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合同中家长需要承担哪些义务和责任?》
最近几年,上网课已经成了很多孩子的日常。不少家长都悄悄犯过愁:"合同里写了那么多条款,到底哪些事归我管?要是孩子中途不想学了,会不会被扣一大笔违约金?"别慌,今天法小云就和您聊聊签合同时要注意的那些家长责任,守护您的"钱袋子"和权益!
一、白纸黑字要看清楚
签合同前,您需要像查成绩单一样仔细阅读条款。有些机构会用小字标注"家长有义务督促学习进度""退费需扣除已开通课程费用",这些内容都会影响您的权益。
法律规定:《民法典》第509条明确,合同双方都要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义务。家长和机构的关系也是受这条保护的哦。
二、家长必知的四大责任
1. 按时交学费
付款时间和方式会在合同里写明,延迟缴费可能影响孩子上课权限,严重时甚至会被要求支付违约金。
2. 配合日常教学
比如督促孩子按时上课、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持(像手机、平板电脑这些)。某地法院曾在判决中表示:家长拒不配合导致孩子学习效果不达标,机构可不承担责任。
3. 重大变化要沟通
如果孩子生病、转学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课程,必须第一时间联系机构,最好能用微信等能留记录的方式沟通。
4. 遵守退换课规则
特别注意合同中关于退费比例、换课次数、退款到账时间的条款。有案例显示:家长因未提前15天申请退费,被扣除了30%的手续费,法院最终支持了这个约定。
三、遇到纠纷怎么办?
1. 收集证据三件套
保存好合同原件、缴费凭证、与老师的沟通记录(尤其是关于承诺效果的聊天截图)。
2. 先找机构协商
大部分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带着证据清单当面沟通,比电话沟通更容易达成一致。
3. 向监管部门投诉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拨打12315投诉,或者向当地教育局反映情况。
4. 起诉要算好成本
涉及金额低于5000元的纠纷,建议优先选择调解。某家长因800元退费争议起诉,结果扣除诉讼费后实际到手只有600元,这就有点不划算了。
四、签字前的自检清单
✓ 退费条款是否明确计算方式
✓ 换课次数和有效期是否写清
✓ 合同用词是否有"最终解释权归机构所有"等霸王条款
✓ 印章是否与机构营业执照名称一致
现在您对在线教育合同的家长责任应该心里有数啦!如果已经遇到了具体纠纷,或者对合同条款拿不准,可以试试点击下方灰色按钮发起咨询。法小云合作的全国律师库里有10万+专业律师,会根据您的情况推荐擅长处理教育合同的律师,1对1解答您的困惑,手把手教您怎么收集证据、怎么高效沟通。法律问题早咨询,才能更好保护孩子的学习权和咱们的合法权益呀!
(注:文中提及《民法典》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