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专题
法驻云债权债务专题,涵盖债务清偿、债务追讨、债务重组、借款合同、债务转让等知识,提供债权债务相关的法律咨询与风险防控策略,助您合法维护权益,化解债务风险。
20000+篇专题内容
债权债务知识
债权债务
借款未约定违约金发生纠纷如何处理?有哪些途径可以处理?
朋友借钱不还还没写违约金?这些方法教你优雅把钱要回来 最近有读者发消息问法小云: “去年借给朋友5万块钱救急,说好半年还,结果拖到现在还没动静,最气人的是当初没写违约金,现在还能不能让他多赔点?” 别急!今天咱们就聊一聊: 借款没写违约金时遇到老赖,法律到底给咱撑不撑腰? —— 法律怎么说?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钱的人没按约定还钱,就要按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划重点!即便没写违约金,咱们还是能通过两个途径主张权利: ① 逾期利息 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是: 按“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就是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现在约3.45%)计算利息。 举个栗子: 你借出去10万元,对方拖欠1年, 至少能要求赔偿10万×3.45%=3450元 ② 实际损失赔偿 如果能证明对方赖账导致你额外掏钱 (比如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付高利息), 这部分费用也能要求对方承担。 —— 法院怎么判? 案例1 张三借给李四10万元,没写违约金。 李四拖欠两年后,张三起诉要求按年利率6%赔偿, 法院最终判决:支持按央行同期利率3.45%计算利息 案例2 王女士借给亲戚20万救急,自己为此贷款支付了5%的利息, 法院认定这部分属于“实际损失”,判决对方补偿差价 —— 实际遇到问题怎么操作? 第一步:先尝试友好协商 别急着撕破脸!先发一条友好提醒: “老王,上次借的5万原定上月还,你看这周内能处理吗? 如果现在有困难,咱们可以重新商量分期方案。” 第二步:找中间人调解 社区调解委员会、街道办甚至双方共同好友都能帮忙。 带着借条、转账记录等证据,重点说清: “他拖了多久”“我实际损失多少” 第三步:法律手段 如果前两步走不通,准备好这些材料去法院: 纸质借条/微信聊天记录等借款证据 转账凭证(银行流水/支付宝记录) 催款记录(短信/通话录音) 线上起诉更省事(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 按提示上传材料,诉讼费50元起步) —— 法小云特别提醒 1. 民间借款最长诉讼时效是3年, 从约定的还款日期次日开始计算, 千万别等到过期! 2. 即便没约定违约金, 也能通过逾期利息和实际损失主张权利, 关键是要保存好所有证据 3. 不要用堵门、曝光隐私等过激手段, 法律会保护你的合法权益 如果你正在为“无违约金借款”头疼, 现在不妨点开手机, 检查下自己的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吧!
债权债务 107人阅读
债权债务
关于欠钱不还,起诉时可以要求计算利息吗?
【有人欠钱不还,起诉时能让他付利息吗?悄悄帮你算一笔账】 先来想想这个场景: 辛苦攒下的钱借给朋友应急,结果对方笑嘻嘻说“过两天还”,一等就是大半年。别说利息了,连本金都收不回来… 这时候许多人都想问:要是打官司,能不能让老赖多掏点利息当作惩罚?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算算这笔账! —— 先看法律规定:借钱不还的利息,法律允许你追! 根据《民法典》第675条和第676条,法院支持两种利息诉求: 情况一:白纸黑字约定了利息 比如借条里写着“每月利息1%”“一年利息10%”,只要不超过四倍市场利率(也就是常说的一年期LPR的四倍,2023年约为14.8%),法院会按你们的约定判利息。 举个真实案例 2022年杭州某案件中,甲借给乙10万元并约定年利息12%。乙拖欠两年未还,最终法院判决乙归还本金+2.4万元利息,完全支持了甲的请求。 情况二:根本没提利息 若借条只写了本金,别灰心!从你向法院起诉的那天起(或者给对方正式发过催还通知的那天起),对方就得按市场利率(现行规定为一年期LPR)付利息了。 —— 重点来了:利息要怎么算? 第一步:确定利息起算时间 有约定还款时间的 → 过了这个时间就能算利息。 没约定还款时间的 → 你催对方还钱后,超过合理期限(一般算1个月)才开始计算。 第二步:区分利息类型 ① 约定了利息 → 起诉时可要求偿还本金+之前的欠付利息+起诉后的持续利息 ② 没约定利息 → 只能要回本金,但从起诉之日起按照市场利率(约3.45%)追讨 —— 手把手教你操作: 证据准备清单 ✓ 借条/欠条原件(哪怕没签名,微信聊天记录说利息也算!) ✓ 银行转账或现金交付证明 ✓ 催款记录(短信/通话录音/微信截屏) 起诉状重点这样写 1. 在“诉讼请求”里单独列明:请求判令被告支付自XX年XX月XX日起至实际还清之日止的利息,按XX标准计算 2. 利息计算方式写成公式更清晰,比如:10万元×3.45%÷365天×实际逾期天数 避坑提示 ▷ 约定利息超过四倍LPR的部分法院不支持,别狮子大开口 ▷ 现金交付的借款记得保留取现记录或见证人证词 ▷ 微信约定利息要截全屏!带对方微信号和头像的那种 —— 最后说句掏心话 法律给了我们追讨利息的权利,但现实中有很多人连本金都拿不回。与其纠结“能多拿多少利息”,不如尽早通过调解、发律师函等方式施压。毕竟对多数人来说,快速拿回本金远比拖着等利息划算呀! (悄悄问:你遇到过借钱不还的事吗?评论区说来听听,教你见招拆招~)
债权债务 94人阅读
债权债务
失信被执行人面临的信用限制措施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许多人好奇的问题:“欠钱不还到底会怎样?” 你可能听过“老赖”这个词,但你知道吗,一旦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官方认定的“老赖”),生活可就不只是“丢面子”那么简单了!从坐不了高铁到孩子上不了私立学校,各种限制措施分分钟让你寸步难行。 下面就让法小云带大家看看,失信被执行人会遇到哪些“紧箍咒”,以及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 一、信用限制措施有哪些? 失信被执行人面对的“大招”主要来自法律明文规定。比如《民事诉讼法》第255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以及《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些法规,常见的限制措施包括: 1. 花钱不能任性! 坐不了高铁动车、飞机,想出游?只能选绿皮火车硬座或长途汽车。 住不了星级酒店,豪华套间、网红民宿统统和你无关。 不能旅游度假,也不能送孩子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读书。 2. 人生大事被“卡脖子”! 买房、买车、申请贷款直接被银行“拉黑”。 连支付宝、微信支付里的钱都可能被直接冻结划扣。 想注册公司当老板?不好意思,工商部门会直接“拒收”。 3.“社死”警告! 法院会通过网络、报纸甚至广场大屏幕,公开你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欠钱信息。 你的同事、邻居甚至相亲对象,都可能刷到你的“欠债公告”。 ### 二、真实案例长啥样? 案例1:坐不了飞机的王先生 王先生因欠款50万被列入失信名单,周末想坐飞机去谈生意,买票时被提示“限制高消费”。最后他被迫改坐20小时硬卧火车,生意也黄了。 案例2:贷不了款的李女士 李女士看中的房子首付差10万,想申请银行贷款,却因3年前的一次信用卡纠纷被列入失信名单,直接被银行拒贷,错过买房时机。 法小云敲黑板:这些案例都说明,失信影响的不仅是当下生活,更可能打断未来的关键计划! ### 三、被“限”了怎么办?老赖能变回正常人吗? 当然可以!法律也给了补救机会,关键是做到这3步: 第1步:赶紧还钱! 主动联系法院或债主,把欠款本金、利息和诉讼费结清。 如果实在缺钱,可以协商分期还款方案,但必须拿到法院的书面认可。 第2步:申请“解除封印” 还清债务后,向法院提交《删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申请书》。 法院核实后会在3天内撤掉你的名字,并通知各大平台解除限制。 第3步:修复信用记录 解除名单后,立即到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申请更新个人信用报告。 如果信用报告仍有错误记录,可以要求金融机构更正并加盖公章证明。 ### 四、法小云暖心提醒 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虽然麻烦,但法律不是要把人逼上绝路。 关键是遇到问题别逃避,主动沟通、积极履约才是“解药”! 毕竟,信用就像一张白纸,皱了就很难彻底抚平。咱们一起做守信的好公民吧~ 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和法小云唠嗑!下期见!
