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职场人可能都遇过的困惑:公司笑眯眯递来一纸协议说"咱们好聚好散",但签完字才发现自己好像吃了大亏。别慌!手把手教你如何辨别协议里的"温柔陷阱"。
先说说真实的场景
小王上个月被HR约谈:"公司效益不好,咱们协商解除合同吧,补偿金是半个月工资。"小王急着找工作就签了字,后来才发现法律规定至少应该拿一个月工资。这种"看着自愿实则吃亏"的情况,就是典型的显失公平。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1. 核心法规:劳动合同法第26条明确,用人单位免除自己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无效。民法典第151条也说,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显失公平协议,受损方可以撤销。
2. 关键判断标准(记住这三点):
- 签协议时有没有被威胁、欺骗?
- 拿到的补偿是否低于法定标准的70%?
- 协议里有没有让你放弃应得的社保、加班费?
真实案例看门道
2021年杭州某案件:公司以"不签字就不开离职证明"施压,让员工接受0补偿。法院最终判决协议无效,公司补发2N赔偿金。
而2019年北京案例中,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合同并自愿接受N倍补偿,法院认定协议有效。
遇到问题怎么办?5步自救指南
1. 对照法定标准算笔账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社平工资3倍的部分除外)
例如工作3年,月薪1万,至少应拿3万
2. 重点检查高危条款
☑ 竞业限制是否给予补偿
☑ 社保公积金是否缴至离职当月
☑ 未休年假是否折算工资
3. 谈判黄金法则
记住这句话:"根据劳动合同法第XX条,我理解应该是..."(提前查好对应条款)
如果对方说"大家都这么签",可以回应:"我想再仔细看看条款
4. 证据固定技巧
保存所有沟通记录,包括:
- 微信/邮件记录
- 会议录音(提前告知录音更稳妥)
- 书面材料拍照存档
5. 补救期限要牢记
发现吃亏后1年内可向法院申请撤销协议
特别提醒
最近很多公司会玩"文字游戏",比如把补偿金写成"慰问金",或者用"双方再无争议"等笼统表述。遇到这类表述一定要追问具体明细!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判断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中的条款是否显失公平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面对让人头晕的离职协议,或是担心自己已经签了不公平的条款,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劳动法领域的专业律师,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帮您维护权益。法律保护从不打烊,法小云随时在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