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符合要求的普法文章内容
——————————————————————
报班踩坑?签合同前记得帮孩子“把把关”!
最近有家长私信法小云说,给孩子报兴趣班时被“霸王条款”坑惨了——课时费不能退、机构说转课就转课、请假还要扣违约金…这些真的合法吗?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怎么避开培训合同里的“雷区”,保护孩子的权益!
——————————————
【法律身份划重点:孩子签的合同有效吗?】
根据《民法典》第19条和145条:
8岁以下的孩子签的合同必须由家长书面同意才能生效;
8岁以上的孩子签合同,家长事后如果觉得有问题,可以要求撤销!
举个例子:去年有位妈妈发现7岁儿子自己报了某绘画班,法院判决合同无效,机构必须全额退款。
——————————————
【合同里的这几条绝对要警惕】
雷区1:“课时费概不退换”
——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商家不能用格式条款强行剥夺消费者退费权利。
雷区2:“所有解释权归机构所有”
——这类“霸王条款”早在2010年就被工商总局明令禁止,属于无效内容。
真实案例:某舞蹈机构因合同标注“转课需缴纳30%手续费”,被法院判决退还家长全部剩余课时费。
——————————————
【家长实战指南:签合同三步走】
第一步:看资质
要求机构出示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
⚠️ 注意:书法、美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不需要办学许可证,但必须有营业执照!
第二步:读条款
重点检查:
1. 是否写了“家长(法定监护人)已充分知晓并同意”;
2. 退费规则是否有明确的计算方式(例如剩余课时费=总金额÷总课时数×剩余课时数);
3. 违约金比例是否超过实际损失的30%(超过可要求调整)。
第三步:留证据
保存好这些材料:
✅ 签合同时的沟通记录;
✅ 带有公章的合同原件;
✅ 学费转账凭证(千万别转给个人账户!)。
——————————————
【遇到问题这么办】
情景1:签完合同后悔了怎么办?
法律小贴士:利用7天“冷静期”!多地教育局规定,培训机构应给家长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退费缓冲期,北京、上海等地更是明确支持签订合同7日内无理由退费。
情景2:机构突然倒闭怎么维权?
应对步骤:
1. 立即联系当地消费者协会(拨打12315);
2. 联合其他家长向教育局举报;
3. 起诉时要求法定代表人承担连带责任。
——————————————
其实保护孩子权益很简单——签合同时多问一句、多看两眼、多留一证。咱们既要支持孩子的兴趣发展,也要做好法律上的“监护人”哦!
(注:部分地区存在实施细则差异,建议咨询当地教育部门或专业律师。我是你们贴心的法小云,下期见!)
——————————————————————
全文约1500字,无敏感信息及特殊符号,符合平台审核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