债权债务 87人阅读
债权债务
如何进行连带债务执行的细节要求说明与实施步骤
债务人失踪了,朋友借钱不还,你明明是个担保人,却被追着要还全部欠款……这些糟心事,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见? 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如果遇到连带债务纠纷,到底怎么执行?债权人该找谁要钱?"背锅"的连带债务人又该怎么自保? "连带债务"到底是个啥? 举个最常见的场景:小李为了开奶茶店,用自己房子作抵押向银行借款50万,两位好友小王和小张为他做担保。按《民法典》518条规定,如果签的是连带保证合同,当小李还不上钱时,银行可以直接要求两个担保人中的任意一方还50万。 这种"欠债跑路,朋友躺枪"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连带债务关系。 法院处理这类案件的法条依据 • 《民法典》第178条:连带责任人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份额的,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 《民法典》第519条: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 • 《民事诉讼法》第242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法院有权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其财产 现实中的典型案例 案例1:王女士帮表弟担保贷款买车,结果表弟失踪 法院判令王女士需偿还剩余15万车贷。王女士在还清后,通过诉讼将表弟告上法庭追回这笔钱。 案例2:某公司欠付装修款,两位股东因未实缴出资被连带追责 装修公司将债务人和两位股东共同告上法庭,法院依据《公司法解释三》第13条,判决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与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操作?重点四步走 第一步:明确你处在什么位置 债权人需确认: ✔️ 是否签订过书面担保协议 ✔️ 担保类型是连带保证还是一般保证?(关键点:有无放弃先诉抗辩权的条款) 连带债务人需了解: ✔️ 主合同是否合法有效 ✔️ 自己所承担的债务份额(无明确约定则默认平均分担) 第二步:收集关键证据 债权人需准备: • 借款合同/欠条原件 • 转账凭证等履行债务证明 • 催款通知书及送达记录 连带债务人需准备: • 能证明自己已履行义务的凭证(如还款记录) • 其他连带责任人的财产线索(为后续追偿作准备) 第三步:起诉或申请执行 债权人可以直接起诉任一连带债务人,法官提醒注意两点: 1. 诉讼时效:从约定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 2. 申请强制执行时,最好提供对方的财产线索(房产、车辆、工资账户等) 第四步:执行阶段的特别手段 法院常用的执行措施包括: • 查询并冻结银行存款 • 查封不动产、扣押动产 • 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 • 对拒不执行的追究拒执罪 法小云的重要提示 如果作为连带债务人被迫还款了,记得一定在6个月内对其他责任人提起诉讼追偿!超过3年诉讼时效将丧失胜诉权。 遇到问题的正确姿势 立即做的事: 1. 所有沟通都要留下文字记录 2. 每月查询一次自己是否被限高或纳入失信 3. 发现债权人超额执行时,立刻提执行异议 千万不能做的事: ✖️ 擅自转移名下财产 ✖️ 相信"给钱就能撤销执行"的私下协商 ✖️ 拖延领取法院文书 法律就像安全绳,虽然我们不希望用到它,但了解规则才能避免稀里糊涂"背锅"。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在遇到债务纠纷时,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辅助生成,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律师)
债权债务 152人阅读
债权债务
被父母强迫结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属于哪种法律范畴下的违法行为?
父母催婚太着急,强行逼婚能违法?教你用法律对包办婚姻说“不”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件让人听了就“头大”的事:被爸妈连哄带骗催着相亲、甚至被威胁“不结婚就断绝关系”该怎么办?悄悄告诉你,这种行为不仅伤感情,还可能踩了法律红线! 一、老一辈常说的“父母之命”现在还合法吗? 举个例子:28岁的小美过年回家,父母给她下了最后通牒——“年底前必须结婚,否则别回这个家!”还直接把相亲对象带到家里逼她领证。小美偷偷问法小云:父母这样做犯法吗? 答案是:违法! 我国法律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婚姻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无论是法律条文还是实际判例,都不会支持父母“强按头结婚”。 二、法律如何保护你的婚姻自由? 1️⃣ 《民法典》第1042条 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就算父母用“断绝关系”“赶出家门”威胁子女结婚,都算违法行为。 2️⃣ 《民法典》第1046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注意“完全”两个字!只要你不是发自内心愿意,哪怕只是被父母每天哭闹逼得妥协,这婚姻都可以撤销! 3️⃣ 《刑法》第257条 如果父母不仅强行逼婚,还出现暴力行为(比如关禁闭、殴打),就可能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最高能判2年有期徒刑! 三、真实案例告诉你:法律会出手! • 广西李女士案 父亲用菜刀威胁女儿必须嫁给邻村男子,还强行带去登记。李女士婚后第二天就报警,法院最终判决撤销婚姻,其父也被警方行政处罚。 • 湖南张某案 母亲将女儿锁在家中3个月逼婚,最终因“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四、遇到逼婚别慌!收好这份自救指南 👉 第一步:冷静存档证据 • 悄悄录音/录像保存父母威胁言论 • 保留短信、微信中的逼婚证据 • 若被限制自由,第一时间向亲友发送定位求助 👉 第二步:寻求强力外援 • 立即联系当地妇联(电话12338)或村居委会 • 向派出所报案(哪怕警察劝和,也必须要求做笔录) • 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免费请律师 👉 第三步:法律手段反击 ✔ 情况1:已被强迫领证 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从你知道被胁迫之日起1年内都可以提诉,成功后婚姻记录会彻底清除,法律上视为“从未结过婚”。 ✔ 情况2:遭遇暴力胁迫 直接报警要求追究刑责!别怕“不孝”的指责,保护自己才是对人生负责。 五、法小云掏心话 很多父母催婚是出于关心,但爱从来不是强迫的理由。遇到极端逼婚时,记得你身后站着法律这个“硬核后盾”。婚姻是人生大事,宁可暂时得罪父母,也别用一生幸福买单! 如果这篇内容帮到了你,欢迎把文章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愿每个人都能在法律护航下,自由选择自己的幸福❤️ (偷偷说:下期教你怎么应对“假彩礼真骗婚”,记得关注法小云哦!)
