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房屋买卖的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可能通过签订阴阳合同的方式来避税,这种行为显然是违法的,且严重损害国家的税收利益。那么,房屋买卖双方在签订阴阳合同避税后,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一、签阴阳合同避税有什么后果
采用阴阳合同方式避税是违法行为。一旦被查出,不仅需要补缴应缴的税款,还可能面临高额罚款。更为严重的是,这类“避税”行为近年来引发了一些纠纷。房屋过户前需要核税,若核税未通过,交易无法进行,纠纷随之而来。多出的税费由谁承担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特别是如果通过贷款买房,首付款按真实房价支付,而银行要求的合同必须是真实的过户合同。如果首付款与买卖合同存在差异,贷款也可能无法获得批准,从而引发更多纠纷。
二、签阴阳合同有哪些风险
尽管签订“阴阳合同”可以在短期内为当事人带来非正当利益,但这是一种违规行为,且潜藏着许多法律风险。主要风险包括:
1. 涉嫌逃税要承担法律责任。税务机关一旦查实,将追缴税款,并处以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如果逃税数额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转让房产时税费增加。买房人若再次转让房产,由于买入和卖出的价格差异,可能面临较高的税费支出,需承担更多税赋。
3. 房屋抵押问题。如果买方用该房产抵押贷款,银行只会依据备案合同确定房产价值,而不接受阴阳合同中的虚假金额。
4. 法律程序中合同无效。一旦发生买卖纠纷并进入法律程序,阴阳合同的“阳合同”会被宣判无效,过户行为也会被撤销,买方可能面临支付房款却无法取得房产的风险。
5. 支付价款的纠纷。如果双方因支付价款发生纠纷,买方可能会主张按照备案合同中的房价交易,而不再购买“作价”的配套设施或设备。即便法院最终确认按实际成交价格交易,因双方涉嫌避税,也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此外,签订阴阳合同的双方还可能被税务部门记录逃税行为,并将其列入个人信用档案,留下信用污点。
总之,房屋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必须遵守国家税收规定,按照市场交易规则进行,否则不仅会导致合同无效,还可能承担相关法律风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建议不要签订阴阳合同。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规定,纳税人采用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房屋买卖的双方为了避税而签订阴阳合同,除了需要补缴税款,还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同时这种行为极易引发纠纷,也无法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如果您不幸遇到相关纠纷,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帮助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