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专题
法驻云企业经营专题,涵盖公司法务、股权分配、合同管理、风险控制、商业纠纷等知识,帮助企业在经营中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确保合法合规运营,提升管理效率。
20000+篇专题内容
企业经营知识
企业经营
什么是公司的最终受益人?如何定义?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实际上和每个开公司、投资甚至打工的人都可能相关的话题——公司的最终受益人。到底是谁? 举个例子:你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朋友拉来了他的亲戚投资,亲戚又找了一家投资公司……绕来绕去,这家公司背后到底谁说了算?谁才是真正分钱的人? 别急,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揭开这个“套娃”背后的真相! --- ### 一、法律怎么说?最终受益人到底是谁? 根据《公司法》和《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规定,最终受益人。指的是实际享有公司利益、控制公司决策的自然人。。 简单来说,就是不管公司有多少层“马甲”,最终能分到钱、能拍板的人,才是真正的“幕后大佬”。 法律要求公司必须公示最终受益人,就是为了防止有人“隐身”操控公司,逃避责任或者干坏事(比如洗钱)。 举个例子:。 2021年某地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A公司表面由B公司控股,但调查发现B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张某。最终法院认定张某是A公司的最终受益人,需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 二、怎么判断谁是最终受益人? 记住两个关键点:控制权。和收益权。。 1. 控制权。:能直接或间接决定公司重大事项(比如人事、财务)。 - 比如通过持股、协议约定,甚至亲属关系实际控制公司。 2. 收益权。:能直接或间接分到公司利润。 - 比如通过多层持股、代持股份等方式实际享受分红。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 小明的奶茶店由妈妈代持股份,但实际出钱、管账、决定开店策略的都是小明。小明就是最终受益人。 --- ### 三、普通人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公司实际控制人“玩隐身”,或者自己莫名被牵连,可以这样操作: 1. 查公示信息。: - 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公司名称,查看“受益人信息”一栏。 2. 收集证据。: - 保存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协议等,证明实际控制人或受益人的身份。 3. 法律途径。: - 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隐瞒受益人信息最高可罚款50万元); - 起诉要求实际受益人承担责任(比如债务纠纷中追加被告)。 真实案例参考:。 2020年某投资者因代持股份纠纷起诉,法院通过银行流水和聊天记录认定实际受益人为王某,判决其赔偿损失。 --- ### 四、法小云的小贴士 1. 投资或合伙前,务必查清公司最终受益人,避免“踩坑”。 2. 如果你是代持股份的“名义股东”,记得签书面协议,明确责任归属。 ---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公司的最终受益人?如何定义?】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律师。 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推荐最合适的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帮你高效解决法律难题~ 我是法小云,我们下期再见!
企业经营 175人阅读
企业经营
公司股权分配有哪些具体的比例规定?如何计算分配比例?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创业路上那个既让人兴奋又容易踩坑的话题——公司股权到底该怎么分? 是不是经常听到朋友合伙开公司,最后因为“分钱不均”闹掰的故事? 别慌!今天这篇干货,手把手教你避开股权分配那些“雷区”! 一、法律怎么说?。 咱们先搬出最硬核的《公司法》撑腰! 1. 股东权利看章程。 法律明文规定(《公司法》第34条、42条):股东怎么分钱、怎么投票,主要看公司章程的约定。 这就好比“公司宪法”——章程里写清楚出资金额、占股比例,大家签字画押后,法律就认这个数! 2. 重大决策要抱团。 公司合并、解散这些大事,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公司法》第43条)。 假设公司总股权100%,想通过重大决策至少需要67%的股东支持哦~ 二、血泪案例警示。 案例1。:张三和李四口头约定了“五五开股权”,结果公司赚钱后,张三拿出转账记录说自己实际出资70%,法院最终按实际出资比例重新划分股权。 法小云敲黑板。:别信口头承诺!所有出资必须白纸黑字写进章程! 案例2。:某科技公司初期三个创始人按70%、20%、10%分股,后期引入新股东时发现没预留股权池,老股东被迫稀释股份引发纠纷。 法小云支招。:初创公司建议预留10%-20%股权池,用于未来吸引人才或融资。 三、手把手教你算股权。 1. 贡献清单法。 把资金、技术、资源、管理能力全列出来: - 老王出50万现金 → 占40% - 小陈有独家客户资源 → 占30% - 大周负责日常运营 → 占30% (记得预留10%作股权池,实际总比例按90%分配) 2. 动态调整条款。 在股东协议里加一条:“公司年利润达到100万时,运营负责人股权增加5%”。既公平又能激励团队! 3. 避坑工具包。 - 使用“股东出资确认书”记录每一笔投入 - 用在线股权计算器(搜索“创业股权分配工具”) - 每年做一次股权结构体检 四、重要!一定要做这3件事。 1. 签完协议30天内,带着公司章程去工商局做股权登记 2. 股东退出机制必须写进协议(比如离职时股权按什么价格回购) 3. 每次股权变动都要同步修改章程并重新备案 附赠口诀。 资金技术都要算,白纸黑字不能懒 预留池子防稀释,动态调整更灵活 工商备案是铁证,每年体检更心安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股权分配有哪些具体的比例规定?如何计算分配比例?】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正在为股权分配头疼,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智能匹配擅长公司股权的律师,一对一解答公司章程设计、协议审核等具体问题,帮您守住“钱”途更守住友情! 法小云陪你明明白白创业,安安心心赚钱~
