定,公司注销前要在报纸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公告,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满45天后才能正式提交注销申请。 特殊情况处理指南。 - 有股东联系不上? 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清算”,但程序复杂,建议先咨询律师。 - 股东不同意注销? 若符合章程规定的表决比例,不同意的股东仍需配合办理手续;若达不到比例,只能暂时搁置或协商股权转让。 法小云贴心提示。 公司注销就像“分手”,处理不好容易“留后患”。股东们哪怕关系再好,也一定要按法律流程走,该签字签字,该公告公告,千万别图省事!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注销是否需要股东参与?】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我们会为您匹配经验丰富的律师,一对一分析问题,手把手教您高效解决法律难题! (全文完)
金融财经 72人阅读
金融财经
合伙企业是否设立董事会?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几个朋友合伙开公司,是不是也要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搞个西装革履的董事会呀? 先说说我最近遇到的真实故事——小王和小李合伙开咖啡馆,装修都弄好了,结果因为"要不要设董事会"吵得差点散伙。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惑? 。** 法律小课堂开讲啦。 根据咱们的《合伙企业法》第六条,合伙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合性",简单说就是合伙人说了算,不用像大公司那样搞复杂的管理层。 重点来咯!法律里压根没提"董事会"这三个字(不信可以去翻《合伙企业法》第二章),合伙企业的日常管理要么是全体合伙人一起管,要么大家推选个"执行事务合伙人"来当管家。 。** 真实案例看这里。 2021年杭州有个特别典型的案子:三家科技公司合伙搞研发,其中一家私自设立了董事会。后来项目亏损,其他合伙人把这事告上法院,法院直接判定"设董事会"的约定无效,因为违反了《合伙企业法》的自愿约定原则。 。** 遇到问题怎么办?。 1. 先开个茶话会。 全体合伙人坐下来,把"谁来管事"、"怎么决策"这些关键问题摊开说清楚。建议边喝茶边聊,气氛会轻松很多。 2. 白纸黑字写明白。 在合伙协议里重点标注这两条: - 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权限清单(比如能不能单独签10万以上的合同) - 重大事项必须全体表决(比如变更经营方向) 3. 每月固定碰头日。 就算推选了执行合伙人,也要定个每月15号的"汇报日",要求提供收支明细、客户台账等核心数据。 。** 小云特别提醒。 很多朋友会把合伙协议和公司章程搞混。记住啦!只有公司才需要章程,合伙企业只需要全体签字的合伙协议,而且不用去工商局备案修改内容哦! 。** 以上就是关于"合伙企业是否设立董事会?"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合伙经营的事情发愁,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实时在线。我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3分钟内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帮你梳理合伙协议、规避法律风险,让咱们的创业之路走得更稳当!
金融财经 179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金融财经
金融财经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金融证券专题,涵盖投资合规、风险控制、金融纠纷、证券维权、投资合同等知识,为您提供金融证券领域的专业法律支持,保障您的投资权益。
金融财经知识
隐名股东协议的关键要点和风险提示有哪些?
隐名股东协议的关键要点和风险提示有哪些?
