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一年后,为什么同事能申请赔偿而我不能?
——别慌!错过时间也能补救的「劳动能力鉴定」攻略来了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云上法律朋友法小云。今天要聊的话题,和很多受伤后重返岗位的朋友息息相关:
“明明伤还没好全,但工伤认定过了一年,公司说我不能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真的没办法了吗?”
先别急着叹气!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专为此刻迷茫的你准备的:从法律规定到实际操作步骤,让你不再吃“信息差”的亏。
关键法律知识:一年期限≠截止日期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看到重点了吗?这里压根没提“一年”的限制!
误区澄清:
工伤认定确实有1年申请期(《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但劳动能力鉴定关注的是伤情是否稳定。就算超过1年,只要你现在仍有功能障碍,依旧有权申请!
暖心案例:
2021年杭州某工厂张师傅因操作机器右臂骨折,单位及时申请了工伤认定。治疗一年半后手部仍无法正常活动,公司以“超过鉴定时间”拒绝配合。张师傅自行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交病历资料,最终被认定为七级伤残,成功获得赔付。
错过了单位申报,我该怎么做?
别慌!只要你的情况符合下列两类,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就会受理:
1️⃣ 伤情稳定但仍有劳动能力障碍
(比如骨折愈合后关节活动受限)
2️⃣ 伤情出现新变化
(比如旧伤复发导致病情加重)
➤ 自主动手四步走:
第一步:找材料
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复印件)
近半年病历、检查报告(重点:显示持续治疗的记录)
身份证复印件
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可在人社局官网下载)
提醒: 若单位不愿盖章,可直接向人社局说明情况,自己提交申请。
第二步:递材料
带上所有资料到当地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窗口提交,建议提前电话咨询所需材料清单(各地细节可能不同)。
第三步:等通知
递交材料后约60天会收到《鉴定通知书》,按指定时间到定点医院体检。记得穿宽松衣物,方便检查患处!
第四步:拿结果
30日内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对结果不服的,15日内可申请再次鉴定。
律师私藏小贴士
⚠️ 三类人要特别注意:
1. 容易复发的慢性伤(如腰椎间盘突出)
→ 建议每半年复查,保留病历作为“伤情变化”证据
2. 未及时察觉的后遗症(如听力逐渐下降)
→ 发现身体异常后立即挂号检查,开具诊断证明
3. 被单位拖延的朋友
→ 自行申请的鉴定结论同样有效,可直接作为索赔依据
💡 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做鉴定体检时,主动向医生说明:
“工作中哪些动作使我感到疼痛/无法完成”
(比如搬重物时腰痛、久坐后下肢麻木)
这直接影响功能障碍评级!
法小云划重点
劳动能力鉴定是获得赔偿的重要环节,即便超过工伤认定一年,你的合法权益依然受保护。记住两条黄金原则:
1️⃣ 证据要持续
治疗期间的每一张挂号单、检查报告都不!要!丢!
2️⃣ 行动要及时
伤情稳定后立刻启动鉴定程序,拖得越久举证难度越大
最后给大家吃颗定心丸:2023年最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特别强调,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劳动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困境,欢迎留言告诉法小云你的经历~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