企业经营 102人阅读
企业经营
裸照外泄在网络上会被怎样判决?如何应对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
裸照外泄在网络上会被怎样判决?如何应对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普法小伙伴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有点沉重但很重要的话题——如果不小心遇到裸照被传到网上,法律会怎么保护我们?又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先别慌,咱们慢慢说。你可能听过类似的事情:有人因为感情纠纷被前任曝光隐私照片,或者黑客盗取手机相册后恶意传播……这些行为看似是“泄愤”或“开玩笑”,但其实是踩了法律的红线! 法律是怎么说的?。 首先明确一点:未经允许传播他人裸照,是违法的!具体涉及这几条法律: 1. 《刑法》第364条。 传播他人隐私照片或视频,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如果传播数量大或造成恶劣影响,最高能判2年有期徒刑。 2. 《刑法》第246条。 如果对方还配上侮辱性文字(比如“荡妇”“骗子”),可能构成“侮辱罪”,最高判3年。 3. 《民法典》第1033条。 你的隐私权、名誉权受法律保护,受害者可以直接起诉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真实案例长这样。 - 2021年浙江某男子分手后把前女友裸照发到微信群,法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判他1年半。 - 2022年广州一网红被前男友威胁公开私密视频,法院判决前男友赔偿8万元精神损失费,并公开道歉。 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 记住三步走:保存证据→报警维权→保护自己! 第一步:立刻固定证据。 别急着删帖!用手机录屏或截图保存对方账号、发布内容、点赞评论量。如果是网站链接,记下网址并找公证处做证据保全(这一步很重要,防止对方删帖后不认账)。 第二步:报警并起诉。 带着证据去派出所报案,如果警方认为不够刑事立案,还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侵犯隐私权。律师提醒:记得要求平台删除内容,否则平台也要担责哦! 第三步:心理保护。 隐私泄露后,很多人会陷入焦虑甚至抑郁。这时候一定要找亲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千万别独自承受压力。 法小云的小贴士。 平时记得给手机相册加密,别轻易拍私密照片。如果已经发生泄露,千万不要私下和对方“谈判”,小心被二次勒索! 以上就是关于【裸照外泄在网络上会被怎样判决?如何应对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直接联系律师。咱们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方案,手把手教你维护权益。法律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我们陪你一起面对!
企业经营 53人阅读
企业经营
个体户如何在线申报纳税?
各位个体户朋友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很多人挠头的问题——开小店、摆摊位赚了钱,到底怎么在网上报税呢?别担心,就像咱们用手机买菜一样简单,跟着小云一步步来! 先说说为什么要认真报税。 去年有位开早餐铺的李大姐,总觉得"小本生意不用交税",结果被税务部门查到三年未申报,不仅要补缴税款,还被罚了滞纳金。其实《税收征收管理法》第25条早就规定啦,所有纳税人都要如实申报,这和生意大小没关系哦! 法律小课堂。 1.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条,咱们可以直接用电子税务局办理业务 2. 《个人所得税法》第12条说,经营所得每个季度都要预缴税款 3. 各地还有具体政策,比如月收入3万以下通常免征增值税(具体以当地为准) 超详细操作指南来啦!。 第一步:准备材料。 把身份证、营业执照、银行账户信息放在手边,就像准备做年夜饭的食材一样~ 第二步:登录电子税务局。 打开浏览器搜索"XX省电子税务局"(比如浙江就搜浙江电子税务局),点击"自然人登录",用身份证号和手机验证码就能进 第三步:找到申报入口。 登录后点"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选择"定期定额户申报"或"增值税小规模申报"(不知道选哪个?可以看营业执照上的登记类型) 第四步:填写表格。 收入栏填实际经营额,系统会自动计算税款 有个小窍门:保存每月的进货发票和收据,填数字会更准确 第五步:核对缴费。 确认金额无误后,绑定银行卡直接扣款 记得要收到"申报成功"的提示才算完成哦! 重要提醒。 每年1月要记得做年度汇总申报 所有申报记录至少保存5年,就像留着老顾客的联系方式一样重要 如果操作时遇到困难,可以拨打12366税务热线,工作人员会像教长辈用智能手机一样耐心指导~ 以上就是关于"个体户如何在线申报纳税?"的相关回答。如果你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特殊状况,或者对政策有疑问,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随时待命。系统会为您智能匹配熟悉税务问题的律师,一对一解答困惑,让您安心经营每一分钱! (悄悄说:现在很多地方税务部门还有"首违不罚"政策,要是之前漏报了赶紧补上,说不定能免罚款哦~)
企业经营 113人阅读
企业经营
交警哪些行为会受到罚款或警告的处罚?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个特别的话题:平时总是交警蜀黍给咱们开罚单,那要是交警自己犯错,会不会也被罚款或警告呢? 先别急着惊讶,上个月就有位网友在高速服务区拍到交警把警车停在残疾人专用车位,后来这位交警真的被单位通报批评啦!今天就带大家看看,那些藏在法律条文里的"交警行为规范手册"。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5条规定,交通警察要是出现下面这些情况,轻则警告处分,重则可能被开除甚至坐牢哦: 1. 给不该发驾照的人发证(比如给色盲发证) 2. 该扣车时不扣车(比如收了红包就放行) 3. 发现违法行为不查处(比如遇到熟人闯红灯就装没看见) 4. 私自收取罚款不上交(把罚金塞进自己口袋) 真实案例时间。 案例一:2021年广东某交警中队长收了货车司机2000元红包,对超载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最后被法院以受贿罪判了8个月。 案例二:今年3月杭州有交警用警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被群众举报后,该交警被记过处分并调离岗位。 