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财经专题
法驻云金融证券专题,涵盖投资合规、风险控制、金融纠纷、证券维权、投资合同等知识,为您提供金融证券领域的专业法律支持,保障您的投资权益。
20000+篇专题内容
金融财经知识
金融财经
公司股东挪用公款,公司财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公司股东挪用公款,公司财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很多打工人瑟瑟发抖的话题:要是公司股东偷偷挪用了公款,财务人员会不会跟着背锅? 比如你每天认真核对账目,突然听说老板把公司的钱转去买了游艇,这时候警察找上门来,你会不会也变成"戴银手镯"的嫌疑人?别慌,这就带你从法律角度拆解这个"职场惊悚片"。 法律知识小课堂。 先说结论:财务人员是否担责,关键看这三个"有没有"—— 一、有没有参与挪用行为(比如帮忙做假账) 二、有没有提前发现却隐瞒不报 三、有没有正常履行工作职责 根据《刑法》第272条,挪用资金罪处罚的是"利用职务便利"挪钱的人。财务人员如果只是按流程执行付款,没有故意配合股东,通常不会被追责。 不过《会计法》第27条也规定,会计人员发现账目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如果财务明知转账有问题还配合操作,就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现实案例启示录。 案例1:某建材公司会计小王,按股东要求将500万转入私人账户。虽然她怀疑有问题,但想着"老板让转的就照办",结果被认定构成挪用资金罪共犯,判了1年有期徒刑。 案例2:某餐饮公司出纳小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流程完成转账。事后发现股东挪用立即报警,法院认定其履行了正常职责,不需要承担责任。 职场自救指南。 如果你是不知情的财务人员: 1. 保留所有工作记录(审批单、聊天记录、邮件) 2. 发现异常立即向公司监事会/上级主管书面报告 3. 必要时直接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 如果你是发现问题的财务人员: 1. 停止办理可疑转账并留存证据 2. 通过书面形式(建议用EMS寄送)向公司提出异议 3. 向当地经侦大队提交举报材料时,记得要回执 关键证据清单。 √ 带有审批签字的原始单据 √ 银行流水回执单 √ 工作群聊天记录截图 √ 会议纪要等书面文件 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做"职场鸵鸟",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才是正解。每个案件细节不同,专业法律意见能帮你避开90%的坑。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股东挪用公款,公司财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在线律师会为你提供专业指导。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律师,帮你梳理证据链,制定应对方案,守护你的职场安全。 法小云提醒:职场风雨多,法律当雨伞~ 我们下期见!
金融财经 55人阅读
金融财经
公司破产时原始股东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公司破产时原始股东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很多老板关心的话题:如果公司破产了,当初一起创业的股东们会不会被追着还债?会不会连自己的房子、车子都保不住? 别急,听我慢慢说,其实答案没你想的那么可怕,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哦! 法律怎么说?。 咱们先搬出最核心的法律依据——《公司法》和《企业破产法》。 根据《公司法》第3条,公司是独立法人,股东只用“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负责。简单说,就是公司欠债还不上,股东一般不用拿自己的钱填窟窿。 但!法律也留了几个“例外条款”——如果股东有下面这些行为,可能就要“自掏腰包”了: 1. 没实缴出资?赶紧补!。 《公司法》第30条说,股东如果承诺了出资但没缴够,破产时管理人有权要求你补齐。 *举个栗子*:张三的公司注册资本100万,他认缴了60万但实际只交了30万。公司破产后,张三得把剩下的30万补上,用来还债。 2. 偷偷抽逃资金?后果很严重!。 《公司法》第35条明确禁止股东抽逃出资。如果被发现,轻则补缴资金,重则承担赔偿责任。 *真实案例*:2021年某地法院判决,股东李四在公司破产前转移了50万资产,最终被判个人承担连带责任。 3. 公司和个人财产分不清?危险!。 《公司法》第20条提到,如果股东把公司当“自家钱包”,随意挪用资金导致公司和个人财产混同,可能被“刺破公司面纱”(也就是法人人格否认),股东得用个人财产还债。 4. 滥用控制权?责任跑不掉!。 《企业破产法》第35条规定,如果股东利用控制权损害公司利益(比如让公司给自己担保巨额债务),破产时债权人可以追究股东责任。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股东,公司面临破产风险,记住这4步: 第一步:检查自己是否“出资到位”。 翻出公司章程和银行流水,确认自己认缴的出资是否全额实缴。如果有缺口,赶紧补上或保存已出资的凭证。 第二步:规范财务,避免“公私不分”。 公司账户和个人银行卡严格分开,每一笔资金往来都要有合同、发票等书面记录。 第三步:谨慎对待“控制权”。 别为了省税或图方便,让公司给自己或亲戚乱担保、乱签合同。重大决策记得留会议记录。 第四步:主动联系管理人。 如果公司已经进入破产程序,主动配合管理人调查,提交出资证明等材料,能降低被追责的风险。 最后的话。 公司破产不一定是股东的“末日”,但法律的红线绝对不能踩。遇到复杂情况时,别自己硬扛,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破产时原始股东需要承担哪些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律师。 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推荐最合适的专业人士,一对一帮你梳理问题,保护你的合法权益。法律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找对方法就能轻松应对~
金融财经 186人阅读
金融财经
白条逾期户籍地是否会收到通知?
