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终止时如何保障双方权益?
——法小云帮你划重点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几乎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的场景:劳动合同终止。无论是你主动离职追求新机会,还是公司因调整不得不与你告别,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不“踩坑”?别急,小云这就带你用最轻松的方式看懂法律规则!
---
法律怎么说?
咱们先搬出“职场宝典”——《劳动合同法》。它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几种情形,比如合同到期、员工退休、公司解散等。但要注意,法律也严格限制了公司单方面终止合同的条件,比如员工严重违规、不能胜任工作等(具体见《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39条)。
重点条款解读:
1. 经济补偿不能少(《劳动合同法》第46条)
- 如果是公司主动提出终止合同(非员工过错),必须支付经济补偿。计算方式: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算半个月。
- 举个例子:工作3年2个月,补偿金=3.5个月工资。
2. 离职手续要规范(《劳动合同法》第50条)
- 公司需在终止合同时出具书面证明,并在15天内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
3. 违法终止要赔偿(《劳动合同法》第48条)
- 如果公司没有合法理由强行终止合同(比如辞退孕期员工),员工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索要双倍经济补偿!
---
真实案例告诉你:
案例1:公司解散,员工拿不到补偿?
小李的公司因经营不善解散,老板说“公司都没了,补偿金自然不用给”。结果小李起诉后,法院判决公司必须按工作年限支付补偿金(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46条)。
案例2:孕期被辞退,员工获赔双倍
王女士怀孕后,公司以“岗位调整”为由终止合同。法院认定公司违法,最终王女士拿到双倍经济补偿(共8个月工资)。
---
遇到问题怎么办?
劳动者篇:
1. 核对离职原因:先确认公司终止合同的理由是否合法(对照《劳动合同法》第39-44条)。
2. 算清经济账:补偿金是否足额?工资、加班费、年假折算是否结清?
3. 交接留证据:书面签收交接单,保留工作记录、合同、考勤表等。
4. 维权三步走:
- 第一步:与公司协商;
- 第二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第三步:申请劳动仲裁(时效1年!)。
用人单位篇:
1. 确认终止合法性:别因“想当然”的理由辞退员工,否则可能赔双倍!
2. 补偿金提前备:按法律标准准备,避免拖欠引发纠纷。
3. 手续完整办理:离职证明、社保转移缺一不可,否则可能被员工索赔。
---
法小云贴心提示:
无论是打工人还是老板,记住四个字——“留痕沟通”!微信记录、邮件、书面通知都要保存好,关键时刻能救命~
---
以上就是关于【劳动合同终止时如何保障双方权益?】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你提问!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一对一解决方案,帮你高效化解难题哦~
(法小云悄悄说:职场权益无小事,早了解,少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