遇到问题怎么办?四步保护自己。 第一步:手机就是取证神器 遇到可疑情况立即开启录像功能,重点拍警号、车辆号牌、现场环境。记得要拍清楚时间地点,现在手机相册都能自动记录这些信息。 第二步:记住这两个电话 12389是公安机关举报专线,12345市民热线也能转接监督部门。打电话时要准备好具体时间、地点、警号等信息。 第三步:书面投诉这样写 用A4纸手写或打印投诉信,内容要包括:"某年某月某时,在某某路口,警号XXXX的交警在查车时..."最后签上名字和日期,寄到交警大队的纪检监察室。 第四步:重要证据别乱发 拍到的视频照片先保存原始文件,网络举报时上传复制件,原件要留着备用。 温馨小提示。 其实绝大多数交警同志都在认真工作,咱们发现问题可以理性反映。如果对处罚有疑问,法律规定你有权在收到罚单60天内申请行政复议哦! 以上就是关于"交警哪些行为会受到罚款或警告的处罚?"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候,马上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教您维护自身权益。法律问题不用慌,专业指导来帮忙~ (全文完)
企业经营 103人阅读
企业经营
如何区分股票与债券投资,它们各自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有何特点?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和钱袋子有关的话题——股票和债券到底有什么区别?听说隔壁李阿姨去年炒股赚了钱,今年却亏得睡不着觉;而王大爷买债券虽然赚得少,但每个月都能收到利息。同样是投资,怎么差别这么大呢? (空一行) 一、股票和债券的“身份证明”。 股票像一张“公司合伙人证书”,买了股票就是公司的小股东,能参与分红(公司赚钱时)也可能亏本(公司赔钱时)。比如《证券法》第2条就规定,股票代表的是“股东权利”。 债券更像一张“借条”,买了债券相当于借钱给公司或政府,对方承诺到期还本付息。根据《公司法》第153条,公司债券持有人对公司只有债权,没有管理权。 (空一行) 二、风险收益大不同。 股票:高风险高收益 - 可能收益:股价上涨+分红(但可能不分) - 风险举例:2020年某上市公司退市,股票价值清零 债券:低风险稳收益 - 约定收益:固定利息(比如年利率5%) - 风险提示:2018年某企业债券违约,但最终通过法院调解收回70%本金 (空一行) 三、法律保护小课堂。 1. 破产清算时:《企业破产法》第113条规定,债券持有人比股东优先获得赔偿 2. 维权途径不同:股票纠纷多适用《证券法》,债券纠纷常涉及《合同法》 3. 典型案例:2021年上海法院判决某公司必须按约定兑付债券利息,但驳回了股票投资者索赔公司业绩下滑的诉求 (空一行) 四、遇到问题怎么办?。 1. 签合同前。:仔细看条款!债券合同找“票面利率”“到期日”,股票要关注“风险提示书” 2. 保留证据。:交易记录、宣传材料都要截图保存 3. 及时行动。:债券到期未兑付要在3年内起诉(《民法典》第188条) 4. 找专业帮手。:通过12386证券期货服务热线投诉,或向证监会地方局反映 (空一行)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区分股票与债券投资,它们各自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有何特点?”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投资亏损、对方违约等问题,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帮您分析合同条款、计算诉讼时效。我们会根据您的情况,匹配擅长证券纠纷或合同纠纷的律师,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准备材料,用法律守护您的钱袋子~
企业经营 78人阅读
企业经营
发票丢失后应该如何重新办理或补办?
发票丢了怎么办?别慌!手把手教你补救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特别“人间真实”的话题——发票丢了怎么办? 无论是刚拿到手的购物发票,还是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报销单据,一不留神弄丢的时候,真是急得想挠墙! 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发票丢失后的正确补救姿势! 法律小课堂:发票丢了,法律怎么说?。 首先明确一点:发票可不是普通的纸片! 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发票丢了必须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 如果因为丢失发票导致税款流失,还可能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某公司丢失了5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未及时报备被税务机关罚款5000元。 而另一家公司在发现发票丢失后,当天就提交了书面说明并登报声明,最终顺利补办了发票~ 三步走!发票补办实操指南。 第一步:确认发票类型。 - 如果是普通发票(比如餐饮、日用品发票),联系开票方重新开具即可 - 如果是专用发票(比如公司采购的增值税发票),需要走正式补办流程 第二步:立即行动别拖延。 1. 联系开票方。:当天告知对方发票丢失情况,申请复印存根联并加盖公章 2. 登报声明。:在当地市级以上报纸刊登遗失声明(部分地区已取消此要求,建议咨询12366税务热线确认) 3. 书面报告。:填写《发票挂失/损毁报告表》,5个工作日内向税务局提交 第三步:保存好关键证据。 - 重新开具的发票复印件 - 报纸公告原件(如需) - 税务局出具的证明材料 温馨提醒。 如果是电子发票,直接重新打印即可(建议同步保存电子版到网盘) 如果涉及报销,记得提前和公司财务沟通补办要求哦~ 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 比如发现发票被他人冒用,请立即报警并联系税务机关 如果对方拒绝补开发票,可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投诉 以上就是关于【发票丢失后应该如何重新办理或补办?】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上火,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直接联系律师。 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帮你解决难题~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少走弯路 我是法小云,咱们下期见!
企业经营 143人阅读
企业经营
关于增值税的最新税率变化是什么时候从原税率改为13%的?