白条逾期户籍地是否会收到通知?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最近收到好多小伙伴的私信,都是问同一件事:“我白条逾期了,听说催收会联系户籍地,真的假的?” 别慌!今天咱们就聊透这个问题,顺便教大家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 一、为什么大家担心“户籍地被通知”?。 用白条消费本来挺方便的,但万一遇到手头紧张,逾期后最怕的就是家人知道。很多朋友担心催收方会把事情闹到户籍地,让父母亲戚跟着操心,甚至影响自己的面子。 这种担心很正常,但咱们得先搞明白——催收到底能不能这么做? 二、法律怎么说?重点看这两条!。 1️⃣ 《民法典》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667条,借钱的人(也就是你)有义务按时还钱,债权人(比如白条平台)有权要求你还款。但法律也明确要求,催收行为必须合法,不能侵犯你的隐私权、名誉权。 比如《民法典》第1034条就提到,个人信息包括住址、联系方式等受法律保护,未经同意不得随意泄露或滥用。 2️⃣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底线。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强调,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催收方如果为了联系你,把你的户籍地址告诉无关人员(比如邻居),这就可能违法! 三、真实案例:法院这么判过!。 案例1️⃣:2021年某地法院判决 小王因为网贷逾期,催收员多次打电话到小王户籍地的村委会,甚至在小王老家贴“催款告示”。法院认为,催收方泄露小王个人信息,造成名誉损害,最终判决赔偿小王精神损失费5000元。 案例2️⃣:2023年最新案例 小李的白条逾期后,催收方连续三天打电话给小李的姐姐,称要“通知全家人”。小李起诉后,法院认定催收方过度收集亲属信息,且骚扰行为超出合理范围,要求平台道歉并停止侵权。 四、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这么做!。 1️⃣ 主动协商才是上策。 逾期后别躲着!主动联系平台说明困难,申请分期或延期还款。很多平台有官方协商渠道,记得保留沟通记录(比如电话录音、聊天截图)。 2️⃣ 保留证据,及时投诉。 如果催收方频繁联系户籍地亲友,甚至威胁曝光信息: ✔️ 录音或截图保存证据 ✔️ 向平台官方客服投诉,要求停止不当催收 ✔️ 向监管部门举报(比如互联网金融协会) 3️⃣ 明确告诉催收员:这些事不能做!。 你可以直接说:“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我的户籍信息只能用于联系本人。如果再骚扰我的家人,我会依法维权。” 4️⃣ 必要时找专业律师。 如果对方已经严重泄露你的信息(比如公开贴告示、群发消息),可以直接报警或起诉,律师能帮你快速固定证据,争取赔偿。 五、法小云的小提醒。 白条逾期本身属于民事纠纷,不会直接导致“坐牢”或“上门抓人”(除非涉及诈骗等刑事犯罪)。但长期不处理可能影响征信,甚至被起诉。 所以呀,咱们既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也要积极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白条逾期户籍地是否会收到通知?”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立刻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情况精准匹配擅长债务纠纷的律师,一对一帮你梳理法律风险,制定解决方案~ 法律问题不可怕,找对方法就能化解!
金融财经 126人阅读
金融财经
公司私下签署的股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公司私下签署的股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很多创业小伙伴都会遇到的问题:几个股东私下签了一份协议,约好怎么分钱、怎么管理公司,但没走正规流程。这种“私密小约定”到底算不算数?万一哪天闹矛盾了,这协议能当“护身符”用吗? 先别急!法小云这就带大家抽丝剥茧~。 --- ### 一、股东协议到底有没有“法律保护罩”? 法律上确实允许股东之间“关起门来”签协议!但前提是——内容不能违法,程序不能踩坑。。 根据《公司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只要协议满足以下条件,法院一般会认可它的效力: 1. 签字的人都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比如不是未成年人或被胁迫签字的); 2. 协议内容是大家的真实意思。(没有欺诈、威胁等情况); 3. 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比如不能约定“偷税漏税”)。 举个真实案例: 某科技公司的三名股东私下签协议,约定“持股10%的小股东拥有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后来公司增资时大股东擅自作主,小股东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协议是股东真实意思,且不违反《公司法》。,最终判决小股东胜诉。 --- ### 二、注意!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雷区1:协议内容和公司章程“打架”。 比如公司章程规定“按持股比例分红”,但私下协议却约定“某股东多分20%”。这种情况需要所有股东签字确认修改公司章程,否则可能被认定无效。 雷区2:侵犯其他股东或债权人利益。 某案件中,股东私下约定“公司亏损时由某股东独自承担债务”,结果损害了债权人利益。法院直接判定协议条款无效。,债权人仍可向全体股东追债。 雷区3:协议藏着违法操作。 比如约定“虚开发票”“做假账”等,这类协议从一开始就不受法律保护,甚至可能被追责。 --- ### 三、签协议前必做的3件事 第一步:对照公司章程。 翻出公司章程,看协议内容是否需要同步修改章程条款。如果需要,务必通过股东会决议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第二步:拉上所有相关人签字。 比如协议约定了股权转让限制,但签字时漏了某个股东,事后对方不认账,协议可能“局部失效”。 第三步:公证或律师审核。 涉及重大利益(比如对赌条款、公司控制权)的协议,最好找专业人士把关。有些法院会更倾向采信经过公证的协议。 --- ### 四、万一协议出问题,怎么补救? 如果已经签了协议又产生纠纷,法小云教你三步走: 1. 收集证据。:保留协议原件、沟通记录、转账凭证等; 2. 协商谈判。:先尝试和其他股东协商修改协议或补充书面确认; 3. 法律途径。: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协议效力或追究违约责任。 ---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私下签署的股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帮助您解决法律问题~ 法小云陪你轻松学法,我们下期见!
金融财经 41人阅读
金融财经
二手房交易个税和契税是由买方还是卖方承担?