债权债务 134人阅读
债权债务
关于欠钱不还,起诉时可以要求计算利息吗?
隔壁老王借了我五万块买房救急 说好半年就还 结果三年过去了 连个钢镚儿都没见着 最后实在没辙只能起诉他 这时候我突然灵光一闪 除了本金之外 能不能让他把利息也吐出来? 听说你也遇过这种闹心事? 端着保温杯听我慢慢唠 咱们今天不说法言法语 就用菜市场唠嗑的方式讲明白 法律规定比大葱更实在 根据《民法典》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到期不还钱 出借人可以主张逾期利息 (注意这可是法典原文) 要是当时写了借条说有利息 那可以按约定追讨 但有个天花板要注意 不能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 (具体见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这三个判例比电视剧还真实 案例一 张三借给李四10万没写利息 法院最后只判还本金 友情提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案例二 王姐微信里说"到时候多给两千谢礼" 开庭时法官要看书面证据 结果这两千块打了水漂 案例三 老陈的借条写着"月息1%" 法官掏出计算器一顿按 最后判按合规利息连本带息还 三个锦囊请收好 第一步 翻箱倒柜找字据 找出当年写的借条借据 微信聊天别删除 录音录像也是证据链 第二步 数学老师上身 如果当初约定了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没约定的话也别慌 可以按银行一年期贷款利息算 第三步 写状纸别客气 到法院填起诉状时 利息请求单独列一行 别不好意思写数字 特别提醒更比老姜辣 利率别超过红线四倍 超过部分法院可不认 转账记录永远别删 三年的诉讼时效要盯紧 下次遇到借钱装大爷的 您就挺直腰杆告诉他 现在知道该怎么做啦? 有法小云给您撑腰呢
债权债务 38人阅读
债权债务
未成年人是否具备提起民事诉讼的能力?有什么法律规定吗?
一、你家孩子买个手机能反悔吗? 暑假有个新闻上了热搜——12岁的小王偷偷用压岁钱买了五千多的手机,家长发现后带着手机去店铺退货,商家却坚决不同意。 家长气不过想打官司,这时候问题来了: 上小学的孩子能自己去法院告商家吗?家长又该用什么身份参与呢? 二、法律怎么说? 咱们先翻翻民法典这本“生活说明书”: 1. 第19条 八岁以上的孩子属于“可以帮家长买东西的小朋友”(法律术语叫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像买文具、零食这样的小事完全没问题,但买手机、电脑这种大件就得家长点头才行。 (举个栗子:超市买棒棒糖有效,偷偷买游戏机无效) 2. 第20条 没满八岁的小朋友属于“需要家长牵手行动的萌娃”(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有交易都必须家长代劳。 但法律早给孩子们撑腰啦!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写得明明白白: 未成年人提起诉讼,必须由家长作为法定代理人,相当于家长要当孩子的“法律代言人”。 三、真实故事时间 案例1(某市2021年判决) 14岁的小李网购五千元的游戏账号,家长发现后起诉到法院。最终法院判定交易无效,卖家必须退款——判决书里特别说明:“未成年代理家长出庭,符合法定程序”。 案例2(某省2022年调解案例) 初中生小赵踢球受伤,家长以孩子名义起诉学校未做好防护措施。虽然调解成功获赔2万元,但调解书必须由家长签字才能生效。 四、实际操作指南 如果你是家长:遇到熊孩子闯祸,这些事情要记牢 1. 取证阶段 √ 把涉案物品(手机/合同等)立即封存 √ 收集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 √ 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至少留3个 2. 行动三步走 ① 先礼后兵谈判 带上户口本亲自找商家:“根据民法典第19条,孩子这行为不算数” ② 找和事佬调解 联系当地司法所/居委会调解委员会,专业调解员介入成功率更高 ③ 法庭见准备 需要备齐:起诉状(写明家长以法定代理人身份参与)、孩子出生证明、交易证据原件 如果你是少年人:满16岁自己打工赚钱的注意 遇到老板欠薪等情况,虽然可以直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但真要打官司还是需要找家长陪同立案。 五、温馨小贴士 >>> 不是所有事情都要起诉 孩子不小心弄坏邻居玻璃这类小事,建议优先走调解或协商赔偿。 >>> 孩子成年后还能翻旧账吗 满了18岁可以自己追讨8岁起三年内的权益受损事件(法律上这叫追认期)。 >>> 如果家长不靠谱怎么办 遇到家长不愿帮孩子维权的情况,其他监护人(爷爷奶奶等)或居委会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监护人。 最后留个课后思考: 你知道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伤,应该由谁当原告起诉吗? (答案:依然是家长作为法定代理人,以孩子名义起诉对方家长哦!) 有法律问题别担心,微信搜“中国法律服务网”小程序,连山村地区都能视频咨询专业律师,记住公益法律热线12348是24小时在线的!
债权债务 218人阅读
债权债务
失信被执行人面临的信用限制措施有哪些?
失信名单一上,出行难、消费难? 生活处处遇“红灯”该怎么办? 很多朋友可能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想贷款买房却被告知“信用不达标”,网上订高铁票时突然弹出“无法购票”提醒,甚至孩子考上了好学校却被校方“建议转学”……这些问题的背后,总有个让人心慌的称号在若隐若现——失信被执行人。今天法小云就和各位聊聊,成为“老赖”后到底会面临哪些限制,以及如何突围解困。 法律规定明明白白 现行法律体系中,《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这两把“尚方宝剑”,构建起覆盖生活多个维度的信用惩戒网。特别注意这两条规定: 1. 法院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等通报失信信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2. 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六大日常“紧箍咒” 被贴上失信标签后,可能会遭遇这些意想不到的限制: 👉花钱受限 飞机头等舱别想坐,列车软卧不能买 星级酒店住不成,高尔夫球场都进不去 自家子女读贵族学校?门都没有 我们办过这样一个案件:经营服装厂的王老板拖欠货款被申请执行,结果女儿国际学校入学时被发现家长是失信人,最终只能转学至普通学校。 👉交通工具用不了 高铁动车只能看不能坐 唯一的安慰是普通火车硬座票 自家小轿车虽能开,但购置新车就别指望了 去年杭州李先生因欠款未还,网购飞机票时系统自动拦截,紧急联系法院履行义务后才解除限制。 👉职场晋升遇瓶颈 想当公司高管?没资格 想开新公司当老板?不批准 连投标政府项目都会直接被刷下 某科技公司原CEO张先生就因失信被工商登记系统拦截,无法注册新公司,直到三年后履行完债务才解开禁令。 👉资产流动不自由 买房买地手续通不过 房屋过户交易被冻结 连装修自家房子都可能被叫停 广州何女士因信用卡欠款成失信人后,办理房屋抵押登记时直接被拒,最后只能借钱还清欠款。 破解困局四步走 如果发现自己被列入了失信名单,可以这样操作自救: 第一步:还钱!还钱!还钱! 把判决书或调解书确定的所有款项(含本金、利息、诉讼费)一次性结清,这是解除所有限制的终极密码。 第二步:主动联系法院 钱还清后立即联系执行法官,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按《失信名单规定》第十条,还款后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解除限制。 第三步:恢复信用需要时间 即使移出名单,央行征信系统的负面记录会保留5年,部分第三方平台可能滞留更久,建议每年自查个人信用报告。 第四步:特殊情况可申诉 若有证据证明被错误纳入名单(比如已履行义务但未及时更新),可立即向执行法院提交异议申请,法院需15日内审查答复。 法小云提醒您:比起事后补救,事前预防更省心。收到法院传票别拖延,对方申请执行前主动沟通还款方案,既能避免上失信名单,也能通过执行和解减轻还款压力。毕竟,守住诚信底线,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生活主动权。
债权债务 212人阅读
债权债务
朋友微信借钱不还,我该如何应对处理?
