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合同公司拒绝履行义务是否违法?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07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分析了公司签订合同后拒绝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提供了实用的维权步骤,包括确认合同有效性、收集证据、选择投诉渠道等,帮助读者在面对公司违约时冷静应对,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签了合同公司拒绝履行义务是否违法?

——听说老板翻脸比翻书还快该怎么办?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找工作的时候谈好了工资福利,签完合同开开心心准备入职,结果公司突然说“岗位取消了,你去其他部门吧”;或是签了供货协议,货送到了对方却拖着不付尾款……这时候你气到头顶冒烟,心里一定在问——公司这算不算违法?我要怎么维权?

别急,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签了合同又不认账的公司,到底有没有欺负到你头上!

先说结论:签了合同后公司无理由拒绝履行义务,属于违法行为。

如果不幸遇到类似情况,先别急着和公司吵架或认怂。咱们一步一步来,先搞懂法律规定,再学几招实用的解决办法!

法小云划重点

原来合同真的不是“一张废纸”!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合同一旦依法签订,就具备法律效力,双方都必须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哪怕合同是口头约定的(比如微信聊天或电话确认),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也可以作为证据。

那公司不履行义务会有哪些后果?

1. 强行违约=可能要赔钱

如果合同有效且公司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比如你完全照合同干活了,对方却故意找茬),你可以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赔偿你因此造成的损失(比如重新找客户的费用、借款利息等)。

2. 例外情况:公司可能“合法赖账”?

当然,公司如果符合以下情况也可能免责:

合同本身无效(比如合同内容违法)

存在可撤销情形(比如签约时被欺诈或威胁)

遇到不可抗力(如地震、台风)导致无法履行

假设你和公司签了一份“走私假货”的合同,这时候国家法律不保护你;但如果是正经合同,那公司翻脸大概率跑不脱责任啦!

真实案例参考

浙江的李女士和某开发商签了购房合同,结果交房时开发商突然涨价10%,理由是“材料成本上涨”。法院最终判决:开发商单方违约,需按原价交房并支付违约金。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5步教你冷静应对

第一步:别慌张,先确认合同是否有效

翻出合同原件,重点看这两点:

双方是不是自愿签字或盖章?

合同内容有没有违反法律(比如约定“员工自愿放弃社保”这类条款本身就是无效的)?

第二步:友好沟通,留证据

尝试和公司负责人协商,建议发文字消息或书面函件(别只打电话),内容包括:

指出对方未履行的具体条款(例如:“根据合同第3条,贵司应在5月1日前支付首款,但目前尚未收到”)

明确要求对方限期整改(比如“请于7个工作日内处理”)

第三步:收集一切能证明损失的证据

合同原件及补充协议

沟通记录(微信、邮件、录音录像)

因对方违约导致的直接损失票据(如往返交通费、第三方服务费)

其他关联证据(比如对方已经部分履约的记录)

第四步:找准投诉渠道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处理机构:

劳动纠纷→公司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

买卖、合作纠纷→拨打12315或找市场监督管理局

金额较大或情况复杂→直接向法院起诉

第五步:起诉前试试“最后通牒”

向公司发送《律师函》或《催告履行通知书》,明确告知:“若X月X日前仍未解决,我方将采取法律手段”。很多公司收到正式函件后会主动找你和解哦!

法小云温馨提醒

起诉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自你发现公司违约之日起算),千万别躺在权利上睡大觉!如果自己搞不定,记得咨询专业律师。

最后附赠一句心里话:签约前多做调查,合作时保留记录,纠纷时理性处理——这才是保护自己的黄金法则!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案件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签了合同公司拒绝履行义务是否违法?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07人阅读
导读: 本文详细分析了公司签订合同后拒绝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提供了实用的维权步骤,包括确认合同有效性、收集证据、选择投诉渠道等,帮助读者在面对公司违约时冷静应对,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签了合同公司拒绝履行义务是否违法?

——听说老板翻脸比翻书还快该怎么办?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找工作的时候谈好了工资福利,签完合同开开心心准备入职,结果公司突然说“岗位取消了,你去其他部门吧”;或是签了供货协议,货送到了对方却拖着不付尾款……这时候你气到头顶冒烟,心里一定在问——公司这算不算违法?我要怎么维权?

别急,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签了合同又不认账的公司,到底有没有欺负到你头上!

先说结论:签了合同后公司无理由拒绝履行义务,属于违法行为。

如果不幸遇到类似情况,先别急着和公司吵架或认怂。咱们一步一步来,先搞懂法律规定,再学几招实用的解决办法!

法小云划重点

原来合同真的不是“一张废纸”!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合同一旦依法签订,就具备法律效力,双方都必须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哪怕合同是口头约定的(比如微信聊天或电话确认),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也可以作为证据。

那公司不履行义务会有哪些后果?

1. 强行违约=可能要赔钱

如果合同有效且公司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比如你完全照合同干活了,对方却故意找茬),你可以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赔偿你因此造成的损失(比如重新找客户的费用、借款利息等)。

2. 例外情况:公司可能“合法赖账”?

当然,公司如果符合以下情况也可能免责:

合同本身无效(比如合同内容违法)

存在可撤销情形(比如签约时被欺诈或威胁)

遇到不可抗力(如地震、台风)导致无法履行

假设你和公司签了一份“走私假货”的合同,这时候国家法律不保护你;但如果是正经合同,那公司翻脸大概率跑不脱责任啦!

真实案例参考

浙江的李女士和某开发商签了购房合同,结果交房时开发商突然涨价10%,理由是“材料成本上涨”。法院最终判决:开发商单方违约,需按原价交房并支付违约金。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5步教你冷静应对

第一步:别慌张,先确认合同是否有效

翻出合同原件,重点看这两点:

双方是不是自愿签字或盖章?

合同内容有没有违反法律(比如约定“员工自愿放弃社保”这类条款本身就是无效的)?

第二步:友好沟通,留证据

尝试和公司负责人协商,建议发文字消息或书面函件(别只打电话),内容包括:

指出对方未履行的具体条款(例如:“根据合同第3条,贵司应在5月1日前支付首款,但目前尚未收到”)

明确要求对方限期整改(比如“请于7个工作日内处理”)

第三步:收集一切能证明损失的证据

合同原件及补充协议

沟通记录(微信、邮件、录音录像)

因对方违约导致的直接损失票据(如往返交通费、第三方服务费)

其他关联证据(比如对方已经部分履约的记录)

第四步:找准投诉渠道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处理机构:

劳动纠纷→公司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

买卖、合作纠纷→拨打12315或找市场监督管理局

金额较大或情况复杂→直接向法院起诉

第五步:起诉前试试“最后通牒”

向公司发送《律师函》或《催告履行通知书》,明确告知:“若X月X日前仍未解决,我方将采取法律手段”。很多公司收到正式函件后会主动找你和解哦!

法小云温馨提醒

起诉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自你发现公司违约之日起算),千万别躺在权利上睡大觉!如果自己搞不定,记得咨询专业律师。

最后附赠一句心里话:签约前多做调查,合作时保留记录,纠纷时理性处理——这才是保护自己的黄金法则!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案件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劳动就业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