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劳动法规下,雇主随意扣工资的行为可能违法。工资支付是劳动合同的核心内容之一,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到相应的报酬。雇主在扣工资前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和规定,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行为。
首先,用人单位必须遵循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若扣除工资后劳动者的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为违法。同时,《劳动法》规定,因劳动者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但扣款需有限度并遵循法定程序。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不能随意扣除劳动者的工资。
其次,如果用人单位想扣除工资,必须经过与劳动者事先约定或者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如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的关于扣款事项的相关约定,那么用人单位按照约定扣款是合法的。除此之外,若因劳动者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等情况需要扣工资,也必须遵循相关法律规定,且应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扣款行为。
法律条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同时,《劳动合同法》也对应规定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措施和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总结而言,随意扣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面对不合理的扣款行为时,应当了解自身权益,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