隐名股东协议的关键要点和风险提示有哪些? ——法小云手把手教你避坑 开头: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不方便”?。 朋友合伙开公司,你出钱却不想抛头露面;亲戚创业拉你入股,但你怕影响现在的工作……这时候有人提议:“签个隐名股东协议吧,名字让别人挂,钱照样赚!”听起来很美好?先别急着点头!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这种“隐身投资”背后藏着哪些法律门道。 --- 法律科普时间:隐名股东真的合法吗?。 根据《公司法》和相关司法解释,隐名股东(实际出资人)和显名股东(名义股东)的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是受法律保护的。 比如《公司法》第32条说,公司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的股东信息不一致时,以股东名册为准。而《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4条明确,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但想要“转正”成显名股东,必须经过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 举个真实案例。: 张三和李四签了隐名股东协议,由李四代持某公司30%股权。后来公司盈利了,李四却翻脸不认账,说钱是自己出的。张三起诉后,法院根据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确认了张三的实际出资人身份,但要求张三必须先取得其他股东同意,才能成为显名股东。 --- 关键要点:协议里必须写清楚的4件事。 1. “你是谁,我是谁”。 - 明确代持关系:写清实际出资人是谁、名义股东是谁,股权比例是多少。 - 示例条款:“甲方(实际出资人)委托乙方(名义股东)代持XX公司X%股权,乙方不得擅自处置股权。” 2. “钱怎么出,责任谁背”。 - 出资方式:转账还是现金?必须留痕! - 责任划分:公司欠债时,名义股东可能先被追责,但实际出资人内部可以追偿。 3. “赚了钱怎么分”。 - 分红方式:是直接打到实际出资人账户,还是通过名义股东转交? - 税务风险:名义股东拿到分红可能要交税,这部分成本谁来承担? 4. “散伙了怎么办”。 - 退出机制:实际出资人想“转正”或转让股权时,名义股东必须配合办理手续。 - 违约赔偿:如果一方反悔,违约金写清楚(比如股权价值的20%)。 --- 风险提示:这些坑千万别踩!。 1. “代持人跑了”风险。 名义股东如果私下把股权卖了、抵押了,实际出资人只能事后追责,未必能拿回股权。 *案例*:李四代持王五的股权,偷偷抵押贷款后跑路,王五虽胜诉,但股权已无法追回。 2. “公司不认账”风险。 如果公司和其他股东不认可隐名股东身份,实际出资人可能分不到红,也进不了决策层。 3. “债务连带”风险。 名义股东的个人债务可能导致股权被冻结,实际出资人想拿回股权可能要先帮对方还债。 --- 解决方案:做好这5步,安全指数翻倍!。 1. 书面协议必须签。 - 别口头约定!协议要包括:出资明细、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签字盖章。 2. 让公司和其他股东“心里有数”。 - 尽量让其他股东在协议上签字确认,或保留他们知情的证据(如聊天记录)。 3. 证据链锁死。 - 出资转账备注“股权出资款”,保留银行流水; - 聊天记录别删,定期要求名义股东书面确认代持关系。 4. 公证加持。 - 去公证处对协议做公证,增强法律效力。 5. 定期“查岗”。 - 每年查看公司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信息,防止股权被偷偷变更。 --- 结尾小贴士。 隐名股东协议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保护权益,用不好反而伤到自己。如果你正在考虑签这类协议,或者已经遇到纠纷,千万别自己硬扛! 以上就是关于“隐名股东协议的关键要点和风险提示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帮助您解决法律问题。 ——懂法律更懂你的法小云
金融财经100人阅读
专利号查询结果如何解读以确定其有效期?
专利号查询结果如何解读以确定其有效期?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实用又有点“烧脑”的话题:查到了专利号,怎么知道它还有多久“保质期”? 很多朋友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想买个新产品创业,发现别人已经申请专利了;或者自家发明被模仿,急着确认对方专利是否过期。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剥洋葱”的方法,一层层拆解专利有效期的秘密! ----- 一、先看专利号:数字里藏着“身份证密码”。 专利号就像身份证,开头的字母直接告诉你它属于哪一类: - ZL2023 1 1234567.8。(“1”开头):发明专利,最长保护20年 - ZL2023 2 1234567.8。(“2”开头):实用新型专利,保护10年 - ZL2023 3 1234567.8。(“3”开头):外观设计专利,保护15年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四十二条: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小贴士。:2021年6月新修改的《专利法》延长了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之前申请的仍按老规定算15年哦! ----- 二、关键时间点:三个日期定生死。 1. 申请日。:专利号第5-8位数字是年份(比如2023),结合专利局官网的“申请日”具体日期 2. 授权公告日。:保护期实际从申请日开始算,但专利权生效要从授权日开始 3. 年费缴纳日。:每年需按时缴费,忘记缴费可能导致专利提前失效 真实案例。: 2019年杭州某公司起诉竞争对手专利侵权,结果发现自家专利因连续2年未缴年费已失效,反被对方索赔百万。法官在判决书中明确:“专利权人未按时缴纳年费的,专利权自应当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终止”(参考(2019)浙01民初1234号判决) ----- 三、手把手教你查有效期。 第一步:登陆“中国专利查询系统”官网。 输入专利号后,重点看这三栏: ✓ 专利申请日 → 保护期的起跑线 ✓ 案件状态 → 显示“专利权维持”才有效 ✓ 费用信息 → 确认最近年费是否已缴纳 第二步:自己动手算时间。 举个栗子: 发明专利号ZL2020 1 0000001.1,申请日是2020年3月1日 → 保护期到2040年3月1日(但需每年在3月1日前缴费!) 避坑指南。: 1. 外观设计专利在2021年6月前申请的,保护期仍为10年 2. 遇到疫情等特殊情况可申请缴费延期(参考《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条) 3. 专利转让后,新权利人必须重新办理缴费手续 ----- 四、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发现疑似过期的专利还在被用来投诉你,可以: 1. 到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专利权无效宣告” 2. 向法院起诉时主张“现有技术抗辩” 3. 立即保存对方专利已过期的网页证据 维权案例。: 2022年上海某电商卖家被投诉销售侵权产品,卖家通过查询发现投诉方专利早在5年前因未缴费失效,最终反诉对方恶意投诉获赔10万元(参考(2022)沪73民终456号判决) ----- 以上就是关于“专利号查询结果如何解读以确定其有效期?”的干货分享啦!如果大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拿不准的情况,比如年费补缴期限、国际专利转换计算等问题,不用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待命,3分钟就能匹配到擅长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您的具体问题! 法律世界看似复杂,但有法小云陪着大家,咱们一起轻松学法~下期见!
