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食堂的包子还冒着热气
有人倒在了清晨的餐桌上
——发生这种情况到底算不算工伤?
每天早上七点半,工厂食堂的豆浆油条都是最抢手的。流水线工人小李像往常一样,抓起两个包子就往嘴里塞,准备吃完赶紧开工。可这天意外发生了——他捂着胸口突然倒地,再也没能醒来。
家属含泪向工厂要求赔偿时,企业却咬定"还没到上工时间,不算工伤"。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不同城市上演,我们该怎样为自己守住法律防线?
■ 法律规定:早餐时间算不算"工作时间"?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的,视同工伤。这里有两个关键词:
√ 工作时间:包括正式工作前合理准备的时段(如列队点名、换工作服、用餐等)
√ 工作岗位:除具体工作地点外,还包括延伸区域(如洗手间、茶水间、员工餐厅)
2023年浙江某工厂的真实判例中,员工用餐时突发心梗去世。法院认为早餐是保证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最终认定工伤成立。
■ 拿到赔偿需要闯过哪三关?
▌第一关:取证
• 要求企业提供当天完整监控录像(注意监控覆盖范围)
• 保存急救记录、死亡证明(死亡时间与工作时间段的关系是关键)
• 收集至少3名工友的证言(要明确目击时间和地点)
▌第二关:提交申请
带上身份证、劳动关系证明(合同或工资条)、医疗证明,去当地人社局工伤科填表。注意要在事发后30天内由企业申报,若企业拖延,家属可在1年内自行申报。
▌第三关:等结果
材料提交后60天内会出决定书。如果结果是"不属于工伤",可以在6个月内向法院起诉。四川曾有案件经历三次复议后最终逆转认定结果。
常见误区逐个击破
☒ "签了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
——这种协议本身违法,不影响工伤保险认定
☒ "自己原本就有心脏病
——法律不追究病因,只看是否符合工作时间、岗位的突发性原则
☒ "下班后在家突发疾病
——这种情况确实不算工伤(抢救超过48小时或非工作场所均可能影响认定)
其实法律比你想象得更暖心
最高人民法院早在(2018)最高法行申10662号判决中就明确:
员工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合理时间内,都应视为工作时间的自然延伸
所以无论是匆忙扒两口早饭,还是夜班时吃宵夜补充体力,只要符合"在岗必需"的原则,法律都会张开保护网。
如果此刻你身边就有常年熬夜加班的亲人
请转发这篇给他看看
多一份法律认知
就少一个破碎的家庭
(本文由法律助手法小云为您解读,遇到具体问题建议携带完整材料当面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