朋友微信借钱不还,我该如何应对处理? ——手把手教你理智又体面地讨债 各位小伙伴好呀,我是你们的普法助手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个扎心又常见的话题:借给朋友的钱迟迟收不回来,到底该怎么办? 先来脑补几个画面—— 半夜收到对方朋友圈晒新包包,却对你前天发的催款消息装看不见… 过年约饭时拍着胸脯说“下周一定还”,结果下个月连微信都不回了… (深呼吸)别急,法小云这篇“讨债求生指南”,教你用法律武器既不撕破脸又能把钱要回来! 一、法律告诉你: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咱先记住两个“金字招牌”: 1️⃣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白纸黑字写着“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哪怕没写还款日期,只要你能证明对方借钱了,最晚20年内都可以起诉! 2️⃣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打官司就是比谁证据多!聊天记录、转账截图、通话录音…这些都是重要武器 [真实判例] 2022年某地法院审理过一起案件:小王借给朋友3万元,只有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法院最终判决朋友必须还钱+支付利息!你看,电子证据一样管用! 二、四步走策略:从温柔到强硬全掌握 第一步:友好沟通先礼后兵 👉 话术参考: “张姐,之前你说周转一个月就还的2万块,现在都三个月啦~是不是最近手头特别紧?” (给对方台阶下,留足面子) 敲黑板提醒: ⚠️ 所有催款记录务必保存!微信聊天别随手删 ⚠️ 如果对方承认欠款,立刻截屏! 第二步:固定证据别偷懒 ✅ 必做清单: • 微信转账记录:点开账单详情→申请电子凭证(带双方实名认证信息) • 聊天记录备份:手机电脑双备份,推荐用微信自带的“迁移聊天记录”功能 • 补签借条:如果金额较大,可以这样说——“咱们走个流程补个电子借条吧,这样你也省得老被我催嘛~” [真实判例] 2021年李女士起诉朋友时,因聊天记录已删除,仅有转账记录无法证明借款性质,最终败诉。血泪教训啊! 第三步:正式行动阶段 🔧 三大渠道任选: 1️⃣ 12368法院诉前调解(免费!):法院会主动联系对方施压,很多赖账人接到法院电话就怂了 2️⃣ 支付令:不用开庭!只要证据充分,法院15天内发文书强制对方还钱(费用只要诉讼费1/3) 3️⃣ 律师函:淘宝200500元就能搞定,很多“老赖”看到红头文件就慌了 第四步:终极手段——起诉 别怕麻烦!现在微信小程序就能立案: 1. 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2. 选择被告户籍地或你居住地的法院 3. 上传:起诉状、身份证、证据清单(不会写?评论区召唤法小云出模板!) 费用参考:1万元以内案件只收25元,赢了官司还能让对方承担! 三、灵魂拷问Q&A ❓“借的是现金没证据怎么办?” 👉 补救办法:通话录音引导对方承认!举例:“上次借的5000现金你方便微信转我吗?” ❓“对方说算投资亏损不肯还?” 👉 关键看聊天记录!如果当初明确说“借”,哪怕投资失败也得还本金 ❓“已经3年了还能起诉吗?” 👉 普通借款诉讼时效3年,但如果你中间催过款,时效从最后一次催款重新计算! 法小云掏心窝的话 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可耻!但咱们也要讲究方法—— 🌱 金额较小优先协商,毕竟朋友情谊无价 🌱 金额较大果断维权,法律就是你的底气 🌱 借钱时做好预防:再熟也要留借条,大额借款走银行转账 最后分享个小秘密:据统计,70%的“老赖”收到法院传票后一周内就会主动还钱~所以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记得挺直腰板说一句: “亲,法小云教过我该怎么做了哦!” (关注法小云,下期教你《如何优雅地拒绝朋友借钱》~)
债权债务 147人阅读
债权债务
关于欠钱不还,起诉时可以要求计算利息吗?
朋友悄悄找你借钱时语气熟络得像家人 约定下月还款时诚恳得像签了合同 但真到了还款日—— 对方开始表演失忆、关机、拉黑三连击 气得你浑身发抖 恨不得马上起诉对方 这时候你突然想到: 起诉时能把借钱期间产生的利息也算进去吗? 今天法小云就给你掰碎讲清楚 法律有白纸黑字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675条 如果当初约定了还款时间却没还 借款人不仅要还本金 还要支付从逾期那天开始的利息 要是连还款时间都没约定呢? 别慌,看《民法典》第676条 可以要求对方支付自催款日起的利息 这里说的利息要注意两点: 1. 事前没约定利息的话 只能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算(现在叫LPR) 2. 事前明确写过利息的 最高不能超过LPR的4倍(约年利率14.8%) 法官怎么判过这类案子? 案例一:老张借给亲戚30万,写借条时约定了月息2% 法院最后判决按LPR4倍计算(超过部分不支持) 案例二:小李借给朋友5万救急,没好意思写利息 法官支持了起诉后产生的资金占用利息(按LPR算) 你能这样操作维权 第一步:翻出当年借款记录 微信聊天、转账备注、录音都算数 第二步:计算两笔账 1. 借钱期间利息(需事先有约定) 2. 逾期后的利息(就算没约定也能要) 第三步:写起诉状时别含糊 在诉讼请求里清清楚楚写下: “判令被告支付自X年X月X日起至实际付清日止的利息 按年利率X%计算” 最后温馨提示 超过三年没催债可能丧失胜诉权 保存好每一次催款的记录 短信微信通话录音都算数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拍大腿: 早知道能计算利息,就不用白吃亏了! 对赖账的人咱们尽管挺直腰杆维权 法律给你留着这扇窗呢 下次遇到类似的纠纷 别忘记今天法小云告诉你的关键点 把应得的钱连本带利讨回来
债权债务 82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债权债务
债权债务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债权债务专题,涵盖债务清偿、债务追讨、债务重组、借款合同、债务转让等知识,提供债权债务相关的法律咨询与风险防控策略,助您合法维护权益,化解债务风险。
债权债务知识
借款未约定违约金发生纠纷如何处理?有哪些途径可以处理?