二手房交易个税和契税是由买方还是卖方承担?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买二手房的时候,个税和契税到底该谁掏腰包? 是不是总听中介说“税费都是买家出”,但又觉得不对劲?别急,今天咱们一起把这事儿掰扯清楚! 一、先看法律规定:白纸黑字怎么说?。 1. 契税。(买房时交的税) 根据《契税法》第六条规定,契税由“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单位或个人”缴纳。说人话就是:谁买房,谁交契税。 2. 个税。(卖方卖房赚了钱要交的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写得很明白,卖房赚了差价(专业说法叫“财产转让所得”)要交20%的税。简单理解就是:谁卖房赚了钱,谁交个税。 二、现实中的“套路”:为什么总让买家买单?。 虽然法律有规定,但现实中很多卖家会直接在合同里写“所有税费由买方承担”。这是因为二手房市场常常是“卖方市场”,买家为了抢到房子,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 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有个案子,卖家在合同里写“税费全由买家承担”,结果买家事后发现要多交8万元个税,闹到法院。法院最终判决:卖家必须自己交个税,因为法律明确规定了纳税义务人,合同里转嫁税费的条款无效! 三、普通人该怎么办?3招教你避坑!。 1. 签合同前先问清税费明细。 别光听中介说“税费没多少”,一定要让卖家提供房产证、购房发票,算清楚房子是否“满五唯一”(满五年且是卖家唯一住房可免个税)。 2. 白纸黑字写明白。 如果卖家坚持让买家承担税费,一定要在合同补充协议里写明:“买方代卖方缴纳个税XX元,该金额从房款中扣除”。(这样相当于卖家自己出钱) 3. 留个心眼查政策。 各地政策可能有细微差别,比如有些城市规定中介必须明确告知税费承担方。签约前可以拨打12366税务热线,或者去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咨询。 四、法小云的小提醒。 税费问题看起来是“小事”,但随便签字可能让你多花好几万!记住两个原则: - 契税买家交是法律规定 - 个税卖家交是法定义务 如果对方非要你承担,要么砍房价,要么果断换房源! 以上就是关于“二手房交易个税和契税是由买方还是卖方承担?”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在线等您提问。平台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专业律师,手把手帮您理清法律难题,保护您的钱包和权益! (悄悄说:咨询前准备好购房合同、房产证照片,沟通效率更高哦~)
金融财经 41人阅读
金融财经
个人购房贷款与夫妻联名购房贷款有哪些差异?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买房这件大事儿里,很多人都会纠结的问题:自己单独贷款买房,还是和对象一起联名贷款?这两种方式到底有啥不同?会不会影响房子归属?别急,咱们掰开揉碎慢慢说! --- ### 一、先看生活场景 小美和男友准备结婚,两人看中一套房。小美想用自己名字贷款,男友出装修钱;男友却担心万一感情生变,自己出了钱却没保障…… 这种"算不清的账"在生活中太常见啦!选择哪种贷款方式,直接关系到财产归属和风险承担哦! --- ### 二、法律知识小课堂 #### 1. 产权归属大不同 个人贷款。:房产证只写借款人名字,根据《民法典》第209条,房子归登记人所有。 联名贷款。:房产证写夫妻双方名字,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举个栗子: 2021年北京某案例中,丈夫婚前用个人贷款买房,婚后共同还贷。离婚时法院判决房子归男方,但需补偿女方共同还贷部分及增值收益。 #### 2. 还贷责任有区别 个人贷款。:银行只追索借款人,但婚后用共同收入还贷的,配偶可能被要求协助还款(依据《民法典》第1064条)。 联名贷款。:夫妻都是债务人,银行可向任意一方追讨全部贷款(《贷款通则》第19条)。 真实案例: 杭州一对夫妻联名贷款后离婚,男方停止还贷,银行直接冻结了女方的工资账户,女方不得不先垫付全部月供。 #### 3. 贷款审批要留心 个人贷款。:只看主贷人收入流水,适合收入高的一方单独申请。 联名贷款。:两人收入可叠加,但征信记录会互相影响,一方征信不良可能导致利率上浮。 --- ### 三、手把手教你选方案 #### 第一步:评估关系稳定性 - 刚结婚建议优先考虑联名,避免后续财产纠纷 - 再婚家庭可签订《财产约定协议》(《民法典》第1065条)明确份额 #### 第二步:算清经济账 - 月供超过个人收入50%,建议联名贷款降低风险 - 保存好首付款转账记录、装修支出票据等凭证 #### 第三步:做好风险预案 - 联名购房建议在房本注明"按份共有"(如男方70%、女方30%) - 提前约定分手/离婚时的折价补偿方式 --- ### 四、法小云暖心提醒 遇到这些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1. 婚前买房但对方参与还贷 2. 父母出资帮忙首付 3. 房产证想加名减名 --- 以上就是关于【个人购房贷款与夫妻联名购房贷款有哪些差异?】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为买房贷款的选择头疼,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擅长婚姻财产问题的律师,手把手帮您理清法律风险,守护好您的"家"!
金融财经 60人阅读
金融财经
营业执照吊销后股东需承担哪些责任与影响?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吓人但特别重要的话题——要是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了,股东们得承担啥责任?会不会被追债?会不会影响征信?别着急,咱们边喝茶边慢慢唠。 先来听个小故事 隔壁老王开了家食品公司,因为用了过期原料被吊销执照。他想着"反正公司都没了",直接把仓库里的设备搬回家。结果半年后,供货商突然起诉老王,要求他个人偿还20万货款。老王懵了:"公司都被吊销了,凭啥找我啊?" 营业执照吊销≠公司消失 根据《公司法》规定,吊销执照只是"剥夺经营资格",公司还得继续处理"身后事"。就像人被取消行医资格,但之前开的药方出了问题照样要负责。 股东要背的"三座大山" 1. 限期清算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183条,执照吊销15天内必须成立清算组。要是拖着不办,可能面临1-10万元罚款(《公司法》第205条)。 真实案例:2019年杭州某商贸公司被吊销后,股东张某以为万事大吉。结果2年后,法院判决张某个人赔偿60万债务,就因为他没及时清算。 2. 财产保全责任 清算期间不能转移资产,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恶意逃债"。有个经典案例:股东李某在公司被吊销后,把公司账户的80万转到自己卡里,最后被法院判决个人偿还全部债务。 3. 债务清偿责任 如果清算时发现公司资不抵债,要申请破产。但要是股东有这些情况,可能得自掏腰包: - 出资没到位(比如认缴100万实缴50万) - 滥用股东地位(把公司当提款机) - 恶意注销逃避债务 三步自救指南 第一步:立即停止经营 马上停止签合同、开发票等经营活动,继续经营可能构成非法经营。 第二步:成立清算组 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10天内发布清算公告,同时书面通知已知债权人。 第三步:备齐三件套 1. 公司账本(至少保存10年) 2. 财产清单(小到一支笔都要登记) 3. 债权债务明细表(建议找会计事务所协助) 温馨提醒 遇到供应商催债别躲着走,主动沟通能避免很多麻烦。去年有家企业主动联系债权人达成分期还款协议,最后免除了股东个人责任。 常见误区辟谣 × 执照吊销满3年自动注销 真相:不主动清算会被列入严重违法名单,股东3年内不能再开公司 × 小股东不用负责 真相:哪怕只占股1%,也要参与清算工作 × 清算完就不用管了 真相:清算报告要保存好,5年内都可能被复查 要是您也遇到营业执照被吊销的难题,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帮您制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手把手教您准备材料,让您明明白白应对法律风险。 记住啦,公司可以倒下,但咱们处理问题的态度要稳稳当当!咱们下期见~
金融财经 65人阅读
金融财经
公司注销后是否还需要承担未完成的法律责任?
