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继续教育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规定?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203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解析如何确保继续教育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规定,涵盖合同内容合法性审查、重点条款解析(如违约责任、权利义务)、相关法律依据(《教育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并提供签署后的争议处理与文件管理建议,帮助机构与学员规避法律风险。

报名继续教育课程想提升自己,结果签完合同才发现课程质量差、退费难,甚至暗藏各种“霸王条款”?别慌!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怎样在签合同前快速识别风险,守护自己的钱包和权益!

---

一、先搞懂法律怎么说

继续教育合同本质是服务合同,主要受《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几个关键法条咱们得记牢:

1. 《民法典》第496条

机构如果用提前印好的合同模板(比如电子协议),必须明确提示重点条款(如退费规则、违约责任)。如果藏着掖着不说,这些条款可能无效!

2. 《民法典》第497条

如果合同里出现“机构有权随时改课程”“学员违约要赔天价违约金”这种明显不公平的条款,咱们可以直接主张无效!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

合同里不能有“概不退款”“最终解释权归机构”这类霸王条款,否则法律不认!

---

二、真实案例长这样

案例1:课程缩水,退费成功!

张女士花1.2万元报名“保过班”,合同写着“48小时直播课”,实际只上了12小时录播课。法院判决机构违约,全额退款!

关键点: 机构未按约定提供服务,属于根本违约。

案例2:违约金过高,法院砍半!

李先生因工作变动申请退课,机构按合同要求扣50%违约金。法院认为违约金过高,调整为20%。

关键点: 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的,可要求法院调整。

---

三、手把手教你避坑

第一步:逐条核对合同

重点盯紧这些条款:

- 课程内容(课时、形式、师资)是否写具体?

- 退费规则(什么情况能退?扣多少手续费?)

- 违约条款(双方责任是否对等?)

小技巧: 要求机构把口头承诺写进合同!比如“班主任全程答疑”“考试不过退费”等。

第二步:三大证据不能少

1. 课程宣传页面截图(防止“虚假宣传”)

2. 缴费凭证(备注费用用途)

3. 沟通记录(微信、电话录音等)

第三步:发现问题这样办

1. 先协商: 明确说清哪条不合理,要求修改(记得留书面记录)

2. 再投诉: 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教育局举报

3. 最后起诉: 保留好证据,向法院主张条款无效

---

四、特别提醒

线上签电子合同时,一定要点开“协议全文”仔细阅读!很多机构的“已阅读”勾选框默认自动勾选,千万别直接跳过!

---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确保继续教育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课程退费难、合同条款看不懂等问题,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经验丰富的律师,一对一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守护您的每一分权益!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如何确保继续教育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规定?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203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解析如何确保继续教育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规定,涵盖合同内容合法性审查、重点条款解析(如违约责任、权利义务)、相关法律依据(《教育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并提供签署后的争议处理与文件管理建议,帮助机构与学员规避法律风险。

报名继续教育课程想提升自己,结果签完合同才发现课程质量差、退费难,甚至暗藏各种“霸王条款”?别慌!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怎样在签合同前快速识别风险,守护自己的钱包和权益!

---

一、先搞懂法律怎么说

继续教育合同本质是服务合同,主要受《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几个关键法条咱们得记牢:

1. 《民法典》第496条

机构如果用提前印好的合同模板(比如电子协议),必须明确提示重点条款(如退费规则、违约责任)。如果藏着掖着不说,这些条款可能无效!

2. 《民法典》第497条

如果合同里出现“机构有权随时改课程”“学员违约要赔天价违约金”这种明显不公平的条款,咱们可以直接主张无效!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

合同里不能有“概不退款”“最终解释权归机构”这类霸王条款,否则法律不认!

---

二、真实案例长这样

案例1:课程缩水,退费成功!

张女士花1.2万元报名“保过班”,合同写着“48小时直播课”,实际只上了12小时录播课。法院判决机构违约,全额退款!

关键点: 机构未按约定提供服务,属于根本违约。

案例2:违约金过高,法院砍半!

李先生因工作变动申请退课,机构按合同要求扣50%违约金。法院认为违约金过高,调整为20%。

关键点: 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的,可要求法院调整。

---

三、手把手教你避坑

第一步:逐条核对合同

重点盯紧这些条款:

- 课程内容(课时、形式、师资)是否写具体?

- 退费规则(什么情况能退?扣多少手续费?)

- 违约条款(双方责任是否对等?)

小技巧: 要求机构把口头承诺写进合同!比如“班主任全程答疑”“考试不过退费”等。

第二步:三大证据不能少

1. 课程宣传页面截图(防止“虚假宣传”)

2. 缴费凭证(备注费用用途)

3. 沟通记录(微信、电话录音等)

第三步:发现问题这样办

1. 先协商: 明确说清哪条不合理,要求修改(记得留书面记录)

2. 再投诉: 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教育局举报

3. 最后起诉: 保留好证据,向法院主张条款无效

---

四、特别提醒

线上签电子合同时,一定要点开“协议全文”仔细阅读!很多机构的“已阅读”勾选框默认自动勾选,千万别直接跳过!

---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确保继续教育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课程退费难、合同条款看不懂等问题,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我们会为您精准匹配经验丰富的律师,一对一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守护您的每一分权益!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教育培训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