关于增值税的最新税率变化是什么时候从原税率改为13%的?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买东西开发票时,那个神秘的“增值税”到底是怎么回事?最近有朋友问我:“小云啊,听说增值税的税率变过好几次,现在13%的税率到底是啥时候开始的呀?”别急,今天咱们就一起把这事儿捋清楚! 税率变化的“关键时间点”。 说到增值税从原税率调整为13%的时间,咱们得把日历翻回2019年。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19条的规定,从2019年4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正式从16%下调至13%。这可是国家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放的大招呢! 法律条文怎么看?。 这里要敲黑板划重点啦!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 - 销售货物、劳务的税率分为13%、9%、6%三档 -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 注意哦,这里的13%税率主要适用于大多数工业品和部分服务行业,而像农产品、自来水这些民生相关产品适用的是9%的优惠税率。 真实案例看门道。 去年有个服装厂老板就遇到过麻烦事:他在税率调整后三个月还在按16%开票,结果被税务部门查到了。幸好他及时补缴了税款差额,又主动说明是因为财务系统未及时更新,最后才免于罚款。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及时关注政策变化真的很重要!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商家: 1. 立即检查开票系统版本是否为最新版 2. 核对2019年4月1日后的所有销售合同 3. 发现税率错误及时作废重开(记得在当月处理哦) 如果你是消费者: 1. 收到发票先看右上角的“税率”栏 2. 对于2019年4月后的常规商品,发现16%税率可直接要求重开 3. 保留好问题发票作为凭证 特殊情况要注意。 有些行业存在过渡政策哦!比如建筑行业的老项目可以选择适用原税率,房地产企业销售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还能适用5%的征收率。拿不准的时候,最好直接咨询主管税务机关。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增值税的最新税率变化是什么时候从原税率改为13%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候,三分钟就能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解决方案。无论是企业税务规划还是个人维权,都能找到靠谱的专业指导哦!
企业经营 33人阅读
企业经营
公司岗位调整员工拒绝怎么办?
大家好呀,我是总在云端关心你权益的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职场中特别常见又让人头疼的事:公司突然要给你调岗,但你觉得不合理,该怎么办? 先举个真实案例: 小王是某公司的设计师,突然被通知调到销售岗。公司说"这是业务需要",可新岗位工资降了30%,小王拒绝后被解除合同。法院最终认定公司违法,判决赔偿8万元! (空行) 一、调岗不是公司说了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调整工作岗位必须和员工协商一致,且要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合同。简单说就是——没你点头,调岗不作数! (空行) 二、这3种调岗千万要警惕 1. 从技术岗调去扫厕所(工作内容发生根本性变化) 2. 从老家调到300公里外(工作地点明显不利) 3. 工资直接"打骨折"(薪资待遇大幅降低) 遇到这些情况,你可以理直气壮说"不"! (空行) 三、实战维权四步走 第一步:先和人事好好聊 "领导,调岗后我的工作内容变化太大,能再商量下吗?"——用沟通争取转机 第二步:书面拒绝要果断 如果协商无果,7天内用纸质文件写明:"因调整不符合原合同约定,本人不同意调岗" 第三步:证据收集不能停 保存劳动合同、调岗通知、工资条、聊天记录,记得给文件拍照备份到网盘 第四步:劳动仲裁是利器 带着证据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填张申请表就能启动程序,全程不收费! (空行) 暖心小贴士: 如果公司以"不服从安排"辞退你,记得让他们出具书面解除通知,这可是维权的重要证据哦~ (空行)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岗位调整员工拒绝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你提问。系统会智能匹配最懂你情况的律师,手把手教你维护合法权益~ 希望每个打工人都能挺直腰杆,咱们下期见!
企业经营 118人阅读
企业经营
增值税在何时调整为税率百分之十三?
增值税在何时调整为税率百分之十三? ——一张发票背后的政策变化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买东西开发票时,那个“13%税率”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不是突然某天就发现税率变了?别急,咱们先从身边的小故事说起! 一、税率变动的“生活现场”。 还记得2019年春天吗? 有人发现公司采购办公用品时,发票上的税率突然从16%变成了13%;也有人网购电器,结账时发现价格悄悄降了一点点。这些变化背后,正是国家在2019年4月1日实施的增值税大调整——原先16%的税率降为13%,10%的税率降为9%。 二、法律知识小课堂。 这次调整的依据是《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以及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2019年第39号)。 关键点解析:。 1. 调整时间。:2019年4月1日起正式执行。 2. 适用对象。: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原适用16%税率的项目,税率统一调整为13%。 3. 过渡期处理。:2019年3月31日前签订的合同,若已按旧税率开具发票,需在4月1日后重新按新税率结算。 三、真实案例帮你理解。 案例1:合同纠纷中的税率争议。 某建材公司在2019年3月与客户签订合同,约定“按16%税率开具发票”,但实际交货开票时间在4月。客户以“国家税率已下调”为由要求降价,最终法院判决:4月1日后履行的合同必须按13%执行,公司需退还多收的税款差额。 案例2:错误开票被处罚。 一家餐饮企业因财务疏忽,在2019年5月仍按10%税率开具发票(实际应适用9%),被税务部门要求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 四、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 情况1:普通消费者。 - 发现商家仍按旧税率收费?可要求对方提供新税率发票,或向当地税务局12366热线反映。 情况2:企业经营者。 - 自查合同。:2019年4月1日前签订的长期合同,需补充“税率调整条款”。 - 核对发票。:使用税控系统升级后的最新版本,避免开错税率。 - 追溯退税。:若前期多缴税款,可凭凭证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 情况3:财务人员。 - 保存好2019年3月的销售台账,区分新旧税率业务。 - 关注税务局官网“减税降费”专栏,及时下载政策解读文件。 五、法小云的温馨提醒。 税率调整看似是数字变化,实则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日常消费,留个心眼保存好票据,关键时刻能帮你省下一笔钱哦! 以上就是关于【增值税在何时调整为税率百分之十三?】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我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律师,一对一帮你梳理问题,轻松搞定税务烦恼! (完)
企业经营 48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企业经营
企业经营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企业经营专题,涵盖公司法务、股权分配、合同管理、风险控制、商业纠纷等知识,帮助企业在经营中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确保合法合规运营,提升管理效率。
企业经营知识
什么是公司的最终受益人?如何定义?
