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权益与途径
劳动者遭遇劳动仲裁后老板拒绝支付工资的情况时,首先应明确自身权益,理解劳动法赋予的权利。劳动者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当雇主违反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有权申请劳动仲裁并要求支付工资。在劳动仲裁后,如果老板仍不支付工资,可以采取进一步的法律途径维权。
在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如果雇主仍不支付工资,可以向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提供劳动仲裁裁决书、雇佣合同、工资单等相关证据。法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申请。一旦法院决定受理,将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对雇主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或拍卖以支付工资。
三、相关法律条文列举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总之,劳动仲裁后老板仍不支付工资时,劳动者应保持冷静,了解并行使自身权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在此过程中,应保留相关证据,如劳动仲裁裁决书、雇佣合同等,以便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为自己的维权之路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