借款未约定违约金发生纠纷如何处理?有哪些途径可以处理?
朋友借钱不还还没写违约金?这些方法教你优雅把钱要回来 最近有读者发消息问法小云: “去年借给朋友5万块钱救急,说好半年还,结果拖到现在还没动静,最气人的是当初没写违约金,现在还能不能让他多赔点?” 别急!今天咱们就聊一聊: 借款没写违约金时遇到老赖,法律到底给咱撑不撑腰? —— 法律怎么说?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钱的人没按约定还钱,就要按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划重点!即便没写违约金,咱们还是能通过两个途径主张权利: ① 逾期利息 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是: 按“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就是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现在约3.45%)计算利息。 举个栗子: 你借出去10万元,对方拖欠1年, 至少能要求赔偿10万×3.45%=3450元 ② 实际损失赔偿 如果能证明对方赖账导致你额外掏钱 (比如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付高利息), 这部分费用也能要求对方承担。 —— 法院怎么判? 案例1 张三借给李四10万元,没写违约金。 李四拖欠两年后,张三起诉要求按年利率6%赔偿, 法院最终判决:支持按央行同期利率3.45%计算利息 案例2 王女士借给亲戚20万救急,自己为此贷款支付了5%的利息, 法院认定这部分属于“实际损失”,判决对方补偿差价 —— 实际遇到问题怎么操作? 第一步:先尝试友好协商 别急着撕破脸!先发一条友好提醒: “老王,上次借的5万原定上月还,你看这周内能处理吗? 如果现在有困难,咱们可以重新商量分期方案。” 第二步:找中间人调解 社区调解委员会、街道办甚至双方共同好友都能帮忙。 带着借条、转账记录等证据,重点说清: “他拖了多久”“我实际损失多少” 第三步:法律手段 如果前两步走不通,准备好这些材料去法院: 纸质借条/微信聊天记录等借款证据 转账凭证(银行流水/支付宝记录) 催款记录(短信/通话录音) 线上起诉更省事(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 按提示上传材料,诉讼费50元起步) —— 法小云特别提醒 1. 民间借款最长诉讼时效是3年, 从约定的还款日期次日开始计算, 千万别等到过期! 2. 即便没约定违约金, 也能通过逾期利息和实际损失主张权利, 关键是要保存好所有证据 3. 不要用堵门、曝光隐私等过激手段, 法律会保护你的合法权益 如果你正在为“无违约金借款”头疼, 现在不妨点开手机, 检查下自己的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吧!
债权债务107人阅读
关于欠钱不还,起诉时可以要求计算利息吗?
关于欠钱不还,起诉时可以要求计算利息吗?
【有人欠钱不还,起诉时能让他付利息吗?悄悄帮你算一笔账】 先来想想这个场景: 辛苦攒下的钱借给朋友应急,结果对方笑嘻嘻说“过两天还”,一等就是大半年。别说利息了,连本金都收不回来… 这时候许多人都想问:要是打官司,能不能让老赖多掏点利息当作惩罚?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算算这笔账! —— 先看法律规定:借钱不还的利息,法律允许你追! 根据《民法典》第675条和第676条,法院支持两种利息诉求: 情况一:白纸黑字约定了利息 比如借条里写着“每月利息1%”“一年利息10%”,只要不超过四倍市场利率(也就是常说的一年期LPR的四倍,2023年约为14.8%),法院会按你们的约定判利息。 举个真实案例 2022年杭州某案件中,甲借给乙10万元并约定年利息12%。乙拖欠两年未还,最终法院判决乙归还本金+2.4万元利息,完全支持了甲的请求。 情况二:根本没提利息 若借条只写了本金,别灰心!从你向法院起诉的那天起(或者给对方正式发过催还通知的那天起),对方就得按市场利率(现行规定为一年期LPR)付利息了。 —— 重点来了:利息要怎么算? 第一步:确定利息起算时间 有约定还款时间的 → 过了这个时间就能算利息。 没约定还款时间的 → 你催对方还钱后,超过合理期限(一般算1个月)才开始计算。 第二步:区分利息类型 ① 约定了利息 → 起诉时可要求偿还本金+之前的欠付利息+起诉后的持续利息 ② 没约定利息 → 只能要回本金,但从起诉之日起按照市场利率(约3.45%)追讨 —— 手把手教你操作: 证据准备清单 ✓ 借条/欠条原件(哪怕没签名,微信聊天记录说利息也算!) ✓ 银行转账或现金交付证明 ✓ 催款记录(短信/通话录音/微信截屏) 起诉状重点这样写 1. 在“诉讼请求”里单独列明:请求判令被告支付自XX年XX月XX日起至实际还清之日止的利息,按XX标准计算 2. 利息计算方式写成公式更清晰,比如:10万元×3.45%÷365天×实际逾期天数 避坑提示 ▷ 约定利息超过四倍LPR的部分法院不支持,别狮子大开口 ▷ 现金交付的借款记得保留取现记录或见证人证词 ▷ 微信约定利息要截全屏!带对方微信号和头像的那种 —— 最后说句掏心话 法律给了我们追讨利息的权利,但现实中有很多人连本金都拿不回。与其纠结“能多拿多少利息”,不如尽早通过调解、发律师函等方式施压。毕竟对多数人来说,快速拿回本金远比拖着等利息划算呀! (悄悄问:你遇到过借钱不还的事吗?评论区说来听听,教你见招拆招~)
债权债务94人阅读
失信被执行人面临的信用限制措施有哪些?
失信被执行人面临的信用限制措施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许多人好奇的问题:“欠钱不还到底会怎样?” 你可能听过“老赖”这个词,但你知道吗,一旦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官方认定的“老赖”),生活可就不只是“丢面子”那么简单了!从坐不了高铁到孩子上不了私立学校,各种限制措施分分钟让你寸步难行。 下面就让法小云带大家看看,失信被执行人会遇到哪些“紧箍咒”,以及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 一、信用限制措施有哪些? 失信被执行人面对的“大招”主要来自法律明文规定。比如《民事诉讼法》第255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以及《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些法规,常见的限制措施包括: 1. 花钱不能任性! 坐不了高铁动车、飞机,想出游?只能选绿皮火车硬座或长途汽车。 住不了星级酒店,豪华套间、网红民宿统统和你无关。 不能旅游度假,也不能送孩子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读书。 2. 人生大事被“卡脖子”! 买房、买车、申请贷款直接被银行“拉黑”。 连支付宝、微信支付里的钱都可能被直接冻结划扣。 想注册公司当老板?不好意思,工商部门会直接“拒收”。 3.“社死”警告! 法院会通过网络、报纸甚至广场大屏幕,公开你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欠钱信息。 你的同事、邻居甚至相亲对象,都可能刷到你的“欠债公告”。 ### 二、真实案例长啥样? 案例1:坐不了飞机的王先生 王先生因欠款50万被列入失信名单,周末想坐飞机去谈生意,买票时被提示“限制高消费”。最后他被迫改坐20小时硬卧火车,生意也黄了。 案例2:贷不了款的李女士 李女士看中的房子首付差10万,想申请银行贷款,却因3年前的一次信用卡纠纷被列入失信名单,直接被银行拒贷,错过买房时机。 法小云敲黑板:这些案例都说明,失信影响的不仅是当下生活,更可能打断未来的关键计划! ### 三、被“限”了怎么办?老赖能变回正常人吗? 当然可以!法律也给了补救机会,关键是做到这3步: 第1步:赶紧还钱! 主动联系法院或债主,把欠款本金、利息和诉讼费结清。 如果实在缺钱,可以协商分期还款方案,但必须拿到法院的书面认可。 第2步:申请“解除封印” 还清债务后,向法院提交《删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申请书》。 法院核实后会在3天内撤掉你的名字,并通知各大平台解除限制。 第3步:修复信用记录 解除名单后,立即到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申请更新个人信用报告。 如果信用报告仍有错误记录,可以要求金融机构更正并加盖公章证明。 ### 四、法小云暖心提醒 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虽然麻烦,但法律不是要把人逼上绝路。 关键是遇到问题别逃避,主动沟通、积极履约才是“解药”! 毕竟,信用就像一张白纸,皱了就很难彻底抚平。咱们一起做守信的好公民吧~ 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和法小云唠嗑!下期见!
