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最近是不是又被各种大促活动的“跳楼价”“全年最低”晃花了眼?是不是每次看到“最后一天打折”冲进去买买买,回家一查发现价格根本没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么在购物时避开那些让人血压飙升的虚假折扣陷阱!
---
先涨后降?虚构原价?这些行为违法!
商家常用的“假折扣”套路主要有两种:
1. 先偷偷涨价,再假装打折(比如把100元的商品先提到200元,再打5折卖100元)
2. 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原价”(比如标价牌上写“原价999元,现价399元”,但商品从来没卖过999元)
这些行为可不是简单的“忽悠”,而是实打实的违法行为!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商家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知道商品的真实价格信息,商家如果虚构原价或虚假优惠,就是侵犯了我们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面临高额罚款!
---
法院判过的真实案例
2021年,某电商平台上一家服装店宣称“原价899元,限时特价199元”。
结果消费者发现,这款衣服过去三个月实际售价一直是199元,所谓的“原价”根本不存在。
法院最终判决商家退还消费者货款,并赔偿500元。
法官明确指出:虚构原价属于价格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退一赔三”!
---
遇到假折扣,三步教你维权
第一步:保留证据!
- 截屏商品页面的价格宣传(带日期和时间)
- 保存付款记录、聊天记录
- 如果在线下购物,用手机拍下价签和商品
第二步:先找商家协商
直接告诉商家:“您这个价格涉嫌虚假宣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我有权要求退钱并赔偿。”
大部分商家听到你能准确说出法律条款,会立刻态度软化。
第三步:向监管部门投诉
如果商家耍赖,别犹豫!
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APP提交投诉。
记得附上证据截图,写明商家违法事实(比如“虚构原价”“先涨后降”)。
---
法小云的防骗小贴士
1. 购物前查历史价格
用比价软件查看商品过去90天的价格走势,避开“假降价”商品。
2. 警惕“限定优惠”话术
看到“仅限今日”“最后X件”时,先搜索其他平台对比价格。
3. 线下购物盯紧价签
如果发现结账价格和货架标价不一致,立即要求按低价结算——这是你的合法权利!
---
以上就是关于【购物时如何避免被虚假折扣欺骗?】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无论是协商谈判还是准备起诉材料,都能帮你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文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