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02人阅读
导读: 本文科普我国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的核心法律法规,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教育移动应用备案管理办法》,解析教育机构、学校及网络应用在处理学生数据时的法律义务与合规要求,强调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有关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贴近生活的话题:你家孩子的姓名、学籍、考试成绩这些信息,有没有被培训机构随意泄露过?学校收集家长信息时,是不是总让你填各种表格却不说用途?别着急,今天就带你了解保护教育隐私的"法律盾牌"。

先来看几个真实案例:

2022年某地小学被查出把全校学生家庭住址、家长电话打包卖给培训机构,被教育局罚款20万元;某在线教育平台因未加密存储学生信息,导致3万条数据泄露,最终被判赔偿每位家长2000元。

这些案例都涉及到以下法律武器:

第一面盾牌:《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28条明确将未成年人信息列为敏感个人信息,学校、培训机构收集这些信息前,必须单独告知家长用途,并且取得书面同意。举个栗子,如果学校要收集孩子的体检数据,必须明确说明"用于建立健康档案",而不能模糊写成"教学管理需要"。

第二面盾牌:《网络安全法

第41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比如在线教育平台)必须采取防泄漏、防篡改的技术措施。去年某知名网课平台就因使用老旧系统导致学生账号被盗,被网信部门约谈整改。

第三面护心镜:《民法典》

第1034条给个人信息穿上了"防护甲",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信息。就像前年某教辅机构员工私下售卖学生信息,不仅被开除,还赔了家长们12万元。

遇到问题怎么办?法小云教你三步走:

1. 发现信息被泄露时,立即用手机截图保存证据(比如收到的骚扰短信、陌生机构准确说出孩子信息的通话记录)

2. 先联系信息收集方(比如学校或机构),要求对方说明情况并删除信息,通话记得录音

3. 如果对方不处理,拨打12377(国家网信办举报电话)或当地教育局监督热线,需要起诉的话,准备好孩子学籍证明、信息泄露证据链(截图+通话录音+书面沟通记录)

最后提醒家长们注意:

学校要求填写家庭成员信息时,可以只填写必要内容(比如紧急联系人电话不必填3个);使用教育类APP时,记得关闭"位置信息""通讯录"等非必要权限;参加线上家长会时,建议遮挡屏幕上的个人信息栏。

以上就是关于【有关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发现孩子信息被不当使用,先深呼吸不要着急,点击下方蓝色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连线专业教育领域律师。咱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24小时在线,3分钟内就会为您匹配处理过类似案件的专家,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维护权益,让孩子的信息不再"裸奔"~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有关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02人阅读
导读: 本文科普我国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的核心法律法规,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教育移动应用备案管理办法》,解析教育机构、学校及网络应用在处理学生数据时的法律义务与合规要求,强调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有关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贴近生活的话题:你家孩子的姓名、学籍、考试成绩这些信息,有没有被培训机构随意泄露过?学校收集家长信息时,是不是总让你填各种表格却不说用途?别着急,今天就带你了解保护教育隐私的"法律盾牌"。

先来看几个真实案例:

2022年某地小学被查出把全校学生家庭住址、家长电话打包卖给培训机构,被教育局罚款20万元;某在线教育平台因未加密存储学生信息,导致3万条数据泄露,最终被判赔偿每位家长2000元。

这些案例都涉及到以下法律武器:

第一面盾牌:《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28条明确将未成年人信息列为敏感个人信息,学校、培训机构收集这些信息前,必须单独告知家长用途,并且取得书面同意。举个栗子,如果学校要收集孩子的体检数据,必须明确说明"用于建立健康档案",而不能模糊写成"教学管理需要"。

第二面盾牌:《网络安全法

第41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比如在线教育平台)必须采取防泄漏、防篡改的技术措施。去年某知名网课平台就因使用老旧系统导致学生账号被盗,被网信部门约谈整改。

第三面护心镜:《民法典》

第1034条给个人信息穿上了"防护甲",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信息。就像前年某教辅机构员工私下售卖学生信息,不仅被开除,还赔了家长们12万元。

遇到问题怎么办?法小云教你三步走:

1. 发现信息被泄露时,立即用手机截图保存证据(比如收到的骚扰短信、陌生机构准确说出孩子信息的通话记录)

2. 先联系信息收集方(比如学校或机构),要求对方说明情况并删除信息,通话记得录音

3. 如果对方不处理,拨打12377(国家网信办举报电话)或当地教育局监督热线,需要起诉的话,准备好孩子学籍证明、信息泄露证据链(截图+通话录音+书面沟通记录)

最后提醒家长们注意:

学校要求填写家庭成员信息时,可以只填写必要内容(比如紧急联系人电话不必填3个);使用教育类APP时,记得关闭"位置信息""通讯录"等非必要权限;参加线上家长会时,建议遮挡屏幕上的个人信息栏。

以上就是关于【有关教育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你发现孩子信息被不当使用,先深呼吸不要着急,点击下方蓝色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连线专业教育领域律师。咱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24小时在线,3分钟内就会为您匹配处理过类似案件的专家,手把手教您收集证据、维护权益,让孩子的信息不再"裸奔"~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教育培训相关百科