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欠钱不还,起诉时能让他付利息吗?悄悄帮你算一笔账】
先来想想这个场景:
辛苦攒下的钱借给朋友应急,结果对方笑嘻嘻说“过两天还”,一等就是大半年。别说利息了,连本金都收不回来…
这时候许多人都想问:要是打官司,能不能让老赖多掏点利息当作惩罚?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算算这笔账!
——
先看法律规定:借钱不还的利息,法律允许你追!
根据《民法典》第675条和第676条,法院支持两种利息诉求:
情况一:白纸黑字约定了利息
比如借条里写着“每月利息1%”“一年利息10%”,只要不超过四倍市场利率(也就是常说的一年期LPR的四倍,2023年约为14.8%),法院会按你们的约定判利息。
举个真实案例
2022年杭州某案件中,甲借给乙10万元并约定年利息12%。乙拖欠两年未还,最终法院判决乙归还本金+2.4万元利息,完全支持了甲的请求。
情况二:根本没提利息
若借条只写了本金,别灰心!从你向法院起诉的那天起(或者给对方正式发过催还通知的那天起),对方就得按市场利率(现行规定为一年期LPR)付利息了。
——
重点来了:利息要怎么算?
第一步:确定利息起算时间
有约定还款时间的 → 过了这个时间就能算利息。
没约定还款时间的 → 你催对方还钱后,超过合理期限(一般算1个月)才开始计算。
第二步:区分利息类型
① 约定了利息 → 起诉时可要求偿还本金+之前的欠付利息+起诉后的持续利息
② 没约定利息 → 只能要回本金,但从起诉之日起按照市场利率(约3.45%)追讨
——
手把手教你操作:
证据准备清单
✓ 借条/欠条原件(哪怕没签名,微信聊天记录说利息也算!)
✓ 银行转账或现金交付证明
✓ 催款记录(短信/通话录音/微信截屏)
起诉状重点这样写
1. 在“诉讼请求”里单独列明:请求判令被告支付自XX年XX月XX日起至实际还清之日止的利息,按XX标准计算
2. 利息计算方式写成公式更清晰,比如:10万元×3.45%÷365天×实际逾期天数
避坑提示
▷ 约定利息超过四倍LPR的部分法院不支持,别狮子大开口
▷ 现金交付的借款记得保留取现记录或见证人证词
▷ 微信约定利息要截全屏!带对方微信号和头像的那种
——
最后说句掏心话
法律给了我们追讨利息的权利,但现实中有很多人连本金都拿不回。与其纠结“能多拿多少利息”,不如尽早通过调解、发律师函等方式施压。毕竟对多数人来说,快速拿回本金远比拖着等利息划算呀!
(悄悄问:你遇到过借钱不还的事吗?评论区说来听听,教你见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