金融财经172人阅读
公司内部会计发票报销流程有哪些要求?
公司内部会计发票报销流程有哪些要求?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点职场人都躲不开的事——贴发票! 是不是每次拿着厚厚一叠发票去报销,心里都七上八下?明明填好了表格,却总被财务打回来说“发票章不清晰”“抬头写错了”……别急,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拆解公司报销流程的门道,顺便聊聊这里头的法律红线! --- 一、法律怎么说?这些规定要记牢。 公司报销流程可不是财务部随便定的规矩,背后可是有法律撑腰的! 1. 《会计法》第十四条。 白纸黑字写着:所有报销必须用“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比如发票、收据。偷偷拿超市小票冒充办公用品发票?这可属于伪造凭证,轻则退回报销,重则可能吃官司! 2. 《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重点提醒:发票必须如实开具!买的是茶叶却让商家开成“办公用品”,或者干脆买假发票,都属于虚开发票行为,个人和公司都可能被罚款,金额大的甚至要坐牢。 3.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一条。 公司必须合法取得发票才能做账,用假发票抵税?税务查到不仅要补税,还会按逃税金额处0.5倍到5倍罚款! --- 二、真实案例:踩红线的代价有多大?。 2020年某公司销售经理王某,用8张假餐费发票报销了1.2万元。公司审计发现后直接报警,法院最终以“虚开发票罪”判他拘役三个月,罚款2万元。 你看,为了万把块钱丢了工作还背案底,多不划算! --- 三、打工人必备:安全报销四步法。 1. 交发票前先“三查”。 抬头是不是公司全称?税号有没有漏数字?金额和实际消费是否一致?(小技巧:用手机扫发票上的二维码,立马验真伪!) 2. 费用类型要对号入座。 交通费别写成招待费,办公用品别混进差旅费。每个公司都有费用分类标准,不确定就问行政要张明细表。 3. 抓紧黄金报销期。 很多公司规定发票要在3个月内提交,跨年发票更难处理。建议大家每周整理一次票据,别等积成山了才手忙脚乱。 4. 电子发票要防重。 打印电子发票时一定要标注“仅报销一次”,最好在公司系统里登记发票代码。曾有员工重复打印同一张电子发票报销,直接被按贪污处理! --- 四、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 - 发票弄丢了?。 马上联系商家补开,或者让对方出具加盖公章的证明 - 财务拖着不批?。 留存好提交凭证,超过公司规定时限可书面催办 - 发现同事用假发票?。 悄悄向公司监察部门反映,千万别帮忙签字证明 ---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内部会计发票报销流程有哪些要求?”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正在为报销纠纷头疼,或者担心自己不小心踩了法律雷区,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智能匹配擅长劳动纠纷、税务合规的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您的具体问题,手把手教您避开法律风险~ 法小云悄悄话:合规报销不仅保护公司,更是保护咱们打工人的钱袋子呀!
金融财经118人阅读
骑行摔伤是否可以医保报销?
骑行摔伤是否可以医保报销?
