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
今天咱们来聊个特别贴近生活的话题:孩子在学校填写的家庭信息会不会被泄露?线上学习软件收集了那么多资料到底安全吗?
别急别急,今天小云就带大家看看法律怎么保护我们的教育数据隐私!
一、这些法律在默默守护你
1.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8条
专门规定学校这类机构处理学生敏感信息时,必须取得家长或监护人的单独同意。比如孩子的体检报告、家庭住址这些信息,可不是随便能收集的哦~
2. 《民法典》第1034条
白纸黑字写着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他人个人信息。去年就有学校因为把学生成绩单贴在公告栏,被家长告上法庭,最后赔了精神损失费呢!
3. 《网络安全法》第41条
要求网络运营者必须明示收集信息的目的和范围。还记得某知名学习APP被罚款50万吗?就是因为他们偷偷把学生信息用来做广告推广。
4.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2条
特别强调处理14岁以下儿童信息必须取得监护人同意。最近刚有个案例,某培训机构把学员名单卖给教辅机构,最后被吊销了办学许可证。
二、遇到问题怎么办?4步教你维权
第一步:保留所有证据
马上截图保存被泄露的信息页面,如果是纸质材料记得拍照。通话记录、短信内容都要完整保留,最好标注具体时间。
第二步:立即联系相关机构
先通过书面形式(比如寄挂号信)要求删除信息,记得自己留一份复印件。如果是线上平台,记得在APP内提交投诉时要截图操作过程。
第三步:向监管部门投诉
拨打12377互联网违法举报热线,或者登录中央网信办官网提交材料。如果是学校的问题,还可以同步向当地教育局反映。
第四步:启动法律程序
准备好这些材料就能起诉:身份证复印件、信息泄露证据、造成的损失证明(比如骚扰电话清单)。去年有位家长通过诉讼,不仅让学校公开道歉,还获赔了2万元精神抚慰金呢!
三、日常防护小贴士
1. 填写资料时多留个心眼,非必填项尽量空着
2. 定期检查孩子学习账号的授权情况
3. 遇到需要人脸识别的操作,务必确认使用目的
4. 重要证件复印件记得手写标注"仅限XX用途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教育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条款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果你发现孩子信息被不当使用,先深呼吸冷静下来。咱们平台有10万律师24小时在线,点击下方咨询按钮,3分钟内就能匹配到处理过同类案件的专家律师,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准备材料,让侵权方依法承担责任。
法律就像隐形的盔甲,我们既要学会穿上它保护自己,也要记得用它来守护我们爱的人~下期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