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迁纠纷概述
拆迁纠纷是指因城市建设和土地征收过程中,拆迁方与被拆迁方就拆迁补偿、安置等问题产生的争议。此类纠纷涉及被拆迁方的合法权益,因此法律对此类纠纷的诉讼时效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民法典关于拆迁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关于拆迁纠纷的诉讼时效主要有以下几点规定:
1.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2. 若拆迁纠纷涉及财产权益受损,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3. 在特殊情况下,如权利人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的,诉讼时效期间可依法中止或延长。
三、相关法律条文列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如下:
1. 第一百八十六条: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诉讼时效期间自中断事由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2. 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三)其他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当遇到拆迁纠纷时,被拆迁方应当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诉讼时效,以便在法定时间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