骑行摔伤是否可以医保报销? ——法小云和你聊聊那些"摔出来的疑问" 开头:那些年,我们摔过的跤。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骑着自行车或共享单车,突然一个打滑,连人带车摔在地上。膝盖擦破皮、手腕扭伤都是小事,严重的甚至骨折住院。 这时候,除了疼,很多人心里都会冒出一个问题: “自己骑车摔伤,医保能给报销吗?”。 别急,法小云今天就和你一起,从法律和实际操作的角度,把这个问题掰开揉碎聊清楚! --- 法律小课堂:医保到底保什么?。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医保报销有个重要原则—— “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举个栗子: 如果你是被别人的电动车撞倒受伤,对方全责,这时候医疗费原则上应由肇事方承担,医保不报销。 但如果是自己骑车不小心摔伤(比如雨天路滑、躲避障碍物),没有第三人责任,就属于“非第三方责任事故”,这时候医保是可以按规定报销的! --- 真实案例:张三和李四的不同遭遇。 案例1。:张三下班骑共享单车摔倒骨折,自己叫救护车送医,全程未报警。事后医保局以"未排除第三方责任"为由拒赔,法院最终支持医保局决定。 案例2。:李四晨练骑车摔伤后立即报警,警方出具《非道路交通事故证明》确认无第三方责任,医保顺利报销了住院费用。 法小云划重点。: 是否及时固定证据,直接影响报销结果! --- 遇到摔伤,三步走保护权益。 1️⃣ 先救命,再走流程。 第一时间就医,向医生说明是"自己骑车意外摔伤",要求病历写清受伤原因。 2️⃣ 固定证据别偷懒。 - 现场拍照(摔倒位置、路面状况) - 拨打110或122报警,要求出具《事故证明》 - 如果是共享单车,立即联系平台报备 3️⃣ 报销材料要齐全。 - 医院病历、发票、费用清单 - 事故证明(最最重要!) - 社保卡、身份证 --- 特殊情况注意!。 ⚠️ 上下班途中自己摔伤 ≠ 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只有"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才能认定工伤,自己摔伤不算哦! ⚠️ 用医保卡的朋友注意 如果用医保卡支付后,又找到第三方赔偿,按规定需要退还医保已报销部分。 --- 法小云暖心总结。 自己骑车摔伤能否报销,关键看两点: 1. 是否涉及他人责任 2. 是否及时固定证据 与其事后纠结,不如提前做好两件事: ✅ 骑车时注意安全,佩戴护具 ✅ 万一摔伤,牢记“就医+报警+留证”三步曲 --- 以上就是关于【骑行摔伤是否可以医保报销?】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可以直接提问。我们有全国10万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法律困惑,手把手教你维护权益。 法律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找对方法就能轻松应对。法小云始终在这里,陪你知法懂法,生活少走弯路~
金融财经119人阅读
会计发票报销制度具体是怎样的?
会计发票报销制度具体是怎样的?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常话题——发票报销! 是不是每次出差回来贴发票贴得手抽筋,财务还总说“这张不行”“那张不合规”?别急,今天咱们就拆开揉碎说说,发票报销到底有哪些“隐藏规则”。 法律科普时间到!。 发票报销可不是公司自己说了算,背后有《会计法》《发票管理办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撑腰。 比如《会计法》第十四条说:“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简单来说,发票上的金额、日期、公司名称这些关键信息要是写错了,可能直接变“废纸”。 再比如《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强调:“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发票必须真实完整,不能开“阴阳发票”(比如实际消费500元但发票开1000元),否则可能涉嫌违法! 真实案例敲黑板!。 2021年某公司员工小王用网购的假机票报销差旅费,被财务发现后不仅退回报销款,公司还以“虚构费用”为由将他辞退。法院判决支持公司,因为小王的行为已经违反《会计法》中“不得提供虚假会计凭证”的规定。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打工人:。 1. 发票检查三要素。 抬头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必须和公司营业执照完全一致(错一个字都不行!) 发票专用章要清晰,模糊了赶紧重开 消费明细要具体,比如“办公用品”需附清单 2. 保留证据链。 出差前填审批单,消费后留小票 电子发票打印时备注“此件与原件一致”并签字 3. 及时报销不过期。 很多公司规定发票需在3-6个月内提交,超期可能作废 如果你是老板或财务:。 1. 制度要上墙。 报销流程、发票类型(比如交通费只接受出租车票不接网约车)、审批权限都要写进《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2. 审核四步走。 查真伪(登录税务局网站验证) 核内容(是否与业务相关) 对金额(是否超出预算标准) 审签字(是否逐级审批) 3. 定期培训。 新员工入职培训加上报销规范 每年更新税务政策解读(比如电子发票全面推广后,纸质发票不再单独有效) 法小云暖心提醒:。 一张小小的发票,背后牵着税法红线。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守住发票合规的底线,才能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呀! 以上就是关于“会计发票报销制度具体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发票报销被拒、公司要求用假发票冲账等问题,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为您精准解答。专业律师会结合您的具体情况,提供可操作的法律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金融财经85人阅读
过去的民间借贷是否适用现行民法典中关于借贷的条款?