什么是公司的最终受益人?如何定义?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实际上和每个开公司、投资甚至打工的人都可能相关的话题——公司的最终受益人。到底是谁? 举个例子:你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朋友拉来了他的亲戚投资,亲戚又找了一家投资公司……绕来绕去,这家公司背后到底谁说了算?谁才是真正分钱的人? 别急,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揭开这个“套娃”背后的真相! --- ### 一、法律怎么说?最终受益人到底是谁? 根据《公司法》和《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规定,最终受益人。指的是实际享有公司利益、控制公司决策的自然人。。 简单来说,就是不管公司有多少层“马甲”,最终能分到钱、能拍板的人,才是真正的“幕后大佬”。 法律要求公司必须公示最终受益人,就是为了防止有人“隐身”操控公司,逃避责任或者干坏事(比如洗钱)。 举个例子:。 2021年某地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A公司表面由B公司控股,但调查发现B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张某。最终法院认定张某是A公司的最终受益人,需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 二、怎么判断谁是最终受益人? 记住两个关键点:控制权。和收益权。。 1. 控制权。:能直接或间接决定公司重大事项(比如人事、财务)。 - 比如通过持股、协议约定,甚至亲属关系实际控制公司。 2. 收益权。:能直接或间接分到公司利润。 - 比如通过多层持股、代持股份等方式实际享受分红。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 小明的奶茶店由妈妈代持股份,但实际出钱、管账、决定开店策略的都是小明。小明就是最终受益人。 --- ### 三、普通人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公司实际控制人“玩隐身”,或者自己莫名被牵连,可以这样操作: 1. 查公示信息。: - 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公司名称,查看“受益人信息”一栏。 2. 收集证据。: - 保存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协议等,证明实际控制人或受益人的身份。 3. 法律途径。: - 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隐瞒受益人信息最高可罚款50万元); - 起诉要求实际受益人承担责任(比如债务纠纷中追加被告)。 真实案例参考:。 2020年某投资者因代持股份纠纷起诉,法院通过银行流水和聊天记录认定实际受益人为王某,判决其赔偿损失。 --- ### 四、法小云的小贴士 1. 投资或合伙前,务必查清公司最终受益人,避免“踩坑”。 2. 如果你是代持股份的“名义股东”,记得签书面协议,明确责任归属。 ---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公司的最终受益人?如何定义?】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律师。 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推荐最合适的专业律师,一对一解答,帮你高效解决法律难题~ 我是法小云,我们下期再见!
企业经营175人阅读
公司股权分配有哪些具体的比例规定?如何计算分配比例?
公司股权分配有哪些具体的比例规定?如何计算分配比例?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创业路上那个既让人兴奋又容易踩坑的话题——公司股权到底该怎么分? 是不是经常听到朋友合伙开公司,最后因为“分钱不均”闹掰的故事? 别慌!今天这篇干货,手把手教你避开股权分配那些“雷区”! 一、法律怎么说?。 咱们先搬出最硬核的《公司法》撑腰! 1. 股东权利看章程。 法律明文规定(《公司法》第34条、42条):股东怎么分钱、怎么投票,主要看公司章程的约定。 这就好比“公司宪法”——章程里写清楚出资金额、占股比例,大家签字画押后,法律就认这个数! 2. 重大决策要抱团。 公司合并、解散这些大事,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公司法》第43条)。 假设公司总股权100%,想通过重大决策至少需要67%的股东支持哦~ 二、血泪案例警示。 案例1。:张三和李四口头约定了“五五开股权”,结果公司赚钱后,张三拿出转账记录说自己实际出资70%,法院最终按实际出资比例重新划分股权。 法小云敲黑板。:别信口头承诺!所有出资必须白纸黑字写进章程! 案例2。:某科技公司初期三个创始人按70%、20%、10%分股,后期引入新股东时发现没预留股权池,老股东被迫稀释股份引发纠纷。 法小云支招。:初创公司建议预留10%-20%股权池,用于未来吸引人才或融资。 三、手把手教你算股权。 1. 贡献清单法。 把资金、技术、资源、管理能力全列出来: - 老王出50万现金 → 占40% - 小陈有独家客户资源 → 占30% - 大周负责日常运营 → 占30% (记得预留10%作股权池,实际总比例按90%分配) 2. 动态调整条款。 在股东协议里加一条:“公司年利润达到100万时,运营负责人股权增加5%”。既公平又能激励团队! 3. 避坑工具包。 - 使用“股东出资确认书”记录每一笔投入 - 用在线股权计算器(搜索“创业股权分配工具”) - 每年做一次股权结构体检 四、重要!一定要做这3件事。 1. 签完协议30天内,带着公司章程去工商局做股权登记 2. 股东退出机制必须写进协议(比如离职时股权按什么价格回购) 3. 每次股权变动都要同步修改章程并重新备案 附赠口诀。 资金技术都要算,白纸黑字不能懒 预留池子防稀释,动态调整更灵活 工商备案是铁证,每年体检更心安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股权分配有哪些具体的比例规定?如何计算分配比例?】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正在为股权分配头疼,千万别自己硬扛!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智能匹配擅长公司股权的律师,一对一解答公司章程设计、协议审核等具体问题,帮您守住“钱”途更守住友情! 法小云陪你明明白白创业,安安心心赚钱~
企业经营102人阅读
裸照外泄在网络上会被怎样判决?如何应对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
裸照外泄在网络上会被怎样判决?如何应对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