公司注销后是否还需要承担未完成的法律责任? 法小云和你聊聊那些"甩不掉的责任" 开头:你可能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惑。 "公司都注销了,怎么还能被追责?" 前几天有位朋友急匆匆来找我,说他两年前注销的公司突然收到了法院传票,理由是拖欠供应商货款。他满头问号:"公司都‘没了’,怎么还能被责任追上门?" 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掰开揉碎聊一聊:公司注销,真的能一了百了吗? --- 法律小课堂:注销≠责任清零。 根据《公司法》和《民法典》,公司虽然是独立承担责任的"法人",但注销时如果存在未结清的债务或法律责任,相关责任人可能仍需"背锅"。 重点法条解读:。 1. 《公司法》第186条。 公司注销前必须完成清算,包括通知债权人、处理债务等。如果股东或负责人未按规定清算就注销公司,债权人可以要求他们承担赔偿责任。 2. 《民法典》第60条。 法人解散后,其未处理的法律后果由清算义务人(通常指股东、董事等)承担。 --- 真实案例:注销不是后悔药。 案例1:。 某市一家餐饮公司注销后,原股东王某被起诉。法院查明王某在注销时未通知已知的装修公司讨要尾款,最终判决王某个人支付10万元欠款。 案例2:。 李某将负债的公司资产转移后注销,被法院认定"恶意逃避债务",不仅需偿还债务,还被列入失信名单。 --- 遇到问题怎么办?三步自保指南。 第一步:注销前做好"大扫除"。 - 所有债务必须书面通知债权人(短信/微信不算!) - 保存好清算报告、公告凭证等材料至少5年 第二步:发现漏网之鱼别慌。 - 立即收集当时的注销材料(特别是清算文件) - 主动联系债权人协商分期偿还方案 第三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 联系律师查看公司注销程序是否合法 - 通过诉讼时效等法律规则维护权益(比如超过3年未主张的债务可能失效) --- 法小云特别提醒:。 公司注销就像办"退学手续",没交完的作业、没还的文具,老师(法律)还是会找到你的~ ---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注销后是否还需要承担未完成的法律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即可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持证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教你化解难题,安心解决问题! (文章完)
金融财经 95人阅读
金融财经
民间借贷纠纷应该在哪里起诉:原告地还是被告地?
民间借贷纠纷应该在哪里起诉:原告地还是被告地?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要和大家聊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朋友借钱不还,你是要跑去对方老家打官司,还是在家门口就能起诉?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让人纠结,不过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先讲个真实故事:去年有个粉丝小张借给大学同学5万块,后来同学玩失踪。小张住在杭州,对方户籍在成都,但实际在上海工作。他纠结了三个月到底该去哪起诉,最后发现根本不用跨省奔波。想知道为什么吗?接着往下看! 法律知识小课堂。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条,民间借贷纠纷起诉地通常有3种选择: 1. 被告住所地(户籍地) 2. 被告经常居住地(连续住满1年以上的地方) 3. 合同履行地(重点来啦!) 这里有个关键条款:《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8条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就是合同履行地。简单说,如果你是出借人,你所在地法院就能管! 真实案例看门道。 案例一:2021年深圳中院审理的案件 张三(深圳)借给李四(北京)20万,约定在北京还钱。李四失联后,张三直接在深圳起诉。法院认为张三作为接收还款方,深圳法院有权管辖,最终支持了张三诉求。 案例二:2022年成都武侯区法院案件 王五(成都)借给赵六(重庆)8万,没有约定还款地。王五选择在重庆起诉,法院依据被告住所地原则受理,顺利追回欠款。 遇到问题怎么办?。 三步走搞定起诉地选择: 1. 先看借条/聊天记录:有没有写明"发生纠纷在XX法院起诉"?有约定从约定 2. 没约定优先选被告住所地或常住地(要准备居住证明) 3. 想在自己家门口起诉?要证明这两点: - 你是出借人(借条+转账记录) - 对方确实没还钱(催款记录) 小贴士:现在很多法院开通了网上立案,不用亲自跑腿。比如在杭州的小张,通过浙江法院网提交材料,3天就完成了立案手续。 必备材料清单。 - 双方身份证复印件 - 借条/微信聊天记录 - 转账凭证(银行流水或电子凭证) - 催款记录(通话录音、短信等) - 被告居住证明(可选) 最后提醒大家,法律规定的1年、3年诉讼时效千万别忘记!发现对方不还钱要及时行动,别让权利"过了保质期"。 以上就是关于"民间借贷纠纷应该在哪里起诉:原告地还是被告地?"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为类似问题发愁,先深呼吸放轻松,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待命,3分钟极速响应。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手把手教您准备材料、计算利息,让维权路上少走弯路。法律问题不可怕,找对方法最关键!
金融财经 142人阅读
金融财经
个体营业执照名称能否使用已注册的商标?
开奶茶店想蹭大品牌的名字? 小心赔钱又关店!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懂点法律的朋友法小云。最近有位准备创业的小姐姐问我:"我注册了个奶茶商标,能不能直接用这个商标名办个体户执照呀?"这个问题就像问"自己种的菜能不能直接上饭店卖",答案可没那么简单哦! 名字和商标是两套系统 咱们先记住两个重要概念: 名字是营业执照上的"身份证" 商标是商品服务的"防伪码"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八条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九条,商标和企业名称虽然都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但就像身份证和护照,分属不同管理体系。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某蛋糕店用了"喜茶"作为店名,虽然店主自己注册了营业执照,但因为和知名商标冲突,最后被法院判决赔偿8万元,还被迫改名。 三步自查法 如果你也想用商标当店名,试试这个"安全三步走": 第一步:掏出手机登录商标局官网(sbj.cnipa.gov.cn),查查这个商标的"主人"是不是自己 第二步:如果是别人的商标,赶紧联系持有人要授权书(记得白纸黑字写清楚) 第三步:带着商标注册证或授权书去当地市场监管局办理执照 避坑小贴士 就算拿到营业执照也要注意: 在招牌上标注"个体户"字样,比如"XX商标奶茶店" 不要直接复制商标的图形设计 不同地区开店要重新核查商标使用范围 万一被起诉怎么办? 先别慌!这样做能减少损失: 立即下架侵权招牌 主动联系商标持有人协商 保存好店铺经营流水等证据 登录裁判文书网(wenshu.court.gov.cn)查找类似案例参考 法小云提醒: 去年全国有超过2000起这类商标侵权案件,平均赔偿金额3.8万元。与其事后补救,不如开店前花半天时间做好核查哦! 以上就是关于"个体营业执照名称能否使用已注册的商标?"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开店取名发愁,或者遇到了商标纠纷,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解决方案,让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