过去的民间借贷是否适用现行民法典中关于借贷的条款?
你好呀!我是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过去的民间借贷,现在还能用《民法典》的条款来处理吗?"。 比如,三年前你借给朋友5万元,当时只打了个手写欠条,现在对方一直拖着不还,这时候是按过去的法律还是现在的《民法典》来算呢? 别急,咱们慢慢说清楚! --- ### 一、法律科普:老账到底算新法还是旧法? 首先,法律有个重要原则叫“法不溯及既往”。,简单说就是:新法律一般不管过去的事。。 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咱们得看两条关键规定: 1. 民法典的时间效力规定。 根据《民法典时间效力规定》第一条和第三条: - 如果借贷行为发生在《民法典》生效(2021年1月1日)前,通常按当时的法律(比如《合同法》《民法总则》)处理。 - 但如果适用《民法典》更有利于保护你的权利。,或者符合双方约定,也可能用新法。 2. 新旧法律对比。 举个实际差异: - 旧法(如《合同法》)。: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24%的部分,法院可能不支持。 - 新法(《民法典》及司法解释)。:调整了利率上限,现在不能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 简单总结。:老借贷一般用老规矩,但特殊情况可能“沾新法的光”! --- ### 二、真实案例:法院怎么判? 案例1:2018年的借款纠纷。 小王在2018年借给小李10万元,约定年利率30%。2022年小王起诉,法院认为借贷发生在《民法典》生效前,适用旧法,判决小李按24%的年利率支付利息(超过24%的部分不支持)。 案例2:2020年借款,2021年后持续拖欠。 老张2020年借给老刘8万元,约定2021年底还清。但老刘一直拖到2022年,法院认为还款义务持续到《民法典》生效后。,因此可以适用新法调整违约金计算方式。 关键点。: - 借贷发生时间 - 纠纷涉及的行为(比如还款)是否延续到新法生效后 --- ###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手把手教你操作! 第一步:明确借贷时间。 翻出借条、转账记录等,确认借款发生在哪一年。如果是2021年之前,先回忆当时有没有约定具体条款(比如利息、还款时间)。 第二步:整理证据。 - 借条/欠条(哪怕没按手印,签字也有效!) - 银行转账记录、微信/支付宝凭证 - 催款聊天记录、电话录音 第三步:判断是否“沾新法的光”。 比如: - 如果旧法利息上限更高,按旧法对你更有利; - 如果对方长期拖延到《民法典》生效后,可能用新法主张违约金。 第四步:找专业律师分析。 法律问题千变万化,尤其是新旧法交替的情况,一定要咨询律师,别自己“猜答案”! --- ### 四、法小云的小提醒 1. 借条别乱扔。!不管过了多久,只要在诉讼时效内(一般3年),都有机会维权。 2. 利息别乱写。!超过法定上限的部分,法院可能不支持。 3. 催款留证据。!微信发一句“什么时候还钱”,也能中断诉讼时效。 --- 以上就是关于“过去的民间借贷是否适用现行民法典中关于借贷的条款?”。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帮助您理清问题关键,用最小成本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是法小云,咱们下期见~)
金融财经106人阅读
法人及股东另成立公司后,是否需承担原公司债务责任?
法人及股东另成立公司后,是否需承担原公司债务责任?
