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部分实缴股权如何执行转让程序?
企业经营 194次阅读
关于部分实缴股权如何执行转让程序?
今天和朋友聊到合伙创业的话题,她说最近遇到了头疼事:当年和几个朋友一起开公司,大家约定按比例认缴股权,但实际出资时有人只交了一部分钱。现在公司走上正轨了,一个朋友想转让手里的股权,才发现自己连认缴额度都没缴满……这种“半截子”股权到底能不能转?转让后新老板需要继续补钱吗?今天法小云就帮大家理清这些问题!
法律科普时间
相关法规
1.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股权转让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股权
2.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转让股权后,若受让人知情,应与原股东共同承担出资责任
举个栗子
张三持股60%,认缴300万但只实缴了100万,他将股权转给李四后,公司负债时:
• 若李四事先知道张三没缴完,需与张三分摊200万差额
• 若李四不知情,可起诉张三追偿差额
遇上这事怎么办?五步搞定股权转让
第一步:先摸公司章程
翻出公司的红头文件,看看有没有特别规定“没缴清出资不让转股权”——如果有这类条款,就得先按章程流程走
第二步:盘活出资进度
①原股东先补缴:协商让转让人先补足缺口再交易(记得签书面协议)
②债务分摊处理:转让协议里写明“过户前欠的债务由原股东负责,新股东只对之后产生的债务负责”
第三步:开好股东会
至少提前15天发出会议通知,现场要签到、做表决、写会议纪要(建议全程录音)
第四步:写清协议关键点
在股权转让合同里必须包含:
• 原股东实际出资金额及日期
• 是否存在隐性债务的保证条款
• 未缴出资由谁补足的约定
第五步:同步工商变更
带着股东会决议、转让协议、新章程去市场监管局变更登记(记得让新股东先签出资承诺书)
特别提醒
◾ 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记得书面征求每个人意见
◾ 转让公示期不得少于20天,别让债权人跳出来说没收到通知
要是你已经遇到了这类麻烦,不妨点击下方咨询按钮。我们平台随时有律师在线,1分钟提交问题,最快5小时就能收到专业回复。不管是审核合同还是制定方案,都能帮您快速破局!
办理股东退股需要提供哪些手续及资料要求?
企业经营 193次阅读
朋友突然喊你一起开公司,结果合作两年后累觉不爱想"分手",怎么办?
这时候你需要了解股东如何优雅"退群",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解锁股东退股全流程!
【法律说:这些规矩你要懂】
第一梯队法律帮手:
《公司法》:给出股权转让的基本操作手册
《公司法解释三》:就像游戏补丁包,补全实操细则
《民法典》合同编:退股协议该怎么签全靠它指点
重点条款敲黑板(轻轻读三遍):
第七十一条(股东转股须过半数队友点赞)
第七十三条(变更登记后才是真的"分手成功")
解释三第二十二条(开着玩笑随便签的退股协议可能无效哦)
【现实课堂:退股走错路多可怕】
案例1:张三退股只跟大股东"勾手指",没开股东会也没变更登记,结果三年后发现还要背上公司债务(法院:协议无效!)
案例2:李四按章程办事,公证手续全,成功从奶茶店纠纷中抽身(专业人士点赞)
【扫地僧版退股实操指南】
第一步 掏出公司"出生证明"
翻公司章程找特别约定,比如是否有优先购买条款(每条都可能让你少踩雷)
第二步 "离队申请"要写清楚
退股协议必备五要素:
1.你们的名字身份证号要核对三遍
2.股权份额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转让价写清楚付款方式和时间
4.债权债务划清"楚河汉界"
5.公章必须骑缝盖章
第三步 走完全部"通关程序"
1.开股东会时全程录像(手机就行)
2.变更登记30天内要搞定(超时就违规)
3.新股东名册记得按手印签字
4.去工商局填表要带齐四件套:
→股东会决定书原件
→股权转让协议正本
→公司章程修正版
→全体股东的身份证复印件
第四步 给钱也要有讲究
记得让对方银行转账(备注写股权转让款)
收据要写清楚"该款项为某公司股权转让对价款"
小贴士:别忘了解绑银行预留印鉴!
很多老板退股后还背着银行贷款责任,就是忘记去银行换章
遇到股权纠纷别着急上火,点击下方【立即咨询】就能连线资深公司法律师。我们平台8万+专业律师24小时待命,无论是要起草退股协议还是协助办理变更,都能帮您找到最合适的法律帮手。详细描述您的情况,最快5分钟就能得到初步解决方案哦~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所得税处理方法是怎样的?对于税收筹划有何建议?
