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在工作中遭受工伤,不仅需要医疗和生活上的关照,工资发放也是其权益保障的重要环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伤期间职工的工资发放标准有明确的规定。
一、工资发放基本原则
职工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应继续支付工资。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依据工伤的认定、治疗及康复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工伤认定后,职工应享受停工留薪期,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二、具体法律规定
1.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待遇。
2.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工伤人员在工伤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按其原标准支付工资。
三、相关注意事项
工伤期间的工资发放,应以工伤认定为前提。职工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并妥善保管相关证明材料。如遇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伤期间工资,职工可依法维权,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
总之,职工在工伤期间应享受工资待遇不变的权利。相关法律法规为职工提供了保障,确保其在治疗康复期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若遇到相关问题,职工可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