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既严肃又现实的话题:做生意遇到资金困难时,有人动了歪心思用假材料贷款,最后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呢?
先举个真实案例
张老板的工厂疫情期间资金链断裂,他伪造了购销合同从银行贷出300万。结果工厂还是倒闭了,银行发现合同造假后立即报警。张老板不仅要还钱,还因为"骗取贷款罪"被判了刑。
一、哪些行为算骗取贷款罪?
根据《刑法》第175条之一,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就构成犯罪:
1. 用了欺骗手段:比如虚构贷款用途、伪造财务报表
2. 银行真的给了钱:不管有没有按时还款
3. 造成重大损失或有严重情节:比如贷款逾期超过100万且无法偿还
重点提醒
就算最后还清了贷款,只要虚构材料骗取贷款超过100万,照样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量刑标准看这里
《刑法修正案(十一)》调整后的标准更清晰:
基本刑(三年以下/拘役+罚金)
▶ 给银行造成损失超过50万元
▶ 骗贷金额超过100万元
▶ 多次骗取贷款
加重刑(三年至七年+罚金)
▶ 造成损失超过250万元
▶ 骗贷金额超过500万元
▶ 多次骗取贷款且涉及多家银行
真实判例参考
案例1:李女士虚构购房合同骗贷120万,因及时退赔获得谅解,被判1年6个月
案例2:某公司伪造20份增值税发票骗贷800万,法定代表人获刑5年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
紧急处理指南
1. 立即停止:发现贷款材料有问题,马上停止使用资金
2. 保留证据:保存好所有贷款审批文件、转账记录
3. 主动协商:联系银行说明情况,尝试达成还款协议
4. 专业援助:务必在3日内咨询专业刑事律师(建议通过正规律所平台)
特别注意
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全额退还本息,可以争取不起诉处理!
---
以上就是关于"骗取贷款罪的具体量刑标准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就能发起提问。我们平台有10万+专业律师在线服务,会为您精准匹配擅长金融犯罪领域的律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应对方案,保护您的合法权益。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