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找你借钱时拍胸脯保证按时还,结果到期了却推三阻四;或是你急需用钱找熟人周转,对方却突然要求高额利息……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今天法小云就和各位小伙伴聊聊:在借钱这件事上,借款人和被借款人的权利义务到底有哪些不同。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至六百八十条,咱们用大白话给大家划重点:
借款人要做的事:
1. 说好什么时候还钱就得准时还(白纸黑字写清楚日期)
2. 如果约定了利息,必须连本带利一起还(没约定利息的视为不用支付)
3. 不能把借来的钱拿去赌博、放高利贷等违法用途
4. 要配合出借人了解资金使用情况(特别是大额借款)
被借款人的权利:
1. 到期后理直气壮要回本金
2. 按约定收取合法利息(年利率超过15.4%的部分无效)
3. 发现借款被挪用可提前要钱
4. 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或保证人
二、真实案例看门道
案例1:小王借给朋友20万时没约定利息,半年后要求按银行利息还款。法院判决:因未事先约定利息,小王只能拿回本金。
案例2:老张借了30万创业,出借人突然扣留他价值50万的汽车抵债。法院判决:扣车行为违法,必须返还车辆。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
给借款人的锦囊:
➤ 借钱时主动写借条,写明金额、日期、利息
➤ 转账备注"借款",现金交付要有见证人
➤ 遇到暴力催收立即报警,留存录音录像证据
给被借款人的妙招:
➤ 大额借款务必签书面合同
➤ 建议采用银行转账并保留凭证
➤ 催款时用短信/微信留下文字记录
➤ 对方失联满3年,及时起诉避免超过诉讼时效
重要提醒: 2023年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即使没写借条,只要有微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能证明借款事实的证据,法院也会支持合法诉求。
以上就是关于"借款人和被借款人在借贷关系中的职责和权益有何差异?"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纠纷,先别着急上火,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解答。系统会优先为您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准备材料,用法律武器守护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