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针对旷工行为的工资扣除规定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将就此进行简要科普,以帮助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一、旷工行为的认定
首先,对于旷工行为的认定,需结合公司章程、劳动合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来说,未履行请假手续或未获批假而缺勤的行为,可认定为旷工。
二、工资扣除规定的变化
针对旷工行为的工资扣除,最新的法律规定更加明确了扣薪的规则和条件。根据《劳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用人单位在扣除旷工员工工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扣除工资应依法进行,不得随意扣减。
2. 扣除工资前,应听取员工的陈述和申辩。
3. 扣除工资应与员工违纪程度相匹配,不得超出合理范围。
三、相关法律规定
具体法律条文如下:
1.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随意拖欠或克扣。
2.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劳动纪律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扣除工资。
总之,对于旷工行为的工资扣除,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自身也应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避免因旷工等行为导致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