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此类纠纷,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采取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
一、了解法律规定
我国法律严格限制高利贷行为。《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借款利率不得超过法定利率上限。超出部分,法律不予保护。这意味着高利贷合同中超出法定利率的部分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遭遇高利贷纠纷时,首先尝试与对方协商。双方可重新约定利率或制定还款计划。若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援助或调解。调解过程中,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利率超过法定标准。同时,积极参与调解过程,以期达成和解。
三、法律途径解决
若协商和调解均无法解决问题,可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收集相关证据,如借款合同、转账记录等,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应明确主张利率超过法定上限的部分无效,并请求返还超出部分的利息。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判决。
相关法律条文列举:
2. 相关司法解释关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解释。
3. 关于借款合同、转账记录等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总结:面对高利贷纠纷,应了解法律规定,先尝试协商与调解,如无法解决,可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处理过程中,注意收集证据,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