裸照外泄在网络上会被怎样判决?如何应对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普法小伙伴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有点沉重但很重要的话题——如果不小心遇到裸照被传到网上,法律会怎么保护我们?又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先别慌,咱们慢慢说。你可能听过类似的事情:有人因为感情纠纷被前任曝光隐私照片,或者黑客盗取手机相册后恶意传播……这些行为看似是“泄愤”或“开玩笑”,但其实是踩了法律的红线! 法律是怎么说的?。 首先明确一点:未经允许传播他人裸照,是违法的!具体涉及这几条法律: 1. 《刑法》第364条。 传播他人隐私照片或视频,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如果传播数量大或造成恶劣影响,最高能判2年有期徒刑。 2. 《刑法》第246条。 如果对方还配上侮辱性文字(比如“荡妇”“骗子”),可能构成“侮辱罪”,最高判3年。 3. 《民法典》第1033条。 你的隐私权、名誉权受法律保护,受害者可以直接起诉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真实案例长这样。 - 2021年浙江某男子分手后把前女友裸照发到微信群,法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判他1年半。 - 2022年广州一网红被前男友威胁公开私密视频,法院判决前男友赔偿8万元精神损失费,并公开道歉。 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 记住三步走:保存证据→报警维权→保护自己! 第一步:立刻固定证据。 别急着删帖!用手机录屏或截图保存对方账号、发布内容、点赞评论量。如果是网站链接,记下网址并找公证处做证据保全(这一步很重要,防止对方删帖后不认账)。 第二步:报警并起诉。 带着证据去派出所报案,如果警方认为不够刑事立案,还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侵犯隐私权。律师提醒:记得要求平台删除内容,否则平台也要担责哦! 第三步:心理保护。 隐私泄露后,很多人会陷入焦虑甚至抑郁。这时候一定要找亲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千万别独自承受压力。 法小云的小贴士。 平时记得给手机相册加密,别轻易拍私密照片。如果已经发生泄露,千万不要私下和对方“谈判”,小心被二次勒索! 以上就是关于【裸照外泄在网络上会被怎样判决?如何应对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直接联系律师。咱们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方案,手把手教你维护权益。法律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我们陪你一起面对!
企业经营53人阅读
个体户如何在线申报纳税?
个体户如何在线申报纳税?
各位个体户朋友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很多人挠头的问题——开小店、摆摊位赚了钱,到底怎么在网上报税呢?别担心,就像咱们用手机买菜一样简单,跟着小云一步步来! 先说说为什么要认真报税。 去年有位开早餐铺的李大姐,总觉得"小本生意不用交税",结果被税务部门查到三年未申报,不仅要补缴税款,还被罚了滞纳金。其实《税收征收管理法》第25条早就规定啦,所有纳税人都要如实申报,这和生意大小没关系哦! 法律小课堂。 1.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条,咱们可以直接用电子税务局办理业务 2. 《个人所得税法》第12条说,经营所得每个季度都要预缴税款 3. 各地还有具体政策,比如月收入3万以下通常免征增值税(具体以当地为准) 超详细操作指南来啦!。 第一步:准备材料。 把身份证、营业执照、银行账户信息放在手边,就像准备做年夜饭的食材一样~ 第二步:登录电子税务局。 打开浏览器搜索"XX省电子税务局"(比如浙江就搜浙江电子税务局),点击"自然人登录",用身份证号和手机验证码就能进 第三步:找到申报入口。 登录后点"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选择"定期定额户申报"或"增值税小规模申报"(不知道选哪个?可以看营业执照上的登记类型) 第四步:填写表格。 收入栏填实际经营额,系统会自动计算税款 有个小窍门:保存每月的进货发票和收据,填数字会更准确 第五步:核对缴费。 确认金额无误后,绑定银行卡直接扣款 记得要收到"申报成功"的提示才算完成哦! 重要提醒。 每年1月要记得做年度汇总申报 所有申报记录至少保存5年,就像留着老顾客的联系方式一样重要 如果操作时遇到困难,可以拨打12366税务热线,工作人员会像教长辈用智能手机一样耐心指导~ 以上就是关于"个体户如何在线申报纳税?"的相关回答。如果你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特殊状况,或者对政策有疑问,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随时待命。系统会为您智能匹配熟悉税务问题的律师,一对一解答困惑,让您安心经营每一分钱! (悄悄说:现在很多地方税务部门还有"首违不罚"政策,要是之前漏报了赶紧补上,说不定能免罚款哦~)
企业经营113人阅读
交警哪些行为会受到罚款或警告的处罚?
交警哪些行为会受到罚款或警告的处罚?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个特别的话题:平时总是交警蜀黍给咱们开罚单,那要是交警自己犯错,会不会也被罚款或警告呢? 先别急着惊讶,上个月就有位网友在高速服务区拍到交警把警车停在残疾人专用车位,后来这位交警真的被单位通报批评啦!今天就带大家看看,那些藏在法律条文里的"交警行为规范手册"。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5条规定,交通警察要是出现下面这些情况,轻则警告处分,重则可能被开除甚至坐牢哦: 1. 给不该发驾照的人发证(比如给色盲发证) 2. 该扣车时不扣车(比如收了红包就放行) 3. 发现违法行为不查处(比如遇到熟人闯红灯就装没看见) 4. 私自收取罚款不上交(把罚金塞进自己口袋) 真实案例时间。 案例一:2021年广东某交警中队长收了货车司机2000元红包,对超载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最后被法院以受贿罪判了8个月。 案例二:今年3月杭州有交警用警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被群众举报后,该交警被记过处分并调离岗位。 遇到问题怎么办?四步保护自己。 第一步:手机就是取证神器 遇到可疑情况立即开启录像功能,重点拍警号、车辆号牌、现场环境。记得要拍清楚时间地点,现在手机相册都能自动记录这些信息。 第二步:记住这两个电话 12389是公安机关举报专线,12345市民热线也能转接监督部门。打电话时要准备好具体时间、地点、警号等信息。 第三步:书面投诉这样写 用A4纸手写或打印投诉信,内容要包括:"某年某月某时,在某某路口,警号XXXX的交警在查车时..."最后签上名字和日期,寄到交警大队的纪检监察室。 第四步:重要证据别乱发 拍到的视频照片先保存原始文件,网络举报时上传复制件,原件要留着备用。 温馨小提示。 其实绝大多数交警同志都在认真工作,咱们发现问题可以理性反映。如果对处罚有疑问,法律规定你有权在收到罚单60天内申请行政复议哦! 以上就是关于"交警哪些行为会受到罚款或警告的处罚?"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候,马上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教您维护自身权益。法律问题不用慌,专业指导来帮忙~ (全文完)
企业经营103人阅读
如何区分股票与债券投资,它们各自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有何特点?
