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过后是否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82人阅读
导读: 本文探讨了试用期结束后员工是否需要主动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详细解析了相关法律规定、真实案例以及不签合同的风险,并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三步策略和沟通话术,帮助员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试用期一过,老板不提签合同

打工人到底要不要主动问?

刚结束试用期的小李最近有点慌——试用期间公司给过一份《试用期协议》,领导夸他表现不错,转正后却迟迟不签新合同。每次旁敲侧击问人事,对方都说“反正工资正常发,急什么”。可他总担心:公司是不是想省社保钱?要是突然被辞退怎么办?

正在刷手机的你,可能也经历过这种“签约犹豫期”。今天法小云和你聊聊,试用期结束后,到底有没有必要签劳动合同。

法律规定比老板的“口头承诺”更硬气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试用期必须包含在正式的劳动合同期限内。也就是说:

正确的流程应该是入职当天签劳动合同,合同中明确试用期时长(比如合同签3年,试用期最多6个月)。

重点法条划红线:

第十九条第四款:“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仅约定试用期的,该期限视为劳动合同期限。”(也就是说,单独的《试用期协议》=正式合同,到期后必须签新合同!)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真实案例敲黑板

▶️案例1:小张入职时签了3个月《试用期协议》,试用通过后公司让他“继续工作但不用重签合同”。半年后公司裁员,以“无正式合同”为由拒付赔偿金。法院判决:原试用期协议自动转为1年期合同,公司需按解除劳动合同标准赔偿。

▶️案例2:某公司所有员工试用期后都“自动续约”,但实际未签书面合同。员工工作满1年时集体维权,最终公司向12人补发双倍工资差额共28万元。

不签合同的三大风险

🚨对你:工资数额、工作岗位可能被随意调整,离职补偿无保障,发生工伤时难以认定劳动关系。

🚨对公司:一旦员工仲裁,最高面临11个月双倍工资赔偿(比如月薪8000元,公司可能赔17.6万元)。

三步解决问题

1️⃣自查现有文件

如果手里只有《试用期协议》,立刻要求签正式合同

已有正式合同但没写明试用期条款?同样需要补签补充协议

2️⃣沟通话术参考

✓礼貌版:“为保障双方权益,我们是不是该把转正后的工作内容、薪资写在合同里呀?”

✓专业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麻烦公司30天内和我签书面合同。”

3️⃣留存关键证据

日常工作记录(考勤表、工作群聊、工资条)

要求签合同的沟通记录(邮件、短信、录音)

若30天后仍不签合同,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小云特别提示

✏️合同期限建议:首次签合同时,建议选择23年期限,避免试用期被恶意延长(例如1年期合同试用期最多1个月,3年期合同可达6个月)。

✏️“自动转正”也要签:哪怕公司说“试用合格自动转正”,仍需有书面文件确认工资、岗位等变化。

如果这篇文章刚好解答了你的疑惑,不妨保存在手机里。下次遇到领导说“合同不重要,看行动就行”,你可以自信地笑着回答:“保障权益的事,还是白纸黑字更安心呀!”

(遇到具体法律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云帮你拆解套路!)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试用期过后是否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82人阅读
导读: 本文探讨了试用期结束后员工是否需要主动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详细解析了相关法律规定、真实案例以及不签合同的风险,并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三步策略和沟通话术,帮助员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试用期一过,老板不提签合同

打工人到底要不要主动问?

刚结束试用期的小李最近有点慌——试用期间公司给过一份《试用期协议》,领导夸他表现不错,转正后却迟迟不签新合同。每次旁敲侧击问人事,对方都说“反正工资正常发,急什么”。可他总担心:公司是不是想省社保钱?要是突然被辞退怎么办?

正在刷手机的你,可能也经历过这种“签约犹豫期”。今天法小云和你聊聊,试用期结束后,到底有没有必要签劳动合同。

法律规定比老板的“口头承诺”更硬气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试用期必须包含在正式的劳动合同期限内。也就是说:

正确的流程应该是入职当天签劳动合同,合同中明确试用期时长(比如合同签3年,试用期最多6个月)。

重点法条划红线:

第十九条第四款:“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仅约定试用期的,该期限视为劳动合同期限。”(也就是说,单独的《试用期协议》=正式合同,到期后必须签新合同!)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真实案例敲黑板

▶️案例1:小张入职时签了3个月《试用期协议》,试用通过后公司让他“继续工作但不用重签合同”。半年后公司裁员,以“无正式合同”为由拒付赔偿金。法院判决:原试用期协议自动转为1年期合同,公司需按解除劳动合同标准赔偿。

▶️案例2:某公司所有员工试用期后都“自动续约”,但实际未签书面合同。员工工作满1年时集体维权,最终公司向12人补发双倍工资差额共28万元。

不签合同的三大风险

🚨对你:工资数额、工作岗位可能被随意调整,离职补偿无保障,发生工伤时难以认定劳动关系。

🚨对公司:一旦员工仲裁,最高面临11个月双倍工资赔偿(比如月薪8000元,公司可能赔17.6万元)。

三步解决问题

1️⃣自查现有文件

如果手里只有《试用期协议》,立刻要求签正式合同

已有正式合同但没写明试用期条款?同样需要补签补充协议

2️⃣沟通话术参考

✓礼貌版:“为保障双方权益,我们是不是该把转正后的工作内容、薪资写在合同里呀?”

✓专业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麻烦公司30天内和我签书面合同。”

3️⃣留存关键证据

日常工作记录(考勤表、工作群聊、工资条)

要求签合同的沟通记录(邮件、短信、录音)

若30天后仍不签合同,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小云特别提示

✏️合同期限建议:首次签合同时,建议选择23年期限,避免试用期被恶意延长(例如1年期合同试用期最多1个月,3年期合同可达6个月)。

✏️“自动转正”也要签:哪怕公司说“试用合格自动转正”,仍需有书面文件确认工资、岗位等变化。

如果这篇文章刚好解答了你的疑惑,不妨保存在手机里。下次遇到领导说“合同不重要,看行动就行”,你可以自信地笑着回答:“保障权益的事,还是白纸黑字更安心呀!”

(遇到具体法律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云帮你拆解套路!)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劳动就业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