金融财经 81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金融财经
金融财经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金融证券专题,涵盖投资合规、风险控制、金融纠纷、证券维权、投资合同等知识,为您提供金融证券领域的专业法律支持,保障您的投资权益。
金融财经知识
公司股东挪用公款,公司财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公司股东挪用公款,公司财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公司股东挪用公款,公司财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很多打工人瑟瑟发抖的话题:要是公司股东偷偷挪用了公款,财务人员会不会跟着背锅? 比如你每天认真核对账目,突然听说老板把公司的钱转去买了游艇,这时候警察找上门来,你会不会也变成"戴银手镯"的嫌疑人?别慌,这就带你从法律角度拆解这个"职场惊悚片"。 法律知识小课堂。 先说结论:财务人员是否担责,关键看这三个"有没有"—— 一、有没有参与挪用行为(比如帮忙做假账) 二、有没有提前发现却隐瞒不报 三、有没有正常履行工作职责 根据《刑法》第272条,挪用资金罪处罚的是"利用职务便利"挪钱的人。财务人员如果只是按流程执行付款,没有故意配合股东,通常不会被追责。 不过《会计法》第27条也规定,会计人员发现账目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如果财务明知转账有问题还配合操作,就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现实案例启示录。 案例1:某建材公司会计小王,按股东要求将500万转入私人账户。虽然她怀疑有问题,但想着"老板让转的就照办",结果被认定构成挪用资金罪共犯,判了1年有期徒刑。 案例2:某餐饮公司出纳小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流程完成转账。事后发现股东挪用立即报警,法院认定其履行了正常职责,不需要承担责任。 职场自救指南。 如果你是不知情的财务人员: 1. 保留所有工作记录(审批单、聊天记录、邮件) 2. 发现异常立即向公司监事会/上级主管书面报告 3. 必要时直接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 如果你是发现问题的财务人员: 1. 停止办理可疑转账并留存证据 2. 通过书面形式(建议用EMS寄送)向公司提出异议 3. 向当地经侦大队提交举报材料时,记得要回执 关键证据清单。 √ 带有审批签字的原始单据 √ 银行流水回执单 √ 工作群聊天记录截图 √ 会议纪要等书面文件 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做"职场鸵鸟",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才是正解。每个案件细节不同,专业法律意见能帮你避开90%的坑。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股东挪用公款,公司财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在线律师会为你提供专业指导。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律师,帮你梳理证据链,制定应对方案,守护你的职场安全。 法小云提醒:职场风雨多,法律当雨伞~ 我们下期见!
金融财经55人阅读
公司破产时原始股东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公司破产时原始股东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公司破产时原始股东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很多老板关心的话题:如果公司破产了,当初一起创业的股东们会不会被追着还债?会不会连自己的房子、车子都保不住? 别急,听我慢慢说,其实答案没你想的那么可怕,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哦! 法律怎么说?。 咱们先搬出最核心的法律依据——《公司法》和《企业破产法》。 根据《公司法》第3条,公司是独立法人,股东只用“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负责。简单说,就是公司欠债还不上,股东一般不用拿自己的钱填窟窿。 但!法律也留了几个“例外条款”——如果股东有下面这些行为,可能就要“自掏腰包”了: 1. 没实缴出资?赶紧补!。 《公司法》第30条说,股东如果承诺了出资但没缴够,破产时管理人有权要求你补齐。 *举个栗子*:张三的公司注册资本100万,他认缴了60万但实际只交了30万。公司破产后,张三得把剩下的30万补上,用来还债。 2. 偷偷抽逃资金?后果很严重!。 《公司法》第35条明确禁止股东抽逃出资。如果被发现,轻则补缴资金,重则承担赔偿责任。 *真实案例*:2021年某地法院判决,股东李四在公司破产前转移了50万资产,最终被判个人承担连带责任。 3. 公司和个人财产分不清?危险!。 《公司法》第20条提到,如果股东把公司当“自家钱包”,随意挪用资金导致公司和个人财产混同,可能被“刺破公司面纱”(也就是法人人格否认),股东得用个人财产还债。 4. 滥用控制权?责任跑不掉!。 《企业破产法》第35条规定,如果股东利用控制权损害公司利益(比如让公司给自己担保巨额债务),破产时债权人可以追究股东责任。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股东,公司面临破产风险,记住这4步: 第一步:检查自己是否“出资到位”。 翻出公司章程和银行流水,确认自己认缴的出资是否全额实缴。如果有缺口,赶紧补上或保存已出资的凭证。 第二步:规范财务,避免“公私不分”。 公司账户和个人银行卡严格分开,每一笔资金往来都要有合同、发票等书面记录。 第三步:谨慎对待“控制权”。 别为了省税或图方便,让公司给自己或亲戚乱担保、乱签合同。重大决策记得留会议记录。 第四步:主动联系管理人。 如果公司已经进入破产程序,主动配合管理人调查,提交出资证明等材料,能降低被追责的风险。 最后的话。 公司破产不一定是股东的“末日”,但法律的红线绝对不能踩。遇到复杂情况时,别自己硬扛,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破产时原始股东需要承担哪些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律师。 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推荐最合适的专业人士,一对一帮你梳理问题,保护你的合法权益。法律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找对方法就能轻松应对~
金融财经186人阅读
白条逾期户籍地是否会收到通知?
白条逾期户籍地是否会收到通知?
