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劳动者在离职后遭遇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那些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劳动者。面对这种情况,劳动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首先,即使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然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因此,劳动者离职后,公司无权拒绝支付应得的工资。
其次,如果遭遇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与公司协商解决。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劳动者可以与负责人沟通,要求支付应得的工资。
2.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此进行调查,并帮助劳动者追回工资。
3. 寻求法律援助,提起诉讼。如果通过以上方式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工资。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即使没有书面合同,劳动关系的存在依然受到法律保护。
总之,无论是否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劳动者都有权获得应得的工资。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应积极采取行动,通过协商、投诉、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