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时财产清偿顺序是怎样的?常见问题解答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聊的话题可能有点“扎心”,但特别实用——比如你工作的公司突然破产了,老板欠的工资能拿回来吗?供货商的钱还能结清吗?这些问题背后,其实都藏着一个关键知识点:企业破产时,剩下的钱到底怎么分?
别急,咱们先从一个生活场景说起:
楼下的小超市突然关门,老板跑路,员工们讨要工资,供货商堵门追债,房东也急着收铺子……这时候法院接管了超市的财产,但剩下的钱根本不够分,该怎么办?
法律早就为这种“钱不够分”的情况定好了规则,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搞懂这件事!
法律怎么说?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13条,企业破产后的财产清偿顺序是“排队分果果”,具体规则是:
第一梯队: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
破产费用包括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费用、管理人工资等;公益债务则是为了继续经营产生的必要开支(比如破产期间的水电费)。
——没有这笔钱,破产程序根本转不起来,所以必须最优先支付。
第二梯队:员工的血汗钱
包括拖欠的工资、医疗费、伤残补助,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费用。
——法律把劳动者权益放在重要位置,毕竟员工是弱势群体。
第三梯队:国家税款
企业欠缴的税款(不包括罚款、滞纳金)。
——国家收税是为了公共利益,但顺序排在员工之后。
第四梯队:普通债权
比如供货商的货款、民间借贷、未抵押的银行贷款等。
——这一梯队的人最多,但分钱的概率也最低。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某服装厂破产,总资产500万元。
法院先扣除50万元破产费用,接着支付员工工资和社保280万元,补缴税款70万元,最后剩下100万元用于偿还2000万元的普通债务——平均每100元债只能拿到5元。
你看,排在后面的债权人可能“血本无归”。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如果你是员工:
1. 第一时间向管理人申报债权,提交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
2. 重点关注企业资产拍卖信息,必要时申请参与监督
3. 若发现老板转移财产,立即向法院举报
如果你是供应商/普通债权人:
1. 尽早申请财产保全,比如查封企业账户、设备
2. 尽量在交易时要求抵押担保(有抵押的债权能优先受偿)
3. 及时申报债权,错过申报期限可能失去分配资格
重点提醒
1. 同一梯队的债权人按比例分配,不存在“先到先得”
2. 股东的投资款要等到所有债务清偿完毕才能考虑
3. 个人独资企业破产时,老板个人财产也要用来还债
法小云的小贴士
遇到企业破产别干等!这三件事抓紧做:
① 保存所有合同、转账记录、对账单等证据
② 主动联系破产管理人登记债权(法院会公示联系方式)
③ 参加债权人会议,投票表决财产分配方案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破产时财产清偿顺序是怎样的?常见问题解答】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智能匹配熟悉破产案件的专业律师,帮您梳理证据、制定维权方案,最大程度保护您的合法权益~
咱们下期见!法律问题找法小云,复杂的事儿,咱们慢慢聊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