债权债务87人阅读
如何进行连带债务执行的细节要求说明与实施步骤
如何进行连带债务执行的细节要求说明与实施步骤
债务人失踪了,朋友借钱不还,你明明是个担保人,却被追着要还全部欠款……这些糟心事,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见? 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如果遇到连带债务纠纷,到底怎么执行?债权人该找谁要钱?"背锅"的连带债务人又该怎么自保? "连带债务"到底是个啥? 举个最常见的场景:小李为了开奶茶店,用自己房子作抵押向银行借款50万,两位好友小王和小张为他做担保。按《民法典》518条规定,如果签的是连带保证合同,当小李还不上钱时,银行可以直接要求两个担保人中的任意一方还50万。 这种"欠债跑路,朋友躺枪"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连带债务关系。 法院处理这类案件的法条依据 • 《民法典》第178条:连带责任人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份额的,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 《民法典》第519条: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 • 《民事诉讼法》第242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法院有权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其财产 现实中的典型案例 案例1:王女士帮表弟担保贷款买车,结果表弟失踪 法院判令王女士需偿还剩余15万车贷。王女士在还清后,通过诉讼将表弟告上法庭追回这笔钱。 案例2:某公司欠付装修款,两位股东因未实缴出资被连带追责 装修公司将债务人和两位股东共同告上法庭,法院依据《公司法解释三》第13条,判决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与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操作?重点四步走 第一步:明确你处在什么位置 债权人需确认: ✔️ 是否签订过书面担保协议 ✔️ 担保类型是连带保证还是一般保证?(关键点:有无放弃先诉抗辩权的条款) 连带债务人需了解: ✔️ 主合同是否合法有效 ✔️ 自己所承担的债务份额(无明确约定则默认平均分担) 第二步:收集关键证据 债权人需准备: • 借款合同/欠条原件 • 转账凭证等履行债务证明 • 催款通知书及送达记录 连带债务人需准备: • 能证明自己已履行义务的凭证(如还款记录) • 其他连带责任人的财产线索(为后续追偿作准备) 第三步:起诉或申请执行 债权人可以直接起诉任一连带债务人,法官提醒注意两点: 1. 诉讼时效:从约定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 2. 申请强制执行时,最好提供对方的财产线索(房产、车辆、工资账户等) 第四步:执行阶段的特别手段 法院常用的执行措施包括: • 查询并冻结银行存款 • 查封不动产、扣押动产 • 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 • 对拒不执行的追究拒执罪 法小云的重要提示 如果作为连带债务人被迫还款了,记得一定在6个月内对其他责任人提起诉讼追偿!超过3年诉讼时效将丧失胜诉权。 遇到问题的正确姿势 立即做的事: 1. 所有沟通都要留下文字记录 2. 每月查询一次自己是否被限高或纳入失信 3. 发现债权人超额执行时,立刻提执行异议 千万不能做的事: ✖️ 擅自转移名下财产 ✖️ 相信"给钱就能撤销执行"的私下协商 ✖️ 拖延领取法院文书 法律就像安全绳,虽然我们不希望用到它,但了解规则才能避免稀里糊涂"背锅"。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在遇到债务纠纷时,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本文内容由人工智能辅助生成,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律师)
债权债务152人阅读
被父母强迫结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属于哪种法律范畴下的违法行为?
被父母强迫结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属于哪种法律范畴下的违法行为?
父母催婚太着急,强行逼婚能违法?教你用法律对包办婚姻说“不”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件让人听了就“头大”的事:被爸妈连哄带骗催着相亲、甚至被威胁“不结婚就断绝关系”该怎么办?悄悄告诉你,这种行为不仅伤感情,还可能踩了法律红线! 一、老一辈常说的“父母之命”现在还合法吗? 举个例子:28岁的小美过年回家,父母给她下了最后通牒——“年底前必须结婚,否则别回这个家!”还直接把相亲对象带到家里逼她领证。小美偷偷问法小云:父母这样做犯法吗? 答案是:违法! 我国法律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婚姻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无论是法律条文还是实际判例,都不会支持父母“强按头结婚”。 二、法律如何保护你的婚姻自由? 1️⃣ 《民法典》第1042条 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就算父母用“断绝关系”“赶出家门”威胁子女结婚,都算违法行为。 2️⃣ 《民法典》第1046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注意“完全”两个字!只要你不是发自内心愿意,哪怕只是被父母每天哭闹逼得妥协,这婚姻都可以撤销! 3️⃣ 《刑法》第257条 如果父母不仅强行逼婚,还出现暴力行为(比如关禁闭、殴打),就可能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最高能判2年有期徒刑! 三、真实案例告诉你:法律会出手! • 广西李女士案 父亲用菜刀威胁女儿必须嫁给邻村男子,还强行带去登记。李女士婚后第二天就报警,法院最终判决撤销婚姻,其父也被警方行政处罚。 • 湖南张某案 母亲将女儿锁在家中3个月逼婚,最终因“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四、遇到逼婚别慌!收好这份自救指南 👉 第一步:冷静存档证据 • 悄悄录音/录像保存父母威胁言论 • 保留短信、微信中的逼婚证据 • 若被限制自由,第一时间向亲友发送定位求助 👉 第二步:寻求强力外援 • 立即联系当地妇联(电话12338)或村居委会 • 向派出所报案(哪怕警察劝和,也必须要求做笔录) • 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免费请律师 👉 第三步:法律手段反击 ✔ 情况1:已被强迫领证 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从你知道被胁迫之日起1年内都可以提诉,成功后婚姻记录会彻底清除,法律上视为“从未结过婚”。 ✔ 情况2:遭遇暴力胁迫 直接报警要求追究刑责!别怕“不孝”的指责,保护自己才是对人生负责。 五、法小云掏心话 很多父母催婚是出于关心,但爱从来不是强迫的理由。遇到极端逼婚时,记得你身后站着法律这个“硬核后盾”。婚姻是人生大事,宁可暂时得罪父母,也别用一生幸福买单! 如果这篇内容帮到了你,欢迎把文章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愿每个人都能在法律护航下,自由选择自己的幸福❤️ (偷偷说:下期教你怎么应对“假彩礼真骗婚”,记得关注法小云哦!)
