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发生时,首选解决途径是与开发商或卖家进行友好协商。若协商无果,可向消费者协会、房地产行业协会等组织申请调解。这些都是纠纷解决的非正式方式,有利于维持和谐的交易关系。此外,当地政府的城乡建设部门也会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和帮助解决此类纠纷。如协商或调解成功,可签订书面协议或和解协议。相关法律依据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定。同时,《合同法》也规定了合同双方应当诚实守信地履行合同义务。
若协商和调解无效,购房者可以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房屋所在地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仲裁具有裁决结果的强制执行力,且仲裁过程中涉及商业秘密和隐私的信息可以保密。在仲裁时适用的法律依据是《仲裁法》。在诉讼过程中,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院的调查将作为判决的依据。《合同法》和《民法典》为诉讼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支持。仲裁或诉讼的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双方都有法律效力。
对于经济困难无法聘请律师的购房者,可寻求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此外,如果开发商存在违规行为,购房者还可以向相关行政机关投诉举报,寻求行政救济。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规对开发商的违规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