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网购的商品写着“不退不换”
当你办卡时合同上印着“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
当你租房突然看到“押金一律不退”的加粗字体
……
是不是心里憋着一口气,却又不知道怎么办?
别担心,法小云今天陪你一起拆穿这些“霸王条款”,告诉你遇到它们时该怎么霸气回击!
先弄明白:啥叫霸王条款?
简单来说,就是商家单方面制定的、明显不公平的条款。比如故意减轻商家责任、加重消费者义务,或者剥夺消费者主要权利的内容。
法律早就给咱们撑腰了!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商家不能用格式条款免除自己的责任,也不能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如果条款不公平,可以直接认定无效!
《民法典》也明确规定(第四百九十七条),格式条款中不合理减轻商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的,或者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都属于无效条款。
真实案例:那些被法院“打脸”的霸王条款
1. 健身房跑路还不退钱?法院判了!
某健身房在合同里写着“会员卡售出后概不退款”,结果因经营不善关门。法院认为这条款无效,判决健身房必须退还剩余费用。
2. 网购“签收即视为合格”?买家胜诉!
消费者买到的手机有质量问题,商家以“签收后视为商品无问题”的条款拒绝退货。法院直接驳回商家说法,支持消费者退一赔三。
遇到霸王条款,三步教你翻盘!
第一步:先说不!
▶ 直接拒绝签字或付款
如果还没消费就发现霸王条款(比如办卡合同里的隐藏条款),你有权当场拒绝交易。
▶ 已经签了字怎么办?
别慌!就算你签了字,不公平的条款依然无效,不影响后续维权。
第二步:证据就是你的武器
✔ 保存合同、收据、聊天记录的原件或照片
✔ 拍摄店内的告示、宣传单等书面证据
✔ 如果是线上交易,记得截图完整的交易页面
第三步:拿起法律工具对抗
→ 找商家协商
明确告知对方:“这个条款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有权要求修改或取消。”
→ 投诉到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局
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微信小程序“全国12315平台”提交证据,通常7天内会有回复。
→ 向法院起诉
如果涉及金额较大(比如千元以上),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条款无效并赔偿损失。诉讼费最低50元,自己写起诉状也能立案(模板网上很容易搜到)。
法小云的小贴士
1. 遇到“最终解释权归本店”别怂——商家没有最终解释权,法律说了才算!
2. 警惕模糊表述,比如“特殊情况概不负责”——让商家明确什么叫“特殊情况”
3. 口头承诺别轻信,白纸黑字才有效
如果你正在为霸王条款头疼,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10万名在线律师会帮你快速解答疑问。无论是协商话术、投诉流程还是起诉准备,专业律师都能给你最适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