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孩子遇到麻烦,家长能替Ta打官司吗?
朋友你好~我是法小云。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个看似有点“冷门”,却可能随时落到普通人头上的问题——
孩子被欺负了、买游戏装备被骗了、甚至父母离婚争抚养权……这时候,未成年人有权利去法院维权吗?要怎么做?
这些问题听着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去年就有位初二学生因为网购被坑了2000块压岁钱,最后靠法律成功追回。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聊清楚:未成年人打官司的全流程!
()
一、先划重点:孩子自己不能单独出庭,但法律留了“绿色通道”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7条,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诉讼行为能力人”——说白了,他们没法自己跑去法院立案,必须由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代为起诉。
但记住!权利始终在孩子身上。哪怕是父母起诉,也是在以孩子的名义维护Ta的权益。比如父母替孩子追讨被商家骗的钱,这笔钱最终属于孩子,而非父母。
()
二、打官司前,先看四个“通关条件”
条件1:明确谁是“代理人”
父母是天然代理人,但如果父母都不在或无法履行职责(比如父母是被起诉方),法院会指定祖父母、成年兄姐或其他亲属担任代理人。极端情况下,甚至可由居委会或民政部门介入。
条件2:案件必须“属于民事纠纷”
例如:
校园欺凌导致人身伤害索赔
网购、游戏充值等消费纠纷
遗产继承或抚养费争议
条件3:有明确的被告和诉求
不能笼统说“我被欺负了”,而要具体到“某年某月被谁以何种方式侵害,要求赔偿多少元”。
条件4:在诉讼时效内
大多数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但未成年人因年龄原因,时效可延长至成年后(《民法典》第191条)。
()
三、手把手教你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定代理人
如果父母愿意代理,直接进入下一步;
如果父母不愿代理(比如起诉对象是父母本人),可联系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或向法院申请指定代理人。
第二步:准备起诉材料
起诉状:写明原告(孩子)、被告基本信息、事实理由、具体诉求
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医疗记录、证人证言等
身份证明:孩子户口本/出生证明、代理人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
第三部:向法院提交材料
优先选择被告所在地法院或案件发生地法院。
现在全国推行线上立案,监护人可登录“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提交电子版材料,初审通过后再邮寄原件。
第四步:参与庭审与执行
法院会优先调解(比如让商家退款、对方道歉),调解不成则开庭审理。
判决生效后,若对方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比如冻结对方账户、扣押财产)。
()
四、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1:网购手机变模型,15岁学生成功维权
山东某初中生小张用压岁钱网购“九成新手机”,收到货发现是塑料模型。父亲老张代理起诉,提交订单截图、拆箱视频和快递单,法院判决商家全额退款并赔偿500元。
案例2:父母离婚后拒付抚养费,孩子起诉获支持
江苏女孩小雨父母离婚后,父亲拖欠抚养费2年。母亲作为代理人起诉,法院查明父亲收入情况后,判决补缴抚养费并按月支付至小雨成年。
()
五、法小云的重要提示
1. 证据保存要趁早
聊天记录别删除,转账记得留备注,受伤先去医院开证明。
2. 调解不是认怂
法院调解有利于快速解决纠纷,且调解书和判决书具有同等效力。
3. 隐私保护有保障
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原则上不公开审理,裁判文书也不会公开孩子姓名。
()
如果你身边有孩子正在遭遇不公,记住:法律保护的不仅是成人的世界,未成年人同样享有“严肃维权”的权利。
遇到难题别慌张,法小云陪你依法闯关!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