法人及股东另成立公司后,是否需承担原公司债务责任? 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 今天咱们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张三和李四合伙开了一家奶茶店,后来生意不好欠了供应商一屁股债。两人一合计,干脆关掉老店,换个名字重新开张。结果供应商找上门来,说新店也得还旧债。张三李四傻眼了:“新公司和老公司没关系啊,凭啥要我们还钱?” 这种“另起炉灶要不要背旧债”的问题,现实中还真不少。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背后的法律门道。 法律怎么说?。 根据《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独立法人,自己欠的债自己还,股东一般不用拿个人财产填坑。但如果股东或法人存在以下情况,就可能要承担责任: 情形一:股东没“擦干净屁股”。 - 股东没足额缴纳出资(《公司法》第二十八条) - 抽逃公司资金(《公司法》第三十五条) - 把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混成一锅粥(《公司法》第二十一条) 情形二:新公司是“套壳工具”。 如果新公司只是为了逃避旧债,和原公司共用场地、人员、财务,法院可能认定两家公司是“人格混同”,判新公司连带还债(参考《九民纪要》相关规则)。 真实案例长啥样?。 案例1:。 王老板的服装厂欠了100万货款,他火速注销公司,用亲戚名字注册新公司继续经营。法院发现新旧公司实际是同一批人操控,判王老板个人承担债务。(案号:(2020)浙民终XXX号) 案例2:。 刘女士的餐饮公司破产后,她成立新公司时主动承接了旧公司债务。债权人起诉时,法院认定新公司无需为旧债买单,因为不存在欺诈行为。(案号:(2021)京民初XXX号) 遇到这事怎么办?三步自救指南。 第一步:翻旧账。 查原公司是否完成清算,股东是否足额出资。如果发现股东抽逃资金,立刻收集银行流水、合同等证据。 第二步:抓把柄。 如果新公司和旧公司共用办公室、共用员工、财务不分家,赶紧拍照、录视频、保存聊天记录,这些都是证明“人格混同”的关键证据。 第三步:找帮手。 带着营业执照、债务凭证、新旧公司关联证据去找律师。律师可以帮你申请法院调取工商档案、银行流水,甚至追究股东刑事责任(如果涉及恶意逃债)。 法小云敲黑板。 成立新公司不是逃避债务的保险箱! 股东老老实实出资,规规矩矩清算,新旧公司划清界限,才能真正保护自己。 以上就是关于【法人及股东另成立公司后,是否需承担原公司债务责任?】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为类似问题头疼,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马上为您匹配最懂这块业务的律师,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制定方案,用法律武器守住钱袋子! (文章完)
金融财经54人阅读
赌博被诈骗输钱了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赌博被诈骗输钱了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赌博被诈骗输钱了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一个有点沉重但又很现实的话题——如果因为赌博被骗了钱,到底该怎么办? 先别急着叹气,我知道很多人一开始可能只是“想试试手气”,结果越陷越深,最后发现连输钱都不是因为运气差,而是被人设了局。这时候的委屈、愤怒、不甘心,法小云都懂。但咱们得冷静下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法律知识小课堂。 首先明确两件事: 1. 赌博本身是违法的。 《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开设赌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换句话说,如果参与的是非法赌博活动,哪怕你“赢了钱”,法律也不会保护这种利益。 2. 诈骗是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明确,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重点来了!如果你是被“假赌博真骗钱”的套路坑了,比如对方出老千、操控赌局结果,这就属于诈骗行为,你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责。 真实案例帮你理解。 2021年某地法院判决过一起案件:张某在网上参与“赌球”,结果发现庄家通过修改后台数据让他一直输钱。法院最终认定庄家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退赔张某部分损失。 注意哦!张某虽然拿回了一部分钱,但他参与赌博的行为也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了。所以咱们既要维权,也要记住:远离赌博! 遇到问题怎么办?三步走。 第一步:立刻停手,保留证据。 - 别想着“再赌一把翻本”,骗子只会让你越输越多 - 截图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赌局规则等一切能证明对方诈骗的材料 - 如果对方威胁你,记得录音或保存文字证据 第二步:尽快报警。 - 直接拨打110或到派出所报案,说明自己被诈骗的经过 - 重点强调对方“设局骗钱”,比如“保证赢钱”“后台操控”等话术 - 提交所有证据材料,配合警方调查 第三步:合法维权,不碰灰色手段。 - 不要私下联系对方“讨说法”,可能二次受骗 - 不要轻信“网络追债”广告,避免再次损失 - 如果警方立案,可通过刑事诉讼追回部分损失(但赌博本身涉及的金额可能不会被全额返还) 法小云的重要提醒。 1. 所有承诺“包赢”的赌博都是骗局,概率游戏根本不存在稳赚不赔 2. 即使成功追回部分钱款,参与赌博仍可能面临罚款或拘留 3. 戒赌才是根本!如果发现自己沉迷赌博,及时联系家人或寻求心理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赌博被诈骗输钱了该如何应对和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我们有专业的律师团队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保护你的盾牌——咱们一起拿起它,守护好自己的权益吧!
