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该如何处理?
在现代社会,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权益的重要文件。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劳动合同未能及时签署,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当事人应如何处理呢?
一、了解法律规定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若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尽快补签。如双方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书面合同,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订立书面合同。用人单位若未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将面临法律责任。
二、采取措施
面对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应首先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补签劳动合同。如沟通无果,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请求其介入调解。同时,劳动者应注意保留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三、法律条文支撑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1.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 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面对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时,劳动者不必恐慌。关键是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积极采取措施与用人单位沟通并保留相关证据。如权益受到侵害,不妨向法律寻求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