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费政策的法律保障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法小云,今天咱们聊一个职场人听了就“心跳加速”的话题——返费政策!
比如你辛辛苦苦干完三个月,黑心中介突然翻脸:“返费?什么返费?合同上没写啊!”
别慌!今天咱们就来拆解:法律是怎么给你撑腰的?
一、返费政策是什么?权益怎么被坑?
返费政策常见于劳务中介或工厂招聘,比如中介承诺:“干满3个月,额外返你5000块!”
但现实往往是……
中介玩文字游戏,合同里只字不提返费;
拖延时间,找借口克扣返费;
直接“装失忆”,否认给过承诺。
面对这些套路,你的工资可能不光是劳动换的,还得加上“心累费”!
二、法律来撑腰:返费政策受这3大法规保护!
1.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第八十四条
法律明确:用人单位(包括中介)招人时不得扣押证件,也不得用“担保”名义收钱。
法小云解读:返费是中介或公司的承诺,本质是劳动关系的一部分,就算没写进合同,你有证据就能追讨!
2.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双方都要老实履行。
法小云划重点:哪怕返费只是口头约定,只要你能证明对方确实承诺过(比如聊天记录、录音),对方就得认账!
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遇到纠纷,先协商,协商不成直接申请劳动仲裁,不用怕打官司麻烦!
三、看看法院怎么判!真实案例学维权
案例1:中介赖账,法院一招治服
2021年,苏州某工人通过中介进厂,约定返费1万元。结果干完活,中介说“公司没给我钱,我也没钱给你”。
法院判决:中介和工人已形成劳务关系,中介必须按约定支付返费,否则按拖欠工资处理!
案例2:口头承诺也有效
2022年,广州一名外卖小哥被站长口头承诺“跑满1000单返2000元”,后来站长不认账。小哥拿出微信聊天记录和同事证言,法院直接判公司赔钱!
四、遇到返费纠纷,记住这4步!
第一步:证据!证据!证据!
保存所有记录:聊天截图、录音、工牌、考勤表,甚至同事的证词;
书面合同最稳:签合同时,必须要求白纸黑字写上返费金额和条件。
第二步:先礼后兵,主动沟通
直接找中介或公司负责人,录音并明确说:
“我们之前说好返费XXX元,我已经干满X个月,请按照约定支付。”
第三步:投诉举报一条龙
如果对方耍赖,直接拨打:
12333(全国人社服务热线);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带上证据现场举报)。
第四步:申请劳动仲裁
不调解?不赔钱?直接去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10天内就能立案,费用全免!
五、法小云贴心提示
别信“返费太高所以不能写合同”的鬼话——法律规定,任何劳动报酬都要明确约定;
警惕“分期支付返费”陷阱——一次性拿钱最安全,分期协议必须写清时间和金额;
找正规中介:查公司营业执照,签合同时核对名称和公章是否一致。
最后唠叨一句: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你的返费是自己拼出来的血汗钱,该争的时候别怂,法小云永远站在你这边!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留言喊我~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