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个有点「意外」的话题——你家孩子偷偷用压岁钱买了最新款手机,或者给游戏充值了上万元,这样的合同算数吗?别急,咱们一起掀开法律的面纱!
----
一、法律怎么看待「小大人」签合同?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签合同不算数,其实法律有更细致的划分哦!
根据《民法典》第19-22条:
- 8岁以下:签任何合同都无效(比如幼儿园小朋友买玩具车)
- 8-16岁:必须家长同意或事后追认才有效(比如初中生买手机)
- 16-18岁:如果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签的合同有效(比如打工少年租房)
特殊保护条款:
就算孩子乱签合同,如果是纯赚不赔的(比如收红包),或者买的东西和年龄相符(比如小学生买练习册),合同也可能有效!
----
二、真实案例看门道
案例1:14岁的小明偷偷花8000元买了手机,家长发现后起诉商家。法院判决:手机款退还,但需支付每天5元的使用费。
案例2:16岁的小美用父母银行卡给主播打赏10万元。法院判决:直播平台退还8万元,因为巨额打赏超出未成年人认知能力。
----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家长:
1️⃣ 黄金72小时:发现后立即保存聊天记录、付款凭证
2️⃣ 先礼后兵:先和商家协商退款(成功率高达70%!)
3️⃣ 法律武器:协商不成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起诉
4️⃣ 特殊技巧:主张合同无效时,重点证明交易金额与孩子年龄不匹配
如果你是商家:
✅ 遇到疑似未成年客户,必须联系监护人确认
✅ 大额交易时要求出示身份证
✅ 在合同里写明「未成年人交易需监护人书面同意」
----
四、预防指南
给孩子准备「防坑三件套」:
1. 设置手机支付限额(每天不超过200元)
2. 定期查看孩子网购记录
3. 教会孩子遇到推销时说:「我要先问家长!」
----
以上就是关于「未成年人签订合同的有效性及争议解决途径是什么?」的暖心科普啦!如果正遇到类似困扰,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3分钟就能匹配到最懂您情况的律师,手把手教您守护合法权益~
悄悄说个小秘密:很多成功退款的案例,都是因为及时咨询了专业律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