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培训班却被“卷钱跑路”?
签了合同想退课竟然要扣80%学费?
法小云懂你的憋屈!今天带你解密教育培训合同的“违约条款陷阱”,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钱包。
一、当你和机构签合同时,其实是在和“法律”握手
教育培训合同本质上是一种民事协议,核心受《民法典》约束。法官判案时看重两件事:
1. 谁先打破约定?(谁违约)
比如机构突然停课、更换老师、虚假宣传
或者学员未按约定上课、拖欠学费
2. 违约条款是否公平?
——像“学员违约扣全款+机构违约退10%”这种“霸王条款”,法院通常不买账!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509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57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585条:“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法院可以适当减少”
二、法院判过的真实案例
案例1(2023上海某区法院):
宝妈给孩子报3万元英语课,上了5节后因搬家申请退费。
合同规定“中途退课只退30%”,法院判机构退还70%学费。
法官观点:机构未实际支出的场地、人工成本不能全由消费者承担。
案例2(2022北京某中院):
编程培训班广告写着“包就业”,实际未兑现,学员起诉退费成功。
关键点:宣传承诺写进合同才能作为索赔依据!
三、3步教你写出“防坑神条款”
无论是学员还是机构,用好这三招都能少踩坑:
(1)像写菜单一样列清“违约情形”
错误写法:
“任何一方违约需承担责任”
正确操作:
学员端:
超过15天未缴费
旷课累计10次以上
机构端:
更换50%以上授课老师
单方面更改上课地点
停课超过30天
(2)违约金额要“会呼吸”
记住黄金比例:
总学费20%以内:法院一般支持
超过30%:可能被认定过高
小妙招:
约定违约金“按未履行课时比例计算”,比如还剩50%课程按该部分费用的10%20%扣款
(3)给“后悔期”留条活路
建议增加条款:
开课前7天可无责解除合同
正式上课3天内申请退课,最高扣款不超过10%
四、踩坑后的急救指南
情况1:机构突然消失
立即拨打12315投诉
联合其他学员到法院集体起诉
情况2:被收取天价违约金
截图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向当地司法局申请调解(完全免费)
起诉时可要求法院调低违约金
一招必杀技:
签合同时用红笔在空白处加一句:“本合同条款与《民法典》第585条冲突的,以法律规定为准”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制定合法有效的教育培训合同违约条款?】的相关法律锦囊。如果你正在为课程退款发愁,或是想拟定一份靠谱的合同,点击下方蓝色咨询按钮,大数据会为您精准匹配处理过同类案件的专业律师。全国1000+城市律师24小时在线,3分钟内极速响应,用专业方案守护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