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班与加班费支付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获得合理的休息时间和加班补偿。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费。如果公司未按照规定支付加班费,则涉及违法行为。因此,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加班费是违法的。对于加班费的支付标准和方式,《劳动法》有明确的规定。
二、劳动者维权途径
劳动者面对公司不给加班费的情况,首先可通过内部协商途径解决,与用人单位协商加班费支付问题,并可要求其遵守法律法规。如果内部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对于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还可以依法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寻求法律援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权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收集和保留与加班及拒绝支付加班费有关的证据材料。
三、相关法律规定与解读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了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并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规定,对于违法情形设定了法律责任。当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根据这些法律条款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或寻求相应的补偿措施。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提供了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途径和程序保障。劳动者在维权时应依法进行,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定要求。在此特别强调法律援助服务对劳动者的支持与帮助,对合法权益的维护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