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拖着不交货、承诺的服务老是不兑现……算不算违约?先别急着叹气,跟着法小云用一杯奶茶的时间,搞清楚问题的关键。
大家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装修公司约定三个月完工,第六个月了你家瓷砖还没贴完;下单的网红蛋糕说好三天配送,一周后还没发货。这时候拿着合同发愁——对方到底算不算违约?我的权益还能挽回吗?
一、合同这个人情账本上写满了法律细节
根据《民法典》合同编第577条,如果一方没按约定时间提供服务、交付货物或支付款项,又不属于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那就构成了「违约」,必须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责任。
举个真实的例子:去年某网购平台超过发货期15天未配送,消费者起诉后法院判赔三倍货款,依据的正是这一条款。
二、「没按时」就等于「违约」?要打开合同找这两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时间条款」是否明确?
合同里有「2023年9月1日前交付」「收到定金后15个工作日开工」这类具体时间标记非常重要,就像外卖App上的预计送达时间。
×第二把钥匙要注意:是否存在「免死金牌」?
像自然灾害、突发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可以让违约方减轻或免除责任,但需要提供灾害预警通知、政府公告等证据。
三、三步自救指南(重点做笔记!)
1️⃣ 翻出合同对照违约条款
找出关于履行期限和违约责任的条款,用荧光笔标出关键日期和赔偿比例。特别注意是否有类似「拖延一天赔偿合同总价0.1%」的明确约定。
2️⃣ 证据链这样搭建才牢靠:
》微信催告要写明:「王经理,按合同本月5号就该竣工验收,现在已经超期8天了」
》快递保存面单:寄催告函要选EMS,并在面单备注栏写明「关于XX合同履行催告函」
》手机随时拍:施工停工时工地状况的照片要带上时间水印
3️⃣ 索赔策略组合拳:
先沟通 → 发律师函 → 最后走法律程序
和商家协商时可以提:「我们现在有两个方案,A方案是继续履行但需要每天补偿300元误工费,B方案是终止合同退还已付款项」
四、特别提醒这些「隐形陷阱」要小心
→「尽快完成」「及时发货」这类模糊表述,可能无法追究违约责任
→ 对方提出延期时,务必通过补充协议确认新期限
→ 即便合同没有写明违约金,实际损失(如租房违约导致的酒店费用)也可以索赔
遇到合同纠纷不用慌,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即可获得专业法律指导。我们平台汇聚全国5万名持证律师,3分钟快速响应您的需求,无论是发催告函还是准备起诉材料,都能获得针对性解决方案。法律咨询现在下单,最快当天就有律师为您出具维权方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