白条逾期户籍地是否会收到通知?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最近收到好多小伙伴的私信,都是问同一件事:“我白条逾期了,听说催收会联系户籍地,真的假的?” 别慌!今天咱们就聊透这个问题,顺便教大家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 一、为什么大家担心“户籍地被通知”?。 用白条消费本来挺方便的,但万一遇到手头紧张,逾期后最怕的就是家人知道。很多朋友担心催收方会把事情闹到户籍地,让父母亲戚跟着操心,甚至影响自己的面子。 这种担心很正常,但咱们得先搞明白——催收到底能不能这么做? 二、法律怎么说?重点看这两条!。 1️⃣ 《民法典》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667条,借钱的人(也就是你)有义务按时还钱,债权人(比如白条平台)有权要求你还款。但法律也明确要求,催收行为必须合法,不能侵犯你的隐私权、名誉权。 比如《民法典》第1034条就提到,个人信息包括住址、联系方式等受法律保护,未经同意不得随意泄露或滥用。 2️⃣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底线。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强调,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催收方如果为了联系你,把你的户籍地址告诉无关人员(比如邻居),这就可能违法! 三、真实案例:法院这么判过!。 案例1️⃣:2021年某地法院判决 小王因为网贷逾期,催收员多次打电话到小王户籍地的村委会,甚至在小王老家贴“催款告示”。法院认为,催收方泄露小王个人信息,造成名誉损害,最终判决赔偿小王精神损失费5000元。 案例2️⃣:2023年最新案例 小李的白条逾期后,催收方连续三天打电话给小李的姐姐,称要“通知全家人”。小李起诉后,法院认定催收方过度收集亲属信息,且骚扰行为超出合理范围,要求平台道歉并停止侵权。 四、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这么做!。 1️⃣ 主动协商才是上策。 逾期后别躲着!主动联系平台说明困难,申请分期或延期还款。很多平台有官方协商渠道,记得保留沟通记录(比如电话录音、聊天截图)。 2️⃣ 保留证据,及时投诉。 如果催收方频繁联系户籍地亲友,甚至威胁曝光信息: ✔️ 录音或截图保存证据 ✔️ 向平台官方客服投诉,要求停止不当催收 ✔️ 向监管部门举报(比如互联网金融协会) 3️⃣ 明确告诉催收员:这些事不能做!。 你可以直接说:“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我的户籍信息只能用于联系本人。如果再骚扰我的家人,我会依法维权。” 4️⃣ 必要时找专业律师。 如果对方已经严重泄露你的信息(比如公开贴告示、群发消息),可以直接报警或起诉,律师能帮你快速固定证据,争取赔偿。 五、法小云的小提醒。 白条逾期本身属于民事纠纷,不会直接导致“坐牢”或“上门抓人”(除非涉及诈骗等刑事犯罪)。但长期不处理可能影响征信,甚至被起诉。 所以呀,咱们既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也要积极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白条逾期户籍地是否会收到通知?”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立刻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情况精准匹配擅长债务纠纷的律师,一对一帮你梳理法律风险,制定解决方案~ 法律问题不可怕,找对方法就能化解!
金融财经126人阅读
公司私下签署的股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公司私下签署的股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公司私下签署的股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很多创业小伙伴都会遇到的问题:几个股东私下签了一份协议,约好怎么分钱、怎么管理公司,但没走正规流程。这种“私密小约定”到底算不算数?万一哪天闹矛盾了,这协议能当“护身符”用吗? 先别急!法小云这就带大家抽丝剥茧~。 --- ### 一、股东协议到底有没有“法律保护罩”? 法律上确实允许股东之间“关起门来”签协议!但前提是——内容不能违法,程序不能踩坑。。 根据《公司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只要协议满足以下条件,法院一般会认可它的效力: 1. 签字的人都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比如不是未成年人或被胁迫签字的); 2. 协议内容是大家的真实意思。(没有欺诈、威胁等情况); 3. 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比如不能约定“偷税漏税”)。 举个真实案例: 某科技公司的三名股东私下签协议,约定“持股10%的小股东拥有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后来公司增资时大股东擅自作主,小股东起诉到法院。法院认为协议是股东真实意思,且不违反《公司法》。,最终判决小股东胜诉。 --- ### 二、注意!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雷区1:协议内容和公司章程“打架”。 比如公司章程规定“按持股比例分红”,但私下协议却约定“某股东多分20%”。这种情况需要所有股东签字确认修改公司章程,否则可能被认定无效。 雷区2:侵犯其他股东或债权人利益。 某案件中,股东私下约定“公司亏损时由某股东独自承担债务”,结果损害了债权人利益。法院直接判定协议条款无效。,债权人仍可向全体股东追债。 雷区3:协议藏着违法操作。 比如约定“虚开发票”“做假账”等,这类协议从一开始就不受法律保护,甚至可能被追责。 --- ### 三、签协议前必做的3件事 第一步:对照公司章程。 翻出公司章程,看协议内容是否需要同步修改章程条款。如果需要,务必通过股东会决议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第二步:拉上所有相关人签字。 比如协议约定了股权转让限制,但签字时漏了某个股东,事后对方不认账,协议可能“局部失效”。 第三步:公证或律师审核。 涉及重大利益(比如对赌条款、公司控制权)的协议,最好找专业人士把关。有些法院会更倾向采信经过公证的协议。 --- ### 四、万一协议出问题,怎么补救? 如果已经签了协议又产生纠纷,法小云教你三步走: 1. 收集证据。:保留协议原件、沟通记录、转账凭证等; 2. 协商谈判。:先尝试和其他股东协商修改协议或补充书面确认; 3. 法律途径。: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协议效力或追究违约责任。 ---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私下签署的股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帮助您解决法律问题~ 法小云陪你轻松学法,我们下期见!
金融财经41人阅读
二手房交易个税和契税是由买方还是卖方承担?
二手房交易个税和契税是由买方还是卖方承担?
二手房交易个税和契税是由买方还是卖方承担?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买二手房的时候,个税和契税到底该谁掏腰包? 是不是总听中介说“税费都是买家出”,但又觉得不对劲?别急,今天咱们一起把这事儿掰扯清楚! 一、先看法律规定:白纸黑字怎么说?。 1. 契税。(买房时交的税) 根据《契税法》第六条规定,契税由“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单位或个人”缴纳。说人话就是:谁买房,谁交契税。 2. 个税。(卖方卖房赚了钱要交的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写得很明白,卖房赚了差价(专业说法叫“财产转让所得”)要交20%的税。简单理解就是:谁卖房赚了钱,谁交个税。 二、现实中的“套路”:为什么总让买家买单?。 虽然法律有规定,但现实中很多卖家会直接在合同里写“所有税费由买方承担”。这是因为二手房市场常常是“卖方市场”,买家为了抢到房子,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 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有个案子,卖家在合同里写“税费全由买家承担”,结果买家事后发现要多交8万元个税,闹到法院。法院最终判决:卖家必须自己交个税,因为法律明确规定了纳税义务人,合同里转嫁税费的条款无效! 三、普通人该怎么办?3招教你避坑!。 1. 签合同前先问清税费明细。 别光听中介说“税费没多少”,一定要让卖家提供房产证、购房发票,算清楚房子是否“满五唯一”(满五年且是卖家唯一住房可免个税)。 2. 白纸黑字写明白。 如果卖家坚持让买家承担税费,一定要在合同补充协议里写明:“买方代卖方缴纳个税XX元,该金额从房款中扣除”。(这样相当于卖家自己出钱) 3. 留个心眼查政策。 各地政策可能有细微差别,比如有些城市规定中介必须明确告知税费承担方。签约前可以拨打12366税务热线,或者去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咨询。 四、法小云的小提醒。 税费问题看起来是“小事”,但随便签字可能让你多花好几万!记住两个原则: - 契税买家交是法律规定 - 个税卖家交是法定义务 如果对方非要你承担,要么砍房价,要么果断换房源! 以上就是关于“二手房交易个税和契税是由买方还是卖方承担?”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律师在线等您提问。平台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专业律师,手把手帮您理清法律难题,保护您的钱包和权益! (悄悄说:咨询前准备好购房合同、房产证照片,沟通效率更高哦~)
金融财经41人阅读
个人购房贷款与夫妻联名购房贷款有哪些差异?
