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扣了我的押金不还,算不算违约金太高?
网购没按时退货,商家张口就说要扣30%的违约金是否合法?
这些问题啊,都是咱们老百姓签合同时最怕踩的坑。今天法小云就给大家扒一扒《民法典》里关于违约金的大实话。
白纸黑字有讲究:合法违约金长这样
违约金其实就像是给履约行为加的“紧箍咒”,不过法律早把它的规则写在《民法典》第584条、第585条里了。
重点一:违约金可以自己约定
只要写进合同里哪怕赔100万都行?
——错!法律规定违约金不能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比如你迟交三个月房租导致房东实际损失2000元,合同里要是写违约金2万元就可能被认定过高)。
重点二:法院能帮你砍价
如果违约金高得离谱,你可以直接去法院申请调低(法律术语叫“酌减”)。相反,要是违约金连实际的损失都覆盖不了,受害方也能申请调高。
举个真实案例:
2022年杭州一房东要求租客赔付3个月租金作为违约金,法院发现租客提前退租只造成房东半个月空置损失,最终违约金被调整为半个月租金。
三步教你保护钱包
第一步:签合同前先“扫雷”
盯着违约金条款使劲看!如果写着“违约金为总费用的50%”或者“每天按本金5%计违约金”,立刻开启警戒模式——这很可能超过法定保护范围(法院通常支持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
第二步:保存所有损失证据
不管是微信聊天记录、转账截图还是修东西的发票通通留好。就算要打官司,法官也要算实际损失和违约金的比例。
第三步:先礼后兵最划算
发现对方狮子大开口先别急:
1️⃣ 拿着《民法典》第585条和对方摆事实
2️⃣ 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要专业指导
3️⃣ 用手机里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立刻网上立案
小云敲黑板
违约金可不是谁嗓门大谁有理
白纸黑字的合同也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下次遇到合同里的天价违约金时
记住你口袋里有三把保护伞:
法律规定、法院支持、法律帮助热线
觉得这篇干货有用?赶紧转发给那个总被中介坑押金的闺蜜吧!想听更多法律避坑指南,评论区喊出你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