如何区分股票与债券投资,它们各自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有何特点?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和钱袋子有关的话题——股票和债券到底有什么区别?听说隔壁李阿姨去年炒股赚了钱,今年却亏得睡不着觉;而王大爷买债券虽然赚得少,但每个月都能收到利息。同样是投资,怎么差别这么大呢? (空一行) 一、股票和债券的“身份证明”。 股票像一张“公司合伙人证书”,买了股票就是公司的小股东,能参与分红(公司赚钱时)也可能亏本(公司赔钱时)。比如《证券法》第2条就规定,股票代表的是“股东权利”。 债券更像一张“借条”,买了债券相当于借钱给公司或政府,对方承诺到期还本付息。根据《公司法》第153条,公司债券持有人对公司只有债权,没有管理权。 (空一行) 二、风险收益大不同。 股票:高风险高收益 - 可能收益:股价上涨+分红(但可能不分) - 风险举例:2020年某上市公司退市,股票价值清零 债券:低风险稳收益 - 约定收益:固定利息(比如年利率5%) - 风险提示:2018年某企业债券违约,但最终通过法院调解收回70%本金 (空一行) 三、法律保护小课堂。 1. 破产清算时:《企业破产法》第113条规定,债券持有人比股东优先获得赔偿 2. 维权途径不同:股票纠纷多适用《证券法》,债券纠纷常涉及《合同法》 3. 典型案例:2021年上海法院判决某公司必须按约定兑付债券利息,但驳回了股票投资者索赔公司业绩下滑的诉求 (空一行) 四、遇到问题怎么办?。 1. 签合同前。:仔细看条款!债券合同找“票面利率”“到期日”,股票要关注“风险提示书” 2. 保留证据。:交易记录、宣传材料都要截图保存 3. 及时行动。:债券到期未兑付要在3年内起诉(《民法典》第188条) 4. 找专业帮手。:通过12386证券期货服务热线投诉,或向证监会地方局反映 (空一行)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区分股票与债券投资,它们各自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有何特点?”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投资亏损、对方违约等问题,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帮您分析合同条款、计算诉讼时效。我们会根据您的情况,匹配擅长证券纠纷或合同纠纷的律师,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准备材料,用法律守护您的钱袋子~
企业经营78人阅读
发票丢失后应该如何重新办理或补办?
发票丢失后应该如何重新办理或补办?
发票丢了怎么办?别慌!手把手教你补救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特别“人间真实”的话题——发票丢了怎么办? 无论是刚拿到手的购物发票,还是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报销单据,一不留神弄丢的时候,真是急得想挠墙! 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发票丢失后的正确补救姿势! 法律小课堂:发票丢了,法律怎么说?。 首先明确一点:发票可不是普通的纸片! 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发票丢了必须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 如果因为丢失发票导致税款流失,还可能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 举个真实案例: 2021年某公司丢失了5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未及时报备被税务机关罚款5000元。 而另一家公司在发现发票丢失后,当天就提交了书面说明并登报声明,最终顺利补办了发票~ 三步走!发票补办实操指南。 第一步:确认发票类型。 - 如果是普通发票(比如餐饮、日用品发票),联系开票方重新开具即可 - 如果是专用发票(比如公司采购的增值税发票),需要走正式补办流程 第二步:立即行动别拖延。 1. 联系开票方。:当天告知对方发票丢失情况,申请复印存根联并加盖公章 2. 登报声明。:在当地市级以上报纸刊登遗失声明(部分地区已取消此要求,建议咨询12366税务热线确认) 3. 书面报告。:填写《发票挂失/损毁报告表》,5个工作日内向税务局提交 第三步:保存好关键证据。 - 重新开具的发票复印件 - 报纸公告原件(如需) - 税务局出具的证明材料 温馨提醒。 如果是电子发票,直接重新打印即可(建议同步保存电子版到网盘) 如果涉及报销,记得提前和公司财务沟通补办要求哦~ 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 比如发现发票被他人冒用,请立即报警并联系税务机关 如果对方拒绝补开发票,可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投诉 以上就是关于【发票丢失后应该如何重新办理或补办?】的相关回答。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上火,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直接联系律师。 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服务,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帮你解决难题~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少走弯路 我是法小云,咱们下期见!
企业经营143人阅读
关于增值税的最新税率变化是什么时候从原税率改为13%的?
关于增值税的最新税率变化是什么时候从原税率改为13%的?