个人购房贷款与夫妻联名购房贷款有哪些差异?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买房这件大事儿里,很多人都会纠结的问题:自己单独贷款买房,还是和对象一起联名贷款?这两种方式到底有啥不同?会不会影响房子归属?别急,咱们掰开揉碎慢慢说! --- ### 一、先看生活场景 小美和男友准备结婚,两人看中一套房。小美想用自己名字贷款,男友出装修钱;男友却担心万一感情生变,自己出了钱却没保障…… 这种"算不清的账"在生活中太常见啦!选择哪种贷款方式,直接关系到财产归属和风险承担哦! --- ### 二、法律知识小课堂 #### 1. 产权归属大不同 个人贷款。:房产证只写借款人名字,根据《民法典》第209条,房子归登记人所有。 联名贷款。:房产证写夫妻双方名字,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举个栗子: 2021年北京某案例中,丈夫婚前用个人贷款买房,婚后共同还贷。离婚时法院判决房子归男方,但需补偿女方共同还贷部分及增值收益。 #### 2. 还贷责任有区别 个人贷款。:银行只追索借款人,但婚后用共同收入还贷的,配偶可能被要求协助还款(依据《民法典》第1064条)。 联名贷款。:夫妻都是债务人,银行可向任意一方追讨全部贷款(《贷款通则》第19条)。 真实案例: 杭州一对夫妻联名贷款后离婚,男方停止还贷,银行直接冻结了女方的工资账户,女方不得不先垫付全部月供。 #### 3. 贷款审批要留心 个人贷款。:只看主贷人收入流水,适合收入高的一方单独申请。 联名贷款。:两人收入可叠加,但征信记录会互相影响,一方征信不良可能导致利率上浮。 --- ### 三、手把手教你选方案 #### 第一步:评估关系稳定性 - 刚结婚建议优先考虑联名,避免后续财产纠纷 - 再婚家庭可签订《财产约定协议》(《民法典》第1065条)明确份额 #### 第二步:算清经济账 - 月供超过个人收入50%,建议联名贷款降低风险 - 保存好首付款转账记录、装修支出票据等凭证 #### 第三步:做好风险预案 - 联名购房建议在房本注明"按份共有"(如男方70%、女方30%) - 提前约定分手/离婚时的折价补偿方式 --- ### 四、法小云暖心提醒 遇到这些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1. 婚前买房但对方参与还贷 2. 父母出资帮忙首付 3. 房产证想加名减名 --- 以上就是关于【个人购房贷款与夫妻联名购房贷款有哪些差异?】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为买房贷款的选择头疼,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擅长婚姻财产问题的律师,手把手帮您理清法律风险,守护好您的"家"!
金融财经60人阅读
营业执照吊销后股东需承担哪些责任与影响?
营业执照吊销后股东需承担哪些责任与影响?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吓人但特别重要的话题——要是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了,股东们得承担啥责任?会不会被追债?会不会影响征信?别着急,咱们边喝茶边慢慢唠。 先来听个小故事 隔壁老王开了家食品公司,因为用了过期原料被吊销执照。他想着"反正公司都没了",直接把仓库里的设备搬回家。结果半年后,供货商突然起诉老王,要求他个人偿还20万货款。老王懵了:"公司都被吊销了,凭啥找我啊?" 营业执照吊销≠公司消失 根据《公司法》规定,吊销执照只是"剥夺经营资格",公司还得继续处理"身后事"。就像人被取消行医资格,但之前开的药方出了问题照样要负责。 股东要背的"三座大山" 1. 限期清算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183条,执照吊销15天内必须成立清算组。要是拖着不办,可能面临1-10万元罚款(《公司法》第205条)。 真实案例:2019年杭州某商贸公司被吊销后,股东张某以为万事大吉。结果2年后,法院判决张某个人赔偿60万债务,就因为他没及时清算。 2. 财产保全责任 清算期间不能转移资产,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恶意逃债"。有个经典案例:股东李某在公司被吊销后,把公司账户的80万转到自己卡里,最后被法院判决个人偿还全部债务。 3. 债务清偿责任 如果清算时发现公司资不抵债,要申请破产。但要是股东有这些情况,可能得自掏腰包: - 出资没到位(比如认缴100万实缴50万) - 滥用股东地位(把公司当提款机) - 恶意注销逃避债务 三步自救指南 第一步:立即停止经营 马上停止签合同、开发票等经营活动,继续经营可能构成非法经营。 第二步:成立清算组 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10天内发布清算公告,同时书面通知已知债权人。 第三步:备齐三件套 1. 公司账本(至少保存10年) 2. 财产清单(小到一支笔都要登记) 3. 债权债务明细表(建议找会计事务所协助) 温馨提醒 遇到供应商催债别躲着走,主动沟通能避免很多麻烦。去年有家企业主动联系债权人达成分期还款协议,最后免除了股东个人责任。 常见误区辟谣 × 执照吊销满3年自动注销 真相:不主动清算会被列入严重违法名单,股东3年内不能再开公司 × 小股东不用负责 真相:哪怕只占股1%,也要参与清算工作 × 清算完就不用管了 真相:清算报告要保存好,5年内都可能被复查 要是您也遇到营业执照被吊销的难题,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帮您制定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手把手教您准备材料,让您明明白白应对法律风险。 记住啦,公司可以倒下,但咱们处理问题的态度要稳稳当当!咱们下期见~
金融财经65人阅读
公司注销后是否还需要承担未完成的法律责任?
公司注销后是否还需要承担未完成的法律责任?