企业经营 193次阅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实际生活中特别常见的话题——用房子、车子、技术入股这类“非现金资产”投资时,怎么处理所得税?又该怎么合理规划才能少交点税呢?
举个栗子:小明用自家商铺入股朋友的奶茶店,虽然没掏现金,但税务局后来却让他补缴税款。小明懵了:“我没赚到钱还要交税?”这种场景是不是很熟悉?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明白!
---
一、法律怎么说?记住这3条重点!。
1. 税法规定“视同销售”。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用非货币资产投资,税务局会按“把东西卖了再投资”来计算所得税。比如用价值100万的设备入股,就相当于卖了设备获得100万,再拿去投资。
2. 交税时间可以分期。
财政部2015年的文件明确:如果一次性缴税有困难,经税务局批准,可以分5年缴纳。比如老王用专利技术投资产生的200万税款,可以每年交40万,大大减轻压力。
3. 个人投资者也适用。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用非货币资产投资,按“财产转让所得”交20%个税。比如小李用自家房子入股公司,房子增值了50万,就要交10万元个税。
---
二、真实案例看门道。
案例1:低估资产吃大亏。
张三用市场价300万的厂房投资,但和合作方约定作价200万入股。税务局稽查时按专业评估价300万计算,要求补缴20万税款+滞纳金。
法小云提醒。:自己觉得值多少钱不重要,税务局认的是市场公允价值!
案例2:分期缴纳巧解围。
李四用价值500万的发明专利投资,本应一次性缴纳100万税款。他主动申请分5年缴纳,每年只需准备20万,顺利渡过资金紧张期。
法小云划重点。:法律给了缓冲期,但记得要提前向税务局书面申请!
---
三、送你4个合法省税锦囊。
锦囊1:投资前先给资产“拍个照”。
找专业评估机构出具报告,既能作为计税依据,又能避免未来纠纷。评估费几千元,可能帮你省下几十万税款!
锦囊2:5年分期不是自动生效。
务必在投资协议签订后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分期缴纳申请。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
- 投资协议复印件
- 资产评估报告
- 企业财务报表(如果是公司投资)
- 分期缴纳申请书(模板可咨询当地税务局)
锦囊3:特殊政策能用尽用。
比如用技术成果投资,部分省市允许按“技术转让”享受500万以下免税优惠;乡村扶贫项目可能享受税率减免。
锦囊4:“债转股”比直接入股更划算。
假设你想用价值100万的设备投资:
- 直接入股:按100万交税
- 先借给公司100万,再转为股权:暂时不产生应税收入
(具体操作需专业税务律师设计)
---
四、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正在面临:
- 用祖传字画投资要不要交税?
- 三年前的投资现在被追缴税款怎么办?
- 如何证明当初的资产评估价合理?
记住两个关键动作:
1. 立即整理当时的投资协议、付款凭证、资产评估文件
2. 在收到税务通知书60日内提出陈述申辩
---
以上就是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所得税处理方法是怎样的?对于税收筹划有何建议?】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股权转让、资产作价、税务稽查等具体问题,不用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系统会优先为您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律师,无论是准备申诉材料还是制定税务方案,都能获得针对性指导。法律问题早一步咨询,风险就少一分哦!
公司注销时如何处理未清偿的债务?
企业经营 193次阅读
公司注销时如何处理未清偿的债务?
(作者:法小云)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头疼”但特别重要的话题——公司注销后,那些还没还清的债务到底该怎么办?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决定注销。本来以为“关门大吉”就轻松了,结果突然有人找上门说:“你们公司还欠我20万没还!”这时候你会不会慌得手心冒汗?别急,今天这篇“生存指南”就是来帮你的!
▍法律怎么说?。
咱们先搬出两个“法律护身符”:《公司法》和《企业破产法》。
根据《公司法》第186条,公司注销前必须经过清算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得把欠别人的钱先还清,剩下的钱才能分给股东。如果没走这个流程就偷偷注销,股东可能要自己掏腰包还债!
举个真实案例:2021年某地法院判决中,一家餐饮公司注销时没通知已知的供货商,结果两位股东被法院判令个人偿还23万元货款。法官的原话是:“清算不是走过场,躲债小心变个人债!”