关于增值税的最新税率变化是什么时候从原税率改为13%的?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买东西开发票时,那个神秘的“增值税”到底是怎么回事?最近有朋友问我:“小云啊,听说增值税的税率变过好几次,现在13%的税率到底是啥时候开始的呀?”别急,今天咱们就一起把这事儿捋清楚! 税率变化的“关键时间点”。 说到增值税从原税率调整为13%的时间,咱们得把日历翻回2019年。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19条的规定,从2019年4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正式从16%下调至13%。这可是国家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放的大招呢! 法律条文怎么看?。 这里要敲黑板划重点啦!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 - 销售货物、劳务的税率分为13%、9%、6%三档 -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 注意哦,这里的13%税率主要适用于大多数工业品和部分服务行业,而像农产品、自来水这些民生相关产品适用的是9%的优惠税率。 真实案例看门道。 去年有个服装厂老板就遇到过麻烦事:他在税率调整后三个月还在按16%开票,结果被税务部门查到了。幸好他及时补缴了税款差额,又主动说明是因为财务系统未及时更新,最后才免于罚款。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及时关注政策变化真的很重要! 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商家: 1. 立即检查开票系统版本是否为最新版 2. 核对2019年4月1日后的所有销售合同 3. 发现税率错误及时作废重开(记得在当月处理哦) 如果你是消费者: 1. 收到发票先看右上角的“税率”栏 2. 对于2019年4月后的常规商品,发现16%税率可直接要求重开 3. 保留好问题发票作为凭证 特殊情况要注意。 有些行业存在过渡政策哦!比如建筑行业的老项目可以选择适用原税率,房地产企业销售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还能适用5%的征收率。拿不准的时候,最好直接咨询主管税务机关。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增值税的最新税率变化是什么时候从原税率改为13%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候,三分钟就能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解决方案。无论是企业税务规划还是个人维权,都能找到靠谱的专业指导哦!
企业经营33人阅读
公司岗位调整员工拒绝怎么办?
公司岗位调整员工拒绝怎么办?
大家好呀,我是总在云端关心你权益的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职场中特别常见又让人头疼的事:公司突然要给你调岗,但你觉得不合理,该怎么办? 先举个真实案例: 小王是某公司的设计师,突然被通知调到销售岗。公司说"这是业务需要",可新岗位工资降了30%,小王拒绝后被解除合同。法院最终认定公司违法,判决赔偿8万元! (空行) 一、调岗不是公司说了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调整工作岗位必须和员工协商一致,且要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合同。简单说就是——没你点头,调岗不作数! (空行) 二、这3种调岗千万要警惕 1. 从技术岗调去扫厕所(工作内容发生根本性变化) 2. 从老家调到300公里外(工作地点明显不利) 3. 工资直接"打骨折"(薪资待遇大幅降低) 遇到这些情况,你可以理直气壮说"不"! (空行) 三、实战维权四步走 第一步:先和人事好好聊 "领导,调岗后我的工作内容变化太大,能再商量下吗?"——用沟通争取转机 第二步:书面拒绝要果断 如果协商无果,7天内用纸质文件写明:"因调整不符合原合同约定,本人不同意调岗" 第三步:证据收集不能停 保存劳动合同、调岗通知、工资条、聊天记录,记得给文件拍照备份到网盘 第四步:劳动仲裁是利器 带着证据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填张申请表就能启动程序,全程不收费! (空行) 暖心小贴士: 如果公司以"不服从安排"辞退你,记得让他们出具书面解除通知,这可是维权的重要证据哦~ (空行)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岗位调整员工拒绝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你提问。系统会智能匹配最懂你情况的律师,手把手教你维护合法权益~ 希望每个打工人都能挺直腰杆,咱们下期见!
企业经营118人阅读
增值税在何时调整为税率百分之十三?
增值税在何时调整为税率百分之十三?
增值税在何时调整为税率百分之十三? ——一张发票背后的政策变化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买东西开发票时,那个“13%税率”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不是突然某天就发现税率变了?别急,咱们先从身边的小故事说起! 一、税率变动的“生活现场”。 还记得2019年春天吗? 有人发现公司采购办公用品时,发票上的税率突然从16%变成了13%;也有人网购电器,结账时发现价格悄悄降了一点点。这些变化背后,正是国家在2019年4月1日实施的增值税大调整——原先16%的税率降为13%,10%的税率降为9%。 二、法律知识小课堂。 这次调整的依据是《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以及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2019年第39号)。 关键点解析:。 1. 调整时间。:2019年4月1日起正式执行。 2. 适用对象。: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原适用16%税率的项目,税率统一调整为13%。 3. 过渡期处理。:2019年3月31日前签订的合同,若已按旧税率开具发票,需在4月1日后重新按新税率结算。 三、真实案例帮你理解。 案例1:合同纠纷中的税率争议。 某建材公司在2019年3月与客户签订合同,约定“按16%税率开具发票”,但实际交货开票时间在4月。客户以“国家税率已下调”为由要求降价,最终法院判决:4月1日后履行的合同必须按13%执行,公司需退还多收的税款差额。 案例2:错误开票被处罚。 一家餐饮企业因财务疏忽,在2019年5月仍按10%税率开具发票(实际应适用9%),被税务部门要求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 四、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是—— 情况1:普通消费者。 - 发现商家仍按旧税率收费?可要求对方提供新税率发票,或向当地税务局12366热线反映。 情况2:企业经营者。 - 自查合同。:2019年4月1日前签订的长期合同,需补充“税率调整条款”。 - 核对发票。:使用税控系统升级后的最新版本,避免开错税率。 - 追溯退税。:若前期多缴税款,可凭凭证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 情况3:财务人员。 - 保存好2019年3月的销售台账,区分新旧税率业务。 - 关注税务局官网“减税降费”专栏,及时下载政策解读文件。 五、法小云的温馨提醒。 税率调整看似是数字变化,实则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日常消费,留个心眼保存好票据,关键时刻能帮你省下一笔钱哦! 以上就是关于【增值税在何时调整为税率百分之十三?】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我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律师,一对一帮你梳理问题,轻松搞定税务烦恼! (完)
企业经营48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