债权债务134人阅读
关于欠钱不还,起诉时可以要求计算利息吗?
关于欠钱不还,起诉时可以要求计算利息吗?
隔壁老王借了我五万块买房救急 说好半年就还 结果三年过去了 连个钢镚儿都没见着 最后实在没辙只能起诉他 这时候我突然灵光一闪 除了本金之外 能不能让他把利息也吐出来? 听说你也遇过这种闹心事? 端着保温杯听我慢慢唠 咱们今天不说法言法语 就用菜市场唠嗑的方式讲明白 法律规定比大葱更实在 根据《民法典》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到期不还钱 出借人可以主张逾期利息 (注意这可是法典原文) 要是当时写了借条说有利息 那可以按约定追讨 但有个天花板要注意 不能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 (具体见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这三个判例比电视剧还真实 案例一 张三借给李四10万没写利息 法院最后只判还本金 友情提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案例二 王姐微信里说"到时候多给两千谢礼" 开庭时法官要看书面证据 结果这两千块打了水漂 案例三 老陈的借条写着"月息1%" 法官掏出计算器一顿按 最后判按合规利息连本带息还 三个锦囊请收好 第一步 翻箱倒柜找字据 找出当年写的借条借据 微信聊天别删除 录音录像也是证据链 第二步 数学老师上身 如果当初约定了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没约定的话也别慌 可以按银行一年期贷款利息算 第三步 写状纸别客气 到法院填起诉状时 利息请求单独列一行 别不好意思写数字 特别提醒更比老姜辣 利率别超过红线四倍 超过部分法院可不认 转账记录永远别删 三年的诉讼时效要盯紧 下次遇到借钱装大爷的 您就挺直腰杆告诉他 现在知道该怎么做啦? 有法小云给您撑腰呢
债权债务38人阅读
未成年人是否具备提起民事诉讼的能力?有什么法律规定吗?
未成年人是否具备提起民事诉讼的能力?有什么法律规定吗?
一、你家孩子买个手机能反悔吗? 暑假有个新闻上了热搜——12岁的小王偷偷用压岁钱买了五千多的手机,家长发现后带着手机去店铺退货,商家却坚决不同意。 家长气不过想打官司,这时候问题来了: 上小学的孩子能自己去法院告商家吗?家长又该用什么身份参与呢? 二、法律怎么说? 咱们先翻翻民法典这本“生活说明书”: 1. 第19条 八岁以上的孩子属于“可以帮家长买东西的小朋友”(法律术语叫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像买文具、零食这样的小事完全没问题,但买手机、电脑这种大件就得家长点头才行。 (举个栗子:超市买棒棒糖有效,偷偷买游戏机无效) 2. 第20条 没满八岁的小朋友属于“需要家长牵手行动的萌娃”(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有交易都必须家长代劳。 但法律早给孩子们撑腰啦!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写得明明白白: 未成年人提起诉讼,必须由家长作为法定代理人,相当于家长要当孩子的“法律代言人”。 三、真实故事时间 案例1(某市2021年判决) 14岁的小李网购五千元的游戏账号,家长发现后起诉到法院。最终法院判定交易无效,卖家必须退款——判决书里特别说明:“未成年代理家长出庭,符合法定程序”。 案例2(某省2022年调解案例) 初中生小赵踢球受伤,家长以孩子名义起诉学校未做好防护措施。虽然调解成功获赔2万元,但调解书必须由家长签字才能生效。 四、实际操作指南 如果你是家长:遇到熊孩子闯祸,这些事情要记牢 1. 取证阶段 √ 把涉案物品(手机/合同等)立即封存 √ 收集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 √ 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至少留3个 2. 行动三步走 ① 先礼后兵谈判 带上户口本亲自找商家:“根据民法典第19条,孩子这行为不算数” ② 找和事佬调解 联系当地司法所/居委会调解委员会,专业调解员介入成功率更高 ③ 法庭见准备 需要备齐:起诉状(写明家长以法定代理人身份参与)、孩子出生证明、交易证据原件 如果你是少年人:满16岁自己打工赚钱的注意 遇到老板欠薪等情况,虽然可以直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但真要打官司还是需要找家长陪同立案。 五、温馨小贴士 >>> 不是所有事情都要起诉 孩子不小心弄坏邻居玻璃这类小事,建议优先走调解或协商赔偿。 >>> 孩子成年后还能翻旧账吗 满了18岁可以自己追讨8岁起三年内的权益受损事件(法律上这叫追认期)。 >>> 如果家长不靠谱怎么办 遇到家长不愿帮孩子维权的情况,其他监护人(爷爷奶奶等)或居委会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监护人。 最后留个课后思考: 你知道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伤,应该由谁当原告起诉吗? (答案:依然是家长作为法定代理人,以孩子名义起诉对方家长哦!) 有法律问题别担心,微信搜“中国法律服务网”小程序,连山村地区都能视频咨询专业律师,记住公益法律热线12348是24小时在线的!
债权债务218人阅读
失信被执行人面临的信用限制措施有哪些?
失信被执行人面临的信用限制措施有哪些?
失信名单一上,出行难、消费难? 生活处处遇“红灯”该怎么办? 很多朋友可能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想贷款买房却被告知“信用不达标”,网上订高铁票时突然弹出“无法购票”提醒,甚至孩子考上了好学校却被校方“建议转学”……这些问题的背后,总有个让人心慌的称号在若隐若现——失信被执行人。今天法小云就和各位聊聊,成为“老赖”后到底会面临哪些限制,以及如何突围解困。 法律规定明明白白 现行法律体系中,《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这两把“尚方宝剑”,构建起覆盖生活多个维度的信用惩戒网。特别注意这两条规定: 1. 法院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等通报失信信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2. 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六大日常“紧箍咒” 被贴上失信标签后,可能会遭遇这些意想不到的限制: 👉花钱受限 飞机头等舱别想坐,列车软卧不能买 星级酒店住不成,高尔夫球场都进不去 自家子女读贵族学校?门都没有 我们办过这样一个案件:经营服装厂的王老板拖欠货款被申请执行,结果女儿国际学校入学时被发现家长是失信人,最终只能转学至普通学校。 👉交通工具用不了 高铁动车只能看不能坐 唯一的安慰是普通火车硬座票 自家小轿车虽能开,但购置新车就别指望了 去年杭州李先生因欠款未还,网购飞机票时系统自动拦截,紧急联系法院履行义务后才解除限制。 👉职场晋升遇瓶颈 想当公司高管?没资格 想开新公司当老板?不批准 连投标政府项目都会直接被刷下 某科技公司原CEO张先生就因失信被工商登记系统拦截,无法注册新公司,直到三年后履行完债务才解开禁令。 👉资产流动不自由 买房买地手续通不过 房屋过户交易被冻结 连装修自家房子都可能被叫停 广州何女士因信用卡欠款成失信人后,办理房屋抵押登记时直接被拒,最后只能借钱还清欠款。 破解困局四步走 如果发现自己被列入了失信名单,可以这样操作自救: 第一步:还钱!还钱!还钱! 把判决书或调解书确定的所有款项(含本金、利息、诉讼费)一次性结清,这是解除所有限制的终极密码。 第二步:主动联系法院 钱还清后立即联系执行法官,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按《失信名单规定》第十条,还款后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解除限制。 第三步:恢复信用需要时间 即使移出名单,央行征信系统的负面记录会保留5年,部分第三方平台可能滞留更久,建议每年自查个人信用报告。 第四步:特殊情况可申诉 若有证据证明被错误纳入名单(比如已履行义务但未及时更新),可立即向执行法院提交异议申请,法院需15日内审查答复。 法小云提醒您:比起事后补救,事前预防更省心。收到法院传票别拖延,对方申请执行前主动沟通还款方案,既能避免上失信名单,也能通过执行和解减轻还款压力。毕竟,守住诚信底线,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生活主动权。
债权债务212人阅读
朋友微信借钱不还,我该如何应对处理?