▍遇到问题怎么办?。
第一步:别急着跑路!。
哪怕公司经营再困难,也千万不能直接“卷铺盖走人”。法律明确规定,公司注销前必须成立清算组(股东自己就能组队),把债权债务理清楚。
第二步:发公告+通知“债主”。
清算组成立后要做两件事:
1. 在当地报纸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公告(至少公示45天)
2. 单独联系所有已知的债权人(比如借过钱的朋友、还没结款的合作方)
第三步:按顺序还钱。
公司账上的钱要优先支付:
① 清算费用(比如登报公告的钱)
② 员工工资和社保
③ 税款
④ 普通债务(比如货款、借款)
如果钱不够还全部债务,可以申请破产清算,按比例分配剩余财产。但要是股东偷偷转移财产,小心被法院认定为“恶意逃债”!
▍特别提醒。
1. “简易注销”不是万能钥匙。!只有没开过发票、没欠过债的“干净”公司才能走简易流程,否则可能被债权人追责
2. 注销完成≠高枕无忧。!如果注销程序有漏洞(比如该通知的债权人没通知),即便过了三年,股东仍可能被起诉
▍法小云的实操锦囊。
如果你现在正面临这种情况:
1. 马上停止注销程序。,先处理债务问题
2. 整理所有债务清单。(包括合同、借条、聊天记录)
3. 主动联系债权人协商。(分期还款或打折结清都是常见方案)
4. 全程保留证据。(通话录音、书面协议、转账记录)
实在搞不定的话,可以试试“债转股”或者找第三方机构债务重组。当然,最稳妥的还是咨询专业律师——毕竟每个案件细节不同,有人帮你看合同、分析证据,心里才踏实呀!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注销时如何处理未清偿的债务?】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系统会为您匹配经验丰富、擅长公司债务领域的律师,一对一解答您的困惑,手把手教您避开法律风险~
法小云等你来提问,咱们下期见!
如何认定国有资产流失的定义与标准?
企业经营 193次阅读
如何认定国有资产流失的定义与标准?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和每个人生活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国有资产流失。比如你常去的公园突然被低价卖给私企,或者听说某国企领导用白菜价处理公司资产,这些可能都涉及国有资产流失哦!
一、国有资产流失到底怎么定义?。
简单来说,就是本该属于国家或全民的资产,因为人为操作不当、违规交易或者管理疏漏,导致资产价值减少甚至消失。
比如原本价值100万的设备被30万卖掉,中间差的70万如果没合理依据,就可能构成流失。
二、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主要依据《企业国有资产法》第48条:如果转让国有资产时故意压低价格、虚构亏损,或者管理者徇私舞弊导致资产损失,都属于违法行为。
其他配套法规还有《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交易前必须找专业机构评估价格,防止“拍脑袋定价”。
三、真实案例看这里。
1. 低价转让土地案。
某市国企未经评估,将价值5000万元的土地以2000万元卖给关联公司。法院最终认定构成国有资产流失,负责人被判刑并追回差价。
2. 私分收益案。
一家国有矿企管理层将企业利润通过虚假合同转移至私人账户,被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涉案金额全部追缴。
四、普通人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身边可能有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可以这样行动:
第一步:收集证据。
保存交易公告、合同照片、价格对比资料等,比如同类资产的市场价和政府评估价的差距。
第二步:选择举报渠道。
- 向该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比如国资委)实名举报
- 拨打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88(纪检监察机关)
- 通过检察院的公益诉讼线索平台反映
第三步:保护自身安全。
尽量采用实名举报以外的匿名方式,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如果必须实名,可要求受理机关对身份保密。
小贴士。
普通群众举报时,只需提供线索和初步证据,不需要自己完成全部调查。如果是国企员工,发现内部违规操作,记得先通过内部监察部门反映,同时备份证据。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认定国有资产流失的定义与标准?】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就能发起提问。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服务,会为您匹配专业对口的律师,一对一解答您的困惑,手把手教您维护合法权益~
股东退股的具体流程和条件是什么?
企业经营 193次阅读
股东退股的具体流程和条件是什么?
大家好呀,我是法小云~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很多朋友关心的话题:股东想退出公司,到底该怎么操作?
举个身边的例子吧——小张和朋友合伙开了家奶茶店,后来因为经营理念不合,想退出却不知道怎么办。既怕直接走人影响朋友关系,又担心拿不回自己投入的钱……这种纠结是不是很熟悉?
别急,咱们先看看法律怎么说!
