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公开课的退款政策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48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公开课退款政策的法律支持,涵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条款、教育服务合同约定及电子商务法规,指导消费者在无法继续参与课程时如何依法维权,明确退款条件与责任划分。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明明花钱买了网课,为什么退钱这么难?最近好多小伙伴都来问我,报名了直播课、训练营后想退款,结果被机构用各种理由搪塞,到底有没有法律能给我们撑腰?

别急!咱们先来看几个真实案例:

小王花2999元买了某平台的写作课,试听两节后发现课程内容货不对板,但平台坚持"课程一经开通概不退款";李女士报名了考研辅导班,因突发疾病住院,机构却要求扣除30%违约金...

这些情况是不是听着特别耳熟?其实法律早就给大家准备好了"护身符"!

**

咱们先来认识几个关键法律帮手:

第一张盾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四条规定:商家不能通过格式条款来推卸责任,那些"一经购买概不退款"的霸王条款根本无效!

第二十六条特别强调:涉及消费者重大利益的格式条款,必须用明显方式提醒消费者。

第二把利剑:《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六条白纸黑字写着: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必须公平确定双方权利义务。那些藏在合同角落的"退费需扣除50%手续费"的小字,很可能被法院认定无效哦!

第三面护盾: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意见》

明确规定培训机构要按周期收费,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的费用,并且要明确退费办法。虽然主要针对学科培训,但很多法院判例会参考这个规定。

**

来看两个真实判决:

2021年北京某法院判决,某知识付费平台"课程开通后不可退换"的条款无效,要求全额退还学员4980元学费。法官明确指出:虚拟课程也应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

2023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案例中,学员因工作调动申请退课,法院支持退还70%费用,认为机构扣除的30%违约金过高,调整为实际损失的10%。

**

遇到退费难题怎么办?记住这五步走:

第一步:保留所有证据

课程链接、付款记录、聊天记录都要截图,签过的电子合同立即下载保存。建议用手机录屏功能保存课程页面信息。

第二步:先礼后兵沟通

通过平台客服、微信等渠道明确提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我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剩余费用"。记得保存沟通记录。

第三步:书面正式通知

如果协商不成,用快递寄送《解除合同告知书》,在快递单上写明文件名称,保留寄送凭证。

第四步:多渠道投诉

拨打12315热线,登录全国12315平台提交投诉,同步向机构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很多地区的线上调解效率很高,3-5个工作日就有反馈。

第五步:起诉准备

收集好这些材料: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投诉处理结果。现在很多法院支持网上立案,诉讼费50元起步,1万元以下的纠纷建议自己走简易程序。

**

最后法小云想说:知识付费不是"一锤子买卖",遇到不合理扣费时千万别自认倒霉。很多看似强硬的"平台规则",其实根本经不起法律检验。

以上就是关于【有关公开课的退款政策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咱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教你收集证据、准备材料,用法律武器守护自己的钱包~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有关公开课的退款政策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48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公开课退款政策的法律支持,涵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条款、教育服务合同约定及电子商务法规,指导消费者在无法继续参与课程时如何依法维权,明确退款条件与责任划分。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明明花钱买了网课,为什么退钱这么难?最近好多小伙伴都来问我,报名了直播课、训练营后想退款,结果被机构用各种理由搪塞,到底有没有法律能给我们撑腰?

别急!咱们先来看几个真实案例:

小王花2999元买了某平台的写作课,试听两节后发现课程内容货不对板,但平台坚持"课程一经开通概不退款";李女士报名了考研辅导班,因突发疾病住院,机构却要求扣除30%违约金...

这些情况是不是听着特别耳熟?其实法律早就给大家准备好了"护身符"!

**

咱们先来认识几个关键法律帮手:

第一张盾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四条规定:商家不能通过格式条款来推卸责任,那些"一经购买概不退款"的霸王条款根本无效!

第二十六条特别强调:涉及消费者重大利益的格式条款,必须用明显方式提醒消费者。

第二把利剑:《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六条白纸黑字写着: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必须公平确定双方权利义务。那些藏在合同角落的"退费需扣除50%手续费"的小字,很可能被法院认定无效哦!

第三面护盾: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意见》

明确规定培训机构要按周期收费,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的费用,并且要明确退费办法。虽然主要针对学科培训,但很多法院判例会参考这个规定。

**

来看两个真实判决:

2021年北京某法院判决,某知识付费平台"课程开通后不可退换"的条款无效,要求全额退还学员4980元学费。法官明确指出:虚拟课程也应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

2023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案例中,学员因工作调动申请退课,法院支持退还70%费用,认为机构扣除的30%违约金过高,调整为实际损失的10%。

**

遇到退费难题怎么办?记住这五步走:

第一步:保留所有证据

课程链接、付款记录、聊天记录都要截图,签过的电子合同立即下载保存。建议用手机录屏功能保存课程页面信息。

第二步:先礼后兵沟通

通过平台客服、微信等渠道明确提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我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剩余费用"。记得保存沟通记录。

第三步:书面正式通知

如果协商不成,用快递寄送《解除合同告知书》,在快递单上写明文件名称,保留寄送凭证。

第四步:多渠道投诉

拨打12315热线,登录全国12315平台提交投诉,同步向机构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很多地区的线上调解效率很高,3-5个工作日就有反馈。

第五步:起诉准备

收集好这些材料: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投诉处理结果。现在很多法院支持网上立案,诉讼费50元起步,1万元以下的纠纷建议自己走简易程序。

**

最后法小云想说:知识付费不是"一锤子买卖",遇到不合理扣费时千万别自认倒霉。很多看似强硬的"平台规则",其实根本经不起法律检验。

以上就是关于【有关公开课的退款政策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咱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教你收集证据、准备材料,用法律武器守护自己的钱包~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教育培训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