公司注销后是否还需要承担未完成的法律责任? 法小云和你聊聊那些"甩不掉的责任" 开头:你可能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惑。 "公司都注销了,怎么还能被追责?" 前几天有位朋友急匆匆来找我,说他两年前注销的公司突然收到了法院传票,理由是拖欠供应商货款。他满头问号:"公司都‘没了’,怎么还能被责任追上门?" 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掰开揉碎聊一聊:公司注销,真的能一了百了吗? --- 法律小课堂:注销≠责任清零。 根据《公司法》和《民法典》,公司虽然是独立承担责任的"法人",但注销时如果存在未结清的债务或法律责任,相关责任人可能仍需"背锅"。 重点法条解读:。 1. 《公司法》第186条。 公司注销前必须完成清算,包括通知债权人、处理债务等。如果股东或负责人未按规定清算就注销公司,债权人可以要求他们承担赔偿责任。 2. 《民法典》第60条。 法人解散后,其未处理的法律后果由清算义务人(通常指股东、董事等)承担。 --- 真实案例:注销不是后悔药。 案例1:。 某市一家餐饮公司注销后,原股东王某被起诉。法院查明王某在注销时未通知已知的装修公司讨要尾款,最终判决王某个人支付10万元欠款。 案例2:。 李某将负债的公司资产转移后注销,被法院认定"恶意逃避债务",不仅需偿还债务,还被列入失信名单。 --- 遇到问题怎么办?三步自保指南。 第一步:注销前做好"大扫除"。 - 所有债务必须书面通知债权人(短信/微信不算!) - 保存好清算报告、公告凭证等材料至少5年 第二步:发现漏网之鱼别慌。 - 立即收集当时的注销材料(特别是清算文件) - 主动联系债权人协商分期偿还方案 第三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 联系律师查看公司注销程序是否合法 - 通过诉讼时效等法律规则维护权益(比如超过3年未主张的债务可能失效) --- 法小云特别提醒:。 公司注销就像办"退学手续",没交完的作业、没还的文具,老师(法律)还是会找到你的~ ---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注销后是否还需要承担未完成的法律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即可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持证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教你化解难题,安心解决问题! (文章完)
金融财经95人阅读
民间借贷纠纷应该在哪里起诉:原告地还是被告地?
民间借贷纠纷应该在哪里起诉:原告地还是被告地?
民间借贷纠纷应该在哪里起诉:原告地还是被告地?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要和大家聊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朋友借钱不还,你是要跑去对方老家打官司,还是在家门口就能起诉?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让人纠结,不过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先讲个真实故事:去年有个粉丝小张借给大学同学5万块,后来同学玩失踪。小张住在杭州,对方户籍在成都,但实际在上海工作。他纠结了三个月到底该去哪起诉,最后发现根本不用跨省奔波。想知道为什么吗?接着往下看! 法律知识小课堂。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条,民间借贷纠纷起诉地通常有3种选择: 1. 被告住所地(户籍地) 2. 被告经常居住地(连续住满1年以上的地方) 3. 合同履行地(重点来啦!) 这里有个关键条款:《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8条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就是合同履行地。简单说,如果你是出借人,你所在地法院就能管! 真实案例看门道。 案例一:2021年深圳中院审理的案件 张三(深圳)借给李四(北京)20万,约定在北京还钱。李四失联后,张三直接在深圳起诉。法院认为张三作为接收还款方,深圳法院有权管辖,最终支持了张三诉求。 案例二:2022年成都武侯区法院案件 王五(成都)借给赵六(重庆)8万,没有约定还款地。王五选择在重庆起诉,法院依据被告住所地原则受理,顺利追回欠款。 遇到问题怎么办?。 三步走搞定起诉地选择: 1. 先看借条/聊天记录:有没有写明"发生纠纷在XX法院起诉"?有约定从约定 2. 没约定优先选被告住所地或常住地(要准备居住证明) 3. 想在自己家门口起诉?要证明这两点: - 你是出借人(借条+转账记录) - 对方确实没还钱(催款记录) 小贴士:现在很多法院开通了网上立案,不用亲自跑腿。比如在杭州的小张,通过浙江法院网提交材料,3天就完成了立案手续。 必备材料清单。 - 双方身份证复印件 - 借条/微信聊天记录 - 转账凭证(银行流水或电子凭证) - 催款记录(通话录音、短信等) - 被告居住证明(可选) 最后提醒大家,法律规定的1年、3年诉讼时效千万别忘记!发现对方不还钱要及时行动,别让权利"过了保质期"。 以上就是关于"民间借贷纠纷应该在哪里起诉:原告地还是被告地?"的相关解答。如果你正在为类似问题发愁,先深呼吸放轻松,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待命,3分钟极速响应。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手把手教您准备材料、计算利息,让维权路上少走弯路。法律问题不可怕,找对方法最关键!
金融财经142人阅读
个体营业执照名称能否使用已注册的商标?
个体营业执照名称能否使用已注册的商标?
开奶茶店想蹭大品牌的名字? 小心赔钱又关店!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懂点法律的朋友法小云。最近有位准备创业的小姐姐问我:"我注册了个奶茶商标,能不能直接用这个商标名办个体户执照呀?"这个问题就像问"自己种的菜能不能直接上饭店卖",答案可没那么简单哦! 名字和商标是两套系统 咱们先记住两个重要概念: 名字是营业执照上的"身份证" 商标是商品服务的"防伪码"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八条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九条,商标和企业名称虽然都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但就像身份证和护照,分属不同管理体系。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某蛋糕店用了"喜茶"作为店名,虽然店主自己注册了营业执照,但因为和知名商标冲突,最后被法院判决赔偿8万元,还被迫改名。 三步自查法 如果你也想用商标当店名,试试这个"安全三步走": 第一步:掏出手机登录商标局官网(sbj.cnipa.gov.cn),查查这个商标的"主人"是不是自己 第二步:如果是别人的商标,赶紧联系持有人要授权书(记得白纸黑字写清楚) 第三步:带着商标注册证或授权书去当地市场监管局办理执照 避坑小贴士 就算拿到营业执照也要注意: 在招牌上标注"个体户"字样,比如"XX商标奶茶店" 不要直接复制商标的图形设计 不同地区开店要重新核查商标使用范围 万一被起诉怎么办? 先别慌!这样做能减少损失: 立即下架侵权招牌 主动联系商标持有人协商 保存好店铺经营流水等证据 登录裁判文书网(wenshu.court.gov.cn)查找类似案例参考 法小云提醒: 去年全国有超过2000起这类商标侵权案件,平均赔偿金额3.8万元。与其事后补救,不如开店前花半天时间做好核查哦! 以上就是关于"个体营业执照名称能否使用已注册的商标?"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开店取名发愁,或者遇到了商标纠纷,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解决方案,让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
金融财经81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