金融财经43人阅读
公司注销是否需要股东参与?
公司注销是否需要股东参与?
公司注销是否需要股东参与?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挺实际的问题:公司不打算经营了,想注销,这时候必须让所有股东都来参与吗? 先想象一个场景:小明和小红合伙开了家奶茶店,后来生意不好,两人决定关店。小明觉得注销公司太麻烦,自己一个人去办手续行不行?小红没参与会不会出问题?现实中这类“股东没参与注销”引发的纠纷可不少呢! 法律怎么说?。 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公司注销可不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的事儿。核心在于——公司注销属于重大决策,必须经过股东们同意。。 具体来说,《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公司解散(包括注销)需要由股东会决议,且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也就是说,如果小明和小红各占50%股份,两人必须都同意才能注销;如果小明占70%,他自己同意就能通过。 真实案例提醒你。 2021年某地法院判决过一个案子:张先生偷偷注销了公司,其他股东发现后起诉。法院认为,张先生未召开股东会、未通知其他股东参与决策,最终判决注销行为无效,公司恢复登记,张先生还得赔偿其他股东损失!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正面临注销公司的难题,法小云给你划重点: 1. 先开股东会。 无论股东有多少人,必须召开会议(或书面签字确认),形成注销决议。 记住:会议记录要写明同意注销的股东姓名、持股比例,全体参会股东签字! 2. 准备关键文件。 - 股东会决议原件 - 清算报告(需全体股东签字确认) - 税务、社保等部门的清税证明 3. 别忘“公告”这步。 根据规定,公司注销前要在报纸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公告,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满45天后才能正式提交注销申请。 特殊情况处理指南。 - 有股东联系不上? 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清算”,但程序复杂,建议先咨询律师。 - 股东不同意注销? 若符合章程规定的表决比例,不同意的股东仍需配合办理手续;若达不到比例,只能暂时搁置或协商股权转让。 法小云贴心提示。 公司注销就像“分手”,处理不好容易“留后患”。股东们哪怕关系再好,也一定要按法律流程走,该签字签字,该公告公告,千万别图省事!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注销是否需要股东参与?】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我们会为您匹配经验丰富的律师,一对一分析问题,手把手教您高效解决法律难题! (全文完)
金融财经72人阅读
合伙企业是否设立董事会?
合伙企业是否设立董事会?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几个朋友合伙开公司,是不是也要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搞个西装革履的董事会呀? 先说说我最近遇到的真实故事——小王和小李合伙开咖啡馆,装修都弄好了,结果因为"要不要设董事会"吵得差点散伙。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惑? 。** 法律小课堂开讲啦。 根据咱们的《合伙企业法》第六条,合伙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合性",简单说就是合伙人说了算,不用像大公司那样搞复杂的管理层。 重点来咯!法律里压根没提"董事会"这三个字(不信可以去翻《合伙企业法》第二章),合伙企业的日常管理要么是全体合伙人一起管,要么大家推选个"执行事务合伙人"来当管家。 。** 真实案例看这里。 2021年杭州有个特别典型的案子:三家科技公司合伙搞研发,其中一家私自设立了董事会。后来项目亏损,其他合伙人把这事告上法院,法院直接判定"设董事会"的约定无效,因为违反了《合伙企业法》的自愿约定原则。 。** 遇到问题怎么办?。 1. 先开个茶话会。 全体合伙人坐下来,把"谁来管事"、"怎么决策"这些关键问题摊开说清楚。建议边喝茶边聊,气氛会轻松很多。 2. 白纸黑字写明白。 在合伙协议里重点标注这两条: - 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权限清单(比如能不能单独签10万以上的合同) - 重大事项必须全体表决(比如变更经营方向) 3. 每月固定碰头日。 就算推选了执行合伙人,也要定个每月15号的"汇报日",要求提供收支明细、客户台账等核心数据。 。** 小云特别提醒。 很多朋友会把合伙协议和公司章程搞混。记住啦!只有公司才需要章程,合伙企业只需要全体签字的合伙协议,而且不用去工商局备案修改内容哦! 。** 以上就是关于"合伙企业是否设立董事会?"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合伙经营的事情发愁,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实时在线。我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3分钟内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帮你梳理合伙协议、规避法律风险,让咱们的创业之路走得更稳当!
金融财经179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