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既暖心又容易"踩坑"的话题——送出去的东西还能反悔吗?朋友送你一台车、父母送你一套房、恋人送你名贵首饰...这些看似简单的赠与行为,背后可藏着不少法律门道呢!
最近有位小姐姐找我哭诉:她把祖传玉镯送给闺蜜当结婚礼物,后来两人闹翻了想要回来,结果对方却说"送人的东西哪有要回去的道理"。这种纠纷到底该怎么解决?咱们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让"赠与"既有人情味又有法律保障!
一、法律知识小课堂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就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送给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约定。听起来简单?但生活中很多纠纷都源于这三个关键点:
1. 双方都要自愿(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送东西必须是你情我愿,如果发现对方被欺骗、胁迫签订的赠与合同,法律可不认账哦!
2. 最好白纸黑字写清楚(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虽然口头赠与也有效,但像房产、车辆等大额财产,强烈建议签书面合同。去年有个案例:王先生口头承诺送侄子一套房,后来反悔闹上法院,就因为没书面证据败诉了。
3. 这些情况可以撤销赠与(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
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二、五大保障措施
法小云给大家准备了"防坑大礼包",记得收藏备用哦!
第一招:书面合同要规范
▶ 写明双方姓名、身份证号
▶ 列明赠与物品详细信息(比如房产要写清地址、产权证号)
▶ 约定交付时间和方式
▶ 特别说明是否附加条件(比如"房子只能用于自住")
第二招:公证加持更安心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就算东西没实际交付,赠与人也不能随便反悔。小明爷爷把古董花瓶公证赠给孙子后,其他子女就不能主张分配啦~
第三招:及时办理过户
房产、车辆等需要登记的财产,务必在约定时间内办理过户!张阿姨把房子赠给女儿却拖着不过户,结果儿子结婚要用房时产生纠纷,差点闹上法庭。
第四招:保留完整证据链
▶ 聊天记录(比如微信说"这辆车送你了")
▶ 转账凭证(帮对方还车贷等大额支出)
▶ 见证人证言(最好找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
第五招:特殊情况提前预防
如果担心受赠人拿到财产后不尽孝,可以在合同里约定:"若连续三个月不探望父母,赠与人有权收回房产"。去年杭州法院就支持过这样的约定哦!
三、遇到纠纷怎么办?
如果已经产生矛盾,法小云教你三步走:
1. 先翻出所有书面材料、聊天记录
2. 通过居委会/共同朋友尝试调解
3. 调解不成,务必在知道撤销事由一年内起诉
举个真实案例:李女士把商铺赠给侄子时约定要照顾自己终老,结果侄子拿到房产证后就玩消失。法院最终判决撤销赠与,商铺物归原主!
法小云暖心提醒:赠与本是情谊的见证,但涉及大额财产时,既要守住人情也要守住法律底线。就像包饺子既要馅料鲜美又要捏紧封口,这样才能保证情谊不"露馅"呀~
以上就是关于"赠与合同法律效力保障措施有哪些?如何实施?"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立即提问。我们平台有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您匹配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法律难题,手把手教您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