法律小课堂。
关于股东退股,主要规定在《公司法》里(注意,这里的法律名称做了简化处理)。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想要退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分红,而股东会决议同意继续不分配利润;
2. 公司合并、分立或转让主要财产;
3.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已满,股东会决议修改章程让公司继续存续。
举个真实案例:
2020年杭州某科技公司股东李先生,因公司连续六年盈利却从未分红,起诉要求公司回购股份。法院最终判决公司以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这就是典型的符合法定条件的退股情形。
实际操作指南。
如果你符合上述条件,可以按这三步走:
第一步:先协商。
拿着股东会决议、财务报表等材料,和公司其他股东沟通回购价格,记得全程录音或保留书面记录。
第二步:书面请求。
如果协商不成,在股东会决议通过后60天内,向公司提交书面回购请求(建议用EMS邮寄并保存凭证)。
第三步:起诉维权。
公司收到请求后90天内未支付合理价款的,可以直接向公司所在地法院起诉,记得带上公司章程、出资证明等材料。
特别注意。
- 退股价格通常按退股时公司净资产折算,若协商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可以申请专业评估
- 想退股一定要在股东会决议通过后90天内行动,过期可能丧失权利
- 所有沟通尽量通过书面形式,微信聊天记录也算证据哦
常见问题。
Q:我是小股东,其他股东不同意我退股怎么办?
A: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即使其他股东不同意,也可以通过法院强制公司回购股份。
Q:退股后还要承担公司债务吗?
A:退股手续完成后,原则上不再承担之后产生的债务,但之前的债务仍需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
法小云暖心提醒。
实际操作中,很多公司会在章程里设置特别条款。建议退股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自己签署过的所有文件,必要时可以找专业律师帮忙分析条款效力。
以上就是关于“股东退股的具体流程和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不用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即可联系专业律师。平台上有10万名律师在线服务,能为您精准匹配擅长公司股权问题的律师,无论是协商谈判还是诉讼维权,都能给您最实用的法律建议。
法律问题就像奶茶店的配方,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能调出最合适的味道呀~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借贷方发生额具体含义是什么?
企业经营 193次阅读
大家好呀!我是总在税法知识里打转的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听起来像"会计密码"的话题——"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的借贷方发生额"。别被专业名词吓跑!其实这就是咱们开店、办企业时,账本里藏着的小秘密。
举个栗子。
小明开了家奶茶店,会计突然拿着账本问:"老板,这个月应交税金贷方余额3万,您看怎么处理?"小明瞬间懵圈:"啥是贷方?这钱到底该不该交?"
### 一、法律知识小课堂
涉及的法律条文。
这事儿和《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八条、《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都有关联。简单来说:
- 该交的税必须按期申报缴纳
- 逾期不交?每天加收万分之五滞纳金
借贷方到底在说什么?。
用奶茶店的钱包打个比方:
- 借方发生额。:存钱罐里已经放进去的钱(比如预缴税款、进项税留抵)
- 贷方发生额。:该放进存钱罐但还没放的钱(应缴未缴的增值税)
举个真实案例:2021年某服装厂误把贷方余额当成"不用交的钱",结果被税务稽查发现少缴税款,不仅要补缴38万元,还被罚了滞纳金。
### 二、遇到问题怎么办?
第一步:看账本找线索。
每月底重点检查"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 贷方有余额?说明欠着国家的税款
- 借方有余额?可能是多缴或留抵税额
第二步:及时补救。
发现该交没交的税款:
1. 登录电子税务局【我要办税】模块
2. 选择【税费申报及缴纳】补报
3. 注意!补缴时要勾选"逾期申报"选项
重要提醒。:补缴后务必保存完税凭证,最好打印纸质版留存备查。
第三步:专业求助。
像2020年某餐饮连锁企业的情况:会计把代开发票的税款记错方向,导致三年累计少缴税款120万。最后通过聘请税务律师,用"首违不罚"政策争取到分期缴纳。
### 三、日常预防小贴士
1. 每月15日前设置手机日历提醒(申报期可能微调)
2. 建议做两套台账:
- 会计做的专业账
- 自己看的简易流水账(标注应缴税款日期和金额)
3. 每季度请代账会计喝杯奶茶,让人家帮忙重点核对税务科目
以上就是关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借贷方发生额具体含义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税款计算、滞纳金纠纷等问题,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优先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税务律师,无论是查账指导还是税务听证,都能给您靠谱的解决方案~
(本文案例均为化名改编,具体法律问题请以专业意见为准)
企业分立会产生的法律后果及风险解析。
企业经营 193次阅读
先看一个小故事
小明和朋友合伙开了家服装公司,最近因为发展方向不同,打算把公司一分为二。小明的合伙人提出“把公司拆成两个,大家各管一摊”,小明却犯愁:“这样合法吗?原来的客户要账找谁?员工还能留下来吗?”
