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家孩子买个手机能反悔吗?
暑假有个新闻上了热搜——12岁的小王偷偷用压岁钱买了五千多的手机,家长发现后带着手机去店铺退货,商家却坚决不同意。
家长气不过想打官司,这时候问题来了:
上小学的孩子能自己去法院告商家吗?家长又该用什么身份参与呢?
二、法律怎么说?
咱们先翻翻民法典这本“生活说明书”:
1. 第19条
八岁以上的孩子属于“可以帮家长买东西的小朋友”(法律术语叫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像买文具、零食这样的小事完全没问题,但买手机、电脑这种大件就得家长点头才行。
(举个栗子:超市买棒棒糖有效,偷偷买游戏机无效)
2. 第20条
没满八岁的小朋友属于“需要家长牵手行动的萌娃”(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有交易都必须家长代劳。
但法律早给孩子们撑腰啦!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写得明明白白:
未成年人提起诉讼,必须由家长作为法定代理人,相当于家长要当孩子的“法律代言人”。
三、真实故事时间
案例1(某市2021年判决)
14岁的小李网购五千元的游戏账号,家长发现后起诉到法院。最终法院判定交易无效,卖家必须退款——判决书里特别说明:“未成年代理家长出庭,符合法定程序”。
案例2(某省2022年调解案例)
初中生小赵踢球受伤,家长以孩子名义起诉学校未做好防护措施。虽然调解成功获赔2万元,但调解书必须由家长签字才能生效。
四、实际操作指南
如果你是家长:遇到熊孩子闯祸,这些事情要记牢
1. 取证阶段
√ 把涉案物品(手机/合同等)立即封存
√ 收集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
√ 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至少留3个
2. 行动三步走
① 先礼后兵谈判
带上户口本亲自找商家:“根据民法典第19条,孩子这行为不算数”
② 找和事佬调解
联系当地司法所/居委会调解委员会,专业调解员介入成功率更高
③ 法庭见准备
需要备齐:起诉状(写明家长以法定代理人身份参与)、孩子出生证明、交易证据原件
如果你是少年人:满16岁自己打工赚钱的注意
遇到老板欠薪等情况,虽然可以直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但真要打官司还是需要找家长陪同立案。
五、温馨小贴士
>>> 不是所有事情都要起诉
孩子不小心弄坏邻居玻璃这类小事,建议优先走调解或协商赔偿。
>>> 孩子成年后还能翻旧账吗
满了18岁可以自己追讨8岁起三年内的权益受损事件(法律上这叫追认期)。
>>> 如果家长不靠谱怎么办
遇到家长不愿帮孩子维权的情况,其他监护人(爷爷奶奶等)或居委会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监护人。
最后留个课后思考:
你知道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伤,应该由谁当原告起诉吗?
(答案:依然是家长作为法定代理人,以孩子名义起诉对方家长哦!)
有法律问题别担心,微信搜“中国法律服务网”小程序,连山村地区都能视频咨询专业律师,记住公益法律热线12348是24小时在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