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和员工签合同的时候,可以随便叫我赔钱吗?
——离职要赔5万块,这钱到底该不该给?
开头故事:
刚入职时签了好几张纸,突然要离职才翻出来看——合同里赫然写着“员工提前离职需赔偿5万元”,真的合法吗?
隔壁办公室小张辞职时被要求“返还培训费3万”,但他明明只参加了1天的岗前培训……
今天就让法小云和你聊聊:那些年,你和单位签过的“违约金条款”,到底是合理约束,还是霸王条款?
一、违约金能不能写进合同?关键看这2种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23、25条规定,只有两种情形下,单位可以和员工约定违约金,其他情况一律不算数!
情况1:你花过单位的“专项培训费”
比如单位送你出国学技术、独家支付了高价考证班,并且和你签了书面协议,要求你至少干满X年。如果没干满就走,单位可以按未履行的服务期比例要求赔偿。
举个栗子:
你和公司约好“10万元培训费,服务期5年”,结果干了2年就跑,最多赔剩下的3年费用:
10万 ÷ 5年 × 3年 = 6万元
情况2:公司给了你钱,你却“泄密”或“抄作业”
如果你签了保密协议或竞业限制协议(比如约定离职后2年不去对手公司),但转头就把客户资料卖给同行,或直接跳槽去竞争对手那里,单位可以按协议要违约金。
划重点!:
1. 公司必须每月发补偿金(通常为离职前工资的30%),否则你有权不履行竞业限制!
2. 合同里写“未干满3年就离职赔3万社保费”“怀孕辞职赔2万”……这些统统违法!
二、法院会怎么判?最真实案例告诉你
案例1:强制留人?休想!
小王签合同时被要求“未满3年离职赔5万”。工作1年后提辞职,公司扣着档案要钱。法院判决:这条款本身违法,公司必须还档案,0元赔偿!
案例2:“天价培训”别想坑人!
某公司送员工学咖啡师课程(实际是内部基础培训),索赔8万元。法院认定:日常岗前培训不算“专项培训”,员工1分钱不用赔!
案例3:跳槽去对手公司?赔!
老李签了竞业协议(月补偿金4000元),离职后却去了竞争对手处。法院判决:违反协议,赔公司约定的15万元违约金。
三、遇到纠纷怎么办?记住这3步
如果你是员工:
1️⃣ 翻合同看条款类型:是竞业限制/专项培训?其他类型直接主张条款无效!
2️⃣ 保存工资单、协议文本:公司没给竞业补偿金的,你有权解除竞业限制!
3️⃣ 去劳动仲裁委提交证据:网上搜“××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大部分城市支持线上申请。
如果你是公司:
✔ 培训协议里写清楚:课程名称、学费发票、服务期细节
✔ 竞业协议必须约定补偿金(建议不低于工资30%)
✔ 违约金金额要合理,别写“赔100万”这种吓人条款
结尾小贴士:
遇到违约金纠纷先别急,法律在给你撑腰!仔细核对合同是否踩了法律红线,保留好每一份聊天记录和签字文件。
以上就是关于【用人单位与员工能否约定违约金?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的实用解答。如果你正在为“天价违约金”“被克扣证件”发愁,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律师在线等您提问!专业律师会帮你梳理证据、发送律师函,让维权更简单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