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确定股权转让的价格?朋友翻脸可能从“算账”开始…
前阵子朋友老王遇到糟心事:他和合伙人创业三年,想退股时却因为转让价格谈不拢差点闹上法庭。一个咬定“公司净资产得算清楚”,一个嚷嚷“品牌口碑价值千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股权转让到底该怎么定价才能让买卖双方都满意?
法律拎包:这些规则要记清
1.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股东之间可以互相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若是卖给外人,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划重点:你们可以先自己协商定价,但程序要走对!
2.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合同讲究“公平原则”。比如把价值500万的股权暗搓搓标价10元转让给亲戚,这种操作法院可不认账哦!某地法院曾判决一起案件:股东以远低于市场价转让股权逃避债务,最终被认定合同无效。
3. 财政部《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
专业评估机构会结合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甚至客户资源综合定价。虽然法律没强制要求评估,但遇上大额转让或股东争议时,这份报告能避免“公说公有理”。
避坑指南:四步拿捏定价主动权
第一步:先撕开“面子”,摆出数据清单
和买股方摊开以下资料:
• 近三年财务报表(别只看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会暴露真实经营能力)
• 固定资产清单(设备、房产别漏算折旧)
• 隐形资产(比如独家专利、稳定客户群,别小看这些!)
第二步:两种常用定价法对照
• 净资产法:适合重资产公司(比如开工厂)
公式:(总资产负债)÷总股数×转让股数
举个栗子:公司账上资产300万、负债100万,总股本100万股,转让20万股就是(300100)÷100×20=40万
• 未来收益法:适合互联网、服务业
假设公司年均净利润50万,按8倍市盈率估值:50×8=400万
转让20%股权即400×20%=80万
第三步:加上“后悔药条款”
签协议时多写一句话:“若交割后半年内发现账目或资产存在重大隐瞒,价格按实际价值调整”,防止对方隐瞒关键信息。
第四步:警惕三类红线操作
✘ 大股东强行低价收购小股东股权
(参考案例:杭州某公司大股东以1元/股收购小股东,法院认定侵害权益判令赔偿)
✘ 用阴阳合同偷逃税款
(税务部门查到不仅要补税,还可能罚款翻倍)
✘ 未经其他股东同意直接转让
(小心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交易黄了还要赔违约金)
如果看完还是拿不准自家公司股权值多少钱,可以悄悄在签订协议前做这件事:花30005000元找有证券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股权价值分析报告》,大多数情况下买家看到专业报告就会停止砍价拉锯战。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合理确定股权转让的价格?】的法律锦囊,如果你遇到了章程看不懂、股东扯皮、定价被压价等问题,不用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免费咨询”按钮,立刻联系专业公司法律师。在线律师会根据公司类型、股权占比、财务状况给出定制化方案,手把手教你守好“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