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网购时特别头疼的一件事——点开商品页面,满屏都是“三天变白!”“月瘦30斤!”之类的广告词,看得人心里痒痒的,但买回来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别慌!今天我们就用剥洋葱的方式,一层层教你看穿商家的“花式表演”。
---
一、法律给咱撑腰的武器库
1. 《广告法》第4条
商家必须保证广告真实合法,不能用虚假内容骗人下单。像“绝对有效”“100%成功”这种斩钉截铁的承诺,十有八九有问题。
2. 《广告法》第28条
明确把虚构使用效果、谎称获得专利、伪造用户评价等行为定义为虚假广告,抓到最高罚款100万元!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55条
商家如果故意忽悠人,不仅要退钱,还得赔3倍货款!如果是食品药品类,赔得更多哦~
---
二、法院判过的真实案例
案例1:某网红减肥药宣称“躺着就能瘦”,结果消费者吃出肠胃炎。法院判商家退全款+赔3倍药费,还罚了20万元广告费。
案例2:某生发仪用演员假扮“使用者”拍对比图,被认定虚假宣传,所有已售商品必须召回退款。
---
三、三步拆穿广告“美颜滤镜”
第一步:看证据链是否完整
真宣传会直接展示检测报告编号、专利证书图,而夸张广告往往只有模糊的“权威机构认证”字样。
第二步:查用户评价的时间线
突然出现大量带图好评,且评价日期集中在几天内的,很可能是刷单。真评价通常有时间跨度,还会提到缺点。
第三步:用手机自带功能取证
看到可疑广告,马上截图+录屏(要录下商品链接和店铺名称)。推荐用“权利卫士”等APP固化证据,这类电子证据法院都认的!
---
四、中招后的补救指南
1. 先找商家协商
通过平台官方渠道留言:“您宣传的XX效果与实际不符,已违反《广告法》第28条,请于24小时内联系我处理”。记得保存聊天记录。
2. 向平台提交举报
在订单详情页找到“举报商家”,选择“虚假宣传”分类,上传之前保存的证据。各大平台最迟7个工作日内必须回复。
3. 拨打12315精准投诉
电话接通后直接说:“我要举报XX平台XX商家虚假广告,已有初步证据,请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
---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区分商品页面中的夸张效果广告和真实的宣传内容?】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秒就能联系到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持证律师在线接单,无论是写投诉函还是准备起诉材料,都能为您提供针对性帮助~
我们明天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