朋友微信借钱不还,我该如何应对处理?
朋友微信借钱不还,我该如何应对处理? ——手把手教你理智又体面地讨债 各位小伙伴好呀,我是你们的普法助手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个扎心又常见的话题:借给朋友的钱迟迟收不回来,到底该怎么办? 先来脑补几个画面—— 半夜收到对方朋友圈晒新包包,却对你前天发的催款消息装看不见… 过年约饭时拍着胸脯说“下周一定还”,结果下个月连微信都不回了… (深呼吸)别急,法小云这篇“讨债求生指南”,教你用法律武器既不撕破脸又能把钱要回来! 一、法律告诉你: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咱先记住两个“金字招牌”: 1️⃣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白纸黑字写着“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哪怕没写还款日期,只要你能证明对方借钱了,最晚20年内都可以起诉! 2️⃣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打官司就是比谁证据多!聊天记录、转账截图、通话录音…这些都是重要武器 [真实判例] 2022年某地法院审理过一起案件:小王借给朋友3万元,只有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法院最终判决朋友必须还钱+支付利息!你看,电子证据一样管用! 二、四步走策略:从温柔到强硬全掌握 第一步:友好沟通先礼后兵 👉 话术参考: “张姐,之前你说周转一个月就还的2万块,现在都三个月啦~是不是最近手头特别紧?” (给对方台阶下,留足面子) 敲黑板提醒: ⚠️ 所有催款记录务必保存!微信聊天别随手删 ⚠️ 如果对方承认欠款,立刻截屏! 第二步:固定证据别偷懒 ✅ 必做清单: • 微信转账记录:点开账单详情→申请电子凭证(带双方实名认证信息) • 聊天记录备份:手机电脑双备份,推荐用微信自带的“迁移聊天记录”功能 • 补签借条:如果金额较大,可以这样说——“咱们走个流程补个电子借条吧,这样你也省得老被我催嘛~” [真实判例] 2021年李女士起诉朋友时,因聊天记录已删除,仅有转账记录无法证明借款性质,最终败诉。血泪教训啊! 第三步:正式行动阶段 🔧 三大渠道任选: 1️⃣ 12368法院诉前调解(免费!):法院会主动联系对方施压,很多赖账人接到法院电话就怂了 2️⃣ 支付令:不用开庭!只要证据充分,法院15天内发文书强制对方还钱(费用只要诉讼费1/3) 3️⃣ 律师函:淘宝200500元就能搞定,很多“老赖”看到红头文件就慌了 第四步:终极手段——起诉 别怕麻烦!现在微信小程序就能立案: 1. 搜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2. 选择被告户籍地或你居住地的法院 3. 上传:起诉状、身份证、证据清单(不会写?评论区召唤法小云出模板!) 费用参考:1万元以内案件只收25元,赢了官司还能让对方承担! 三、灵魂拷问Q&A ❓“借的是现金没证据怎么办?” 👉 补救办法:通话录音引导对方承认!举例:“上次借的5000现金你方便微信转我吗?” ❓“对方说算投资亏损不肯还?” 👉 关键看聊天记录!如果当初明确说“借”,哪怕投资失败也得还本金 ❓“已经3年了还能起诉吗?” 👉 普通借款诉讼时效3年,但如果你中间催过款,时效从最后一次催款重新计算! 法小云掏心窝的话 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可耻!但咱们也要讲究方法—— 🌱 金额较小优先协商,毕竟朋友情谊无价 🌱 金额较大果断维权,法律就是你的底气 🌱 借钱时做好预防:再熟也要留借条,大额借款走银行转账 最后分享个小秘密:据统计,70%的“老赖”收到法院传票后一周内就会主动还钱~所以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记得挺直腰板说一句: “亲,法小云教过我该怎么做了哦!” (关注法小云,下期教你《如何优雅地拒绝朋友借钱》~)
债权债务147人阅读
关于欠钱不还,起诉时可以要求计算利息吗?
关于欠钱不还,起诉时可以要求计算利息吗?
朋友悄悄找你借钱时语气熟络得像家人 约定下月还款时诚恳得像签了合同 但真到了还款日—— 对方开始表演失忆、关机、拉黑三连击 气得你浑身发抖 恨不得马上起诉对方 这时候你突然想到: 起诉时能把借钱期间产生的利息也算进去吗? 今天法小云就给你掰碎讲清楚 法律有白纸黑字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675条 如果当初约定了还款时间却没还 借款人不仅要还本金 还要支付从逾期那天开始的利息 要是连还款时间都没约定呢? 别慌,看《民法典》第676条 可以要求对方支付自催款日起的利息 这里说的利息要注意两点: 1. 事前没约定利息的话 只能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算(现在叫LPR) 2. 事前明确写过利息的 最高不能超过LPR的4倍(约年利率14.8%) 法官怎么判过这类案子? 案例一:老张借给亲戚30万,写借条时约定了月息2% 法院最后判决按LPR4倍计算(超过部分不支持) 案例二:小李借给朋友5万救急,没好意思写利息 法官支持了起诉后产生的资金占用利息(按LPR算) 你能这样操作维权 第一步:翻出当年借款记录 微信聊天、转账备注、录音都算数 第二步:计算两笔账 1. 借钱期间利息(需事先有约定) 2. 逾期后的利息(就算没约定也能要) 第三步:写起诉状时别含糊 在诉讼请求里清清楚楚写下: “判令被告支付自X年X月X日起至实际付清日止的利息 按年利率X%计算” 最后温馨提示 超过三年没催债可能丧失胜诉权 保存好每一次催款的记录 短信微信通话录音都算数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拍大腿: 早知道能计算利息,就不用白吃亏了! 对赖账的人咱们尽管挺直腰杆维权 法律给你留着这扇窗呢 下次遇到类似的纠纷 别忘记今天法小云告诉你的关键点 把应得的钱连本带利讨回来
债权债务82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