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涨价不合法
消费者如何投诉举报?
————
“包子突然涨价3块钱?我可没带够零钱!”
上周隔壁王阿姨去买早餐,发现常吃的包子一夜之间涨了30%。老板理直气壮:“现在肉价涨了!”王阿姨气鼓鼓回家发朋友圈,评论区一片骂声:“这也太离谱了,店家是想趁火打劫?”
这场景是不是特别眼熟?今天就带大家摸清门道—— 哪些涨价不合法?我们攥紧的小拳头应该砸向哪里?
————
一、什么样的涨价算违法?记住这3把“尺子”
① 哄抬物价:趁你病要你命?
举个例子:台风天囤积矿泉水翻三倍卖、疫情时口罩坐地起价…这种行为直接踩中《价格法》红线(第十四条第三项)。
② 强迫消费:想买必须加价?
饭店要求“必须点套餐才能用餐”、KTV突然宣布“最低消费上调100元”…这些都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明令禁止的强制交易行为。
③ 虚假借口:讲鬼话骗钱包?
商家故意谎称“租金暴涨”“原材料断货”来制造涨价理由?根据价格法第十九条,虚构涨价理由最高可罚500万元。
真实判例:
2022年某景区民宿以“装修成本增加”为由涨价5倍,消费者投诉后,市监局查证其三年未装修,责令退还差价并罚款8万元。
————
二、发现乱涨价?三步让你痛快维权
Step 1: 立刻!马上!掏出手机做这件事
✔️ 拍价格标签和支付记录(截图也行!)
✔️ 保留商品包装或服务单据
✔️ 偷偷录下商家“涨价宣言”(别被发现噢)
Step 2: 这四个电话任你选
☎️ 全天候热线12315(全国通用)
☎️ 物价举报热线12358(部分地区可用)
☎️ 地方市监局官网一键投诉(24小时不打烊)
☎️ 市长热线12345转接(亲测有效!)
Step 3: 线上直接开战
微信搜索“12315”小程序,提交证据→填写信息→点击提交,三天内必有回复!
特别支招:多人抱团投诉力量大
如果同一家店坑了10个人集体投诉,市监局必须启动重点检查程序。上次有个健身房突然涨年费,20位会员组团举报,最后商家被勒令恢复原价。
————
三、律师敲黑板:这些钱你都能要回来!
1\. 已支付的差价(必须退!)
2\. 三倍赔偿金(商家故意欺诈的情况)
3\. 误工费、交通费(若因维权产生)
真实案例:
2023年李先生发现常去的理发店会员卡涨价后,通过12315投诉,不仅拿回多收的200元,还额外获赔500元。
————
遇到糟心事千万别憋屈!
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待命
从收集证据到撰写投诉信,手把手教你作战
维护权益不吃亏,咱们一起较真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