你看,现实中许多老板和小明一样,想通过“企业分立”调整经营模式时,心里总悬着一堆问号。今天法小云和大家聊聊:企业像分蛋糕一样切开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酸甜苦辣”?
企业分立的三大法律效应
1. 债权债务的“接力赛”
拆分后的新公司要像接力跑一样“接棒”债务。比如原公司欠供应商50万,拆分成甲乙两个公司后,甲乙都要对这50万负责。但像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等具体约定,会影响究竟由谁“接棒”。
2. 股东责任的“分叉路口”
原本股东只需要对原公司负责,拆分后可能要对两个新公司同时担责。曾有个案例:公司拆解时没通知债权人,法院判决原股东仍需对新公司的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3. 营业执照的“身份证更换”
新公司需要重新办理工商登记、资质许可。就连和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也要重新盖章,原本的商标专利用哪家公司名义续费,都需要提前协商清楚。
你可能会踩的三个雷区
雷区一:资产没数清楚就动手
某食品公司拆分时遗漏了冷库库存登记,后来两个新公司为价值20万元的冷冻原料打了整整三年官司。
雷区二:跳过法律流程图痛快
法律规定拆分必须提前30天通知债权人,有家企业偷偷操作后被银行告上法庭,导致分立行为被法院判定无效。
雷区三:合同就像打补丁
某工程公司分立时与客户签了“原合同继续有效”的补充协议,但没明确具体执行方,结果两家新公司互相推诿项目验收,最终赔偿客户30万元违约金。
法律条文小课堂
• 重要法律:《公司法》第175条规定,公司分立需编制资产负债表,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连带清偿
• 《民法典》第551条明确债务人转移义务需经债权人同意
• 别忘了看《劳动合同法》第34条:企业分立不影响原有劳动合同效力
遇到问题时送你三把钥匙
钥匙① 企业体检别省钱
动手拆分前请专业机构做两件事:1.财务审计盘清家底 2.法律风险评估排查隐患
钥匙② 白纸黑字要周全
签分立协议时注意三点:哪个公司承接哪些合同、债务如何分配、员工劳动关系如何处理。建议给全体债权人发书面通知(可以用邮政挂号信留证据)
钥匙③ 工商窗口别犯懒
完成分立后30天内记得办妥四件事:1.原公司注销登记 2.新公司设立登记 3.银行账户变更 4.税务登记迁移
故事还没结束
去年某电商公司拆分时,把售后团队划给新公司却遗漏了系统权限交接,导致客户一个月联系不上客服。最终市场监管部门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其罚款5万元。你看,少一个步骤就可能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
遇到麻烦怎么办?
如果你正在为企业分立头疼,点击下方蓝色【免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我们会为您快速匹配熟悉公司法的律师,手把手教你怎么签协议、避风险,给企业拆解系上“安全带”。法律这条路,有人陪着走就不怕踩坑啦!
法人去世后多长时间公司法人资格自动注销?
企业经营 193次阅读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听起来有点沉重,但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话题:如果公司的法人代表突然去世了,这家公司是不是过段时间就会自动消失呢?
先别急着下结论哦!咱们身边有不少朋友都遇到过类似困惑——比如王先生家的小超市原本由父亲担任法人,父亲去世后,王先生既担心税务问题又怕影响店面经营,但完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法律小课堂开讲啦。
根据《公司法》第186条和《民法典》第60条,公司是独立的法律主体,法人代表的去世不会直接导致公司资格消失。就像大树虽然倒了,树根还在土里一样,公司依然需要走完法定程序才能“退休”。
举个真实案例:
2019年某地法院审理过一起案件,某公司法人代表因病去世后,股东们以为公司会自动注销,结果两年后被债权人起诉要求偿还债务。法院最终判决股东需承担清算责任,因为公司并未完成注销手续。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三步走策略请收好:
第一步:变更法人代表
1. 准备材料:死亡证明、股东会决议、新法人身份证
2. 到工商局填写《变更登记申请书》
3. 更换营业执照(通常5个工作日内办结)
第二步:启动公司清算
如果决定注销公司:
- 成立清算组(股东或法院指定人员)
- 10日内到工商局备案
- 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第三步:正式注销
带上清算报告、税务清缴证明等材料,到工商局办理注销登记,拿到《准予注销通知书》才算大功告成。
重要提醒。
千万别抱着“反正会自动注销”的侥幸心理!法律明确规定,公司资格不会自动消失,拖着不处理可能面临税务异常、债务连带等风险。
以上就是关于“法人去世后多长时间公司法人资格自动注销?”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我们平台有专业律师在线服务,可以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手把手教您处理好每个细节,让您安心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